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節氣養生之立冬進補攻略

2020-12-19 央視網

  這是一個十分重要的節氣,又是人們進補的最佳時期。立冬單從字面上可解釋為: 「立,建始也,冬,終也,萬物收藏也。」立冬意味著冬季的來臨。早在《呂氏春秋?十二月紀》中就確立了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

  秋分、立冬、冬至這八個節氣。這是二十四節氣中最重要的八個節氣,它清晰準確地標誌了四季轉換的過程。

  立冬,作為冬季的第一節氣,於每年的11月8日前後,太陽到達黃經225度時開始。由於我國南北緯度之差,故真正意義上的冬季,並非都以「立冬」為準,而是以連續幾天氣溫低於10度為冬季。但在傳統觀念中「冬」即「終也」,結束之意。中醫學認為,這一節氣的到來是陽氣潛藏,陰氣盛極,草木凋零,蟄蟲伏藏,萬物活動趨向休止,以冬眠狀態,養精蓄銳,為來春生機勃發作準備。

  人類雖沒有冬眠之說,但民間卻有立冬補冬之習俗。每逢這天,南北方人們都以不同的方式進補山珍野味,說是只有這樣到了寒冷的冬天,才能抵禦嚴寒的侵襲。那麼在實際生活中,立冬日我們到底該注意些什麼?怎樣調養是我們今天的主要話題。

  我國最早的醫學經典著作《黃帝內經?素問?四季調神大論》中指出:「冬三月,此謂閉藏,水冰地坼,無擾乎陽,早臥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以有得,去寒就溫,無洩皮膚,使氣亟奪,此冬氣之應,養藏之道也。逆則傷腎,春為痿厥,奉生者少。」這段經文精闢地論述了精神調養、起居調養和飲食調養的方法,並根據自然界的變化引入人體冬季養生的原則,它告訴我們,冬天是天寒地坼,萬木凋零,生機潛伏閉藏的季節,人體的陽氣也隨著自然界的轉化而潛藏於內。因此,冬季養生應順應自然界閉藏之規律,以斂陰護陽為根本。在精神調養上要做到「……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以有得」力求其靜,控制情志活動,保持精神情緒的安寧,含而不露,避免煩擾,使體內陽氣的得以潛藏。

  起居調養

  起居調養強調了「無擾乎陽,早臥晚起,必待日光」也就是說,在寒冷的冬季,不要因擾動陽氣而破壞人體陰陽轉換的生理機能。正如「冬時天地氣閉,血氣伏藏,人不可作勞汗出,發洩陽氣。」因此,早睡晚起,日出而作,保證充足的睡眠,有利於陽氣潛藏,陰精蓄積。而衣著的過少過薄、室溫過低即易感冒又耗陽氣。反之,衣著過多過厚,室溫過高則腠理開洩,陽氣不得潛藏,寒邪易於侵入。

  中醫認為:「寒為陰邪,常傷陽氣」人體陽氣好比天上的太陽,賜予自然界光明於溫暖,失去她萬物無法生存。同樣,人體如果沒有陽氣,將失去新陳代謝的活力。所以,立冬後的起居調養切記「養藏」。

