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們愛上了文學,就愛上了生活。當我們親近了文學,就親近了高雅。那麼詩歌,當然是文學中最讓人迷醉的一種形式。很多二年級的同學開始的時候不會寫作文,家長們請千萬別著急,根據我的經驗,小孩子你先讓他讀詩,讀多了,他的感覺也就慢慢地出來了。
下面給大家介紹的這首《疑問》,非常的富有童真童趣。
《疑問》/汪靜之 蝴蝶怎麼會飛呢?我怎麼不能夠呢?啊,我也要飛啊!
小鳥怎麼會唱歌呢?媽媽怎麼不教我唱呢?啊,我也要唱啊!
花兒怎麼鮮豔可愛呢?我怎麼不和它一樣呢?啊,我也要開得像花啊!請家長們讓小孩反覆地讀,讀到會背,然後開始抄,把整首詩從頭到尾抄寫一遍,再來看看他能不能默寫出來。這首詩不難理解,會背,會默,基本上就學到位了。會背,會默,那麼這些優美的句子,會儲存在他的腦子裡面,以後寫作文的時候,就會應用到字詞句裡面去了。
有一種好奇,叫蝴蝶怎麼會飛?有一種模仿,叫我也要飛啊。
這首詩是以一個可愛的孩子的口吻寫的。我們理解成是女孩還是男孩都沒關係。
看見蝴蝶飛舞,她覺得非常好奇,蝴蝶怎麼會飛呢?又看看自己,怎麼不會飛呢?她也要像蝴蝶一樣翩翩起舞。
聽到小鳥鳴叫,她覺得非常好奇,小鳥怎麼會唱歌呢?於是她想,媽媽怎麼不教我唱呢?她也要像小鳥一樣放聲歌唱。
發現花兒開放,她覺得非常好奇,花兒怎麼那樣鮮豔可愛呢?她覺得自己沒有花兒可愛,她也要像花兒一樣開放。
讀這首詩,我們會感覺這個孩子跟我們自己小時候很像,滿腦子都是問號,求知的欲望非常強,看到什麼都好奇,非要刨根問底。人就在這樣的疑問中一天天長大,一步步成熟。
這首詩,還讓你想到了什麼?
或許,你想到了在一個春光明媚的午後,你在草地上玩耍,看到了一隻蝴蝶在你的眼前飛舞,你忍不住去追逐,當然追不上。於是,你就站在那兒不動,陷入了遐想:如果你也有翅膀,這時候,你一定要跟它一起跳個舞。好像,你已經跟它跳起了圓圈舞。很久很久,你才發現,你不是蝴蝶,而是在看蝴蝶。
或許,你想到了一個晨曦初露的早上,你躺在床上,耳畔忽然傳來了一陣小鳥的鳴唱,你也張開嘴,咿咿呀呀地唱了起來,媽媽問你唱什麼,你說,你唱的歌只有鳥兒能聽懂,當然,鳥兒唱的歌,你也聽懂了。
或許,你想到了在一個鮮花盛開的公園裡,你在花叢中流連忘返,你把小臉貼在花瓣上,想讓自己的小臉也變得像花兒一樣鮮豔可愛,這時,你忽然看到有人走過來,驚醒了你,原來是一個給花澆水施肥的工人……
不管你想到了什麼,都把它寫下來吧。你覺得這首詩讓你想到了什麼,或受到了什麼啟發,你都可以把它寫下來。像我剛才說到的三個假設,就可以寫成《美麗的蝴蝶》、《我和小鳥》《辛勤的園丁》三篇作文了。我們現在剛學寫作,不要把目標定得太大,要多少字多少字,要什麼主題什麼含義。沒關係,想到一點就寫一點,想到什麼就寫什麼,能寫多少寫多少,先來個小練筆吧。
學寫作,從讀詩開始:小麻雀死了,虞美人花還紅豔豔地開著
學寫作,從讀詩開始:從蟬蛻到知了的外衣
學寫作,從讀詩開始:從《螢火蟲》到《熱心腸的螢火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