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女出嫁,奶奶索要其18萬彩禮,兒媳霸氣回懟:你也是賠錢貨嗎?

2020-12-14 騰訊網

在婆家,我是外人,融不入這個大家庭,被婆家人孤立在外;在娘家,我是外人,成為了客人,這是很多女人結婚後最大的感悟,無比辛酸。

有的人說,娘家是女人婚後最強大的後盾;有的人說,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女人出嫁之後,就最好別再指望娘家了,凡事要靠自己。

實際上,娘家究竟靠不靠得住,關鍵要看父母和女兒的態度。如果父母對兒女一視同仁,十分疼愛女兒,女兒在婆家受了委屈,父母的確是她最堅強的後盾;如果女兒出嫁後及時盡到給父母養老的義務,不忘關心父母,讓父母感受到孝心,不給兄弟和其配偶添麻煩,女兒和娘家的關係也可以相處得很融洽。

羅素說:

「對孩子來說,父母的慈善的價值在於它比任何別的情感都更加可靠和值得信賴。」

為人父母,疼愛自己的孩子是基本要求。無論周圍人說什麼,無論長輩們是何態度,你都要做到對自己的子女一碗水端平。

01.5歲那年,弟弟的出生,讓我的心裡產生了落差感;

在我五歲那年,媽媽給我生了個弟弟。

由於家境一般,媽媽並不想再要一個孩子,可是,爸爸是三代單傳,爺爺和奶奶在家裡鬧了很久,甚至說出了不生就離婚的狠話。看在老公對自己很不錯、對自己的父母十分孝敬的份上,媽媽終於鬆口,答應了生二胎。

在生二胎前,媽媽與爸爸作了三條約定。第一,這一胎不管是男是女,都不再要第三個了;第二,作為補償,爸爸的工資交給她保管;第三,即使生了兒子,爸爸也必須一如既往地疼愛我。

弟弟出生後,看著滿臉堆笑、大擺酒席的奶奶,看著在祖宗牌位前又跪又磕頭的爺爺,聽著周圍親戚的恭維聲和鄰居那句「你有弟弟了,媽媽不愛你了」的玩笑聲,我的心裡產生了巨大的落差感。

後來,媽媽跟我回憶道:「你弟弟出生後,你好幾天不說話,我叫你也不搭理我。吃飯的時候,你連肉菜都不夾了,也不纏著我要買零食了。」

02.媽媽的疼愛,讓我與弟弟手足情深;

媽媽有了弟弟了,就不愛我了,這樣的疑慮困擾了我一段時間,最終,媽媽的做法讓我放下了心。

親戚跟我開玩笑說媽媽不愛我的時候,媽媽一把拉過了我,當場跟那個親戚翻了臉;雖然有了弟弟,但是她依然會抽空教我練字;以前我有的零食,依然沒有少。

隨著弟弟的長大,我成為了一個很有權威的姐姐。我讓他幹什麼,他不敢反駁,只因他告狀的時候爸媽從來不支持他。他跟爺爺告狀後,雖然我會挨罵,但是爸媽會護著我,剋扣弟弟的零花錢補償我。久而久之,弟弟就不敢跟我對著幹了。

由於媽媽的一視同仁,我與弟弟的感情並沒有受到影響。他喜歡粘著我,我喜歡督促他用功。

03.結婚的時候,媽媽的支持,讓我跟男友順利踏入婚姻殿堂;

在父母的全力支持下,我考上了大學,大學畢業後,我留在城市裡工作了3年。在這期間,我認識了我的男友賀磊。

在我上大學之後,老家的親戚沒少給我說媒,建議我媽把我嫁給那種雖然學歷不高但是家裡有錢的男人。當時,大姑給我介紹了一個比我大七歲的對象。據說,他是一個拆二代,家裡很有錢,可是,他不僅學歷不高,而且人品堪憂,經常在家裡打罵父母。

大姑當時是這麼勸說我媽的:「你有個兒子,要為兒子考慮。你知道嗎?現在女孩子結婚要求都很高,不僅要彩禮,而且要有婚房。雖然你跟我弟兩個有收入,但是買房壓力依然很大。如果你能把女兒嫁給有錢人家,就既可以換到一筆彩禮,還能讓女婿多多補貼,讓兒子過上好日子。」

大姑的話,頗受爺爺奶奶的認可,卻遭到了我媽的回懟:「在你們的心目中,我兒子是有多菜,不僅需要啃老,而且需要啃姐姐?一個男孩子想要娶妻,就得靠自己,憑什麼犧牲姐姐的幸福給他鋪路?我告訴你們,我女兒會嫁給誰,她自己說了算,你們別打我女兒的主意,門也沒有。」

