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永寧縣閩寧鎮福寧村,有個建檔立卡戶,他是老呂。說起這個老漢,村裡人都要翹起大拇指:「老漢硬氣得很,嫁了三個閨女一分錢彩禮不收。現在腿不好還在拼死拼活賺錢哩!」
硬氣老漢老呂養育了三個懂事爭氣的閨女,小兒子呂虎林眼下也已大學畢業順利實習。讓一家人欣慰的是,呂虎林勤勤懇懇、吃苦耐勞。老呂和媳婦堅信,好日子是拼出來的。
(姚永慧抱著小外孫在自家果園裡摘果子)
12元錢撐起一個家
走進福寧村北八組,敞著院門的一家就是老呂家。小院收拾得乾乾淨淨、整整齊齊。眼下,老呂家已經收了兩茬枸杞,紅澄澄的枸杞晾了一地,著實喜人。
56歲的老呂帶著腿疾依然早出晚歸謀生,最近他在望遠鎮找到了活。媳婦在家侍弄6畝薄田,幹著村上的保潔員,還撿空幫著女兒們看孩子。
「閨女都是大學生,小兒子也出來了,還一天到晚受苦受累忙個啥?」村裡人都羨慕老呂家「飛」出四個大學生,更羨慕這個窮窩窩引來三個好女婿。但老呂和媳婦還這般拼死拼活幹,讓村裡人著實費解。
「估摸著是為他家的小兒子呂虎林!三個閨女出嫁都不收彩禮,也沒給小兒子留下個啥。」村裡人猜測說。
「誰也不為,就為給娃樹個好榜樣!好日子得自己奔!」老呂務工在外,他媳婦向記者道出了心裡話。
這兩口子,就是孩子們最好的榜樣。
20年前,老呂帶著一家六口,從老家固原市西吉縣硝河鄉搬到閩寧鎮。那時候,兜裡只有12元錢,除了剛打下的一點口糧,再沒啥值錢的家當。
「就12塊錢,我爸媽撐起這個家,一天天幹苦力供我和弟妹們上學……」大女兒呂靜回憶起兒時的苦澀記憶,語調低沉了許多。
「打工方便,娃們上學容易,我和老伴都不會寫名字,就盼著娃們能識字有出息!」老呂媳婦一臉的滄桑,眼裡藏著道不盡的辛酸。
20年來,老呂在鎮上幹瓦工、砌牆、抹磚,媳婦侍弄家裡幾畝枸杞地,農閒時就去葡萄酒莊種葡萄、收葡萄。兩口子託人寫了幅字,掛在家裡最醒目的位置。「傳家有道唯忠厚,處世無奇但率真」,時刻激勵著孩子們,只有知識才能趕走窮根子。
嫁三女不收彩禮
老呂家「飛」出四個大學生。
大女兒呂靜自主創業,二女兒呂娜是綠化公司預算,小女兒呂敏是位醫生。
去年11月,老呂最小的女兒呂敏也出嫁了。婚前老呂兩口子沒向男方家開口要一分錢彩禮,也從未向男方家要求過婚房、婚車和婚禮儀式。永寧縣縣城的一家小飯館裡,兩家人簡簡單單吃了個飯,老呂就算是把小女兒嫁出門了。
和老呂兩口子一同移民來的組長吳維東是送親人。吳維東回憶說:「沒有張燈結彩、沒有彩車長隊,也沒啥隆重儀式,兩家人坐一桌有說有笑吃了個飯。」這是吳維東參加過的最簡單的婚禮。
一切從簡,這是老呂兩口對女兒女婿的囑託。成家立業不易,更知勤儉節約持家。
女方家不開口要一分錢彩禮,男方家也知禮讓情義深,女婿們婚前都曾塞給嶽父現金買衣服,卻都讓老呂原封不動塞了回去。「好好過日子,只要你們把日子過好,爸扛再多也不苦。」這是老呂和媳婦給三個女兒共同的祝福。
「這個老漢硬氣,還有個小兒子呢麼,自己條件又不好,啥都往自己肩上扛!」村裡人對老呂兩口子嫁女不收彩禮、一切從簡的舉動,既嘆服又心疼。
在老呂的老家,流傳著「養兒高興一天,養女快樂一生」的笑談。家有小兒,嫁女攢彩禮也是稀鬆平常的事兒。
而如今,閩寧鎮村民嫁女婚禮從簡、拒絕高價彩禮已經成為文明新風尚。從一片寸草不生幹沙灘,到沃野千裡金沙灘,今天的閩寧鎮貧困發生率從1997年的近90%,下降到如今的0.197%。
老呂和媳婦堅信,只要勤快能吃苦,不愁好日子不來,只要家裡栽下梧桐樹,不愁招不來金鳳凰。
呂家梧桐引來金鳳凰,康莊大道富了閩寧鎮
就算地裡的農活再忙,老呂媳婦也要把家裡收拾得利利索索;老呂的活再多,也要把手頭的錢精打細算規劃一遍。勤儉持家不易,兩口子從不羨慕別家買了新車蓋了新房,唯對孩子們學業有成、事業順利欣喜不已。
如今,靠著自己的努力,三個女兒都住上了新房。眼下,小兒子呂虎林也已順利畢業實習。在都市生活的繁華燈火之間,初入職場的呂虎林像他優秀的姐姐們一樣,努力尋找著事業的風向標。
爹媽年過半百仍在操勞。他們奮鬥不息的一生,像常青樹一樣激勵著年輕的呂虎林。
「媽,你和爸別操心我……」這是呂虎林寬慰父母的暖心話。
「兄弟姐妹之間誰有難處,幫襯一把是應該的!」這是大女兒呂敏寬慰父母的暖心話。
兄妹四人一步一個腳印,揣著父母的囑託,追求著屬於自己的幸福。
走在閩寧鎮,村民家門口停著奧迪Q5不是新聞,村裡誰家蓋了小別墅也並不稀罕。最讓村民們羨慕絮叨的是一大家子父慈子孝、天倫之樂,「老呂家招來三個有本事的好女婿,過節了又提著大包小包回來了。」
福寧村第一書記馬寧告訴記者:「日子好過了,誰家也不惦記那幾個彩禮錢。決勝脫貧攻堅就在眼前,勤勞致富是不變的理!」(記者 陳玲)
原標題:《永寧一貧困戶出了4個大學生,三個女兒出嫁都不要彩禮!》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