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國投資者情緒指數發布 A股投資者情緒年末復甦明顯

2020-12-24 騰訊網

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主辦的第五屆國家發展論壇今天(12月20日)在京舉行。在論壇上,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教授沈豔發布了國家發展研究院和百分點聯合研發的「2020年中國投資者情緒指數」。

中國投資者情緒指數(China Investors Sentiment Index, CISI)是在收集網絡能反應投資者情緒的上億條金融文本大數據的基礎上,使用深度學習方法,度量文本信息,以反映中國散戶投資者情緒的新工具。該指數不僅包含過去市場信息,也能反映投資者投資意願和對市場走勢的預期。加入投資者情緒指數後,對市場收益率、波動、交易量的預測均能得到改進,可作為企業經營活動、金融機構存貸款決策、資產管理的新參考;也為政策制定部門和監管部門進行預期管理提供新信息。

本次報告回顧並分析了2020年中國投資者情緒變化,主要有以下兩點發現——

第一,今年投資者情緒雖有下降,但是總體平穩,且年末復甦明顯。今年3到9月,由於新冠疫情等不確定性因素的影響,投資者情緒較為悲觀。隨著國內疫情的控制和復工復產的有序開展,投資者情緒逐漸轉為樂觀。到年末,製造業PMI持續回升,新訂單指數、生產指數等均創新高,進出口回升、經濟復甦強勁,這些提振了市場信心,提高了市場關注度和投資者情緒。11月的投資者情緒達到半年內高點,僅略低於2月。中國投資者情緒指數體系二級子指數包括分板塊、風格和行業三個子指數。從板塊來看,創業板投資者情緒更為樂觀,中小板投資者情緒相對較低;上證50、中證500、滬深300投資者情緒在年末強勢反彈。從風格來看,消費風格投資者情緒相對較高;金融風格、穩定風格的投資者情緒在年末抬升;成長風格投資者情緒總體下跌。從行業來看,消費者對採掘、食品飲料、家用電器等行業持續樂觀;傳媒、綜合、通信等行業的投資者情緒偏悲觀且波動大。

第二,科創板和創業板全年投資者情緒更高,但是下降速度更快,且關注度總體下跌。科創板企業主要集中於主要集中於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醫藥、高端裝備、新材料、新能源、節能環保等六大行業。科創板股票在上市初期收益較低,長期收益好於短期收益。值得注意的是,科創板和創業板雖然全年情緒更高,但是下降速度更快、關注度也在下跌。

總體而言,2020 年記錄了新冠疫情的爆發、中國經濟承壓到復甦的過程。 投資者經歷了關注度上升而情緒下跌、關注度和情緒雙下跌、關注度上升情緒下跌、再到關注度和情緒雙升的過程。「否極泰來」,總體比較樂觀。

