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side-out方案能撬動VR消費級市場嗎?

2021-01-10 中國電子報

近日,HTC 發布了VIVE Cosmos,定價5899元。據了解,Cosmos在解析度、刷新率、視野角度等參數上均有提升,Cosmos還加大了頭顯的艙體空間和「上翻」的功能,提升清晰度和佩戴舒適度。值得注意的是,Cosmos與其競爭對手——Oculus今年3月推出的 Rift S相似,都採用了Inside-out移動定位方案取代外部基站(Outside-in VR追蹤方案),不需要安裝和使用外部跟蹤器。

此前的Outside-in的移動VR追蹤方案,因為複雜的基站安裝和校準流程而被人詬病,成為眾多普通玩家入手頭顯的「攔路虎」。今年HTC和 Oculus推出的兩款新品頭顯同時採用了Inside-out追蹤方案,是否意味著Inside-out將會引領未來VR追蹤潮流,成為頭顯追蹤方案的標配呢?性能和舒適性不斷提升之下,消費級VR硬體的春天何時到來呢?

Inside-out成為主流技術還需時日

無論是安裝還是使用,Inside-out方案都更具優勢。Inside-out取代過去採用外部基站的方式,極大程度簡化了安裝設置過程,大大降低上手難度。此外,在不用基站的環境下,Inside-out也不容易因為失去對手柄的定位而打破沉浸感。

通過Cosmos和Rift S兩個Inside-out機型不難看出,追蹤方案都需要多攝像頭捕捉畫面來支持其運行。Cosmos採用6顆攝像頭來定位,其中兩顆前置攝像頭也支持用於透視的RGB攝像,而另外四顆為廣角攝像頭。Oculus Rift S採用了5顆攝像頭,分別為於頭銜前側2顆,左下和右下各1顆,頂部1顆。多個攝像頭可以定位使用者的上、下、左、右和前方等各個方位。Cosmos甚至可以捕捉到用戶後背部分範圍。

賽迪顧問電子信息產業研究中心分析師袁鈺在接受《中國電子報》記者採訪時表示,Inside-out無需依靠外部的傳感器配件、僅依靠設備本身,就可以實現虛擬場景內的空間定位、人機互動等,各大巨頭如微軟、Oculus、英特爾、高通、HTC均有參與研發和使用,市場潛力很大。

網易影核互娛總經理曹安潔接受《中國電子報》採訪時表示,Inside-out一定是未來VR頭顯的移動方案技術趨勢,一是因為它大大降低了用戶入手的一個門檻,使用更加方便。另外,採用Inside-out方案之後,提高了頭顯的移動性,將大幅度的提升用戶遊戲體驗感。

儘管業內人士紛紛肯定Inside-out的潛力,在袁鈺看來沒有晶片和攝像頭等硬體集成方案的加持,預計5年內Inside-out方案仍不會成為主流方案。他認為,影響Inside-out短期內市場反響有兩個原因,一是價格,目前搭載Inside-out的設備,均超過5000元該費用還未包含PC升級的成本,超過了一般消費者可承受範圍。二是體驗本質上難以提升,Inside-out解決了便攜性問題,但未解決體驗差強人意、優質內容匱乏和眩暈感等VR發展的痛點。因此,5年內Inside-out技術受成本控制影響,難以勝過Outside-in技術。但是,袁鈺也提出,若硬體集成方案升級使得設備性能發生量級突破,導致消費者看重體驗而對設備價格不敏感,那麼另當別論,彼時Inside-out必成主流。

降低價格將打動更多VR消費者

有了Inside-out方案助力,提升了用戶的體驗感,VR硬體走向消費級市場的路上,價格和內容仍是不能忽略的兩個因素。目前最新的PC VR中,Oculus Rift S的售價為399美元(約為2830人民幣),而HTC Vive Cosmos標準版售價為5899元,幾乎是 Rift S的兩倍。因此,HTC也在嘗試用其他附加價值獲得用戶的青睞,如 Cosmos預購用戶將有資格免費獲得Viveport Infinity的12個月訂閱服務,允許無限制地訪問600多個遊戲和應用程式。HTC中國區總裁汪叢青對於Cosmos的銷量也十分有自信,「Cosmos將成為Cosmos將在第四季度或者明年成為銷售量最高的產品。」

鑑於Cosmos定位消費級市場,資深人士均認為的定價較高。曹安潔表示,根據她與消費者頻繁接觸的經驗來說,5899的價格對於C端市場一定是過高的。在她看來,若消費級VR硬體市場實現爆發,設備的價格應該在2000元左右。因此,她建議Cosmos在與Oculus的性能看齊的同時,也能像它的定價一樣親民,399美金是用戶比較容易接受的價格。