當我把男友帶回家後,媽媽詢問了他家裡的基本情況,詢問了他父母對我的態度,又看了他的未來規劃,很滿意地認可了這門婚事。

04.18萬彩禮,成為了奶奶最眼紅的東西。

兩家父母達成一致後,賀磊的父母主動給了我媽18萬彩禮,不要陪嫁,作為給我父母養大女兒的報酬。

拿到彩禮後,我媽跟我說:「我就不給你陪嫁了,這18萬彩禮都給你帶回去。你也別交給男人,留在自己的手裡,以後懷孕生產有你花錢的地方。」

讓我無奈的是,我剛回到家,就聽到了奶奶跟我媽索要18萬彩禮的事情。

「為了她,你掏了那麼多錢給她讀書,連彩禮錢都給她了,我當初說得果然沒錯,女兒就是賠錢貨。不行,那彩禮錢是我孫子的,必須留下來。」

媽媽霸氣回懟了奶奶一句:「你也是女人,按你的說法,你也是賠錢貨了?」

之後,我就聽到了奶奶的哭鬧聲、爸爸解圍的聲音。好在,弟弟回來了,一句話化解了這場風波:「作為一個弟弟,我應該做的是保護姐姐,而不是壓榨姐姐。」

我和男友跟弟弟約好,以後父母養老的重任,我會承擔一半,作為對爸爸和媽媽這份愛的回報。

05.父母一碗水端平,對自己百利而無一害。

孫女出嫁,奶奶索要其18萬彩禮,兒媳霸氣回懟,父母對兒女一碗水端平,對自己百利而一害。

首先,嚴格要求兒子,既是對兒子負責,也是對自己負責。在父母偏心的家庭裡,我們會很扎心地發現一個現實,那就是越得父母寵愛的孩子越沒出息,等父母老了之後越無法指望他們養老。

父母越疼愛子女,為他們做得越多,越會讓子女失去自食其力的本領。等父母老了之後,他們不啃老就算不錯了,又如何能盡到給父母養老的義務呢?

其次,父母越公平,兒女的感情越深厚。

斯賓諾莎說過一句話:

「嫉妒是一種恨,這種恨使人對他人的幸福感到痛苦,對他人的災殃感到快樂。」

父母的偏心,很容易引起子女對其他兄弟姐妹的嫉妒。在他們看來,就是受到偏愛的子女搶走了自己應得的親情,自然不會願意真心接納這個兄弟姐妹。

如果你真的想要實現兄弟齊心其利斷金的想法,就請對子女一碗水端平。

最後,父母一視同仁,得到子女孝敬的可能性會越大。

父母越偏心,受到冷落的子女就會越寒心,就會越不想孝順你。如果父母一視同仁,子女獲得了該有的親情,也會有一顆感恩之心。實際上,子女不孝,往往跟父母脫不了關係。

END.

