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經方應該抓病機還是抓方證?中醫人當然我都要!

2021-02-12 岐黃古道

         

經方的發展歷程中,不可或缺的是辨證取方抓病機以方統證抓主症兩種思維模式,不管你更pick哪一個,兩者都缺一不可。下面小編分別從證-方、方-證兩個角度為大家總結了對應表格,快來收藏保存隨時查詢或點擊本文左下角「閱讀原文」下載列印版吧!

太陽中風表虛證方:桂枝湯

解肌發表;陰陽雙補;補虛、溫中、止痛方:桂枝湯

太陽中風表實證方:麻黃湯

苦溫解表專通任督二脈、還魂方:麻黃湯

黃汗浮腫、熱渴方:黃芪芍藥桂枝苦酒湯

咽腫痛少陰伏火方:甘草湯

補陽、心陽虛不足方:桂枝甘草湯

胃逆濁衝方:半夏散

食已即吐方:大黃甘草湯

失精神散方:桂枝加龍骨牡蠣湯

木鬱克土、脾虛方:小建中湯

咽痛膿痰方:桔梗湯

身沉重兼浮腫、汗出惡風方:防己黃芪湯

虛煩證方:梔子豉湯

喘息浮腫水鬱衛閉方:甘草麻黃湯

主熱利方:葛根芩連湯

腰以下腫利小便方:防己黃芪湯

邪熱壅肺方:麻杏石甘湯

熱利方:黃芩湯

急性外感熱病方:黃連解毒湯

補陽虛方:桂枝甘草湯

酸甘化陰、補陰虛方:芍藥甘草湯

脾陽虛基礎方:理中丸

腎陽虛方:乾薑附子湯

失精填精方:天雄散

太陰中風血痺虛勞方:黃芪建中湯

肝陽虛方:吳茱萸湯

少陽病、津虧虛熱、裡虛兼表、半表半裡基礎方:小柴胡湯

太陰病方:四逆輩

少陰病寒化方:四逆湯

少陰病熱化真陰不足、陽明溼熱耗傷營血、虛性興奮方:黃連阿膠湯

厥陰病寒熱虛實夾雜方:烏梅丸

少陽病兼表方:柴胡桂枝幹薑湯

少陽病兼裡實方:大柴胡湯

少陽病兼脾胃虛寒方:柴胡桂枝幹薑湯

少陽病兼心膽不寧方:柴胡加龍骨牡蠣湯

熱入血室方:小柴胡湯(經期感冒)

