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疫情對A股究竟有沒有影響?投資者需悉知
隨著北京新發地批發市場新冠疫情的發生,北京突然成為全國風險最高的地方,這對當前的疫情防控形勢來說的確是很大的利空,因為發病人數較多,且新發地號稱首都人民的菜籃子,連接著北京數百萬家庭兩千多萬人,因此在首都的疫情防控方面會需要付出大量的成本,對當前北京地區的復工復產、經濟復甦有點當頭一棒的意思,A股自然也很難置身事外,但是影響卻不會很大,這裡簡單分析一下。
第一,與哈爾濱、吉林等地的情況不同,北京的地位比較特殊,舉個簡單的例子,自從北京新發地的消息爆出來之後,全國各地很多地方都第一時間下發了通知,一方面要求不能放鬆疫情防控,該保持社交距離的還要保持,該戴口罩的時候還是要戴口罩。另一方面要求從北京回來的人員報備並加強防控,這又需要投入很多的資源。
第二,根據新聞報導,北京本地已經有11個小區實施封閉,重回隔離。這意味著什麼,我們大家都知道,此外,還有大量密切接觸人員、場所需要排查、監測,有一部分人群可能還需要救治,最關鍵的影響是新發地等六大市場本身,因為這六大市場承擔了北京絕大部分的蔬菜(新發地一家就佔70%)以及部分肉類、海鮮及水果的供應,所以短期內菜價會上漲,昨天下午我在永輝超市發現貨架基本都空了,後來還是用小程序在家樂福買的菜。
第三,所以說這個事情雖然是壞消息,但是對A股的影響卻不好說,為什麼這麼講呢?因為資本市場的邏輯和我們生活中的邏輯往往是不一致的,比如說這明明是一個利空消息,但是市場卻有可能只認為三文魚相關的概念股是利空的,會下跌,但是口罩股、手套等防護用品的股票卻有可能乘此機會拉高。然而從交易獲利的來說,你短期去追上漲的,賣掉下跌的,最後卻未必能獲利。因為市場是有適應性的,越是老題材持續時間往往越短,比如這個消息沒準就會被資金當成拉高出貨的機會。
今年1月底2月初,新冠病毒肆虐的時候,那是真有點擔心,但是到了4月份國內疫情基本控制,海外國家尤其是美國、巴西等國家發病數量不斷新高的時候,中國人早已經積累了強大的自信心和自豪感,對國家和政府的信任可以說是空前高漲,在這樣的情況下,北京新發地的疫情對市場心理上不會有多大的打擊,A股短線的走勢主要看大資金的引導,個人覺得這個影響很小,即使有,時間也會非常短,很快就會被市場所消化。因此,投資者其實沒必要過於擔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