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桃源牯牛山村集中安置一條街羅正春家的門楣上,寫著這樣一幅對聯:新居落成全靠政府幫,易地搬遷深感黨恩情。橫批:黨恩賜福。左邊窗戶上也寫著這樣一幅對聯:改革春風拂大地,扶貧政策暖民心。橫批:春滿人間。門前掛著的大紅燈籠上寫著「感恩載德」四個大字。這是羅正春的兒子羅繼新對黨的扶貧政策發自內心感激創作出來的聯句。
牯牛山村位於桃源南部的牯牛山下,境內山高林密,田地稀少,村民生活大都非常貧困,是有名的貧困村。2016年,桃源縣市政公用事業管理處作為該村扶貧後盾單位之一,高度重視扶貧工作,市政管理處主任、縣住建局副局長郭建平親自抓扶貧工作。幾年來,和其他後盾單位、駐村工作隊一起為該村脫貧攻堅做了大量工作,幫助該村進行了農電網改造、修通了村組公路、新修建了村部和村民集中安置點,使該村基礎建設煥然一新。
羅正春一家原來住在大山上,交通以及日常生活極不方便,兒子羅繼新患了鼻咽癌,兒媳患了淋巴瘤,孫女在讀大學、孫兒讀中學,他們一家極度貧困,可說是在生死線上掙扎。扶貧工作隊進駐了解情況後,把羅正春、羅繼新定為貧困戶,由市政管理處結對幫扶。郭建平很快知道了羅正春一家的困難,每年籌措上萬元資金捐助兩個孩子上學,盡一切努力幫助羅正春一家解決實際困難,讓他們一家過上了正常的生活。今年9月13日,當郭建平一行來到羅繼新家中看望慰問時,羅繼新非要與扶貧人員合影,表達他對黨和政府的感恩之心。
郭建平結對幫扶2戶貧困戶,身有殘疾的蔣鞏固老人就是郭建平幫扶對象之一。蔣鞏固老人現年63歲,患有股骨頭壞死疾病,行動非常困難,老伴已過世,女兒已出嫁,小兒子在外面打工,只有蔣鞏固獨自一人生活在山裡家中。郭建平看到這種情況,為老人買來了拐杖和輪椅車代步,還籌措資金一萬元幫助老人修建了廁所方便老人。並為其看病買藥,讓蔣鞏固老人病情得到好轉。
今年來,看到蔣鞏固老人能行動了,郭建平又資助老人在屋後山上新建了養雞棚,飼養100多隻土雞,年底就可以出售,一隻雞賣100多元,算下來就有1萬多元的收入,讓老人看到了脫貧致富的希望。村裡這次要幫他轉成低保戶,他謝絕了,他說:在郭建平局長的資助幫扶下,現在情況好多了,明年再把雞棚擴大,我就能實現脫貧致富了,為什麼還給政府添麻煩呢?
扶貧先扶志,扶志就是扶思想、扶觀念、扶信心。幫助貧困群眾樹立起擺脫困境的鬥志和勇氣,同時樹立黨的為民形象。桃源縣市政公用事業管理處扶貧工作真正落到了實處。(記者:劉璽東 通訊員:徐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