太陰虛證腹痛方:桂枝加芍藥湯

太陰病腹痛(大實痛)方:桂枝加大黃湯

少陰陰盛格陽方:通脈四逆湯

少陰病陰盛戴陽方:白通湯或白通加豬膽汁湯

少陰病陽虛水泛方:真武湯

陽虛寒溼身痛:附子湯

虛寒下痢便膿血方:桃花湯

少陰陰虛陽亢心中煩、不得臥方:黃連阿膠湯

少陰病陰虛有熱、水氣不利方:豬苓湯

少陰病兼表方:麻黃附子細辛湯

肝胃氣滯方:四逆散

少陰客熱咽痛方:桔梗湯

少陰客寒咽痛方:半夏散及湯

血虛寒凝致厥方:當歸四逆湯

厥陰熱利方:白頭翁湯

病後腰以下浮腫方:牡蠣澤瀉湯

氣陰兩傷低熱方:竹葉石膏湯

辛溫解肌、項背僵痛剛痙方:葛根湯

百合病方:百合地黃湯

熱盛傷津口渴方:栝樓牡蠣散

狐惑病方:甘草瀉心湯

陽毒方:升麻鱉甲湯

風溼歷節病方:桂枝芍藥知母湯

寒溼歷節病方:烏頭湯

中風痱第一方:小續命湯

太陰中風四肢病血痺方:黃芪桂枝五物湯

陰陽兩虛失精證方:桂枝加龍骨牡蠣湯

虛勞不眠、飲邪虛熱方:酸棗仁湯

陰虛火旺虛煩不寐方:黃連阿膠湯

心陽虛不寐方:桂枝甘草龍骨牡蠣湯

脾虛痞滿不寐方:半夏瀉心湯

久病胸悶煩驚之不寐方:柴胡加龍骨牡蠣湯

水熱互結伴失眠方:豬苓湯

心血不足且脈結代之失眠方:炙甘草湯

邪去正未復之失眠方:竹葉石膏湯

脾腎陽虛不寐方:乾薑附子湯

虛勞挾瘀血證方:大黃蟄蟲丸

寒飲鬱肺咳嗽上氣方:射幹麻黃湯

濁痰壅肺方:皂莢丸

肺胃陰虛咽喉不利咳喘方:麥門冬湯

肺癰邪實氣閉方:葶藶大棗瀉肺湯

風熱水飲內作咳嗽、目如脫妝方:越脾加半夏湯

肺癰膿成方:葦莖湯

奔豚證屬肝鬱血虛化熱氣逆上衝:奔豚湯

奔豚證屬陽虛感寒:桂枝加桂湯

胸痺屬胸陽不振寒飲痰濁阻塞方:栝樓薤白白酒湯

胸痺屬中焦陽虛氣虛方:人參湯方

胸胃脘氣滯方:橘枳薑湯

水飲兼氣機不暢方:茯苓杏仁甘草湯

寒溼痺痛甚方:薏仁附子散

痰熱基礎方:小陷胸湯

寒(飲)痰方:赤丸

陰寒痼結方:烏頭赤石脂丸

嘔吐基礎方:小半夏湯

腹滿脹重於積方:厚樸三物湯

虛寒性腹滿痛方:大建中湯

寒實內結方:大黃附子湯

寒疝腹痛方:烏頭煎

血虛水盛方:當歸芍藥散

肝著基礎方:旋復花湯

腎著基礎方:甘草乾薑茯苓白朮湯

痰飲病脾陽不足水飲內停方:苓桂術甘湯

留飲基礎方:甘遂半夏湯

支飲眩冒基礎方:澤瀉湯

脾胃虛寒水溼內停基礎方:附子粳米方

痰飲善後基礎方:《外臺》茯苓飲

下寒上燥小便不利方:栝樓瞿麥丸

小便不利:

