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消化病健康
反流性食管炎,傷害的不止是食管
張璐說
胃腸
圖片來自於網絡
喉嚨疼怎麼和反流性食管炎有關?
反流性食管炎是一種什麼病?
有什麼危害?得了這病該怎麼治療?
張璐主任就這些問題進行詳細解答。
··· ···
您是否有反酸、燒心、食物反流到嘴裡的症狀?是否因為胸骨後不舒服反覆在心內科就診,而做了很多心臟檢查都沒發現問題?有沒有反覆的哮喘發作,而常規平喘的藥物控制不了症狀?這可能都與反流性食管炎有關。
反流性食管炎是由於胃內容物反流而引起不適症狀和(或)併發症的一種疾病。由於胃內容物中含有胃酸、膽汁以及各種消化酶,它們會對食管黏膜造成損傷,引起燒心、反流等症狀。流行病學調查顯示,我國反流性食管炎發生率由2002年的2.5%增加至 2005年的7.3%。
反流性食管炎的典型症狀為燒心和反流。少見或不典型症狀包括胸痛,上腹痛,上腹不適, 噯氣、腹脹,咽部異物感,吞咽痛、吞咽困難等。部分患者表現為胸骨後疼痛、哮喘、慢性咳嗽、 牙腐蝕、咽炎等,並因此就診於其他相關科室。嬰幼兒中還可出現吐奶、紫紺甚至窒息的嚴重症狀。
高危人群
「哪些人、哪些行為方式會招致胃食管反流病?」
肥胖者(尤其是腹部肥胖)、長期處於神經高度緊張、抑鬱、焦慮等狀態者,易得反流性食管炎;高脂、高糖飲食,吸菸、飲酒、進食辛辣刺激食物,會導致出現反流症狀;喜歡穿緊身褲會增加腹腔壓力,會加重反流症狀。
反流性食管炎近年在我國發病率有增長趨勢,最主要原因是因為很多人飲食過量、體重增加。進食高脂肪、高蛋白的食物越多,就越容易引發反流性食管炎;而多食用蔬菜的人群,反流性食管炎的發病率就較低。所以適當的、合理的進餐和運動,可以防止反流性食管炎的發生。
張璐主任說,老年人特別容易發生反流性食管炎,因為他們食管括約肌功能退化,較為鬆弛;另外他們有些不好的生活習慣也導致易患反流性食管炎,比如有些老年人喜歡在睡眠前喝兩杯牛奶,以幫助睡眠,喝完了以後就躺下睡覺;還有些老年人經常半夜起來喝水、吃藥,然後就躺下。這些習慣都不好,容易引起反流性食管炎。
人體胃的排空時間,一般在 2~ 3 個小時,所以建議臨睡前兩個小時不要吃東西,最好也不要喝水。另外,排便困難的老年人容易發生胃食管反流病,因此如果能緩解排便困難,也能減少反流性食管炎的發生。
Barrett''s 食管
反流性食管炎傷害的不止是食管。它除了有食管內的表現,如典型反流症候群、反流性胸痛症候群、反流性食管炎、反流性狹窄、Barrett''s 食管、食管腺癌等外,還有食管外表現,如反流性咳嗽症候群、反流性喉炎症候群、反流性哮喘症候群、反流性牙蝕症候群、咽炎、鼻竇炎、特發性肺纖維化、復發性中耳炎等。
鼻竇炎
最佳治療時機
「出現症狀,應該在什麼時機就醫?
