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黃河古道,一走就是3000年
河南縣域經濟網訊:陽壺古道又稱春秋古道,因春秋時期途經黃河邊的咽喉險關—陽壺古城而得名。該道由山西境內發端,始自太原,經榆次、侯馬於橫嶺關入垣曲境內,經梨樹(今上官店一帶)、皋落、王茅、亳城至垣曲縣城,到達黃河陽壺渡口。
-
【生態玉樹】在黃河的源頭,體驗放牧、打酥油、挖蟲草……
唐蕃古道「長江七渡口」▼位於曲麻河鄉境內的唐蕃古道「長江七渡口」,曾是祖國內地進入西藏的重要驛站,長江七渡口興起於唐代,盛於宋、元、明、清,衰於近代,利用時間長達1200多年。極為寶貴的巖畫▼曲麻萊縣城境內有14處巖畫點,其中有7處巖畫點共計分布有92個鹿巖畫個體圖像。
-
黃河古道下古墓發掘
黃河以「善淤、善決、善徙」而著稱,向有「三年兩決口,百年一改道」之說。據統計,在1946年以前的幾千年中,黃河決口泛濫達1593次,較大的改道有26次。改道最北的經海河,出大沽口;最南的經淮河,入長江。
-
三門峽:古道春風黃河邊
河南縣域經濟網訊:澠池縣南村鄉黃河小浪底水庫南岸,有春秋時期建成的古道一條,被稱為「陽壺古道」。因為宋代宰相呂蒙正初入仕時曾主持修理過一次,所以又稱「呂蒙正道"。這條古道是春秋時期,山西晉候到東周首都洛陽朝拜周天子的主要通道。
-
黃河古道的傳說與論斷
黃河桑園峽段南岸有兩條支流,一條是從榆中菜籽山起,上遊官灘溝,經柳溝河,至桑園子河,再流入黃河,自南向北,全長24公裡;一條是苑川河,苑川河谷全長約50多公裡,寬約1公裡左右,河谷有三級臺地,土地肥沃,平坦寬闊。特別是宛川河,因是從東南方向西北方流淌而注入黃河的,有些人戲稱為「倒流水」,而有識之士則說:「苑川河是黃河古道,因地勢的不斷變化使然。」
-
「走進黃河旅遊帶」之黃河古道上的一幅天然太極八卦圖
乾坤灣是一幅天然太極圖,是黃河古道秦晉峽谷上一大天然景觀,也是山西永和最亮麗最壯觀的一個風景點。採風踩線團的所有成員無不被乾坤灣的壯觀景色所震撼。大家紛紛在此處合影留念。來到聖覽山巔,極目遠望,眼前山巒起伏,溝壑縱橫,黃河猶如一條巨龍在黃土高原丘陵溝壑間奔騰不息。位於S型的黃河古道邊畔上的河懷村和伏義河村,猶如黃河巨龍懷抱其間的「陰陽魚」。這段黃河古道就是乾坤灣。
-
黃河古道槐園行、鄉愁等,請欣賞!
黃河古道槐園行 (新韻) 文|方景德 茫茫綠海銜天際, 鬱郁清香覆四方。 晶玉飛旋浮碧水, 玲紅蕩漾沒汪洋。
-
《黃河古道2:活人禁地》
你永遠也想像不到那厚厚的淤泥下,埋藏了什麼古怪物件 李達著/時代文藝出版社 黃河勘探隊50年來守口如瓶的詭異經歷:74年前,蔣介石炸開黃河鄭州花園口大壩,破堤時有三隻蛟龍浮出水面;61年前,黃河三門峽段發現幾百米深的地殼裂縫
-
穿越唐蕃古道黃河源頭洛克線(十):一路艱辛,終目睹黃河源之美
圖文:走吧網特約攝影師 千尋黃河源頭,冷冷清清,溪流匯集,曲曲彎彎。前往黃河源頭,在唐蕃古道214國道和青藏線109國道之間,這廣袤的無人區裡,暑季的八月初,天氣陰沉寒冷,路面坑窪不平。三江源國家公園標誌處留影,繼續駕車駛向無人區腹地,去尋找黃河源的源頭——約古宗列曲。黃河源頭的正源——卡日曲和約古宗列曲,一直以來很有爭議,所謂真正源頭是國家科考隊的事情,我們一路辛苦,就為了看一下母親河的源頭,到底怎麼個樣子。
-
穿越唐蕃古道黃河源頭洛克線(一):隊伍集結,加急行軍1100公裡
迭部明珠扎尕那古冰川遺蹟驚豔,翻越迭山,穿越洛克線洮迭古道,甘南最美麗五彩卓尼的洗禮,走岷縣,過天水,最後歸心似劍。 河南洛陽車行山水暑期重磅活動——「自駕青海,穿越唐蕃古道·黃河源頭」,尋哥仔細做了路線後,第一天帶車隊一路向西,沿京昆高速當天加急行軍1100公裡。
-
靖遠碾子灣村——民國九年大地震故事擷集
道人忽然張口吟詠道:草帽磨扇搭兩頭,一頭輕來一頭重。重的倒比輕的輕,輕的倒比重的重……道人所吟唱的這首謠諺,其意所指是什麼?無人能曉。話說民國九年的冬季,大雪節氣剛過,冬至將至,有消息傳來:黃河下峽裡結冰了!於是,鄉村裡正、紳士循例,批准17位碾子灣等村的村民,組成捕魚隊,前往下峽裡抓魚支差。具體地點在今天的石門鄉小口村附近,這裡有一處著名的黃河塞頭,名叫:雙漩子。
