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枝道啟動大型考古調查楊貴妃吃的荔枝來自哪裡

2020-12-20 人民網

原標題:荔枝道啟動大型考古調查楊貴妃吃的荔枝來自哪裡

  原標題:荔枝道啟動大型考古調查楊貴妃吃的荔枝來自哪裡

  「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唐代詩人杜牧形象描繪了唐玄宗為滿足楊貴妃快馬加鞭運送荔枝的情景。運送荔枝的「荔枝道」在哪裡?如今還有哪些遺存?在唐代,荔枝怎樣「保鮮」送至長安?日前,為配合蜀道申報世界文化和自然雙遺產,為期20天左右的荔枝道大型考古調查正式啟動。根據省考古隊的工作進程,記者大膽猜想了此次調查可能揭開的秘密。

  猜想一:

  貴妃專供荔枝園可能在涪陵

  《新唐書》曾記載:「妃嗜荔枝,乃置驛傳送,走數千裡,味未變已至京師。」相傳,唐玄宗專門從當時的涪州(今涪陵)經開江、宣漢等地至長安(今西安)修了條運送荔枝的道路。但楊貴妃所食荔枝,真的就來自涪陵嗎?

  省考古研究院工作人員介紹,給楊貴妃進貢的荔枝產地,一直有嶺南和涪州兩說。著名歷史學家嚴耕望在《唐代交通圖考》中考證,「白居易說荔枝採摘三日而色香味俱變,審度當時交通條件,由嶺南發驛至京師,絕不可能保持新鮮,故若欲及新鮮享嘗,則由涪州飛驛,較為合理。且楊貴妃幼長於蜀,所嘗當為蜀產,亦增加驛自涪州之可能性。」歷史上,蘇軾、範成大等諸多文人學者,都傾向於此說。

  【考古重點】此次考古調查,工作人員的主要工作是結合各方線索,爭取能對這片古蜀道的現存歷史遺蹟調查摸底,希望能發現蛛絲馬跡。

  猜想二:

  荔枝道可能是古代「高速公路」

  要讓荔枝3日送達,在古代「難於上青天」的蜀道能保障嗎?達州市相關文史人員在考查時,發現這條古代「高速公路」設計頗具匠心,荔枝保鮮很可能不是文學的誇張。「僅萬源境內現存的荔枝道遺址,就有雞公寨、竹筒溝、化米梁等。」萬源文管所副所長張霞告訴記者,雞公寨的荔枝道蜿蜒於懸崖邊際,為免驛馬「車速過快」翻下懸崖,古道邊上有大石條砌成的「攔馬牆」。此外,古驛道還有提供供給的驛站。

  在化米梁附近,還有保存完整的古代餵馬的飲馬槽。這些飲馬槽,就在古道邊的大石板上鑿成,而距槽不遠處還鑿有圓孔,釘入木樁拴馬。化米梁下的衙門坪,傳說是專為管理護送荔枝工作而設置的衙門,圍牆依稀可辨。而為節約「快遞」時間,驛使每至一站便提前搖鈴提醒繼任者準備。如此大動幹戈,才有了杜甫「百馬死山谷,到今耆舊悲」的譏諷。

  【考古重點】在萬源之外還有哪些古道路、古驛鋪等遺存,便是考古工作者這20天的工作重點。

  猜想三:

  古題刻可能幫助荔枝道「驗明正身」

  對考古工作者而言,荔枝道有史料記載是一回事,但如果能找到相關題刻作為佐證,顯然更有價值。

  張霞透露,萬源通天觀峰頂,距地面5米的青砂崖壁上,有一處「魁」字石刻。石刻不遠處的3塊碣形碑,則有「嘉慶九年(1804年)」「嘉慶二十一年(1816年)」「民國·菖·菖年」字樣。在古道上還發現另一碣形碑,高1.67米、寬0.7米,從上至下陰刻楷書大字「張大老人德政」。考古工作者從這些題刻的內容中,能夠追溯到這條古道在明代就已經存在。而它是不是在唐朝就有了尚需更多題刻提供佐證。