袁鈺也認為Cosmos作為一個消費級的PC VR還是定價過高。若HTC面向的目標用戶是如3A遊戲的頭部用戶和極客玩家,5899的價格並不算貴,因為這些人對價格並不敏感。但他指出,目前我國消費級市場分化現象明顯,用戶心理和收入是原因:願意花費數千甚至數萬元購置設備的玩家數量在提升,這些人集中在我國東部地區;而在我國其他地區的玩家很難接受這樣的價格。

優質生態將長期助力VR硬體銷售

對於HTC使出「Viveport Infinity訂閱服務」這個殺手鐧或者是營銷手段。行業資深人士均表示認可,認為超值價格無線下載和體驗會員庫中的內容的確是一個提升銷量的利器。事實上,不僅HTC,Sony、微軟和Oculus都在積極建立自己的封閉生態,在內容和生態構建上不遺餘力,斥巨資鼓勵開發者進行內容開發。

曹安潔表示在構建生態鏈這點上行內容均表示認同。從消費者層面上看,消費者選擇買哪款硬體,其實很大程度上不是在於這款硬體多優秀,而在於這款應將可以搭載怎樣內容。就像消費者在選擇遊戲機,徘徊在微軟Xbox還是SONY PS2時,並不是對主機進行抉擇,而是在選擇索尼還是微軟這兩個供應商能夠提供怎樣的遊戲內容。她認為內容遠都是帶動硬體銷量的核心原因,「如果哪家硬體廠商擁有最多的獨佔內容,其他家都沒有辦法獲得,就會最大程度地吸引最多用戶為這些獨家內容買單,從而選擇了這家的硬體。」

袁鈺也認為,VR主流生態以內容生態和服務生態為主,生態在產業發展初期是硬體的支撐和補充,而在成熟期就發展成硬體的主要賣點。「畢竟用戶不是為了買硬體去買硬體,而是為了體驗和服務,硬體只是載體。」他分析認為,就現在VR發展情況來看,消費者逐漸發現購買硬體不是「一錘子買賣」,良好的生態保證內容的持續輸出、後續服務一直在線,消費者自然會選擇此類產品,從而帶動硬體銷售。若是企業能夠持續為消費者帶來「內容驅動硬體升級、硬體支持內容發力」的感受,那麼企業品牌就樹立起來,有望成為VR領域的贏家。

