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嫁的女兒回到娘家是什麼待遇,還和出嫁前一樣嗎?

2020-12-20 蝦百花說說

可能不同地方有不同的習俗,有不同的認識吧。說說身邊的人,說說她們回娘家的感受吧!

01

一種是出嫁的女兒就是婆家人了。

身邊有個大姐的兒媳婦能有三年春節沒有回自己家了。

當初,這位大姐與對方家長談到彩禮時,女方家長要了十幾萬元,這十幾萬元可是要揣進女方父母腰包裡哦!大姐心裡很舒服,但還是給了,為了自己的兒子嘛。現在回過頭來看,才明白為什麼當初女方家裡要的彩禮會揣進自己的口袋裡,原來女方那邊的習俗的就是嫁出去的女兒就以夫家為家了。她的兒媳婦基本上是把她家當成自己家了,什麼節假日都在她家過,只不過給自己的娘家打個電話而已。

現在每每談起彩禮的事,這位大姐都覺得給的還是值得。

想來這位女兒回到自己家裡,家裡人也會把她當成外人看待吧。

風俗使然吧!大多數人們總是習慣性地接受已有的不成文的風俗吧,就像北方結婚大多數要男方買房一樣,當然沒有條件的就另說了,看看身邊有條件的基本都是男方出房,女方出車。

02

一種是不管出嫁不出嫁都是媽媽的寶唄,在老媽的眼裡,即使自己的女兒已有了孩子,女兒依然是孩子,做什麼好吃的東西依然會像以前一樣想著女兒,打個電話問一問「要不要吃醬牛肉,回家來取!」「今天家裡包餃子啦,要不要,回來取!」有時這個朋友的媽媽還會給朋友送來。哦,真是羨煞了周圍的人,要知道,她的老媽都七十多了,還給她做飯吃,回家裡, 她覺得不好意思,洗個碗,老媽都不讓她動手,說「願意洗回自己家洗去。」

哦,不論出嫁不出嫁,她老媽都把她當成孩子,她說,不知何時起,現在每當過年的時候,都會問一問老媽,有沒有什麼願望,老媽的心願也成了她的心願,她說不想自己在父母百年之後流下後悔的淚,流下子欲養,親不在的淚。

不由得讓人想起一句話:父母在人生尚有來處,父母去人生只剩歸途。

03

在兒女雙全的家裡,做父母的總會說不偏不向,也許他們的心裡真是想這樣一碗水端平,但手心手背的肉還是有區別的。想一想,手背總是很粗糙,手心裡的肉總是嫩嫩的。曾問過一個父親,喜歡誰,這位父母毫不遮掩,喜歡男孩。女兒是人家的人。

父母總會在心裡傾向性地喜歡一個,理性上能不能做到一樣對待,有的父母也許能做到個大概,給了兒子買了房也會給女兒一些錢作為彌補。

有的就是向女兒要錢,貼補兒子,在他們眼裡心裡,女兒是給別人養的,養你不能白養,女兒給家裡的東西都會先給兒子的。遇到這種觀念的父母,只能一聲嘆息!

父母是無法選擇的,很多時候,這種親情真是剪不斷理還亂。

不管如何,父母也有父母的不容易, 在無法改變對對方的情 況下,也許只能多些理解吧!畢竟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觀念,一個地方有一個地方的風俗,一個家庭有一個家庭的相處模式。

出嫁了,你回到家裡又是什麼樣的待遇呢?