今日話題:你覺得父母一碗水端平,能獲得子女的真心孝敬嗎?歡迎在評論區分享你的觀點。

相關焦點

  • 「女兒就是賠錢貨」,被親媽罵了20年,還將40萬彩禮給弟弟買婚房
    文/時光藏在情感裡(歡迎轉載分享)你逆光而來,配得上這世間所有的好。無論警鐘敲響多少次,無論新聞報導多少回,重男輕女的思想仍然沒有從人們的骨血中抹去,始終長存。「賠錢貨」劉楠從小聽到最多的話,就是媽媽戳著她的腦門兒咬牙切齒地喊她「賠錢貨」,小的時候,家裡三個房間,奶奶一間,爸媽一間,弟弟一間,她自己睡在玄關。
  • 「兒媳,小姑子出嫁,你陪嫁5萬」,兒媳怒懟:我又不是她媽
    家裡的家務活都交了林琪,婆婆還經常指責林琪照看孩子不周到,稍有不順心就會大發脾氣,連小孫女都不靠近她。婆婆想起了兒媳沒有將彩禮交給自己了。於是,就對兒媳說,「兒媳,小姑子出嫁,你出5萬」「憑什麼,我又不是她媽。」林琪不解地說。 婆婆卻不幹了,她指著林琪說,你就是個騙子,說好的將你的彩禮帶回來,你怎麼不給我,林琪理直氣壯地說,這是我的彩禮錢,憑什麼給你,我們準備用這筆錢付首付呢?」
  • 奶奶過年給孫子500紅包,給孫女100紅包,寶媽事後怒了
    奶奶過年給孫子500紅包,給孫女100紅包楊小姐和老公,結婚8年了,因為夫妻倆很早就去城市裡面打工了,所以一年的時候,只有過年才會回老家,帶著孩子去看看爺爺奶奶。楊小姐和老公兩個人,都非常的努力工作,賺錢。平常也是省吃儉用的,有錢就存下來,所以前兩年的時候,夫妻倆咬著牙,在打工的城市,買了房子,也算是安家了。
  • 公婆起訴兒媳,索要7年「帶孫費」,法院:支持,網友炸了
    不過爺爺奶奶帶孩子是「天經地義」還是應該「有償」呢?「帶孫費」一詞大家都有聽過嗎?最近在網上看到一則新聞:公公婆婆帶孫子7年後將兒媳告上法庭,索要7年的帶孫費,最終法官表示支持。只是此結果一出來,網友炸了,紛紛表示這不合理,網友覺得不合理的地方主要是在於為什麼是起訴兒媳,而不是兒子呢?那麼,爺爺奶奶帶孩子是否需要支付費用呢?
  • "我的孫女當然我帶!",奶奶生氣懟兒媳,不聰明的老人活得太累
    &34;,奶奶生氣懟兒媳,不聰明的老人活得太累每一個家庭有新生命的降生是全家人都很高興的事情,看起來一家其樂融融。但是一般在育兒觀念上,婆婆和媳婦往往容易發生衝突。在寶寶的問題上,雖然奶奶是抱著為孩子好的想法,但是往往不適應自己的身份,沒有看清自己和孩子的關係,很容易讓自己勞累,甚至家庭關係變得很緊張。
  • 「孩子不跟奶奶親,都是你的錯」面對丈夫指責,寶媽霸氣回懟獲贊
    這不,昨天我才在寶媽群裡收到一位網友哭訴,說來好笑,原因居然是為了孩子不跟爺爺奶奶親。這本來是孩子個人主觀感覺的事,但這位寶媽的丈夫卻不這麼認為,孩子的主要教育者是寶媽,他就理所當然向對方問責:「孩子為什麼不跟奶奶親?是不是你慫恿的?都是你的錯,為什麼你不教育好他?」
  • 老人嫌棄兒媳生了兩個孫女,揚言養孫女沒用,幾年後被現實打臉
    還是有些老人認為孫子才是自己家的孩子,孫女終究要嫁人,不屬於自己家族的人。而且養大孫女,最後嫁給別人,是賠錢的。只有生了孫子,才算是後繼有人,自己家的祖業才可以繼承下去,而且在外人面前,臉上才有光。如果生的都是女孩兒,似乎在人面前抬不起頭。
  • 小姑子出嫁,婆婆請兒媳借10萬救急,取款前一天兒媳反悔:想得美
    可是在兩家商量婚事的時候,她才見識到公婆的吝嗇,不等父母開口提條件,婆婆先訴苦,說家裡條件困難實在拿不出彩禮,但是他們老兩口後半輩子會盡全力補償。話說到這個份上,父母自然不好再索要彩禮,女兒已經懷有身孕,當務之急是趕緊將他倆的婚事辦了。就這樣,婆婆心想事成省下一大筆錢,而父母終究於心不忍,到底還是給女兒20萬壓箱錢。
  • 兒媳生孩子公婆該不該給錢?年輕寶媽的觀點很霸氣,值得思考
    兒媳生孩子,公婆該不該給錢?這個話題,也許你能給出很多理由,言外之意就是公婆應該給錢。但其實呢?公婆不給錢又能如何,畢竟孩子是你自己要生的,孩子出生後你也是孩子最親近的人,為什麼要問孩子的爺爺奶奶要錢呢?加的一個寶媽群,有位寶媽對很多話題的觀點,態度都很犀利,並且每次都可以很霸氣地表達自己的觀點。
  • 「孫子我不管,但養老是你的義務」,面對蠻橫婆婆,兒媳霸氣回懟
    老人帶娃已經成為了一種潮流,而說到老人帶娃最多的還是孩子爺爺奶奶帶娃,就連現在許多年輕人談婚論嫁也要考慮對方父母是否年輕,是否願意幫忙帶娃。但是這種"潛規則"也並不是所有老人所認可的,許多老人認為自己辛苦一生,本是養老的年紀,卻還要為孫子所操心,所以就有老人並不願意帶娃。