溼熱瘀結小便不利方:蒲灰散

鬱熱傷陰小便不利方:豬苓湯

風水夾熱方:越脾湯

皮水方:防己茯苓湯

氣滯脾弱方:枳術湯

虛寒性吐血方:柏葉湯

虛寒性便血方:黃土湯

熱盛出血方:瀉心湯

下血虛衰強壯止血方:膠艾湯

胃虛有熱呃逆嘔吐方:橘皮竹茹湯

腸癰未化膿方:大黃牡丹湯

腸道瘀膿方:排膿散

上部有膿方:排膿湯

陰狐疝氣方:蜘蛛散

癥瘕方:桂枝茯苓丸

血虛出血吐血脫血方:膠艾湯

肝脾不調水血互結腹痛方:當歸芍藥散

胃虛寒嘔逆方:乾薑人參半夏丸

血虛熱鬱小便不利方:當歸貝母苦參丸

氣血鬱滯腹痛方:枳實芍藥散

瘀血內結腹痛方:下瘀血湯

產後中風兼陽虛感冒方:竹葉湯

梅核氣方:半夏厚樸湯

髒燥病方:甘麥大棗湯

衝任虛寒兼瘀致崩漏方:溫經湯

緩急止痛方:芍藥甘草湯

補津液虛傷、溫散寒邪方:桂枝新加湯

肺陽虛方:甘草乾薑湯

陰陽兩虛方:芍藥甘草附子湯

心陰陽兩虛方:炙甘草湯、建中湯

腎陰陽兩虛方:腎氣丸

蓄水證基礎方:五苓散

少腹蓄血證方:桃核承氣湯

寒熱錯雜痞滿證方:半夏瀉心湯

痰氣痞證方:旋覆代赭湯

水結懸飲、痞滿脅疼、決水方:十棗湯

陽明經表裡俱熱方:白虎湯

陽明腑實證方:承氣類方

陽明脾約證方:麻子仁丸

溼熱黃疸方:茵陳蒿湯

退黃方:陳茵五苓散

陽黃兼表方:麻黃連翹赤小豆湯

肝胃虛寒上逆方:吳茱萸湯

補先天之方:腎氣丸

太陽傷寒表實證:麻黃湯

太陽中風表虛證:桂枝湯

小寒不解、又營衛之氣不足、處中間狀態:桂枝麻黃各半湯證、桂枝二麻黃一湯證

太陽風寒表實、少陽膽腑溼熱:麻黃連軺赤小豆湯證

純表寒:麻黃湯證

表寒入裡化熱:大青龍湯證

寒多熱少:桂枝二越婢一湯證

寒少熱多:麻黃杏仁甘草石膏湯

表水:大青龍湯、小青龍湯、越婢湯

風水:越婢加術湯證

肺水:葶藶大棗瀉肺湯證

太陽經脈不利項背強緊緊:葛根湯證

太陽經脈不利兼陽明胃逆者:葛根加半夏湯證。

太陽經脈不利合太陰水飲、外寒裡水寒水射肺:小青龍湯

太陽經脈不利兼陽明裡熱者:小青龍加石膏湯證

太陽經脈不利兼少陰裡虛寒者:小青龍加附子湯證

肺熱脾寒:麻黃升麻湯證

陽明胃熱氣逆與太陰裡虛寒相合:黃連湯證。

太陽中風表虛證:桂枝湯證

太陰中風:桂枝人參湯證

太陰脾寒重:理中湯證。

太陽中風少陰表虛證:桂枝加附子湯證

太陽中風兼陽明裡熱者:瓜蔞桂枝湯證

太陽中風兼陽明裡實者:桂枝加芍藥湯證、桂枝加大黃湯證

太陽中風兼經脈不利、項背強緊緊:桂枝加葛根湯證

太陽病邪陷胸膈中風兼喘:桂枝加厚樸杏子湯證

太陽病邪陷胸膈脈促胸滿:桂枝去芍藥湯證

太陽病兼心陽虛微惡寒者:桂枝去芍藥加附子湯證

心陽損傷心下悸、欲得按、其人叉手自冒心者:桂枝甘草湯證

心陽損傷心悸重:桂枝甘草龍骨牡蠣湯證

太陽中風痰飲水溼擾心者:桂枝去芍藥加蜀漆牡蠣龍骨救逆湯證。

脾水:茯苓桂枝白朮甘草湯證

胸水:十棗湯證

胃水:茯苓甘草湯證

膀胱水:五苓散證

腎水:真武湯證

腸水:己椒藶黃丸證

下肢水:牡蠣澤瀉散證

脾虛水停(水邪阻遏太陽經腑氣、頭項強痛翕翕發熱、無汗、心下滿、微痛、小便不利):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朮湯證

