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銀行人創立的公眾號。
記得關注+轉發。
對於大多數人而言,人生最後一場碼字活動結束於高考的那篇語文作文。
可能有人會反駁說,鴨哥,不對啊,應該是結束於大學的畢業論文,可我覺得那複製粘貼來的東西,真心不叫碼字。
生活和工作的忙碌,常常會讓我們自己忘了思考,忘了學習,忘了初心。大家有把現在的自己和當初大學畢業時的自己做個對比呢?
我有過。
大四的時候秋招,我是我們專業第一個籤三方的,那麼快就把自己給賣了,真是怕沒有單位收留自己,後來發現自己有點杞人憂天,之後又陸陸續續拿了幾個OFFER,戰績還算不錯。
臨畢業的時候,老師叫我給學弟學妹們講講吧,本來想推辭的,因為覺得比自己優秀的人大有人在,就不去班門弄斧了,最後還是架不住老師接二連三的電話,就去了。
前一天晚上,大致理了下思路,自己要講的幾個點,然後演講稿也沒有,草稿也沒打,第二天帶了個手機就這麼去了,手機看時間比較方便。
可能以前講的也比較多了,最後一次在學弟學妹們面前裝逼竟然很成功,自己一氣呵成講了一個多小時,全程都是滔滔不絕,指點江山式地在那一陣瞎逼逼,思路清晰,有理有據,除了中間稍微有那麼幾個停頓的地方,都幾乎挺完美。
臨了臨了,還餵了他們一碗鴨湯,而且味道還不錯。
大學時代,最有意思的事是和室友討論各種實事,你一言我一語,完全沒有外界的壓力,想說什麼說什麼,各抒己見,想想那個時候的自己,思維真的是挺活躍的。
幾個學弟學妹把我拉進了一個群,隨著工作的忙碌,我在那個群發言越來越少,最後只剩下偶爾會去看看聊天記錄,偶爾有一天,一個妹子@了我,說我怎麼死了一樣,話也不說一句,就算是說的話也越來越沒有思想,更像是一種應付,真的是太不像你原來的自己了。
為了避免尷尬,我發了幾個表情包,最後還被他們嫌棄表情包已經N年沒更新了,早起早睡也是被他們說成了老年人的生活。
記得一開始上櫃的時候,經常會有比我年長的同事語重心長地對我說:我們都是這麼過來的,等過段日子你習慣了就好;年輕人,磨磨稜角是應該的。
就像我一開始搞不懂:
原來一些人真的是連數字都分不清楚。
原來有時候社會險惡到可以像電視劇那樣六親不認。
原來撒謊是可以以詛咒自己親人為代價的。
原來插隊是可以明目張胆的。
原來咆哮是可以毫無理由的。
原來投訴是可以作為一些人嘴中的口頭禪的。
原來我們都太無力去改變這個社會。
一個月,兩個月,三個月...是的,隨著時間的轉移,我們終將有一天會適應這個社會,會慢慢融入這個所謂的大家庭。
以前你看不慣,甚至鄙夷,唾棄的事情,終有一天,你會麻木,會變得寵辱不驚,你不再像以前那樣,擁有一顆赤誠,坦蕩的心。
終有一天,你當初所認為的匪夷所思,會變成今日的不過如此,更甚者是理所應當。
你已經死在了櫃檯上。
適應從某一個角度講,也是一個貶義詞,接受一些良好的環境叫適應,接受一些艱難,刻苦的環境叫適應,甚至你接受這個社會所不好的一面,也統統可以稱之為適應。
你已經適應了嗎?
大學時期,我是一個比較奇怪的人,可以稱之為異類,我不會為了打遊戲去熬夜,但是我會因為我有了靈感,而熬夜到一兩點把東西去寫完。
當我們習慣各種,碰到有人插隊再也不去據理力爭,碰到難搞的客戶僅僅想做的也是把他們早點打發了事,會越來越變得像一臺機器,一臺沒有思想與靈魂的機械物。
日復一日,我們要的不僅僅是年齡的增長,更是知識的積累與思想的升華。
我越來越變得適應這個社會,可我還想找到那個屬於內心深處更好的自己。
有人會問我,鴨哥,我覺得做櫃員已經很累了,一下班只想葛優躺在床上,為什麼你還有如此多大精力去寫東西。
其實我也只是一個很普通的常人,用文字,用不是很優美,甚至在外人看起來有點的幼稚的文字,記錄下一些,讓自己的某些思想在衰老的路上走得更慢一些,很多時候僅僅是不想失去這個能力,不想讓自己二十幾歲的思想就這麼死在了櫃檯上。
至於讚賞的收入,真的沒多少,遠遠和我的付出不成正比,碼一篇文字,再加上排版編輯之類的云云,消耗的時間其實是挺多的,如果僅僅是為了這點錢,真的不會去花那麼多時間,不過有總比沒有好,這點錢,鴨哥以後吃個面可以加一塊大排也挺好。當然了,鴨哥也不太在意,大家有錢的捧個錢場,有人的捧個人場就好啦。
明天開始上班了,大家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