內容來自北京頭條客戶端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長江商學院發布《投資者情緒調查報告》
    長江商學院2021年1月7日發布的《投資者情緒調查報告》(以下簡稱「報告」)顯示,本期投資者情緒繼續回暖。  該報告是基於中國13個重要城市的大樣本抽樣調查,數據源於2020年12月份投資者情緒問卷調查,A股上市公司2020年三季度財報以及其他最新的國內外資本市場及宏觀數據。
  • A股三大指數集體上漲 HIT電池概念領漲
    在疫苗催化後,2021年全球經濟復甦已經成為投資者的共識,國內周期、金融股票與全球大宗品(銅、鋁、鐵礦、鈦白粉等)的上漲開始定價遠期需求的回暖。下一階段未來全球復甦的節奏與斜率相對於方向而言對於盈利預期以及股票定價更為重要。另一方面,國內政策的回退以及信用收緊的預期仍是約束投資者風險偏好抬升與市場突破上沿的關鍵。
  • 長江商學院報告:投資者情緒繼續回暖,可能正處在10年以來罕見牛市...
    來源:證券時報證券時報記者 王君暉長江商學院近日發布《長江商學院投資者情緒問卷調查(CKISS)》,對中國13個重要城市的大樣本進行了抽樣調查,數據源於2020年12月份投資者情緒問卷調查以及A股上市公司2020年三季度財報及其他最新的國內外資本市場及宏觀數據。
  • 一季度度小滿理財情緒指數「A股」關注度飆升近7倍
    度小滿金融(原「百度金融」)聯合百度指數,發布「2020年一季度國民投資理財情緒指數」,數據顯示,一季度「A股」熱詞的關注度快速飆升6.67倍,國際資本市場震蕩加劇,「美股」和「原油」關注度亦巨幅飆升。數據還顯示,一季度,基金、黃金、保險等各類理財熱詞投資關注度全線上漲。
  • 年末A股收官戰:震蕩中醞釀上漲 正走出悲觀情緒
    2010年股市行情即將進入尾聲,剩下的20多天,股市將如何演繹?  《投資者報》記者採訪多家機構的投資者發現,對於年末走勢,多數認為在貨幣政策緊縮、加息等預期下,沒有大的機會,但卻是跨年度行情的序曲。
  • 富時中國A50指數漲1%
    富時中國A50指數漲1%。對於A股後市走勢,機構紛紛發表觀點。在疫苗催化後,2021年全球經濟復甦已經成為投資者的共識,國內周期、金融股票與全球大宗品(銅、鋁、鐵礦、鈦白粉等)的上漲開始定價遠期需求的回暖。下一階段未來全球復甦的節奏與斜率相對於方向而言對於盈利預期以及股票定價更為重要。另一方面,國內政策的回退以及信用收緊的預期仍是約束投資者風險偏好抬升與市場突破上沿的關鍵。
  • 2020年蒙牛中報:強勁復甦贏得投資者看好 股價創52周來最高紀錄
    原標題:2020年蒙牛中報:強勁復甦贏得投資者看好 股價創52周來最高紀錄   8月26日晚間,
  • 華爾街上的恐懼情緒正在消散,投資者愛上了新美股牛市
    近期以來,諸如高盛、瑞銀、摩根史坦利等一系列華爾街大機構變得越來越樂觀,鼓勵自己的客戶繼續投資股票,在這樣的大背景下,標普500指數果然於周二衝上了新高,給牛市做出了定義層面的最後認證。 顯然,很多投資者確實聽取了機構的建議。
  • A股投資者突破1.7億!242萬新股民跑步進場,這一指標創5年新高!
    「五窮六絕七翻身」,相信今年的7月,是大部分A股投資者眉開眼笑的一個月,也是A股市場年內行情最為火爆的一個月;今年來,新增投資者不斷跑步入場。8月19日下午,中國結算公布的數據顯示,7月A股新增投資者數242.63萬,較6月份的154.90萬增長56.6%。
  • 姜國華:價格=價值+投資者情緒
    我們的行為金融學研究就研究價格的形成機制,我們最後總結:價格等於價值加上投資者情緒。所謂情緒影響價格,就是當大家都高興的時候,能把一個值十塊錢的東西炒到二十塊錢。當大家都不高興的時候,可能把一個值二十塊錢的東西打到十塊錢。這些都是錯誤定價,錯誤定價對於一個知道價值的人來講,是賺錢的機會。還有很多人不以價值投資理念來進行投資,我們管他叫噪音投資者。
  • 疫情心理學:投資者風險態度與股票市場表現
    可觀察到的股價反應,不僅與相對價格變動和風險規避措施等傳統驅動因素的變化息息相關,而且也可能同時刻畫出投資者在大流行期間的風險態度變化。 本文旨通過利用谷歌和百度的網際網路搜索信息,構建股市投資者對疫情擔憂的衡量指標,並評估該指標如何解釋股市的急劇下跌以及隨後的反彈;我們將聚焦於新冠大流行的早期階段(截至2020年4月底)。