臍下水停欲攻衝上逆:茯苓桂枝大棗甘草湯證

陽明裡熱證、熱偏上焦熱鬱胸膈:梔子豉湯證。

陽明裡熱證、兼胃逆、水飲:梔子生薑豉湯證

陽明裡熱證、兼中氣虛:梔子甘草豉湯證

陽明裡熱胃實者、兼心煩腹滿臥起不安:梔子厚樸湯證

陽明裡熱胃實者:枳實梔子豉湯證

陽明裡熱兼有太陰脾寒:梔子乾薑湯證

陽明裡熱偏中焦:白虎湯證、白虎加人參湯證、竹葉石膏湯證

陽明裡熱偏下焦、水熱互結膀胱:豬苓湯證

熱在腸腑:白頭翁湯證

熱傷腎陰、心火獨亢、水火不濟:黃連阿膠湯證

陽明裡實與「氣」結成熱痞:大黃黃連瀉心湯證

陽明裡實兼腎陽虛:附子瀉心湯證

陽明裡實與「水」結、水熱互結:大陷胸丸證和大陷胸湯證

陽明裡實與「痰」結:小陷胸湯證

陽明裡實與「糟粕」結:調胃承氣湯證、小承氣湯證、大承氣湯證、麻子仁丸證、蜜煎方證

陽明裡實與「血」結:桃核承氣湯證、抵擋湯證、抵擋丸證

少陰病傷寒二三日心中悸而煩:小建中湯

傷寒心動悸脈結代:炙甘草湯

太少兩感:麻黃附子細辛湯證和麻黃附子甘草湯證

少陰裡虛寒扶陽保命:四逆湯類方:四逆湯、四逆加人參湯、白通湯、白通加豬膽汁湯、通脈四逆湯、通脈四逆加豬膽汁湯、茯苓四逆湯、乾薑附子湯

膽腑溼熱鬱結黃疸:梔子柏皮湯證

膽腑溼熱兼陽明裡實:茵陳蒿湯證

膽腑溼熱合腸腑溼熱:葛根芩連湯證

腸腑溼熱:白頭翁湯證

調達人體半表半裡樞機:柴胡劑為主

少陽病核心:小柴胡湯證

調達人體半上半下樞機:三瀉心湯為主

三瀉心湯構基:乾薑黃連黃芩人參湯

少陽太陽合病:柴胡桂枝湯證

少陽太陽太陰合病:柴胡桂枝幹薑湯證

陽明裡實:柴胡加芒硝湯證和大柴胡湯證

少陰陽鬱:四逆散證

厥陰神志症狀:柴胡加龍骨牡蠣湯證

少陽膽腑鬱熱凸顯:黃芩湯證

少陽膽腑鬱熱兼胃逆水飲者:黃芩加半夏生薑湯證

太陰裡虛寒水飲與陽明裡熱結:半夏瀉心湯證

太陰裡虛寒水飲重表寒束縛:生薑瀉心湯證

太陰裡虛寒與陽明裡熱結:甘草瀉心湯證

太陰裡虛寒:甘草乾薑湯證

太陰裡實證:三物白散證、瓜蒂散證

太陰津血不足:芍藥甘草湯證、小建中湯證

越婢湯:肺熱風水

越婢加半夏湯:肺脹咳喘

旋復花湯:肝著:常欲搗其胸

黃芪桂枝五物湯:血痺

奔豚湯:肝氣奔豚

茯苓杏仁甘草湯:飲阻氣塞

小青龍加石膏湯:寒飲咳嗽兼熱