咳嗽、胸痛等症狀不典型患者在求醫時應注意什麼,看哪個科合適? 」
如果患者燒心、反酸症狀發作非常頻繁,如每周大於 2~3 次的時候,應該去醫院看一看。張璐主任也建議,患者如果出現典型反酸、燒心、胸痛、食物反流症狀時,應及時到消化科就診。反流性食管炎需要醫生確診,要在醫生指導下治療。根據患者的情況,醫生會選擇不同的治療方式。
在食管癌高發地區的民眾,要特別注意,如有胃食管反流症狀,建議儘早去醫院診治,警惕發生食管癌。反流性食管炎由於症狀多種多樣,很容易被誤診。張璐主任說,患者的症狀表現不一樣,被誤診的疾病也就不一樣。其中以胸痛為首發症狀的患者特別容易被誤診,有的急性胸痛的患者,易被誤診為冠心病、心絞痛,很多患者是先去急診或心血管科就診。還有很多長期咳嗽的患者,病因可能是反流性食管炎,但是一直被當作一般的呼吸道疾病在呼吸科治療。很多咽炎也是由於反流性食管炎引起的。
張璐主任表示,患者也不必對反流性食管炎過於敏感,不能得了咳嗽不去呼吸科反而到消化科就診,患者還是應該先到呼吸科診治,畢竟因反流性食管炎引起的咳嗽只佔 5%~20%。但如果患者咳嗽找不到其他的原因時,應考慮是不是反流性食管炎,作進一步檢查,或者轉到消化科。還有咽炎患者做喉鏡檢查時如果發現聲帶上面的病變很輕,而聲帶下方炎症特別重時,就應考慮是不是有反流性食管炎。但這並不意味著咽炎患者都應該到消化科就診,因為這種情況不會超過1/3, 咽炎患者首先還是應該到耳鼻喉科就診。
當胸骨後疼痛排除了心、肺疾患後;當哮喘、慢性咳嗽等反覆發作,平喘等常規治療無效時;當慢性咽炎局部用藥無效時,應考慮反流性食管炎可能。
有效治療方法
「藥物治療,維持很重要 。
得了反流性食管炎該如何治療?
很多患者關注而又了解不多。
該病有沒有藥物可以治療,治療的效果如何,患者在治療中應該注意什麼……」
張璐主任說,反流性食管炎的治療要根據致病原因而採取不同的治療方法,如果是飲食導致的,那麼改善飲食習慣即可;如果是因為食管括約肌的問題,導致這道「門」關不上,就需要 修「門」。
對於普通老百姓來說,如果反酸、燒心反覆發作,第一件事是找到大夫,而不是隨意自己用藥、購買保健品。患者要信任醫生,用藥一定要遵醫囑。張璐主任說,反流性食管炎的治療目的包括緩解症狀、治癒食管炎、預防併發症、改善生活質量、防治復發5個方面。而藥物治療是目前治療反流性食管炎的主要措施。
目前反流性食管炎最主要的治療藥物是控制胃酸的藥物。這是為了使反流上來的胃內容物的酸性不要太強,減少它的腐蝕性,減少它對食管的刺激來達到治療目的。
西藥控制胃酸的藥主要是兩大類:第一類就是抗酸藥,有中和胃酸的作用,但是這類藥物往往作用時間非常短暫,只是在臨時控制症狀的時候有效,所以不作為常規的治療方法推 薦;第二類就是抑制胃酸分泌的藥。抑制胃酸分泌的藥又分兩類:一是H2受體拮抗劑,二是質子泵抑制劑。相對來說質子泵抑制劑抑酸效果更好、作用更強,目前控制胃酸方面推薦使用的一線治療藥物就是質子泵抑制劑(PPI),例如奧美拉唑、埃索美拉唑、雷貝拉唑、 蘭索拉唑等。其他還有輔助藥物包括促動力藥物,如嗎丁啉等。而部分患者存在食管黏膜糜爛、潰瘍時,則需加用黏膜保護劑。這種治療方法有個明顯特徵,停藥即復發,周而復始。
張璐主任說,一旦確診為反流性食管炎,就應規範治療,8周一療程,然後根據情況維持治療。反流性食管炎是一種慢性疾病,西藥停藥後半年的食管炎與症狀復發率分別約為 80%、90%,故經初始治療後,為控制症狀、預防併發症,通常需要採取維持治療,預防食管炎復發。還有間歇治療,即劑量不變,但延長用藥周期。反流性食管炎的治療要遵從醫囑,規範治療,不要自行停藥;要堅持長期治療,在複診時由醫生決定是否調整藥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