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5日,華米科技舉辦首屆華米科技AI創新大會,向外界公布了華米科技全新AI技術研究與相關應用。
這次創新大會上,華米科技推出新一代自研可穿戴晶片和BioTracker PPG生物追蹤光學傳感器,還介紹了眾多可穿戴AI技術。
21IC家注意到,作為一家做專業運動手錶的公司,華米公司成立於2014年,2018年,華米科技成功在美國紐交所上市。目前,華米的手錶出貨量和市場佔有率達到全球第五。
華米的手錶等可穿戴設備是如何做到廣受市場歡迎的呢?這和華米科技自身所具有的硬核科技分不開。
在華米科技AI創新大會上,華米科技宣布推出自研可穿戴設備晶片——黃山2號,該晶片基於RISC-V架構,內置NPU,本地計算能力大大提升,房顫識別速度相比1代提升7倍,還加入了一款c2協處理器,整體功耗降低50%。黃山2號晶片預計今年Q4量產,明年搭載黃山2號的智能手錶將問世。
華米科技可能是全球第一個將「AI 房顫識別」帶給可穿戴設備的廠商,現在其第二代心率引擎RealBeats問世,可實現接近全天候房顫監測,號稱全球最先進心率引擎,準確率媲美專業醫師。
「真正的智能,會讓你忘記設置」,華米科技的運動手錶正在踐行著這一理念,據了解,華米科技的手錶不僅內置了十幾種運動模式,更難能可貴的是,它可以主動智能地進行運動模式識別,不需要用戶自己選什麼運動模式,主動識別、主動計算、主動記錄等。
華米科技每年都會發布健康白皮書,例如「睡眠白皮書」等,其睡眠引擎SomnusCare可實現睡眠監測數據精度高達80%,最新推出的全新血氧引擎OxygenBeats,檢測成功率接近100%,平均誤差不到1.67%,2020Q3將搭載到最新的華米手錶中。SomnusCare、OxygenBeats配合,能夠實現AI提醒睡眠呼吸暫停症候群。
華米科技已建立huami-PAI個人健康評估系統,結合心率、活動時長、人體多維度生理數據等綜合評分,只要動起來,就能獲得PAI評分,而且支持個性化定製。這些先進功能,都可以在華米多款手錶中得到支持。
來源:21IC
作者:王麗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