麥門冬湯:肺陰虛咳逆

半夏厚樸湯:咽幹異物

生薑半夏湯:飲氣嘔逆

栝蔞薤白白酒湯:胸痺

木防已湯:膈間支飲

木防已去石膏加茯芒湯:陽虛飲盛

百合方

竹葉湯:產後外感

厚樸麻黃湯:咳嗽胸滿

白頭翁加甘草阿膠湯:產後熱利

甘草瀉心湯:狐惑

瀉心湯:吐血:火熱上衝;吐血不止

黃土湯:虛寒下血

柏葉湯:虛寒吐血

大黃牡丹皮湯:腸癰

下瘀血湯:產後幹血;幹血著臍下

大黃甘遂湯:水血結在血室;產後水與血相結

芎歸膠艾湯:漏下胞阻

溫經湯:漏下經寒

甘麥大棗湯:髒躁

白頭翁湯:熱利

紫參湯:肺癰下利

大承氣湯:裡實熱內結

小承氣湯:裡實熱下利

厚樸大黃湯:裡實熱腹滿

大黃甘草湯:裡實熱嘔吐

梔子大黃湯:裡實熱黃疸

澤瀉湯:痰飲眩冒

苓桂術甘湯:痰飲脾虛

小半夏湯:痰飲嘔吐

小半夏加茯苓湯:痰飲心下悸

茯苓澤瀉湯:停飲嘔吐

四逆湯:陽衰陰盛

通脈四逆湯:陰盛戴陽

桂枝芍藥知母湯:歷節陰傷

烏頭湯:寒盛歷節

大建中湯:寒疝腹痛

甘草乾薑湯:虛寒肺痿

升麻鱉甲湯:陰陽毒

葶藶大棗瀉肺湯:肺癰

桔梗湯:肺癰

排膿湯:腸癰

甘遂半夏湯:留飲;留飲難去

澤漆湯:邪盛正虛;積水而喘

大黃硝石湯:黃疸;裡實熱甚

土瓜根散:經水不利

枳實芍藥散:產後腹痛

當歸芍藥散:婦人腹痛

葵子茯苓散:妊娠水腫

五苓散:下焦水飲

蒲灰散:小便不利

訶黎勒散:氣利;滑脫失禁下利

薏苡附子敗醬散:腸癰

當歸散:血弱有熱;保產安胎

半夏乾薑散:中焦寒飲;嘔逆胸滿

當歸生薑羊肉湯:血虛寒疝

蜘蛛散:肝寒疝氣

薏苡附子散:胸痺急證

硝石礬石散:黑疸

茵陳五苓散:黃疸溼重

滑石白魚散:小便不利

鱉甲煎丸:瘧母

薯蕷丸:虛勞諸虛

大黃庶蟲丸:虛勞幹血

烏頭赤石脂丸:心痛寒盛

麻子仁丸:脾約

已椒藶黃丸:腸間水飲

半夏麻黃丸:水飲心悸

烏梅丸:蛔厥

桂枝茯苓丸:婦人癥病

乾薑人參半夏丸;妊娠寒嘔

皂莢丸:時時吐濁;但坐不得眠

竹皮大丸:產後發熱煩嘔

栝蔞瞿麥丸:上熱下寒

赤丸:寒飲厥逆

各位醫友,小編分別從證-方、方-證兩個角度為大家總結了對應表格,快來收藏保存隨時查詢或點擊本文左下角「閱讀原文」下載列印版吧!