相關焦點

  • 出嫁的女兒,可以在娘家過年嗎?
    在傳統習慣中,人們認為,如果已經出嫁的女兒在娘家過年,會讓娘家的日子越過越窮。那麼,人們為什麼會有這種認識和觀念呢?這樣的經濟狀況下,出嫁的女兒在娘家過年,就會多出一個吃飯的人口,自然讓娘家人不樂意。而且,出嫁的女兒在娘家過年,有時候可能不止一人,其孩子,其丈夫,往往也跟著一塊在娘家過。無形之中,多出好幾個吃飯的。作為父母,也許能夠包容,如果有兄嫂,往往就會很不樂意的。
  • 出嫁的女兒有權繼承娘家的財產嗎?
    出嫁的女兒有權繼承娘家的財產嗎?其實這是一個讓人心情很沉重的問題。現在為什麼有很多嫁出去的女孩沒有分到娘家的財產呢?尤其是那些有親兄弟的嫁出去的女孩,很少會到娘家分財產的。不是她們不懂法,而只是在她們腦中有著老舊的思想在作怪!
  • 在農村,為何出嫁的女兒不能在娘家過大年?
    以前農村重男輕女的思想比較 嚴重,因此女兒在農村基本上是沒多少地位的,很多人都有著「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這樣的一種說法,因此在女兒出嫁之後有些事情就會對她做出一定的限制,比如說出嫁的女兒就不能在娘家過大年過年對於我們國家的人來說是一家非常重要的節日,也是合家團聚的日子,不管在外面做什麼,以前到了過年的時候都會儘量的趕回家與親人團聚,在以前農村有著大年和小年的說法,一般來說,小年就是臘月二十三這天
  • 春節習俗:為何出嫁女兒要正月初二回娘家,初一、初三不行嗎?
    春節習俗:為什麼出嫁女兒要正月初二回娘家,初一、初三不行嗎?文/農夫也瘋狂俗話說「百節年為首」,春節作為一個歷史悠久的傳統節日,其自古以來就很受中國人重視。而每年到了春節的時候,就不得不說一下春節期間的一些習俗了。
  • 春節習俗:為何出嫁女兒要在正月初二回娘家,初一、初三不行嗎?
    從此之後,紅綢和鞭炮都成為了過年的一個重要的標誌,其實不僅如此,過年還有很多不一樣的習俗……二、大年三十走親訪友就是過年的一個十分重要的習俗,而年後每一個走親訪友的日子都有特定的對象。比如,初二這一天,就是嫁出去的女兒回娘家的日子。在這一天,已經嫁出去的女兒會帶著自己的丈夫和孩子回到娘家與自己的父母以及家人團聚,一同慶祝新年。
  • 「媽,我覺得弟媳配不上小葉」「出嫁的女兒少對娘家事指手畫腳」
    出嫁的女兒跟娘家的關係到底該如何形容?有的人說一個強大的娘家是女人最堅強的後盾,也有人說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女兒出嫁了就跟娘家沒關係了。實際上,當一個女人出嫁之後,她就有了屬於自己的小家庭,丈夫跟自己的孩子才是她的重中之重。
  • 出嫁的女兒,少管娘家這四件事,才能受歡迎
    農村有句俗話叫: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說明女兒只要出嫁後,對娘家的事情一定要少過問,過問的多了,就會引起娘家人對你的反感,說你事多,還會引起娘家人對你的看法,對你產生不理解的想法,要想得到娘家人的歡迎,聰明的女人,娘家的這四件事情少過問,否則會引起娘家人的反感。
  • 出嫁女能分娘家財產嗎?不說沒用的,法律告訴你正確答案
    文|文兒在民間有句俗語: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在他們看來,嫁出去的女兒就是別人家的人,再回到娘家就是親戚。倩倩是家裡的女兒,上面還有一個哥哥。在倩倩沒有出嫁之前,爸媽就承諾會在家裡永遠給她留一個房間。
  • 出嫁後戶口仍在農村,能否分到娘家的土地和宅基地?可以,但很難
    但咋們用法律的角度來看,女兒真的沒有權力獲得娘家土地和宅基地的資格麼?出嫁了但戶口沒遷出,是否還有這些權益?下面就來和大家說說這個事情吧!出嫁女戶籍在娘家,且出嫁對象是農民,對象所屬地取得承包地的,不再有戶籍所在地的土地承包權和使用權。出嫁對象是農村戶籍還是非農戶籍,並沒取得農村承包地的,需要具備戶籍所在土地承包權和使用權。
  • 出嫁的女兒為什麼大年初二回娘家?
    一、回娘家正月初二這天,嫁出去的女兒要帶著丈夫、孩子回娘家拜年,俗稱「迎婿日」。這源於中國古代的祭祖習俗。自古以來祭祖是中國人的頭等大事,已經去世的祖先,每到年底就會從天上回到家中享受供奉,一般在正月初一回去。但是,如果家中有外人的話,他們就不願意回來了。
  • 已出嫁的女兒不能回娘家過年嗎?都是謠言!