  省考古院相關工作人員則表示,修築「省際」公路在古代是浩大的工程,因此朝代更迭也往往會沿用原有官道。但可以肯定的是:荔枝道是蜀道的一部分,其詳盡數據,至少可以豐富四川境內蜀道的文化遺存,為蜀道衝擊雙遺產並且展開文物保護提供依據。

  【考古重點】尋找證據,探究荔枝道是否就是當年唐玄宗開鑿的。

(來源:四川日報)

相關焦點

  • 再談荔枝道:楊貴妃所吃荔枝來自何方
    楊貴妃所吃荔枝來自哪裡?這個問題在唐代似乎沒有什麼疑問,就是來自嶺南,《唐國史補》、與楊貴妃同時期人杜甫、鮑防詩句等均可證明。但荔枝保鮮期短,嶺南路遙,宋代開始有人懷疑荔枝來自巴蜀,今頗有人以為然。這其中不乏嚴耕望、馮漢鏞等名家,此說採信者眾多。
  • 讓楊貴妃嘴饞的,是哪裡的荔枝?
    >除了充當清甜的消暑果品它還能泡酒、熱炒、蘸醬油…被開發出各式各樣的吃法楊貴妃吃的荔枝從哪裡來妃嗜荔枝,必欲生致之,乃置騎傳送,走數千裡,味未變,已至京師。——《新唐書·楊貴妃傳》讓我們回到開篇的問題千裡馳貢長安城的荔枝究竟來自哪裡民間與學界曾有過許許多多的猜想福建、嶺南、巴蜀…無不是當今中國最知名的荔枝產區
  • 從楊貴妃鍾愛荔枝出發,淺析「荔枝道」的開闢及歷史意義
    唐玄宗李隆基,為了能夠讓這位心愛的妃子吃上新鮮的荔枝,曾命蜀、粵、貴、閩四省官員開闢一條「綠色通道」,在各省官員的協力配合之下,竟專為楊貴妃的荔枝運送開闢出一條通往長安的御道,史稱「荔枝道」。楊貴妃童年吃到的荔枝來自何處?
  • 荔枝來、妃子笑,楊貴妃吃的荔枝是從哪運來的?
    北宋時的蘇東坡是因為被貶嶺南,才有條件「日啖荔枝三百顆」,而楊貴妃身處長安或洛陽的宮中,她想吃荔枝的話只能從外地運來,那麼楊貴妃所吃到的荔枝是從幾千裡之外的嶺南運來的嗎?還有中唐人李肇所編撰《唐國史補》:「楊貴妃生於蜀,好食荔枝。南海所生,尤勝蜀者,故每歲飛馳以進。」說的都是楊貴妃吃的荔枝是從嶺南運來的,另外北宋編撰的《新唐書》和司馬光的《資治通鑑》也都認為是嶺南的荔枝。
  • 唐代送給楊貴妃的荔枝,究竟來自廣東還是四川?
    但是,這首詩也間接對荔枝這一水果進行了廣泛傳播。其實,荔枝作為一種保鮮期極短的水果,我相信古代北方大部人可能聽都沒有聽說過,更不用說能親自品嘗到荔枝了。那問題來了,當時從外地送到長安給楊貴妃的荔枝,究竟來自那裡呢?對於這個問題,目前主要有兩種看法,其中一種看法認為來自嶺南的廣東,而另一種看法認為是來自西南的四川。
  • 荔枝古道將申請世遺 傳專為楊貴妃運荔枝修建
    昨日,省文物局文保處處長何正華表示,荔枝道確係修建於唐代,也聽說過荔枝道系「唐玄宗專為楊貴妃運送荔枝修建」傳說,但尚無資料證明。  「為博妃子一笑,不惜千裡送荔枝,甚至專門修建一條運荔枝的『高速公路』。」高洪銀笑稱,這條荔枝道見證著唐玄宗和楊貴妃的愛情。  追問由來  楊貴妃所吃荔枝  到底來自哪裡?
  • 楊貴妃吃荔枝為何被千古詬病?專家:看看荔枝怎麼運輸的
    妃子乘紅塵笑,無人知荔枝來。」有讀者提出疑問,古代宮廷達官貴人吃荔枝不是很正常嗎?千百年來,楊貴妃吃荔枝為何挨罵?據史料記載,早在漢代,就有荔枝北遷的先例。漢武帝第一次品嘗荔枝大約是建元元年(前140年),南越王趙佗獻上一些貢品,其中就包括荔枝。漢武帝吃了荔枝後,非常喜歡。他還命人在上林苑修建福禮宮,用來移植荔枝樹。