相關焦點

  • 我們都愛inside-out,但現在要搞定它還不是太容易
    既然提到了inside-out,那就不得不說outside-in。目前主流的PC VR頭顯基本都採用outside-in解決方案,它們的共同點就是都拖著一根長長的「辮子」,主要是通過外部設備進行追蹤。那麼對比outside-in,inside-out的優勢又在哪裡呢?為何說inside-out是必然趨勢?
  • Inside Out
    我興致勃勃地說這套口語教材的名字取得頗有創意:每個學英語的人都希望能把心裡所想流暢地表達出來,from inside to outside,Inside Out取的就是這層含義。講座結束,在我前面講的一位知名英語教授問我,你知道inside out還有什麼意思嗎,他說這個短語至少有5種意思,還有一個意思和高爾夫球有關。
  • Inside-out追蹤技術為何被業界一致看好
    而近日微軟與聯想、惠普、戴爾、華碩和宏碁幾家合作的VR頭顯,同樣採用了 inside-out 空間定位系統。其實,無論是微軟、Oculus、Google推出的多攝像頭方案,還是蟻視研發的單目紅外攝像頭方案,都屬於Inside-out技術追蹤方案,那麼就目前VR技術發展的階段,兩種解決方案孰優孰劣呢?
  • 10月VR大事盤點:inside-out追蹤是關鍵詞
    PS VR在十月中旬首發,VR頭戴設備「三足鼎立」的局面正式確立。 微軟聯合聯想、戴爾、宏碁等硬體產商,推出搭載inside-out追蹤技術的299美元VR頭戴設備新系列。有線連接將降低這些設備的衝擊力,但對PC VR來說,這已是一大進步。
  • Know something inside out 對某事了如指掌
    Know something inside out 對某事了如指掌
  • 地道表達:Know something inside out
    圖源:GETTY IMAGES表達 「know something inside
  • VR 一體機是未來?Inside-out 追蹤才是
    分別由Facebook、微軟和Google推出的這三款產品,雖然對外展示的產品形態迥異,核心卻都是Inside-out追蹤技術。三大科技巨頭的技術都是通過攝像頭來感知周遭環境,實現運動追蹤和空間定位。Inside-out追蹤對VR/AR來說是Game Change的技術上個月國外VR垂直媒體Road to VR發表的一篇文章寫道,「HoloLens的Inside-out追蹤技術對AR和VR來說是Game Change,卻沒有多少人在談論它」。
  • 3D列印開發製造商UNIZ強勢切入消費級市場
    工業級3D印表機在國內3D列印市場的收入佔比遠超消費級。工業機械、航空航天和汽車佔據3D印表機市場的前三位,分別佔有20.0%、16.6%和13.8%的市場份額。  然而來到2020年,3D列印市場在全球疫情反覆影響下,行業佔比發生顯著變化。一方面,3D列印工業級應用被迫停擺,B端市場增長階段性減速;另一方面,消費級市場迎來了倍數級爆發。
  • HTC VIVE Cosmos 智能VR眼鏡評測怎麼樣?上手配置特點及感受介紹
    HTC在2019新上市一款vr眼鏡:HTC VIVE Cosmos 智能VR眼鏡,於2019年10月03開售的,具體HTC VIVE Cosmos 智能VR眼鏡功能怎麼樣?好不好用?如下一起來看看配置功能特點、價格行情、上手體驗感受情況,或許可以幫到大家選擇參考下。
  • 高通推《恐龍戰隊》電影主題VR頭顯 支持inside-out追蹤功能
    不過在內部有前置景深攝像頭,同時還支持inside-out追蹤功能。這意味著,用戶可以在虛擬世界中漫步,而不是像一般設備那樣只能待在原地不動。不過行走體驗還並不是很好。
  • ·黑龍工作室宣布推出VR射擊遊戲《the Scraptown shot - out》
    威爾斯獨立遊戲開發商黑龍工作室(Black Dragon Studios)宣布,將於今年春季發布首款射擊遊戲《廢城槍戰》(the Scraptown shot - out),這是該公司首次進軍消費者虛擬實境(VR)娛樂領域。
  • inside 用法
    習語: inside out 裡面朝外 You've got your sweater on inside out. 你把毛線衫穿反了。
  • 與其說VR一體機是未來,不如說Inside-out追蹤是未來
    分別由Facebook、微軟和Google推出的這三款產品,雖然對外展示的產品形態迥異,核心卻都是Inside-out追蹤技術。三大科技巨頭的技術都是通過攝像頭來感知周遭環境,實現運動追蹤和空間定位。Inside-out追蹤對VR/AR來說是Game Change的技術上個月國外VR垂直媒體Road to VR發表的一篇文章寫道,「HoloLens的Inside-out追蹤技術對AR和VR來說是Game Change,卻沒有多少人在談論它」。
  • 英語中 inside 的用法
    The robbery appeared to have been an inside job.  這次搶劫像是內部人幹的。  習語:  inside out 裡面朝外  You've got your sweater on inside out.
  • AI教育,撬動智能家居萬億市場的支點
    打開APP AI教育,撬動智能家居萬億市場的支點 人工智慧實驗室 發表於 2020-12-25 09:18:39   2019年,全球著名的信息技術、通信行業和消費科技市場研究機構Strategy Analytics發布的調研報告,預計到2023年,消費者在智能家居硬體、服務、安裝上的費用支出將達到1570億美元(超1萬億元人民幣)。
  • 預告:大牛解讀Inside-out追蹤技術在VR上如何應用? | 硬創公開課
    這些攝像頭的作用,其實是用來實現空間定位的,在Oculus Rift CV1上,空間定位系統需要通過一套外部傳感器來實現,這顯然不適合移動方案。許多人都說VR一體機是未來,而移動VR要真正移動起來,就需要擺脫外部空間定位基站的束縛。那麼如何用另一種方案來擺脫有線VR通常使用的Outside-in空間定位方案呢?
  • 樓市焦點:網際網路賣房,能撬動萬億級規模市場革新嗎?
    八項重點任務包括:全力實施城市更新行動,推動城市高質量發展;穩妥實施房地產長效機制方案,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大力發展租賃住房,解決好大城市住房突出問題;加大城市治理力度,推進韌性城市建設;實施鄉村建設行動,提升鄉村建設水平;加快發展「中國建造」,推動建築產業轉型升級;持續推進改革創新,加強法規標準體系建設;加強黨的全面領導,打造高素質幹部隊伍。
  • 「靈魂砍價」能成為撬動「看病貴」的支點嗎?
    能把成本三四百元、早已不算「高科技」的產品,輾轉騰挪後身價一番幾十倍,這是什麼神奇的力量?要說是市場,我懷疑你在欺負我看不明白圖表和函數。一個是2019年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治理高值醫用耗材改革方案的通知》,不僅明確了集中採購的辦法,還強調了公立醫院耗材銷售「零差率」。一個是2020年2月黨中央、國務院關於深化醫療保障制度改革的意見,其中「耗材」出現了7次,耗材集中採購明文出現,高值醫用耗材價格虛高也被列入整治範圍。整頓耗材價格虛高被放在如此格局之中,我們有理由相信,這是黨中央國務院的重大部署。
  • vr怎麼連接電腦屏幕 vr眼鏡怎麼連接電腦教程
    vr怎麼連接電腦屏幕,很多人買了vr頭盔不知道vr怎麼用,下面VR中文網小編就來談談vr設備怎麼連接電腦的具體使用方法。現在世面上有兩種vr設備,一種是自帶顯示屏的,我們叫做vr頭盔,另外一種是僅提供一個架設與鏡片,要放手機上去觀看的,我們叫做vr眼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