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妙的花拉子米方程解法,最直觀的解法

2020-12-13 中學數學精準輔導

「代數」這個詞本身起源於9世紀的波斯的數學家、天文學家以及地理學家花拉子米,大約生於公元780年,逝於850年。對應到我們中國就是中唐和晚唐時期的人物,和柳宗元、白居易以及韓愈是同時代的人。

這個花生米他到底有什麼貢獻呢?花拉子米的一大貢獻是寫了一本名叫《代數》的書,在這本書裡,他第一次系統地解決了一次方程還有一元二次方程的問題,所以他也成為代數學的創造者。雖然在公元前2000年的時候,古巴比倫人就已經演化出了一些方程的解法,我國在公元50年左右寫成的《九章算術》中,也已經提出了一些方程的解法,但是在花拉子米之前的各種解法都不夠系統,只能對於一些特定的方程有用。

公元823年左右,花拉子米從印度回到波斯後,第一次明確地提出了二次方程的解法,而且還提出了我們現在經常用到的「移項」、「合併同類項」等等方法。這些方法在《代數》這本書裡確定下來以後,一直用到現在。甚至英語中「代數」這個詞algebra,其實就來自於花拉子米的這本書的書名,它是把原來阿拉伯文的書名轉寫成了拉丁文,進而轉寫成了現在英文裡的寫法。而英文裡「算法」這個詞algorithm,其實就是花拉子米的名字在英文裡的轉寫。從這兒我們就足以看出花拉子米絕非等閒之輩。

在數學學習中,我們通過對同一面積的不同表達和比較,從而構建等量關係,這種利用面積關係解決問題的方法,使抽象的數量關係因幾何直觀而形象化.下面我們通過實例來看一下花拉子米的一元二次方程面積解法特色吧。

例1.閱讀材料後再解答問題:

古代絲綢之路上的花刺子模地區曾經誕生過一位偉大的數學家--「代數學之父」阿爾花拉子米.

【分析】(1)根據題意先表示出大正方形的邊長再根據正方形的面積公式即可得出大正方形面積;

根據題意先得出小正方形的邊長,再根據大正方形面積等於四個長方形與小正方形面積之和,即可得出答案;

(2)先將原方程變形,構造出一個長為x,寬為(x﹣1)的長方形,長比寬大1,且面積為1,再用四個這樣的長方形圍成一個大正方形,中間是一個小正方形,然後根據大正方形面積等於四個長方形與小正方形面積之和,得出一個方程,兩邊開方,即可求出方程的解.

【點評】此題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的應用,用到的知識點是長方形、正方形的面積公式,解題關鍵是要讀懂題目的意思,根據題目給出的條件,找出合適的等量關係,列出方程.

變式2.我們常用「去分母法」將分式方程轉化為整式方程,然而古代數學家斐波拉契在《計算數學》中運用「幾何代數」法,即運用面積關係將分式方程轉化為整式方程,從而求解分式方程的根.請同學們先閱讀材料,再解答問題:

【分析】與花拉子米的面積法求解一元二次方程方程的解法,異曲同工之妙,我們也可以利用面積方法求解特殊的分式方程的根。

(1)根據題意即可得到結論;

(2)根據題意得到矩形EHGD的面積=5(x+2),矩形EHGD的面積=30﹣5x,根據矩形的面積公式得到AH=CG=(30-5x)/2然後根據矩形的面積公式列方程即可得到結論;

【嘗試】構造圖形如右圖3,根據矩形FGHE與矩形BCIH的面積相等,列方程得到CI=BH=5x/4,根據矩形的面積公式列方程即可得到結果.

【解答】(1)a=60,b=20;

(2)由題意知,矩形EHGD的面積=5(x+2);

矩形EHGD的面積=30﹣5x;

從而AH=CG=(30-5x)/2,

因為矩形ABFH的面積為20所以(30-5x)/2x=20,解得x=2或x=4;

【嘗試】構造圖形如右圖3,AB=x,CA=x+2,矩形ABEF和矩形ACIG的面積均為60,ID=FG=5/2,則BC=2,矩形FGHE與矩形BCIH的面積相等,

∴5x/2=2BH,∴CI=BH=5x/4,

∴矩形ACIG的面積=ACCI=(x+2)5x/4=60,

∵x>0,解之:x=6.

【點評】本題考查了矩形的性質,矩形的面積公式,解分式方程,正確的理解題意是解題的關鍵.

牛刀小試:

1.對於一元二次方程,我國及其他一些國家的古代數學家曾研究過其幾何解法,以方程x+2x﹣35=0為例,公元9世紀,阿拉伯數學家阿爾花拉子米採用的方法是:將原方程變形為(x+1)=35+1,然後構造如圖,一方面,正方形的面積為(x+1);另一方面,它又等於35+1,因此可得方程的一個根x=5,根據阿爾花拉子米的思路,解方程x﹣4x﹣21=0時構造的圖形及相應正方形面積(陰影部分)S正確的是(  )

【解析】利用配方法把方程變形,結合圖形解答.選C.