    古代社會把嫁出去的女兒比喻成潑出去的水。認為女子出嫁之後就是外姓人家的人了,不會像兒子那樣承接香火,為娘家創造價值。女孩雖然也是父母的親生骨肉,但出嫁之後,儘管表面上還保留著固有的血緣關係,但實際上卻由親密漸漸走向疏遠,像水一樣已經潑出門外了。封建禮教要求女子要遵守「三從四德」。
  • 農村風俗:出嫁女不能在娘家過年,是陋習嗎?只有一個女兒該咋辦
    不過在農村,老一輩們常說:出嫁女不能在家過年,否則娘家破財不興旺。這樣農村的女孩是不是就少了這樣的煩惱呢?其實不然,尤其是現在80後、90後有很多都是獨生子女,現在結婚以後,過年也都想陪陪自己的父母,熱熱鬧鬧過年,但是面對這樣的風俗,該不該遵守呢?
  • 出嫁的女兒不能娘家坐月子?這些禁忌和迷信無關,是為了產婦好
    有些地方有「出嫁後的女兒不宜回娘家坐月子」的風俗,認為這是不吉利的事兒。不過「回娘家坐月子」遭到拒絕的原因卻與這種迷信風俗無關。產婦提出回娘家坐月子遭到拒絕後,以為是母親迷信,殊不知這是為產婦好彤彤(化名)和老公感情很好,婚後一年便懷孕了,一開始彤彤不想那麼早生孩子,但是捱不住親媽的積極催生「現在我和你爸還年輕,還能幫你帶娃,等我們老了想幫也幫不上」,彤彤只得乖乖聽話。
  • 女孩出嫁後,就不能再在娘家過年了?聽聽村裡的老人是怎麼說的
    女孩出嫁後,就不能再在娘家過年了?聽聽村裡的老人是怎麼說的在農村,很多傳統的習俗都保存的比城市好,特別是過節的風俗和婚喪嫁娶的習俗,在傳統的中國習俗中就有這樣一條,自家女兒出嫁後,就不可以再回到自己家裡過年了,那麼古人為什麼會訂立這樣的規矩呢?小編特意去拜訪了很多農村裡的老人,聽聽村裡的老人是如何說的吧。
  • 農村出嫁女回娘家講究多,這三件事情千萬不能做,分別指的是啥?
    結婚是人的一生中最重要的一件事情,所以在農村中關於結婚的講究也會很多,比如已經出嫁的女兒再回到娘家時身份已經發生改變,三件在出嫁前能做的事情已經不能做,那麼分別指的是什麼呢?下面我們來看一看。第一件事:大年三十不能在娘家過。在我國很多地區都有「大年三十不能見娘家的燈」的說法,意思是出嫁的女兒在大年三十晚上是不能在娘家過的。
  • 出嫁的女兒不能在娘家坐月子?這3點依據,或許並非迷信
    當然也有很多的一些人坐月子的過程當中對照顧月子的人也會產生很多的挑選,比如說雖然現在大部分的一些人也都會在婆婆家坐月子,但是有很多的一些人都感覺和婆婆之間相處起來並不是非常的融洽,或者是更加想讓自己的親媽媽來去照顧自己,但是卻不知道,在這其中卻有一定性的講究。
  • 出嫁女能繼承娘家遺產嗎?
    臺海網11月13日訊(海峽導報記者陳捷通訊員司小宣/文陶小莫/漫畫)嫁出去的女兒,能繼承娘家遺產嗎?外嫁女,可以分徵地補償款嗎?嫁出去的女兒能繼承娘家遺產嗎?翔安區西濱社區居民周女士今年六十多歲了,嫁到丈夫家也已經幾十年了。不久前,周女士的老父親去世了。她諮詢說,自己還可以繼承娘家父親的遺產嗎?針對周女士的問題,村居法律顧問莊偉鵬律師說,嫁出去的女兒也可以繼承娘家遺產。父親去世後,周女士雖已經出嫁,但不影響她的繼承權利,她仍是第一順位繼承人。
  • 大年三十,為什麼不讓出嫁的女兒回娘家過年呢?
    在北方農村流傳著很多口頭禪俗語,在大年三十這麼一天,現在小孩基本都不知道,年長的父母都不會讓自己出嫁的女兒回到娘家,即使女兒不懂,可能父母也說讓其早早回家,就是三十晚上無外人!在向和村子的老人學習取經才知道,老人們其實說的原話是:三十晚上吃餃子,無外人。
  • 為啥有些出嫁後的女兒們越來越不願意回娘家?就不想爸爸媽媽嗎?
    都說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意思也就是女兒嫁出去之後就是男人家的了,覆水難收。可現在女兒出嫁後,依舊是時常與娘家保持著緊密聯繫。尤其是從農村嫁出去的姑娘們,想家那就更是家常便飯了。每個女孩子從很小的時候,就會憧憬自己能有一場浪漫的婚禮,在婚禮上,她們要把自己交給一個人。
  • 農村講究多,已出嫁的女兒過年時不能回娘家吃飯,這是為什麼?
    而生活小事,就是今天要給大家說的一個講究,在春節吃團圓飯的那一天,已經出嫁的女兒是不能夠回娘家吃飯的,那這又是怎麼一回事呢?這是很久的農村流傳下的一個講究,這些講究在今天很多農民眼中看來,可能也並不明白究竟是為了什麼,但是經過一代一代的流傳,已經成為了一個不成文的規矩,世代遵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