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遺址考古公園或落戶五華獅雄山 揭建園3大理由

2020-12-25 人民網

  記者昨日從五華獅雄山秦漢遺址保護規劃論證會上獲悉,五華獅雄山秦漢遺址有望建我省首個大遺址考古公園。

  昨日上午,考古、規劃、古建專家學者們趕到五華縣華城鎮獅雄山秦漢建築遺址,他們踏著泥路登山峰、鑽樹叢,細緻考察了第五次考古挖掘的壕溝、探方、古井,並參觀了挖掘成果展覽,對獅雄山秦漢遺址的發掘發現給予了極高的評價。

  考古發掘揭開了粵東北古縣的神秘面紗

  獅雄山位於五華縣華城鎮東南約2公裡處,獅雄山遺址發現於1982年的文物普查工作中,1984~1990年,廣東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曾先後4次對該遺址進行過調查和發掘工作,並初步將其定為南越國時期的宮殿建築遺址。2011年,經國家文物局批准,廣東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對獅雄山遺址進行了第五次調查、勘探和試掘。本次調查和試掘,揭露面積500平方米,鑽探面積50000平方米,並對五華河中遊兩岸10千米以內的山岡、河道、農田、沙廠等進行了地表踏查,發現了東周、秦漢、唐宋、明清等4個時期的文化和自然遺存,不但發現了秦漢時期的城址,還發現了一批可以明確斷定為秦漢晚期的陶器和封泥文字,封泥文字一共18枚,分別為定揭之丞和定揭之印。

  而獅雄山秦漢遺址的發現和城中鈐印封泥的出土,揭開了粵東北古縣的神秘面紗,填補了史籍記載的缺失。同時,也充分反映了五華秦漢時期的科學、農業、手工業技術研究價值,為探索南越國建立之前趙佗經營龍川的歷史提供了新線索。

  專家:

  獅雄山秦漢遺址適宜進行適度開發

  據介紹,目前國家對大遺址的保護手段主要有三種:一是有保護範圍、有保護標誌、有記錄檔案、有保管機構;二是保護規劃,即文物法在某個大遺址的具體化;三是建遺址公園,建成以重要遺址及其背景環境為主題,具有科研、教育、遊憩等功能,在遺址保護和展示方面具有全國性示範意義的特定公共空間。

  在昨日專家論證會上,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劉慶柱認為,從現在來看,遺址公園是大遺址保護的最好辦法。

  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辦公室主任、副研究員尚傑介紹,五華獅雄山秦漢遺址考古公園,是我省現有的8個大遺址中首個進行論證籌建的。從獅雄山秦漢遺址的歷史地位、保護現狀和市場需求等各方面因素來看,獅雄山秦漢遺址適宜通過建設大遺址考古公園進行適度開發。

  據了解,根據獅雄山秦漢遺址現狀,獅雄山秦漢遺址考古公園保護區調整為三個層次,劃分為衙署保護區和一般保護區兩類。

  建大遺址考古公園3大理由

  歷史價值:獅雄山秦漢遺址是一座城址,並非一般意義的臺式建築基址。在發掘過程中,考古人員初步劃分為衙署區、作坊區和一般居住區,此遺址並非隨意建造,而是有一定的城市建設規劃,從城址的整體布局、建築技術和建築材料分析,該遺址呈現出一種既模仿中原城市營造制度又因地制宜的建築思想體系。

  科學價值:獅雄山秦漢遺址通過多種技術手段提取了大量生態學、環境學的重要信息,為全面復原獅雄山的歷史風貌提供了多學科的依據。遺址性質作為秦漢縣城城址的確定,為嶺南地區其他同類型遺址和嶺南郡縣設置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視角。

  藝術價值:獅雄山秦漢遺址中建築的建築技術和建築材料、陶器的形制和紋飾、封泥的鈐印等,具有秦漢時期嶺南以北文化的特徵,南、北文化在此交匯融合產生了新的地方文化,從其發展的範圍和存在的歷史中,可以看到多元一體的南北文化交相輝映,相互融合,共同孕育了粵東北的秦漢文化,它既屬於秦漢時期典型的審美範圍,又屬於土著文化積澱的物化體現,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

  連結

  何為「大遺址」?