2. 【研究方程】

提出問題:怎樣圖解一元二次方程x+2x﹣35=0(x>0)?

幾何建模:

(1)變形:x(x+2)=35.

(2)畫四個長為x+2,寬為x的矩形,構造圖2

(3)分析:圖中的大正方形面積可以有兩種不同的表達方式,(x+x+2)或四個長x+2,寬x的矩形面積之和,加上中間邊長為2的小正方形面積.

即(x+x+2)=4x(x+2)+2

∵x(x+2)=35,∴(x+x+2)=4×35+2,∴(2x+2)=144

∵x>0,∴x=5

歸納提煉:求關於x的一元二次方程x(x+b)=c(x>0,b>0,c>0)的解.

要求參照上述研究方法,畫出示意圖,並寫出幾何建模步驟(用鋼筆或原子筆畫圖,並註明相關線段的長)

【解析】歸納提煉:求關於x的一元二次方程x(x+b)=c(x>0,b>0,c>0)的解.

幾何建模:

(1)畫四個長為x+b,寬為x的矩形,構造圖3,

相關焦點

  • 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微課內容:在了解等式性質的基礎上理解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並運用其正確地解一元一次方程。
  • 一元二次方程有了新解法!其實一千多年前古阿拉伯解法更妙
    2019年末,一則數學新聞在網絡上炸了,炸裂的原因是「一元二次方程」又有了新解法!眾所周知,一元二次方程本屬於初中的數學知識,其解法有配方法,因式分解法,公式法等。各類方法中,配方法有其硬核的討論,公式法有其複雜的造型,還有飄逸的因式分解法,其神秘的氣質令初中生又愛又恨!
  • 吳國盛 花拉子模與阿拉伯數學
    象一切好學的青年一樣,花拉子模來到巴格達,進了智慧館,起先從事天文觀測工作,後來整理印度數學。▲1983年9月6日蘇聯發行的郵票,慶祝花拉子模誕生1200年。花拉子模聞名於歷史的工作是寫了一部論印度數字的書和一部《復原和化簡的科學》,將印度的算術和代數介紹給了西方,使之成為今日全人類的共同文化財富。我們常常稱1,2,3,4,5,6,7,8,9,0這些數目字為阿拉伯數字,實際上它們是印度數字。只不過西方人是通過阿拉伯人特別是花拉子模的前一本書知道的,因而誤認為是阿拉伯數字。可惜的是,這本重要的歷史文獻已經失傳。
  • 偏微分方程(組)的數值解法介紹
    上篇文章——鋰離子電池模型介紹一、偏微分方程(組)的解法介紹引導
  • CMU華裔奧數總教頭發現的一元二次方程新解法,網友先質疑後笑了
    二次方程可謂是人類在數學探索的偉大成就之一,它最早是在公元前2000年到1600年,被古巴比倫人提出用於解決賦稅問題。而見諸史籍的最早的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是中國人趙爽在對《周髀算經》做註解的時候提出的,他解決的是一次項係數為2B時的情形,比印度人婆羅摩笈多(公元7世紀初)要早很多年。
  • 中考 一元二次方程解法知識點匯總
    一元二次方程是中考的重點內容,在近幾年常以應用題和綜合題的形式出現,也是初中數學學習的重點,解一元二次方程是重要的應用,不管是直接開平方,還是配方法、公式法、因式分解法等方法解方程,四種解法各有不同,不同的依據,不同的適用範圍,都需要同學們重點掌握的,然後根據題目的實際情況,選擇最佳的解題方法。
  • 剖析一元二次方程的3種解法,你的時間很寶貴,就選最快的
    本篇直入主題:介紹一元二次方程的3種解法,學會後融會貫通,選您認為最快的那種,目的很明確,求解方程的兩個根x1和x2。初中階段,你的時間很寶貴,馬上進入正文。定義:我們先來回顧一下一元二次方程的定義:從課本上我們可以直觀地知道:有這樣的一種方程,兩邊都是整式,只含有一個未知數而且未知數的最高次數是2,這類方程我們就叫一元二次方程。通常寫成ax+bx+c=0(a≠0)。根據定義,請思考:為什麼一定要限制a≠0?
  • 高考中的三次方程解法
    這是一篇重寫的舊文也不知道算不算標題黨, 因為這個方法其實並不能解所有的三次方程, 只能解一類特殊的三次方程. 但是在我做過的高考題當中, 只遇到一題出現過不能用這個方法解的三次方程.在初中, 大家都學過了二次方程的解法.
  • 中考數學考點複習(七)一元二次方程,方程的應用與解法是重點
    一元二次方程是中考數學中我們常見的題型,它是解決二次函數問題的基礎,關於它的解法和應用題也比較常見,下面我為大家總結一下常出現的一些考點和題型一,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很多,我們一般常用的有三種
  • 一元三次方程的解法的歷史
    人類很早就掌握了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但是對一元三次方程的研究,則是進展緩慢。古代中國、希臘和印度等地的數學家,都曾努力研究過一元三次方程,但是他們所發明的幾種解法,都僅僅能夠解決特殊形式的三次方程,對一般形式的三次方程就不適用了。  在十六世紀的歐洲,隨著數學的發展,一元三次方程也有了固定的求解方法。在很多數學文獻上,把三次方程的求根公式稱為「卡爾丹諾公式」,這顯然是為了紀念世界上第一位發表一元三次方程求根公式的義大利數學家卡爾丹諾。
