被封為「日本個性派奶奶」的樹木希林,同時也是導演是枝裕和電影的靈魂演員,在生前接受各大媒體訪談時說過許多「直接」又療愈的名言,例如「傷害這個世界的,是老人的任性跋扈。時候到了,就收拾好自尊站到旁邊,把路讓出來吧。」她的觀點相當有趣又顛覆,如今被集結成120則珍貴的「人生訊息」收錄於書中《離開時,以我喜歡的樣子》,很快在網絡上討論不斷,文青和憤青界互相推坑,新書也橫掃各大書店排行榜!
樹木希林在2018年9月15日過世,《離開時,以我喜歡的樣子》集結她生前訪談的精華,分成生、老、病、死等8個篇章,總共120則珍貴的人生訊息,被形容是留給粉絲甚至不認識她的讀者「最棒的禮物」。
樹木希林的日文名字發音為「Kikikirin」,而Ki在日文漢字也可以寫作「奇」,事實上這是她的第2個藝名,一開始的藝名叫悠木千帆,卻在她出道10年時某次上談話節目拍賣掉了!因為當時她說「家裡好像沒什麼能賣的耶......」後來想到唯一的「身外之物」就是她的藝名,最後被一間餐廳老闆用2萬日圓買下來,她只好又重新取了這個奇妙的名字。
曾演過《小偷家族》、《比海還深》、《橫山家之味》、《東京塔:老媽和我,有時還有老爸》等作品,演活無數細膩幽微的母親角色,也出現在許多電視劇和廣告中,被譽為日本國民奶奶。
但她在日本演藝界「玉女當道」的年代出道,表現卻不走「傳統玉女路線」,而是能說相當有個性;但若說叛逆,又讓人難忘她在大銀幕上內斂優雅的身影。書中就收錄樹木希林這段話「就拿我的長相來說好了,就是出了什麼錯才會長這樣(笑)。再怎麼說也擠不進美女演員的行列。不過,我就是活用這種不完美,一路走過來的。」
關於工作,她認為「不被期待,才能做出最好的東西。」「我不會回到原點,不會從頭再來一次。......所以失敗了,就從失敗的地方開始。不要想太多。「」重視那些能讓你感動的事,能夠變成更好的自己,就會有更好的相遇。」
對於所謂的幸福,她認為並非「時常在那裡」,而是「要靠自己去發覺。」對於家人,她則說「感覺上每個人先是獨立的個體,然後才一起組成這個家庭。」曾經有過2段婚姻的她,也曾笑說「結婚還是得趁還不懂事時趕緊結一結好。」
樹木希林後來罹患癌症,但她沒有因此中止自己想做的事,照樣拍片演出,面對病症的態度十分豁達,「生病也是有好處的。即使得獎,也不會引來嫉妒;稍微失言,也不會有人責怪你;漸漸沒力氣吵架了,變得十分謙和。」還說「變老絕對是一件有趣的事。年輕時覺得理所當然的事情漸漸辦不到了,但我並不認為這樣是不幸的,反而覺得有趣呢。」
《離開時,以我喜歡的樣子》也獲得許多名人推薦,作家吳曉樂說「許多我們只敢迂迴在心底的話,樹木希林說出來了;也由於她搶先一步說出來了,與她共事的人,或包括讀者,彷彿得到逃生梯,在人生進退無據時,有路可退。」而知名編劇原徐譽庭更形容「對我這個修佛的幼兒園生來說,簡直是佛經的白話文版。」資深影評人馬欣則提到「我一向不信人生格言,但樹木希林這本書所留下的這些人生訊息是不一樣的。看似無關於愛,卻是愛的本質。」
樹木希林的一言一詞,常常直指人心,也為許多人帶來啟發,不過她也曾說過「咦?你說有人因為我說的話而得到了救贖?這已經是依存症了啊,拜託自己想想吧。」
這本書在日本狂賣50萬冊,在臺灣也攻佔各大實體和網絡書店排行榜,粉絲專頁「劇評可以毒舌,待人必要親和。」網友也紛紛說「立馬手刀下訂!」「不看不行!」「這本書太治癒了!」至於有網友擔心會看到哭,他則說「我笑的時間比較多,她太可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