相關焦點

  • 杏林e+ | 24節氣養生——立冬:冬之伊始
    先立冬三日,太史謁之天子,曰:『某日立冬,盛德在水。』天子乃齋。立冬之日,天子親率三公九卿大夫以迎冬於北郊。還,乃賞死事,恤孤寡。」高誘註:「先人有死王事以安邊社稷者,賞其子孫;有孤寡者,矜恤之。」晉崔豹《古今注》:「漢文帝以立冬日賜宮侍承恩者及百官披襖子。」又「大帽子本巖叟野服,魏文帝詔百官常以立冬日貴賤通戴,謂之溫帽。」
  • 今日立冬節氣 立冬是什麼意思立冬節氣有哪些習俗立冬怎麼進補
    今日立冬節氣!2019年11月8日是立冬節氣。立冬,「立」是「開始」的意思,我國古代有「立冬之日,水始冰,地始凍」的說法。也就是說,從立冬這天開始,冬天就要開始了。那麼在立冬有什麼傳統習俗呢?立冬節氣是什麼意思?立冬節氣到了,該怎麼進補養生呢?
  • 立冬養生吃什麼好?立冬進補以溫補為主
    立冬養生吃什麼好?立冬進補以溫補為主時間:2018-11-07 13:31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立冬養生吃什麼好?立冬進補以溫補為主 11月7日將迎來2018年立冬節氣,立冬意味著冬季正式來臨,草木凋零,蟄蟲休眠,萬物活動趨向休止。立冬養生吃什麼好?
  • 二十四節氣立冬的具體時間 立冬養生吃什麼好?
    2017立冬養生吃什麼好?2017立冬養生食譜大全推薦 。2017立冬養生節氣已經來臨,廣大養生愛好者準備2017立冬養生吃什麼好呢?小編為你推薦立冬養生食譜大全,一起前來看看吧!  2017立冬養生吃什麼好?
  • 2016年11月7日迎立冬節氣 立冬養生注意事項及立冬養生食譜
    立冬前後,全國大部分地區降水顯著減少。北方地區大地封凍,農林作物進入越冬期。江淮地區的「三秋」已接近尾聲,中國江南則需搶種晚茬冬麥,趕緊移栽油菜,中國南部則是種麥的最佳時期。另外,立冬後空氣一般漸趨乾燥,土壤含水較少,此時開始注重林區的防火工作。立冬期間,漢族民間以立冬為冬季之始,需進補以度嚴冬的食俗。
  • 立冬進補正當時 養生保健注意多
    今天是農曆二十四節氣中的立冬,人們習慣上將這一天作為秋去冬來的標誌。立冬這天在我國民間素有「立冬補冬」的習俗,不過養生專家表示如何正確進補還是很有講究的。
  • 立冬養生小常識 立冬節氣如何養生吃什麼水果蔬菜
    11月7日是立冬節氣。立冬,意味著冬季正式來臨,草木凋零,蟄蟲休眠,萬物活動趨向緩慢。立冬之後,從此正式進入中醫說的「封藏之季」。所謂「封藏」,既包含禦寒保溫之意,也包含貯備人體精氣之意。銀川市中醫醫院治未病中心副主任醫師吳曉晶提醒,立冬節氣後,養生尤其要注意下面的5點。
  • 立冬節氣如何養生保健
    養生導讀:立冬節氣如何養生保健?立冬到,意味著一年的冬季開始。中醫認為,冬季養生講究「藏精」,即要收斂神志,養精蓄銳。那麼, 立冬要如何養生保健呢?下面介紹從飲食起居多個方面介紹立冬養生法則,並推薦5個適合立冬吃的食譜,看看吧。
  • 節氣養生 立冬補冬 4款冬季養生食譜滋陰進補
    冬天要來啦(圖片來源:資料圖) 俗話說「三九補一冬,來年無病痛」,所以冬季是進補的好時機,中醫認為,立冬這一節氣到來後陽氣潛藏,陰氣盛極,草木凋零,蟄蟲伏藏,萬物活動趨向休止,以養精蓄銳因此起居調養應以「養藏」為主,建議早睡晚起,飲食上多吃滋陰的食物,可以開始適當進補。 起居早睡晚起晨練推遲 在生活起居方面,專家建議早睡晚起,日出而作,保證充足的睡眠,適當睡個懶覺也是可以的,有利於陽氣潛藏、陰精蓄積。年輕人要避免夜生活豐富,睡覺過晚。老年人要避免晨練起得太早。
  • 養生:立冬時節飲食養生四要點 進補前先引補
    原標題:立冬時節飲食養生四要點  立冬,是進入冬季後的第一個節氣,是陽氣潛藏,陰氣盛極,草木凋零,蟄蟲伏藏的季節。  天冷影響人體的內分泌系統,使人體的甲狀腺素、腎上腺素等分泌增加,加速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三大類熱源營養素的分解,增加肌體的禦寒能力,同時也造成人體熱量散失過多。
  • 二十四節氣 | 立冬