  • 經濟復甦預期增強 投資者可關注「三朵金花」
    本報記者 劉慧2020年,雖然新冠肺炎疫情給投資市場帶來了諸多變數,但是機遇與挑戰並存。最近一段時期,中國經濟復甦的預期在不斷增強。專家認為,第三到第四季度復甦會更加強勁。中國市場憑藉高增長、高利率的優勢,有望吸引更多外商直接投資和資產配置資金的持續注入。
  • 疫情當前,海外投資者如何看?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2020年初以來,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已引起全球金融市場波動,反映出投資者對經濟增長的擔憂。1月28日,英國《Financial Times》評論員麥可·麥肯茲(Michael Mackenzie)文章指出,海外主要金融機構認為,投資者在疫情發生前已對經濟反彈進行了審慎預估,且歷史經驗表明疫情達到峰值後,經濟就會實現較快復甦,並且預期投資者將會重新設定對2020年的樂觀投資理念,抓住數月內可能出現的經濟反彈所帶來的投資機會,而不是摒棄市場。
  • 中國股市「突發利空」!市場情緒極度悲觀,下周大盤如何運行?
    今日看盤大盤今天高開低走,分時一路下行,市場情緒極度悲觀,盤面比較慘澹。目前對於指數來說3400點仍然是多空分水嶺。指數調整一步到位並不是壞事,慢牛行情,下來才有真正好的布局機會!三大指數整體放量下跌,給散戶造成了不小的傷害,情緒變得騷動,前面說了,很多朋友選擇了減倉,甚至有些朋友直接選擇的清倉,不知道會不會應驗一句老話:賣菜大媽跑步進場的時候說明要到頂了,散戶割肉離場的時候,說明機構的目的快要達到了。個股股價波動幅度明顯減小,但速度卻是加速,大開大合之勢。
  • 山西證券:投資者不必恐慌,繼續維持指數有震蕩向上的走勢的樂觀...
    山西證券:投資者不必恐慌,繼續維持指數有震蕩向上的走勢的樂觀判斷;① 山西證券指出,歐洲股市下跌對於A股情緒有一定的衝擊,這種衝擊偏短期,不會對市場基本面帶來影響,投資者不必恐慌,堅定看好主線行情;② 從滬深300指數來看,近三個月短期低點初步抬升, A股整體呈我們先前判斷的震蕩向上的走勢行情,滬市300指數有望創年內新高。
  • 比特幣即將突破前高,探析中美兩國投資者情緒差異及原因
    面對當前的比特幣價格,兩國社會和市場出現了一些較為明顯的差異。我們團隊探討了美國社會究竟是如何看待18,000美金的比特幣,與國內市場的情緒有哪些變化和差異。因此撰寫此文,以供中國市場聽到一些不同的聲音。 11月18日,比特幣強勢突破18,000美元。
  • 一圖流|情緒高漲!美股投資者「All-in」,分析師已發出警告
    如下圖所示,標普500指數(藍線)不斷上揚,目前已經突破3600點。然而,在股市「繁榮」的背景下,美國實際GDP(灰色柱狀圖)仍為負增長,企業的稅後利潤(橙線)也在不斷下滑。 值得注意的是,疫情期間,美國一直維持低通脹水平,同時實施了貨幣和財政刺激措施,降低了風險溢價,導致資產價格上漲。
  • A股歷年多有「春節行情」 多數投資者選擇持股過節
    截至昨日收盤,自元旦以來,上證指數漲幅達1.5%,創業板指更是大漲12.14%,創出2017年1月份以來的三年新高。在如此火熱的背景下,投資者們會如何選擇呢?A股歷年多有「春節行情」上證報統計了過去十年春節前三個交易日的市場表現。
  • 私募看後市:年底紅包行情可期,投資者如何布局2021?
    市場風格持續分化,以大盤股為代表的上證50指數創出了10年來新高,工商銀行單周漲幅達7.16%;前期漲幅較大的醫藥、家電板塊跌幅居前。 今日,兩市股指全天衝高回落,成交明顯放大。上證指數未能突破箱體上沿,盤中摸高3456點,距離年內最高的3458點僅一步之遙。11月收盤,上證指數累漲5.19%,創業板指累跌0.9%。
  • 長江商學院教授劉勁:A股平均年化回報率約7% 目前投資者預期回報率...
    12月18日,長江商學院發布 2019年投資者情緒問卷調查(CKISS)四季度報告(以下簡稱《報告》)。長江商學院教授、副院長、投資研究中心主任劉勁在《報告》發布會上表示,我們為什麼要做投資者情緒調查?做投資的人一般看這幾塊:第一,基本面,宏觀數據,企業數據、產業數據。第二,資本市場的表現,比如價格變化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