  • 2021年中考數學知識點:一元一次方程解法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2021年中考數學知識點:一元一次方程解法,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一元一次方程解法的一般步驟:   使方程左右兩邊相等的未知數的值叫做方程的解。   一般解法:   (1)去分母:在方程兩邊都乘以各分母的最小公倍數;   (2)去括號:先去小括號,再去中括號,最後去大括號;(記住如括號外有減號的話一定要變號)   (3)移項:把含有未知數的項都移到方程的一邊,其他項都移到方程的另一邊;移項要變號   (4)合併同類項:把方程化成ax=b(a≠0)的形式
  • 代數的進一步發展——三次方程的幾何解法
    《算經》描述了"9個印度數字」和「零",對阿拉伯數字的傳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花剌子密寫於9世紀前期的著作之中,他把二次方程分成六種類型,每種類型的係數和解都是正數。解法是通過幾何實例加以證明的,而且這一證法與巴比倫人的填補正方形的證明方法在本質上是一樣的。11世紀歐瑪爾·海亞姆發現了用幾何方法解三次方程的方法,即三次方程的解可以通過兩個圓錐曲線的交點求出。
  • 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公式法
    一、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1)2x²+4x+1=0    (2)3x²--12x+1/3=0  二、用配方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步驟是什麼?  1、若二次項係數不是1,把二次項係數化為1(方程兩邊都除以二次項係數);  2、把常數項移到方程右邊;  3、在方程的兩邊各加上一次項係數絕對值的一半的平方,使左邊成為完全平方;  4、如果方程的右邊整理後是非負數,用直接開平方法解之,如果右邊是個負數,則指出原方程無實根。
  • 時滯微分方程的matlab解法
    有位小夥伴在matlab編程愛好者(群號:531421022)群中問道有關時滯微分方程的matlab
  • 羅博深:一元二次方程的一種不同解法
    本文是羅博深教授個人網站上關於此二次方程解法的博客文章《方法詳述》(Quadratic Method: Detailed Explanation)的譯文,旨在最精準地將羅教授的原意傳達給習慣中文閱讀的讀者。對論文原文感興趣的讀者請點擊文末左下角「閱讀原文」跳轉至原論文連結。
  • 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和解法
    (2)一元一次方程:只含有一個未知數(元),未知數的次數都是1,等號兩邊都是整式。這樣的方程叫做一元一次方程。要點:〔1〕只有一個未知數,〔2〕未知數的次數都是1,〔3〕等號兩邊都是整式。(3)方程的性質1(4)方程的性質2上述兩條性質是解方程的重要依據和方法。
  • 洪一平、李超群:一道方程兩根之差取得最小值問題的兩個解法
    一道方程兩根之差取得最小值問題的兩個解法河北保定       李超群洪一平、鄒生書:一道有三個參數的向量試題的兩種解法81.洪一平、劉銳——圓中同起點動弦向量數量積最小值難題的八種解法  你知道幾種?44.洪一平:一個二元條件最小值問題的幾何背景及其解法43.洪一平——山西八校聯考向量數量積最大值試題的五種解法42.洪一平:一道二元條件最小值問題的幾個解法41.洪一平——再解2013
  • 一元一次方程的定義及解法
    在理解方程的概念時,注意以下三點:方程一定是等式,但等式不一定是方程;方程中的未知數可以用x表示,也可以用其他字母表示;方程中可含有多個未知數。一元一次方程的定義:只含有一個未知數,未知數的次數都是1,等號兩邊都是整式的方程叫做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一次方程的條件:①等號兩邊都是整式;②是方程;③只含有一個未知數;④未知數的次數都是1(化簡後)。
  • 求解動點軌跡方程的的七種解法
    ,從而求出軌跡方程。,然而整理得P的軌跡方程,稱為相關點法。求線段PF1的垂直平分線與直線L的交點M的軌跡方程.8.劉 銳——2020年山東新高考數學試卷壓軸題的幾個解法7.劉 銳——2020年高考數學江蘇卷填空壓軸題解法探討6.張國川:游離在高考岸邊的「數學美」——斜率問題的齊次化構造解法
  • 2021初中七年級代數知識點: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2021初中七年級代數知識點: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 (10分)   1、直接開平方法   利用平方根的定義直接開平方求一元二次方程的解的方法叫做直接開平方法。直接開平方法適用於解形如 的一元二次方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