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隻蝴蝶
胡 適
兩隻黃蝴蝶,雙雙飛上天;
不知為什麼,一個忽飛還。
剩下那一隻,孤單怪可憐;
也無心上天,天上太孤單。
1916年8月23日,胡適寫下中國第一首白話詩《兩隻蝴蝶》(原題《朋友》),發表在1917年2月的《新青年》雜誌。自此之後,一個不同於漢賦、不同於唐詩、不同於宋詞、不同於元曲、不同於明清小說的文體開始出現。這就是中國新詩的初始。
胡適(1891.12.17—1962.2.24),漢族,安徽績溪人。現代著名學者、詩人、歷史家、文學家、哲學家。因提倡文學革命而成為新文化運動的領袖之一。原名嗣穈,學名洪騂,字希疆,後改名胡適,字適之,筆名天風、藏暉等,其中,適與適之之名與字,乃取自當時盛行的達爾文學說「物競天擇適者生存」典故。
這首詩是現代文學史認定的第一首白話文詩。無論當時,還是今天,從詩體本身,這首詩都被評價為平平之作。但它在文學史的地位以及它傳達傳播的信息,一直被認為是獨一無二的,是珍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