  人們通常把佔地面積在5平方公裡以上的範圍較大、有居民生活、具有較高歷史文化價值的、不可移動的地下文物遺蹟稱為大遺址。

  據了解,大遺址是我們的祖先以大量人力營造,並長期從事各種活動的遺存,它體現著我國古代先民傑出的創造力,綜合併直接體現了中華民族和中華文明的起源與發展,是構成中華5000多年文明史史跡的主體。

  據介紹,國家歷來重視大遺址保護,一直將其放在文物保護重中之重的地位,但大遺址面積大、保護難度非常大。(記者葉仕欣 通訊員廖偉軍、張炳鋒)

相關焦點

  • 廣東五華獅雄山秦漢遺址籌建大遺址考古公園
    廣東五華獅雄山秦漢遺址籌建大遺址考古公園   中新網梅州5月25日電(楊草原 唐林珍 廖偉軍 張炳鋒)記者25日從廣東五華獅雄山秦漢遺址保護規劃論證會上獲悉,五華獅雄山秦漢遺址將建大遺址考古公園。
  • 餘杭玉架山考古遺址公園進入實施階段
    餘杭玉架山考古遺址公園進入實施階段 近日,記者從餘杭經濟技術開發區獲悉:隨著精準勘探和文物本體保護的進場施工,餘杭區良渚文化玉架山考古遺址公園(博物館)項目邁入實質性實施階段。
  • 浙江公布第三批省級考古遺址公園 餘杭玉架山遺址等10處入選
    浙江擁有豐富的大遺址資源,它們是我國百萬年的人類史、一萬年的文化史以及五千多年的文明史的重要見證。記者從省文物局獲悉,日前,浙江省第三批省級考古遺址公園名單公布,10處遺址入選,分別是龍遊荷花山遺址、義烏橋頭遺址、桐鄉譚家灣遺址、象山塔山遺址、餘杭玉架山遺址、長興臺基山遺址、德清原始瓷窯址、上虞鳳凰山遺址、黃巖沙埠窯遺址、紹興宋六陵(按年代排序)。
  • 良渚古城遺址公園之後,玉架山考古遺址公園今年開建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施雯 通訊員 費彪坐落於餘杭經濟技術開發區,總面積超12萬平方米的餘杭區良渚文化玉架山考古遺址公園(博物館)即將於今年年底前開工。餘杭區良渚文化玉架山考古遺址公園(博物館)項目北至五洲路,南至綠洲路,東至星河路,西至興中路,總面積超12萬平方米,出土了石器、玉器和陶器等文物7000餘件。
  • 南京將建官窯山磚窯考古遺址公園
    近日,南京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官網公布了南京官窯山磚窯考古遺址公園規劃設計公示,徵詢公眾意見。遺址公園內將建南京城牆磚窯博物館、官窯村文創小鎮等。2016年,棲霞區官窯村發現大型明代磚窯遺址,成為當年南京最重要的考古發現之一。
  • 上虞區鳳凰山考古遺址公園入選第三批省級考古遺址公園
    第三批省級考古遺址公園名單已公示上虞區鳳凰山考古遺址公園成功獲選啦!!!鳳凰山考古遺址公園鳳凰山考古遺址公園位於紹興市上虞區上浦鎮大善小塢村鳳凰山麓,是紹興地區首個青瓷主題的考古遺址公園。公園依山而建,風景優美,擁有鳳凰山窯址、禁山窯址、尼姑婆山窯址等上虞早期越窯重要考古發掘遺存,其中的鳳凰山窯址群是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禁山窯址榮獲2014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
  • 南京將建官窯山磚窯考古遺址公園,位置就在……
    南京官窯山磚窯考古遺址公園規劃設計出爐將增加磚窯博物館、主題酒店、文創小鎮、遊客中心用地完善片區旅遊配套近日,南京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公布了《南京官窯山磚窯考古遺址公園規劃設計》及仙林副城棲霞山片區NJDBb013-01、02控祥單元圖則修改(公眾意見徵詢),按照規劃,遺址公園內將建南京城牆磚窯博物館
  • 四川渠縣漢闕城壩遺址有望建成大遺址考古公園
    四川渠縣漢闕城壩遺址有望建成大遺址考古公園 專家認為,渠縣漢闕和城壩遺址應納入國家大遺址保護,通過建大遺址考古公園進行更好保護利用。四川地區秦漢時期的考古學文化以崖墓和漢闕最具代表性,亦是四川漢代物質文化的主要表現方式之一。  城壩遺址位於渠縣土溪鎮渠江東岸的城壩村、天府村,佔地約230萬平方米,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城壩遺址內現存有水井、城牆、窯址、墓葬等多處遺蹟。
  • 南京官窯山磚窯考古遺址公園規劃正式出爐!
    近日,在南京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看到《南京官窯山磚窯考古遺址公園規劃設計》,這說明,南京要新增一個遺址公園了!這對於城市文化軟實力的提升和對南京城牆城磚官窯遺址的保護都有很大的幫助!二、城市設計(一)基地概況基地位於峨嵋山區域,遺址公園面積為59.8公頃,西臨棲霞山(286m),南北兩側分別緊鄰官窯山(47.8m)、李家山(86.5m)。遺址區域位於峨嵋山山麓地帶,由於長期人工挖掘燒磚原料形成低洼地。
  • 浙江省第三批省級考古遺址公園公布
