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0萬+中學生都在參與的暑期公益讀寫
公眾號回復「暑假讀寫計劃」,即可報名加入
陝西省大荔縣城郊中學語文教師。大荔縣語文學科帶頭人、骨幹教師,致力於高中語文教學與研究。教育理念:真心教育,真愛育人,真情做事。
主編:王濤
欄目主編:劉廣彥、楊文慧 / 責編:孟麗
審校:孫夢霞 / 美編:趙寶茹
最近,一位中國老木匠阿木爺爺成了網紅,他在視頻中展現了自己純熟的木工手藝,讓全世界看到了中國傳統的榫卯技術。不用一根釘子、一滴膠水,就能把尋常木頭打造成精緻工藝品。魯班鎖、魯班凳、拱橋等精妙的木器,展現了傳統技藝的巧奪天工;木雕小汽車、蘋果鎖和木質小豬佩奇等「榫卯玩具」,洋溢著傳統技藝的時尚氣息。工匠精神,匠心為本。阿木爺爺心懷純粹的匠心,追求至精至善,儘可能將工藝品細節做到極致,這正是工匠精神的生動展現。科技的進步,新媒體的興起,讓傳統技藝煥發時代魅力,也使其獲得了更多受眾的喜愛。繼承傳統、守正創新,就能更好地講好中國故事,傳播中國文化,弘揚中國精神,讓世界聽到中國聲音,看到中國智慧,感知中國風採。
傳統技藝煥發時代魅力
(題目即觀點,突出論述對象及論述的核心。)
①精巧別致的上海世博會中國館,在一雙巧手的嵌合下被完美還原;美觀實用的「魯班凳」,幾道工序後從四方木料中呼之欲出;結實環保的木拱橋,牢牢橫跨於山澗小溪……最近,一位名叫「阿木爺爺」的木工匠人,憑藉嫻熟的榫卯技藝和精良的手工藝品,受到國內外網友的追捧。
②對不少人來說,木工並不陌生,「木匠活」也並不鮮見。一個人、一把鋸、一張尺、一塊木,輔以精湛的手藝和巧妙的構思,就能打造出家具擺件、雕梁畫棟、亭臺樓宇。欣賞「阿木爺爺」的手藝不難發現,不用一根釘子、一滴膠水,神奇的榫卯技術咬合起整個作品的結構,也勾連著觀眾與傳統技藝之間的情感,令人賞心悅目,又令人嘖嘖稱奇,「簡直像魔術一樣」。(開篇敘述「阿木爺爺」憑藉嫻熟的榫卯技藝和精良的手工藝品,受到國內外網友追捧。)
③傳統技藝的魅力令人著迷,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其中蘊含著生活的智慧,沉澱著文化的韻味。在「阿木爺爺」的「製造清單」裡,有逼真的木雕小汽車、會走的木質小佩奇、手搖的風扇泡泡機,讓小朋友的童年充滿樂趣;也有精緻的老式掛燈、轉動的小水車、自動的驅鳥器,給村裡的人們帶去便利。可以說,層巒疊嶂的山間,樸實無華的老者,巧奪天工的手藝,共同勾勒出一幅沁人心脾的山居圖,滿足了觀眾對詩意生活的嚮往,豐富著當代人對傳統文化的認知。(受到國內外網友追捧的原因之一:傳統技藝的魅力令人著迷,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其中蘊含著生活的智慧,沉澱著文化的韻味。)
④由此更能理解文化歷久彌新的活力。像「阿木爺爺」一樣的手藝人,僅僅只是精心還原、精緻打磨、精美呈現,就已經足夠令人興趣盎然。而一旦打開了傳統技藝的大門,體會「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文化創造,迎面而來的將是無處不在的驚喜、無窮無盡的寶藏。對普通人來說,經由這些手藝人,傳統技藝的魅力更加切近:不必大費周章現場觀察故宮角樓的榫卯,小巧的物件就把其中的道理和韻味講得分明;厭倦了機器一個模子裡刻出來的加工痕跡,那就仔細品味手藝人一招一式裡的獨運匠心……(受到國內外網友追捧的原因之二:傳統技藝經過「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文化創造,迎來無處不在的驚喜、無窮無盡的寶藏。)
⑤「我只是一個普通的農民,一個幹木工活的老木工。」受到關注後,「阿木爺爺」的自我介紹仍十分樸實。技藝的生命力在於傳承,傳承的關鍵在於人。惟妙惟肖的作品,是技藝爐火純青的表現,也是匠人執著追求的結果。在愈加忙碌的現代社會,能夠全身心投入到一項傳統技藝,這是一種專注,也是一種堅守。對很多人來說,找到一時的激情並不困難,而沉靜、沉潛、沉著的內功,才是修成正果的秘訣。(受到國內外網友追捧的原因之三:惟妙惟肖的作品,是技藝爐火純青的表現,也是匠人執著追求的結果。)
⑥需要正視的是,當傳統技藝與現代社會相遇,有的大放異彩,有的依然默默無聞。「阿木爺爺」通過視頻的方式讓榫卯技藝走紅,使更多人對此有了認識、產生興趣,或許能為我們提供一個有益的啟示:讓傳統技藝擁有新鮮感,給老舊物件注入時代性,用年輕態的方式來呈現,將產生更好的傳播效果。比如,記錄故宮修復文物的影片,讓年輕人一睹璀璨國寶背後的「守護者」;展現各地音樂特色的舞臺,再現華陰老腔的豪邁韻味,等等。以傳統手藝為載體,用現代表達做名片,優秀傳統文化自然就會「好之者眾」。