    立冬是冬季的第一個節氣,也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19個節氣,標誌著冬季的開始。當太陽到達黃經225°的時候,即每年公曆11月7日-8日交節。《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說:「立,建始也」,又說:「冬,終也。萬物收藏也。」
  • 立冬應該這樣進補
    「冬季之時,燥氣當令」,咽幹口燥大便難,是當下節氣的典型現象。中醫認為,人體養生要跟著二十四節氣走。所以,立冬後,大家要開始進補了。俗話說「冬天進補,來年打虎。」如何順應時節進補又避免上火,是初冬時節科學養生的關鍵。建議,初冬進補以清補甘溫之味為宜。立冬後,大家可適當食用一些熱量較高的食品,但也不宜燥熱。
  • 2018年11月7日迎立冬節氣 立冬吃什麼好立冬養生食譜推薦
    「立冬」節氣,在每年的11月7日或8日,2018年立冬是11月7日,農曆十月初八立冬。古時民間習慣以立冬為冬季開始,並且有立冬進補的習俗,有助於增強身體免疫力與禦寒能力,也是調理人體健康的重要契機,抓住立冬節氣的好時序,通過飲食調理,可以達成滋補養生,祛病健體的效果。那麼,立冬養生適合吃什麼呢?以下幾種食物,大家不妨常吃!
  • 立冬吃什麼養生 關於立冬的民間習俗 立冬傳統食物是什麼
    立冬節氣即將到來。有心人,抓住秋的尾巴,別辜負了一地金黃,別蹉跎了令自己更耀眼的時光。告別秋,在黃昏,呆坐放空,讓惱人的心事隨漸沉的夕陽落下。立冬做為我國傳統24節氣中的一個節氣,一直以來都有著獨特的習俗,人們也會在這時候進行「補冬」,好度過漫長的冬季。那麼立冬節氣吃什麼養生呢?
  • 立冬節氣北方吃餃子,南方要進補,吃什麼不要緊,最主要是開心
    立冬節氣北方吃餃子,南方要進補,吃什麼不要緊,最主要是開心 在我國的節氣中一共有24個、其中的立春、立夏、立秋、立冬是四季的劃分。以今天的立冬來說象徵「終了」的意思這主要是以農作的春耕、夏耘、秋收、冬藏的語意,在立冬的時候也就是農作停止的時候所以在這一天人們就犒勞一下辛苦勞作一年的家人。 由於南北的習俗和飲食習慣的不同,這一頓犒勞也就不一樣。在立冬的這一天北方的人們基本上就是吃餃子,記得北方的朋友說過這一天吃餃子冬天不凍耳朵所以家家戶戶都吃餃子當然了北方那麼大也不完全是餃子還有羊湯等。
  • 明天立冬 說說「進補」那些事兒
    2013年11月7日,立冬。立冬算是個大節氣,傳統上歷來重視冬季進補。這些天記者去一些中藥店,發現選購中藥材補身子的人明顯增多,代客加工固元膏等補品生意也火了起來。感冒咳嗽了千萬別進補    很多年輕人也挺相信進補之說,甚至有人認為不論頭疼感冒,都可以吃點補品增強抵抗力,重慶姑娘小彭就在感冒的第3天,搜了幾個進補方子,並按照這些「養生知識」,把淮山、茯苓、葛根等中藥材打成粉狀,結果吃了兩天不到,渾身開始乏力,不僅感冒沒好,腸胃還出了問題。
  • 立冬養生:食補勝藥補,進補怎麼吃
    立冬養生:食補勝藥補,進補怎麼吃 澎湃新聞記者 肖蓓 2017-11-07 08:46 來源:澎湃新聞
  • 「立冬」習俗 養生全攻略!
    立冬,是24節氣的第19個節氣,即太陽位於黃經225°。立冬過後,天明顯的黑得更早了,冬季開始了。而在我國南方,立冬人們愛吃些雞鴨魚肉。在臺灣立冬這一天,街頭的『羊肉爐』、『薑母鴨』等冬令進補餐廳高朋滿座。許多家庭還會燉麻油雞、四物雞來補充能量。
  • 24節氣常識:立冬是幾月幾日2019年?立冬節氣吃什麼食物?
    立冬是農曆二十四節氣之一,也是中國傳統節日之一;時間點在公曆每年11月7-8日之間。立冬過後,日照時間將繼續縮短,正午太陽高度繼續降低。   中國民間以立冬為冬季之始,立冬期間,有需進補以度嚴冬的食俗。   立,建始也,表示冬季自此開始。冬是終了的意思,有農作物收割後要收藏起來的含意,中國又把立冬作為冬季的開始。
  • 立冬養生指南:多吃黑色食物 養生食譜推薦(圖)
    編者按:今日立冬,是農曆二十四節氣之中的第19個節氣,也是一年中第一個帶「冬」的節氣。在這個節氣裡,一切耗傷陽氣的行為,如過食生冷、長期熬夜等均可能對機體造成不利影響,養生食補也要注意有所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