  • 唐玄宗楊貴妃之荔枝道沿革再考
    在諸多的蜀道中,荔枝道是唯一以植物命名的道路。因唐代天寶年間北運楊貴妃所嗜荔枝而極具盛名,並在這一時期達到鼎盛。歷史上由關中翻越巴山去巴蜀主要有三條道路:西為金牛道,中為米倉道,東為荔枝道。三道目的地各有不同:金牛道通往成都;米倉道通往巴中,沿巴江可至川東南諸地;荔枝道則是通往萬源、涪陵,進而聯繫重慶諸地。
  • 楊貴妃吃的荔枝從何而來
    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  杜牧這首詩,吟述了當年唐明皇詔令地方,為唐朝貴妃楊玉環飛馬進貢她最喜愛食的果品——荔枝的情景。荔枝,又名丹荔,屬無患子科。其果味甘甜濃鬱,營養豐富,能止渴通神,益智健氣,一向為歷代騷人墨客所青睞,留下許多讚美的詩文。那麼唐朝楊貴妃吃的荔枝來自何地?
  • 楊貴妃喜歡吃的荔枝來自哪?中國六大荔枝之鄉,有你的家鄉嗎?
    夏天,也是吃荔枝的季節,荔枝肉厚,質爽脆,味清甜,連楊貴妃都喜歡的不得了。所謂」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能博楊貴妃一笑的荔枝它來自哪裡呢?中國名副其實的荔枝之鄉都有哪些?下面請和小編走進荔枝的世界。
  • 高州市長連線廣東荔枝節:楊貴妃吃的荔枝來自我這
    4月22日,茂名高州根子荔枝貢園再次成為廣東荔枝的流量擔當。作為首個與主會場連線的分會場,高州貢園在當天的2020廣東荔枝「12221」市場營銷暨廣東國際網絡荔枝節活動啟動儀式上亮相直播屏幕,高州市委副書記、市長朱春保在鏡頭中為高州荔枝代言。
  • 楊貴妃沒有荔枝時吃的什麼水果?
    楊貴妃是中國古代四大美女之一,姿質豐豔,善歌舞,通音律,為唐代宮廷音樂家、舞蹈家。和大家提起楊貴妃的時候,大家都會在腦子中想到幾個描述她的詞:胖、愛吃荔枝,還有別的嗎?當年楊貴妃想吃荔枝,自然是唐玄宗一句話的事,儘管路途遙遠,困難重重,這都不在話下。況且,皇上的姨太太要吃幾個荔枝,對出產荔枝的地方而言,簡直是極大的信任。大文學家蘇軾有一首《荔枝嘆》,描述的就是當時楊貴妃吃荔枝的情景,詩中嘆道:「飛車跨山鶻橫海,風枝露葉如新採。
  • 【科普閱讀】楊貴妃吃的荔枝產自哪兒?
    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這首杜牧的《過華清宮絕句》家喻戶曉。但由於正史沒有明確記載,致使楊貴妃所吃的荔枝產自何處竟然成為一段歷史公案。  從唐朝末年至今,楊貴妃所吃荔枝來自哪裡一直莫衷一是,總的來講有三種說法,分別是嶺南(兩廣)、福建、蜀(川渝)三個產地。關於這三種觀點,許多學者都進行了激烈的論證。但是他們都忽視了一個重要因素——氣候變化曾經致使荔枝分布地域發生了很大變化。
  • 用油炸著吃的荔枝?楊貴妃知道了會怎麼想?
    大家都知道在古代交通非常不發達,很多水果是不會被所有人吃到的。只有皇族、達官貴族才能夠吃到進貢來的奇異水果,這其中就包含了荔枝。荔枝果實飽滿香甜,營養豐富,深受楊貴妃喜愛,所以大家都叫荔枝為「貴妃笑」。那麼楊貴妃到底有多愛吃荔枝呢?據史料記載,楊貴妃吃荔枝吃到中毒。