⑦山水間、村居旁、木料前,「阿木爺爺」的創作還在繼續。在更多的地方,還有許多身影,和鏡頭另一邊「愛看他們幹活」的人一道欣賞著、努力著。不知不覺間,人們守護了技藝的味道,實現了文化的傳承。(號召呼籲,展望期待:以傳統手藝為載體,用現代表達做名片。)
來源:2020-08-06《人民日報》
作者:程雨田
在愈加忙碌的現代社會,能夠全身心投入到一項傳統技藝,這是一種專注,也是一種堅守。對很多人來說,找到一時的激情並不困難,而沉靜、沉潛、沉著的內功,才是修成正果的秘訣。
1. 下列依次填入橫線上的詞語,最恰當的一項是( )
傳統技藝的魅力令人著迷,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其中蘊含著生活的智慧,沉澱著文化的韻味。在「阿木爺爺」的「製造清單」裡,有逼真的木雕小汽車、會走的木質小佩奇、手搖的風扇泡泡機,讓小朋友的童年充滿樂趣;也有精緻的老式掛燈、轉動的小水車、自動的驅鳥器,給村裡的人們帶去便利。可以說, 的山間, 的老者, 的手藝,共同勾勒出一幅 的山居圖,滿足了觀眾對詩意生活的嚮往,豐富著當代人對傳統文化的認知。
A.崇山峻岭 樸素無華 爐火純青 賞心悅目
B.崇山峻岭 樸素無華 爐火純青 沁人心脾
C.層巒疊嶂 樸實無華 巧奪天工 沁人心脾
D.層巒疊嶂 樸實無華 巧奪天工 賞心悅目
2.讀寫一體化訓練 (開放性試題)
「阿木爺爺」在視頻裡不用一個英文字母,卻圈了無數海外粉絲。這引發了你怎樣的聯想和思考?請聯繫現實生活,寫一段議論性文字。不少於500字。
最近,從山東聊城走出來的「阿木爺爺」,憑著一手精巧的木工活,在60多歲的年紀成了一名網紅。世博會中國館模型、2600年歷史的魯班凳、會行走的小豬佩奇……傳統的、現代的,一件件代表中國傳統營造技藝的精美木質作品,在他的手中巧如天成,令人驚嘆。不會一句外語,他卻以技藝為媒,在「油管」收穫百萬粉絲。讓傳統榫卯工藝走出國門,推動中華傳統文化走向世界,阿木爺爺可以說是網紅裡的一抹「中國紅」。
一種文化的傳播,雄渾開闊的宏大敘事不能少,但細緻精微的場景代入也不可或缺。在阿木爺爺的視頻中,他是一個愛倒騰木頭的手藝人,也是一個喜歡給孫子做玩具的爺爺。比如,為了解決通行問題,他在土溝上搭建了一座純手工木拱橋;孫子喜歡玩具,他就做了手搖泡泡機和會行走的小豬佩奇。
在他手中,中國傳統技藝活了,文化元素時時可見,處處可為,與生活成一體,與生命相交融。由此,這些視頻一經發布,立刻引起海內外觀眾的共鳴。對觀眾來說,這既是一次審美體驗,也是一次情感體驗,那些看似精深的技藝,被掰開了、揉碎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的箇中精華一點一點地鋪展開來,以「潤物細無聲」的方式浸潤著人們的心靈。
貼近人心,好故事才能有人聽;堅守匠心,好故事才能傳得久。從李子柒到阿木爺爺,從中國田園生活到傳統工匠技藝,越來越多中國故事的講述者,之所以能夠成功走向世界,憑藉的就是在一個獨到的切口上,持續地保持匠心,注入心力。
他們或許並不理解什麼是工匠精神,但對傳統手藝的堅守,對每一件作品的盡心盡力,對每一個製作環節的嚴苛追求,恰恰又是對匠人匠心的最好詮釋。也正因如此,這些作品才更有溫度、更有價值、更顯珍貴。堅守匠心,讓李子柒、阿木爺爺們即使隱於深山,也有廣闊天地;即使身份平凡,也能被世界矚目。這樣的文化傳播,如靜水流深,必將更持久、更具生命力。
從某種意義上講,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傳統的,也是時尚的,是生活的,也是藝術的,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關鍵就看我們說什麼、怎麼說,做什麼、怎麼做,這或許就是為什麼阿木爺爺能打破年齡界限、打破國別洲界,吸引億萬受眾,獲得普遍讚譽的原因所在。
講好中國故事,民眾的力量是無窮的,智慧也是無窮的。大到講好中國故事,小到講好山東故事,我們都需要更多像李子柒、阿木爺爺這樣的「草根」文化傳播者湧現出來,讓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成果如奔浪翻湧,生生不息。
來源:2020-07-15 大眾報業·大眾日報客戶端
作者:李嶽嶽
考點精練答案將於明天中午在留言區置頂,記得來查看哦~
聲明:以上圖文,貴在分享,版權歸原作者及原出處所有,內容為編者觀點,並不代表本公眾號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申請轉載或涉及版權等問題,請微信聯繫張老師:18910870020。
教師交流群:631473210
讀寫計劃官方交流群:6172735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