    日前,浙江省文物局公布了第三批10家省級考古遺址公園名單,它們是龍遊荷花山遺址、義烏橋頭遺址、桐鄉譚家灣遺址、象山塔山遺址、餘杭玉架山遺址、長興臺基山遺址、德清原始瓷窯址、上虞鳳凰山遺址、黃巖沙埠窯遺址、紹興宋六陵。
  • 浙江公布第三批省級考古遺址公園 義烏橋頭遺址等10處入選
    記者從省文物局獲悉,日前,浙江省第三批省級考古遺址公園名單公布,10處遺址入選,分別是龍遊荷花山遺址、義烏橋頭遺址、桐鄉譚家灣遺址、象山塔山遺址、餘杭玉架山遺址、長興臺基山遺址、德清原始瓷窯址、上虞鳳凰山遺址、黃巖沙埠窯遺址、紹興宋六陵(按年代排序)。
  • 象山塔山公園入選第三批省級考古遺址公園
    浙江省考古遺址公園分布示意圖浙江擁有豐富的大遺址資源,它們是我國百萬年的人類史、一萬年的文化史以及五千多年的文明史的重要見證。記者從省文物局獲悉,日前,浙江省第三批省級考古遺址公園名單公布,10處遺址入選,分別是龍遊荷花山遺址、義烏橋頭遺址、桐鄉譚家灣遺址、 象山塔山遺址 、餘杭玉架山遺址、長興臺基山遺址、德清原始瓷窯址、上虞鳳凰山遺址、黃巖沙埠窯遺址、紹興宋六陵(按年代排序)。
  • 浙江:第三批省級考古遺址公園公布
    原標題:第三批省級考古遺址公園公布 記者從浙江省文物局獲悉,日前,浙江省第三批省級考古遺址公園名單公布,龍遊荷花山遺址、義烏橋頭遺址、桐鄉譚家灣遺址、象山塔山遺址、餘杭玉架山遺址、長興臺基山遺址、德清原始瓷窯址、上虞鳳凰山遺址、黃巖沙埠窯遺址、紹興宋六陵(按年代排序)等10處遺址入選。
  • 英德力爭把青塘遺址建設成為國家考古遺址公園
    記者今天從中國政府採購網獲悉,「英德青塘考古遺址公園總體規劃」項目規劃編制服務採購項目進入公示。此前,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廣東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與 英德市人民政府,以視頻會議的方式舉行《英德市文化遺產保護利用戰略合作框架協議》籤約儀式。
  • 五華獅雄山秦漢城址植物考古:解碼梅州先民餐桌上的 「秘密」
    與2011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擦肩而過的新發現  2011年,五華獅雄山秦漢城址第五次考古發掘獲得了豐碩成果,根據考古文化層的堆積以及出土器物的特點,考古學家初步推斷,該城址為秦朝平定嶺南後新建的「定楬縣」城,其完善於漢初或南越國初期,毀棄於南越國滅亡時期。
  • 漢長沙國考古遺址公園項目獲批 有望4年內建成
    11月3日,記者從長沙國王陵考古遺址公園管理處獲悉,漢長沙國考古遺址公園建設項目已獲批,有望4年內建成。屆時,市民可在此感受長沙國風採,領略長沙國文化。   長沙國王陵考古遺址公園管理處副主任趙曉華告訴記者,自二十世紀七十年代以來,已先後有20餘座長沙國王(後)墓被發現。根據這些墓葬的分布,人們發現,已發現的長沙國王陵都在湘江西岸,大體分布在嶽麓山和谷山的周圍。
  • 鄭州將添國家考古遺址公園
    河南商報首席記者孫科  建設黃河國家博物館;三年內,建設100處以上遺址生態文化公園、100家以上各類博物館;推進大運河文化帶納入國家大運河文化公園建設;推進鄭韓故城、鄭州商城、大河村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建設……  日前,鄭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鄭州市加強文物保護利用改革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
  • 鎮江新區斷山墩遺址入選江蘇考古遺址保護利用示範項目
    交匯點訊 28日,鎮江市文物局發布消息:鎮江新區斷山墩遺址日前入選江蘇考古遺址保護利用示範項目。  11月,省文物局將江蘇考古遺址保護利用項目(5個)進行了公示,這5個項目分別為:漢楚王墓群--獅子山漢墓、闔閭城遺址、龍虯莊遺址、斷山墩遺址和總督漕運公署遺址。  目前,公示期已經結束。
  • ...打造特色鮮明的文化符號 劉擁兵調研漢長沙國考古遺址公園建設...
    1今天下午,區委書記劉擁兵在漢長沙國考古遺址公園調研時強調,要正確處理好保護與開發的關係,全力支持漢長沙國考古遺址公園建設,講好歷史故事,深挖歷史價值,打造特色鮮明的文化符號,為長沙建設國際文化名城作出新的貢獻。區領導姚建剛、蘇敏芳參加調研。
  • 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功能定位的三重向度
    良渚國家考古遺址公園 圖片來源:中國新聞圖片網根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制定的《保護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公約》要求,國家考古遺址公園所依託的考古遺址屬於文化遺產的三種類型之一,在歷史、審美、人種學或人類學角度具有突出的普遍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