微信掃一掃,關注公眾號

相關焦點

  • 學經方應該抓病機還是抓方證?中醫人當然我都要!(文末附列印版)
    為您推送優質的經方醫學知識經方的發展歷程中,不可或缺的是辨證取方抓病機和以方統證抓主症兩種思維模式,不管你更pick哪一個,兩者都缺一不可。>熱利方:黃芩湯急性外感熱病方:黃連解毒湯補陽虛方:桂枝甘草湯酸甘化陰、補陰虛方:芍藥甘草湯脾陽虛基礎方:理中丸腎陽虛方:乾薑附子湯失精填精方:天雄散太陰中風血痺虛勞方:黃芪建中湯肝陽虛方:吳茱萸湯少陽病、津虧虛熱、裡虛兼表、半表半裡基礎方:小柴胡湯太陰病方
  • 學辨證:一種病用4種辨證方法都有效
    (10集全文)[精]十世家傳都沒有患者,我依然選擇開中醫診所 | 十世遺風常用的瘀血經方倪海廈:紅斑狼瘡的病因及經方面癱不愈尋經方婁紹昆:經方(結合外治法)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症經方治療肩周炎最全婦科雜病經驗方學用經方的四步階梯法 | 王輝武肥胖根治的方法(減肥經方匯總)
  • 【經方學堂】黃煌:我對經方的思考——答大同經方十五問(上)
    你不是一個人在閱讀,經方學堂與您一起品味中醫旨趣,與您一起學習中醫經典,有夢想,不孤單,經方學堂永遠與您相伴。黃煌按:昨天大同先生問我關於經方的15個問題,促使我將自己的思路梳理了一下。今天下午一氣寫了出來,現貼出供大同先生參考,歡迎指正。經方沙龍提倡圍繞經方開展討論,各自交流、學習、研究、應用經方的心得體會和研究成果,目的是將經方研究引向深入,感謝各位高手的支持。
  • 三步曲:經方本意 - 經方臨床 - 經方加減
    C.經方要抓病機,抓方規,抓用藥的時機。我喜歡用五苓散、桂枝湯,尤其小柴胡湯。但用的量不大,如白花蛇舌草只用15g,不能幾十幾百地用,特別是肝硬化等病要吃很長時間藥,還要疏肝理氣,健脾和胃,三稜莪朮這些藥要在他消化功能恢復了,能吃能喝的時候用。一.婦科大名醫的「二個散一碗湯:當歸芍藥散、逍遙散、四物湯。婦科病全包了。四物湯可變20多個方子。
  • 熊繼柏:我來講講經方關鍵怎麼用
    為您推送優質的經方醫學知識前言: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啊!熊dia dia講的都是我們都知道的知識,似乎又是我們不知道的知識,以方測證,學方不僅正著學,還可以反著學,經方和時方,還可以這麼合著用,讀來真令人神清氣爽。
  • 學了就用丨我這一生用經方治雜病的經驗
    他雖長於用經方,但仍能充分發揮時方的作用,並通過長期實踐,篩選和創造一些處方來滿足臨床應用。所撰《時方歌括》一書,除陳修園《時方妙用歌括》原載的以外,其餘約六十個處方,就是經過篩選和創造出來的。他認為,無論經方、時方、經驗方,臨床運用都要繩之以理法,不能機械搬用。
  • 發燒、愛睡覺的經方治療
    分享一下近期學習仲景醫學、思考中醫的心得:中醫學的兩大進步:第一是:醫巫分家第二是:張仲景將經方醫學內容去臟腑化,回歸經方本真第一個我這麼說,估計大家沒有多大異議,第二個將前人經驗整理、去臟腑化,並結合自己經驗,論廣湯液經,張仲景做到了。他將臨床醫學用描述性的語言展示給後人,所以大家都認為他很偉大。
  • 婁紹昆:經方的加減
    這篇文章的音頻和內容,是課程的最後一部分「研究方向」的最後一期「經方的加減」。婁老師認為,經方是否加減,要根據臨床具體的方證來衡量,並且列舉了嶽美中先生的一則醫案,讓人深受啟發。(編輯/居業)(2)徐靈胎《醫學源流論•執法治病論》:「總之欲用古方,必先審病者所患之症,悉與古方前所陳列之症皆合,更檢方中所用之藥,無一不與所現之症相合,然後施用,否則必須加減。無可加減,則另擇一方。」(3)歷代醫家都認為,處方用藥,都要加減化裁。
  • 經方有妙招!
    感言:用中醫治療時要用中醫的思維去分析,絕不能中西醫「結合」,不要讓西醫的病名及檢驗結果束縛,按照以往的思路,此患者檢驗回報:尿酸高,診斷為:痛風,那就一味的治療痛風,這樣,治療的結果可能事與願違,所以塗華新老師講的傷寒經方在臨床上給我帶來了巨大的變化,使我從另一個全新的角度去認識傷寒論,從此,很多時候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 從鄉間小徑蹚出的經方家 | 王三虎