  • 「妃子笑」尋蹤 解密楊貴妃所食荔枝產地之謎
    相傳唐玄宗為了討得楊貴妃的歡心,不惜千裡迢迢,從遙遠的南方為她運來新鮮荔枝,為此,杜牧留下了千年傳誦的古詩「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長安及其附近皆不產荔枝,荔枝必然來自長安以南的地方。這盛產荔枝的南方,不外乎以下幾處:其一,福建;其二,兩廣;其三,四川。多年以來,幾乎每個盛產荔枝的地方,都試圖把自己和楊貴妃聯繫在一起。
  • 楊貴妃喜歡的荔枝竟產自重慶?重慶有很多地方叫「荔枝」
    涪陵區荔枝街道荔枝街道地處涪陵城區中心和西南、西北城郊結合部,因唐朝楊貴妃喜食之荔枝曾採於境內古荔枝園而得名。「武陵」其名源於楊貴妃曾五次幸臨此地,武陵寓意「五臨」,沿用至今。現在的武陵鎮依舊種植有荔枝,成為了重慶乃至全國荔枝分布最北的地區之一。
  • 一騎紅塵妃子笑,楊貴妃所食荔枝產地原來是重慶
    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楊貴妃喜食荔枝,因這種水果不易儲存,所以唐玄宗命人快馬運輸,不知累死多少良馬才能換來妃子一笑。蘇軾有詩云,「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所以人們很容易認為楊貴妃所食荔枝也是來自嶺南。其實從當時的運輸條件看,荔枝是否來自嶺南還大有可商榷之處。
  • 日啖荔枝三百顆的蘇軾,為什麼指責楊貴妃:一騎紅塵妃子笑禍國?
    千裡迢迢跨越山谷溝壑,不知多少人葬身懸崖才帶來了那荔枝、龍眼。像飛車跨越高山,像鶻橫飛大海一般,才能讓新鮮的荔枝帶著露珠到達長安。為了楊貴妃那傾城一笑,多少百姓葬身在了峽谷之中?喜歡吃荔枝的蘇軾,去指責楊貴妃勞民傷財是因為:荔枝本身並不珍貴,可楊貴妃的奢侈,是三天之內吃到幾千裡外的新鮮荔枝。那麼古代荔枝運輸,有多難呢?
  • 中國哪裡的荔枝最好吃?這4個省份盛產荔枝,難分上下
    這個時候,如果打開冰箱,發現冰箱裡突然出現的一籃子荔枝,絕對是一件幸福的事情。不過對於兩廣地區的朋友來說,這個季節,最不缺的東西就是荔枝了。滿山遍野載著荔枝樹,荔枝成熟的季節,吃都吃不完,任性的兩廣朋友,總是挑著最好的吃。怎麼都吃不完,弄個泡沫箱子,放幾個冰袋,裝入新鮮的荔枝,直接給北方朋友順豐過去。所以現在要是有個家裡有荔枝樹的南方朋友,那才是最幸福的。
  • 楊貴妃為何獨愛吃荔枝?現代醫學揭開真相,難怪被唐玄宗寵愛16年
    自古男人都愛美人,皇帝自然也不例外,楊貴妃靠著冠絕天下的美貌,自然也是贏得李隆基的心,李隆基比楊貴妃大了足足34歲,當時李隆基為了表達對楊貴妃的恩寵,特意為她購買荔枝,正因為荔枝是楊貴妃最愛的水果。當時沒有物流快遞,楊貴妃想要品嘗荔枝,一般都要等上十天半個月,但荔枝作為如今世界上最為鮮美的水果之一,對楊貴妃來說等撒花姑娘那麼久也值了。要說楊貴妃為什麼能夠深得李隆基之寵,除了過人的美貌之外,其溫婉的性格,又能歌善舞,恐怕沒有男人不會折服在楊貴妃的石榴裙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