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7日,由每日經濟新聞主辦的2020第九屆中國上市公司高峰論壇在深圳舉行。本屆峰會以新的發展視角,圍繞雙循環下的中國經濟增長機遇、「十四五」時期中國各領域發展規劃等熱點話題,把脈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之路。
在當天下午舉行的「科技+創新,持續提升上市公司核心競爭力」圓桌對話中,丸美股份董事長孫懷慶、安恆信息董事長範淵、成都先導董事長李進、遠大醫藥董事會主席劉程煒圍繞科技創新如何形成企業核心競爭力等話題,發表各自見解。
在對話中,有企業家認為,科技創新是顛覆行業、走向世界一流的重要路徑,而這背後的驅動力是持續大量的研發投入。同時,積極尋求外部合作、精準定位、快速執行,都是形成企業核心競爭力的方法論。
科創是顛覆行業「法寶」
在當下複雜多變的國際形勢下,核心技術的突破無疑是中國企業取得國際話語權最重要的手段。在本屆中國上市公司高峰論壇上,來自化妝品、醫藥、網絡信息安全等行業的上市公司掌門人分享了科技創新在其所在領域的應用和作用。
2019年7月登陸資本市場的丸美股份是國內主流的化妝品企業之一,以眼部護理見長,在眼部護膚、抗衰老領域有多項成熟技術和發明專利。丸美股份董事長孫懷慶在論壇現場分享觀點時表示:「我認為要做出一個好的化妝品,需要很多學科領域的科技相互交叉,從我們公司的研發人員學科背景來看,涉及專業包括化工、生物工程、食品工程、製藥等。」
「科技創新在各個行業都成為了顛覆行業的法寶。」孫懷慶認為,如果中國化妝品行業未來能誕生世界級的品牌,這中間可能有兩個機會:「第一個機會就是利用中國強大的供應鏈能力做出高性價比的低價產品,第二個機會就是中國化妝品真正在科技上有世界級的重大突破。我認為,有科技支撐的品牌會成為世界級品牌。」
身處技術密集型的醫藥行業,成都先導董事長李進、遠大醫藥董事長劉程煒對科技創新也有很深的體會。
成都先導是一家高科技創新藥物研發企業,今年4月剛在科創板敲鐘上市。成都先導董事長李進表示:生物醫藥這個行業本質上是科學技術驅動的。在生物製藥、疫苗開發領域,中國無論是政府還是資本的支持已經達到了非常好的基礎,但是整體來講仍然還與世界領先水平存在很大的差距。
而作為國內少有同時聚焦創新藥及高端醫療器械的上市公司,遠大醫藥董事會主席劉程煒則分析道:「近年來在生物醫藥領域,有很多相對領先的技術在國內已經生根發芽。但從產業鏈布局來說,歐美很多技術都是比我們要靠前的。」他認為,在向國際領先水平看齊的過程中,遠大醫藥的經驗除了內部創新驅動外,還積極尋求外部合作和併購機會,通過精準定位和快速執行的決斷力,提升國際競爭力。
研發投入決定發展基礎
科技創新的背後,是持續大量的研發投入。國內網絡信息安全龍頭之一的安恆信息董事長範淵在圓桌對話時表示:「我們每一年的研發和研究投入都佔總營收的22%~23%,即使今年在疫情的情況下,我們依然保持這個比例。」
隨著各行業數位化轉型浪潮到來,數據信息的安全問題成為主要的顧慮和障礙,網絡信息安全同時也關乎國家安全,這讓網絡信息安全領域逐漸受到企業和國家層面的重視。
範淵對未來充滿信心。「如今,產業數位化和數字產業化的種種場景不斷湧現,使得信息安全的價值開始真正呈現。未來伴隨著數字經濟的發展,我們助力安全中國、助推數字經濟的使命將得以不斷延伸。」
李進則以國內醫藥企業與跨國巨頭的研發投入對比,闡述持續大規模研發投入的重要性。「全球十大藥物公司中,研發投資每年都是幾十億美元的規模。而現在中國生物醫藥的企業中,每年研發投入的最高水平能達到三四十億元人民幣,但是僅僅從投資來看,距離國外最頂級的跨國藥企來說還是有一定差距。」
那麼持續研發投入的背後,又需要什麼支撐呢?劉程煒的答案是盈利能力的增長。「主營業務持續有效的利潤增長、盈利能力的提升,是企業不斷進行國際拓展、產品研發投入的基礎。」他分析道,過去五年,遠大醫藥平均每年利潤增長率約為58.8%,這是公司不斷投入研發的來源。
李進也表示:「我相信只要繼續堅持持續在科技創新上進行投資,我想這個中國與國際領先水平的差距會越來越小。」
每日經濟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