-
阿拉善新發現吉如肯札德蓋巖畫遺址點
阿左旗烏力吉蘇木溫都爾毛道嘎查傳來好消息,阿左旗駝峰文物保護隊隊員發現一處新的巖畫遺址點。新發現的這處巖畫遺址點被命名為吉如肯札德蓋巖畫,位於阿左旗烏力吉蘇木溫都爾毛道嘎查東部山區。吉如肯札德蓋巖畫題材十分豐富,有巖羊、盤羊等動物圖案;有背著弓箭騎馬狩獵的人;有類似太陽神的人面像;還有蛇的圖案和牧羊人的圖案。這些巖畫十分精美、形象,人面像和動物圖案居多,大部分巖畫為磨刻巖畫,具有分區域成片分布的特點。其中一幅「騎駱駝的人」的畫作,繪製手法細膩,形象生動,在吉如肯札德蓋巖畫中具有代表性。
-
定陶有個黃河古道,古道有種細沙可制「土褲」,據說效果還不錯
而在山東省菏澤市的定陶區,就有一條黃河的古道,人們在這條古道中挖出了一種東西,在過去,這種東西經加工後,可製成沙土褲,這種沙土褲到底是幹什麼用的東西呢?接下來讓小編為您揭秘:(本文所有圖片,全部來自網絡,感謝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權利,請聯繫本號作者刪除。
-
新建中蘭客專(甘肅段)控制性工程靖遠黃河特大橋主橋順利合龍
新建中蘭客專(甘肅段)控制性工程靖遠黃河特大橋主橋順利合龍 中國甘肅網11月2日訊 據蘭州日報報導
-
奇書《黃河古道》面世 作家組建神秘事件調查組
《黃河古道》。 百萬稿費,黃勘探隊50年來不敢說的黃河詭異經歷 《黃河古道》講述了主人公耳聞和親身經歷的一系列詭異得難以想像的事件:50年前,主人公加入一支神秘的黃河勘探隊,歷經兇險,九死一生,遇到了食人蚌、蛇頭白骨魚、水猴子、人形棺材等奇異物件,最終揭開了隱藏在黃河河底數千年的神秘詛咒和禁忌。
-
中國世界級巖畫史前「維納斯」,向我們轉述洪荒年代祖先的文明
中衛地處寧夏西部,北面有騰格里沙漠及衛寧北山,南部有香山,中部是黃河衝積平原。黃河流經中部,將中衛分割為南北兩部分。在黃河北岸的衛寧北山和黃河南岸的香山之中分布著大量巖畫。衛寧北山東西長約50公裡,南北寬約8公裡,由多支較低矮的山梁和坳谷衝溝組成,主峰海拔1476米。
-
「古道人·九天上」輪轉千年 黃河入海 首屆「千裡走黃河文化節...
齊魯網·閃電新聞6月14日訊 首屆「千裡走黃河文化節」由濟南市文化和旅遊局主辦, 邁麥(山東)品牌運營有限公司承辦。該項活動由中國黃河文化經濟發展研究會作為指導單位,山東省體育總會、山東黃河文化經濟發展促進會作為支持單位,濟南市黃河河務局等部門給予熱情支持和關心。
-
黃河古道秦晉峽谷上一大天然景觀——乾坤灣!
磧口古鎮,依呂梁山襟黃河水,是中國歷史文化名鎮,鎮內的西灣村是首批中國歷史文化名村。地處黃河晉陝峽谷中部,臨縣城南48公裡處,南臨著名的孟門古鎮,因黃河大同磧而得名。黃河由北而來,湫水從東而至,臥虎山橫亙鎮北,黑龍廟雄峙河東,山環水抱,陰陽交會,山的氣勢,河的雄渾,凝成了「虎嘯黃河,龍吟磧口」的壯麗圖景。老牛灣以黃河為界,南依山西的偏關縣,北岸是內蒙古的清水河縣,西鄰鄂爾多斯高原的準格爾旗,是一個雞鳴三市的地方。坐落在山西省和內蒙古的交界處。黃河從這裡入晉,內外長城從這裡交匯,晉陝蒙大峽谷以這裡為開端,我國黃土高原滄桑的地貌特徵在這裡彰顯。
-
2020 「龍山杯」 皋蘭縣第三屆黃河古道越野徒步賽
為了增強戰勝疫情信心,號召全民積極鍛鍊,提高健康水平,擬於5月31日舉辦2020「龍山杯」第三屆黃河古道越野徒步賽,詳情如下:2020 「龍山杯」 皋蘭縣第三屆黃河古道越野徒步賽一、賽事信息:主辦單位:蘭州市體育局承辦單位:皋蘭縣文體廣電和旅遊局 甘肅健行者徒步運動推廣中心
-
中衛啃綠化硬骨頭為黃河古道岸坡「美顏」
原標題:中衛啃綠化硬骨頭為黃河古道岸坡「美顏」這兩天,中衛「治沙能人」唐希明和同事又來到南山臺山坡上,查看1萬多株爬山虎、檸條和花棒的生長狀況。這處高86米、坡度60度、長1500米的山坡,是中衛市自然資源局新近選擇的一塊「試驗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