  • 女方索要彩禮50萬加寶馬,男方甩下:「你女兒不值這個錢」
    後臺收到這樣一個問題:「女方索要彩禮50萬加寶馬,男方甩下:你女兒不值這個錢,大家怎麼看?」沒有前因,沒有後果,我又得腦補故事了。50萬彩禮和寶馬車,對男方來說可能並非難事,但對女方而言,可能就是一大筆財產了。試想,如果女方家裡也是非常有錢,肯定也會有豐厚嫁妝,男人就不會斤斤計較對方女兒值不值得這個錢了。另一方面,女方個人條件,比如年齡和顏值可能會比較佔優勢。否則,女方父母一定不敢這麼獅子大張口要彩禮。
  • 婆婆生病兒媳喊工作忙,女兒請假伺候,分家產兒媳:出嫁女兒沒份
    你享受了權利和待遇,那麼就應該承擔起相應的義務和責任。沒有誰能只享受權利,卻不履行義務。尤其在婆媳之間,兒媳享受了婆婆的家產,那麼就應該履行照顧婆婆的義務。如果兒媳不願意照顧婆婆,那麼財產也不應該全都分給兒子一個人。
  • 房子拆遷奶奶趕走孫女,稱孫女是我撿的
    在這些人的心目當中,女兒就是「賠錢貨」,所以在嫁女兒的時候都會向對方狠狠的要上一筆彩禮錢,就等於是將女兒賣出去的一錘子買賣;但是養兒子就不一樣了,那是可以養老並傳宗接代的。對於這種「重男輕女」的老套思想,相信很多朋友都沒有經歷過,但是在過去60年代至80年代,這種想法是非常普遍的。
  • 你的彩禮是多少,為什麼說女孩是賠錢貨,看看古人的彩禮就知道了
    近幾年,男女比例失調,在19年的人口調查中,男性7.1億左右,女性6.8億左右,男性比女性多出近3000萬,也就意味著,會有更多人因此無法成婚,2019年,在結婚的家庭中,已有760萬對夫妻離婚,第三季度我國離婚率高達44%,還有一部分是因為天價彩禮結不起婚的,也就是說目前有更多的人因為各種原因加入了「單身貴族」。
  • 兒媳拿3萬出來,婆婆俺結婚才1萬彩禮,弟媳結婚你卻給18萬
    最後商量後給18萬就好了,雖然沒錢,但是為了孫浩的婚事,父母也是拉下臉來向親戚朋友借了10萬,再加上老人自己的5萬,最後只差3萬的缺口。 那天晚上,在飯桌上,婆婆對著大兒子的媳婦也就是曉麗說道:「兒媳啊,你弟媳結婚還差3萬的彩禮錢,就湊夠18萬了,要不你們拿3萬吧」。
  • 得知女兒未婚懷孕2個月,媽媽大鬧男方姐姐婚禮,索要50萬彩禮
    寧媽媽接著說「我們寧家說了就一定會負責到底,我們家的條件你也看到了,等我們女兒出嫁以後,這裡就做新房,我們也只是工薪階層,太過分的要求,我們也滿足不了你。」 小得媽媽一聽,站了起來,說:「你不想和我好好談,你不讓我痛快,我也不讓你女兒痛快結婚。」
  • 兒媳生女兒婆婆罵賠錢貨,兒子直接把婆婆踹出門:咱們家你最賠錢
    #情感#幾千年來,中國重男輕女的思想依然根深蒂固在人們的心中,就算是現代社會倡導男女平等,依然有一些人抱有重男輕女的觀念,認為生女孩就是賠錢貨,生男孩就是吉利。兒媳生女兒婆婆罵賠錢貨,兒子直接把婆婆踹出門:咱們家你最賠錢楊婷和丈夫陳軍是在一個單位工作的同事,因為工作關係,兩個人時常來往,慢慢的有了好感,在一起了,在一起後沒多久,他們就選了一個好日子結婚了。
  • 爺爺給孫女取名「紫懿」,兒媳急得怒懟公公:你倒過來念試試?
    近日,一位爺爺給孫女取名的時候,就引起了兒媳的怒懟。現在,朱大爺的孫女出生了,他頓時高興地睡不著覺,為了給孫女想出一個特別的名字,他經常會泡著一壺茶坐上半天。爺爺認為兒媳是故意跟自己作對,堅持要給孫女取名「紫懿」,結果徹底惹怒了對方。兒媳直接急得怒懟公公:你倒過來念試試?
  • 奶奶問孫女怎麼不給自己打電話,5歲孫女一番質問,老人無話可說
    前段時間老家有事,不得已帶著5歲的女兒回老家。婆婆當著我的面問女兒:「孫女,奶奶可想你了,你怎麼不給奶奶打電話」女兒一臉無辜地質問她,我又沒有電話,你要想我,怎麼不給我打電話?婆婆聽完無話可說,然後不好意思走開了。我卻在心裡讚嘆,小娃太機智了,懟得太好了。像婆婆這種虛情假意的人,5歲的孩子也看的出來。自從知道我生的是女兒後,婆婆別說照顧我了,平時連電話都很少打一個。
  • 17歲女孩「結婚」2年,偷逃後向媒體舉報:爸媽收了30萬彩禮
    按理說,現在的孩子稀少,基本上都是家長的掌上明珠,疼愛都來不及,但是,凡事都有例外,即便再開明的社會,都會有人重男輕女,女兒一般早早地被打發出嫁了,順便要一些彩禮,日前,江西南昌就有一個17歲的少女小燕,向媒體求助,說自己未成年就被父母許配人家了,並且父母還索要了30萬彩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