    老奶奶用了這個藥以後,從此就相信了我,所以從我學醫開始一直到老人家去世,幾乎每年回去都要以看病的名義叫我去吃個飯,送個土特產,她始終記得這個事,以後也相信我,當然也擴大到我們村。在這裡還要說的是,這種寒熱並用的方法,已經是我靈活運用經方的先期實踐,更重要的是,對我以後用寒熱錯雜的觀點看問題,提出「寒熱膠結致癌論」奠定了基礎。
  • 經方瑰寶 薪火相傳丨第七屆西部經方論壇在西安中醫腦病醫院圓滿舉行
    △陝西省名中醫、全國優秀中醫臨床人才、西安交通大學醫療聯盟中西醫結合中心主任孫萬森講授《葛根芩連湯辨治陽明三焦病證》 與會人員紛紛表示,將繼續以西部經方論壇為平臺,堅定中醫自信,交流經方學術,拓展臨床思維,提高臨床療效,以學經方、愛經方、用經方為切入點,傳承並弘揚中醫藥文化,發揮中醫特色,更好地為患者服務。
  • 凝練精彩的馮世綸經方語錄
    4.學習傷寒論,必須是要背誦全部條文的,後來的有的老師劃分的重點條文是個人的理解,是不全面不夠的。5.學習中醫,必須要先學理論(這個理論主要是傷寒論的理論,因為黃帝內經是沒有多少用藥經驗的),先學傷寒論。沒有理論的指導是學不好中醫的,學什麼方子治什麼病是不行的,要方證結合。
  • 我是如何學習《傷寒雜病論》的
    最後,八法來源於仲景,這個提法在我恩師《醫門鑿眼》中有詳細的論述,現在中醫臨床治法雖然五花八門,但總的依然歸屬汗、吐、下、和、溫、補、清、消八法。運用八法的方劑或多或少都有經方的影子。總之、在學經方之前,應當首先是相信,而不應當懷疑、非議。孔子曰:人不知而不慍 不亦君子乎!《說文》慍,怒也,本義,心燥,不冷靜。靜心寧神,甘於寂寞,我感覺是學習經典的首要條件。
  • 傷寒經方本草思辨(一)-傳統本草談
    續寫的本草系的東西,還是按照(黑話中醫自學)的框架做個簡單的區分, 就我的一些認知和區分給大家一些思考的空間,本草已經很亂,我也無法清楚地拉開界限,那我就在大歷史中拉出三條線,可能這三條線本身就是相互交織的,我是希望大家以後在自己的學習中可以慢慢形成自己的體系,對我而言,感覺傷寒經方五到八年功力上,要慢慢去做些本草的研習,我去看看網絡上,大家都是以歷史考證的角度來看本草學
  • 經方大師江爾遜:運用經方的四大思維方法
    因為那些「特徵性證候」集中地反映了疾病的病因病機,而形成了特定的「證」。換言之,仲景已將「證」辨析得準確無誤,醫者遵之而遣選對應的經方即可。故餘學習《傷寒雜病論》的重要方法之一,就是熟讀背誦原文,牢記病脈證治。在長期的臨床實踐中,每於診得病人複雜紛繁的證情時,書中相關條文便很自然地浮現在腦際。於是抓住一些描述特徵性證候的關鍵字句,信手拈來,用之輒驗。
  • 《傷寒雜病論》學習說明書
    當然,有人認為古有"神農秤"(藥秤),漢之一兩折合今之1~1.6克。但沒有實物考證,梁•陶弘景、陶•孫思邈均未有應用。如按吳氏、柯氏的考證,對照現代一般臨床醫生用量,及「藥典」所載用量,仲景書的用量都是相對較重的。如:白虎湯石膏用一斤,小柴胡湯柴胡用半斤、防己地黃湯地黃二斤(絞汁)、炙甘草湯地黃一斤.。我認為仲景書以臨床為依歸,所以藥量較重是其風格。事實上按其用量也是較安全的。
  • 經方治療鼻塞頭痛的女大學生
    又需要注意,「發熱與無熱」不單指的是發熱與不發熱,凡是表現為明顯的陽性症狀,都是「發熱」範疇,表現為明顯的陰性症狀,都是「無熱」範疇。比如汗出,如果粘、臭,就算不發熱,也屬於「發熱」的陽性病範疇,如果汗出多、但摸著是涼的,那就是「無熱」的陰性病範疇。
  • 經方治療腦挫裂傷後頭痛
    又需要注意,「發熱與無熱」不單指的是發熱與不發熱,凡是表現為明顯的陽性症狀,都是「發熱」範疇,表現為明顯的陰性症狀,都是「無熱」範疇。比如汗出,如果粘、臭,就算不發熱,也屬於「發熱」的陽性病範疇,如果汗出多、但摸著是涼的,那就是「無熱」的陰性病範疇。
  • 【長文乾貨】黃煌:我臨床最常用的16首經方
    這個經方了不得,說到能為人類作出貢獻的發明創造,中醫中藥應該算一個,而其中的經方更是我們引以為自豪的,它也是我們中醫院校的寶貝。很多人研究經方都喜歡搞純理論或極純粹的實驗研究,這當然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應該以整理其應用經驗作為基礎,這些經驗歷經幾千年,非常寶貴,把它們清楚、有序的整理出來就顯得尤為重要,我想這也應該是大家運用經方經驗交流的重點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