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貴妃喜歡的荔枝竟產自重慶?重慶有很多地方叫「荔枝」

2021-01-13 上遊新聞

06-24 16:54:19 來源:實況新聞—重慶時報

實況新聞—重慶時報消息,天氣漸熱的夏日,美味鮮甜的荔枝成為了消暑的佳果。在多數人的印象中,荔枝產於低緯度的嶺南一帶,位於四川盆地的重慶,因為地形與氣候的緣故,與荔枝並無太大關聯。

其實,重慶不僅生產荔枝,還有許多地方都以「荔枝」命名,自古以來與荔枝就有著密切的聯繫。

重慶市規劃局、重慶市地理信息中心特別推出《重慶荔枝地圖》。將重慶範圍內,以「荔枝」為名的地方和成片種植荔枝的地區一一盤點,為您講述荔枝與重慶的故事。

涪陵區荔枝街道

荔枝街道地處涪陵城區中心和西南、西北城郊結合部,因唐朝楊貴妃喜食之荔枝曾採於境內古荔枝園而得名。荔枝街道幅員面積126平方公裡,常住人口近20萬人,街道緊鄰長江、烏江,國道、高速路穿境而過,路網縱橫、交通便利。境內資源富集,擁有森林公園、望州公園眾多等自然、人文景觀。

江津塘河鎮

塘河鎮地處川渝黔交界處,當地日照充足,雨量充沛,無霜期長,氣溫較高,形成了適宜荔枝生長的淮南亞熱帶小區氣候。塘河種植荔枝已有上百年歷史,現有荔枝種植面積近10000畝,優質荔枝品種7種。在這裡不僅可以體驗親手採摘荔枝的樂趣,還可到塘河古鎮影視基地體驗民國風情。

涪陵南沱鎮

南沱鎮位於長江南岸涪陵下遊30公裡處,是三峽庫區移民重地,也是遠近聞名的「瓜果之鄉」。由於對溫度、地形、土壤等要求較為嚴格,目前涪陵全區只有該處有成片的荔枝林,面積約200畝,種植有品種有妃子笑、大紅袍、桂味、糯米餈等多個荔枝品種,具有個大味甜、色澤鮮豔、口味純正等特點。

萬州武陵鎮

武陵地處萬州西南部,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濃厚,相傳歷史上的武陵鎮曾以盛產荔枝聞名,唐代作為宮廷荔枝的特供地,名聞長安、譽滿皇宮。「武陵」其名源於楊貴妃曾五次幸臨此地,武陵寓意「五臨」,沿用至今。現在的武陵鎮依舊種植有荔枝,成為了重慶乃至全國荔枝分布最北的地區之一。

永川朱沱鎮

朱沱鎮,古稱漢東,位於永川南部長江之濱,坐擁重慶長江上遊第一深水港,朱沱,「重慶長江上遊第一鎮」的美譽。在大家的印象中,「朱沱龍眼」是朱沱鎮響噹噹的農業名片,其實同樣作為朱沱的特色水果,永川的四坊荔枝也具有很大的名氣。目前朱沱鎮正規劃打造荔枝基地,做強做大荔枝品牌。

早在唐朝重慶就與荔枝結緣

關於荔枝的故事,最為人所津津樂道的,便是楊貴妃的「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而這個故事背後隱藏著重慶荔枝的一段「身家秘密」。

據《舊唐書》《新唐書》等有關史料及地方文獻記載,唐玄宗為滿足楊貴妃吃荔枝的願望,頒旨在涪州興建荔枝園(古稱妃子園),並從涪陵修建專供運輸荔枝的驛道直達長安,全程1000多公裡,現在我們稱之位「荔枝古道」。

所以,讓楊貴妃開懷一笑的荔枝,並不是來自嶺南之地,而是我們重慶的涪陵一帶。

後來,中唐大詩人白居易擔任忠州刺史時,寫下了著名的《荔枝圖序》。文中說到「荔枝生巴峽間,樹形團團如帷蓋。」說明在唐代重慶峽江一帶廣泛種植有荔枝樹,並且長勢良好。

白居易對荔枝異常喜愛,除了將忠州城內的一家酒樓稱之為「荔枝樓」外,還親自在官署內種荔枝,賦詩一首《種荔枝》:紅顆珍珠誠可愛,白須太守亦何痴。十年結果知誰在,自向庭中種荔枝。

除開這些歷史典故,在現實生活中涪陵、江津等地,仍種植有較大規模的荔枝園。並且全市共有9處以「荔枝」為名的地方:涪陵的荔枝街道和崇義街道荔枝園社區、江津的荔枝林、綦江的荔枝溝、武隆的荔枝坪、秀山的荔枝坪和荔枝子灣、彭水的荔枝堡和荔枝園,裡面包含有1個街道、1個社區和7個小地名,這些地名的由來或多或少與荔枝的種植與生產都有著一定的淵源。

為什麼唐代重慶的荔枝分布比現在廣?

荔枝的生長對地理位置和氣候有著嚴格的要求,按照古代文獻的記錄,不僅僅是涪陵,萬州、忠縣、豐都等長江河谷、三峽地區都普遍生長著荔枝。但是為什麼到了現在,重慶的荔枝分布範圍縮小,許多地方已不見荔枝樹的身影呢?

通過古氣候和古文獻研究,相比於現在,隋唐正好處於一個氣候暖期,重慶長江沿線地區的氣候普遍比現在更加溼熱,比較適合種荔枝。只是到了北宋末、南宋初,由於氣候變化,盆地大部地區平均溫度降低了2℃左右,這才導致原來在重慶大面積生長的荔枝因溫度過低而消失。以至於現在,重慶的荔枝分布可以用「零星」一詞形容。

實況新聞—重慶時報記者 張青蘭

原標題:重慶產荔枝可追溯到唐代,現在還有很多地方叫「荔枝」


【免責聲明】上遊新聞客戶端未標有「來源:上遊新聞-重慶晨報」或「上遊新聞LOGO、水印的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稿件均為轉載稿。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與上遊新聞聯繫。

相關焦點

  • 重慶掌故 | 荔枝與重慶竟然有這麼多故事
    在多數人的印象中,荔枝產於低緯度的嶺南一帶,位於四川盆地的重慶,因為地形與氣候的緣故,與荔枝並無太大關聯。其實,重慶不僅生產荔枝,還有許多地方都以荔枝命名,自古以來與荔枝就有著密切的聯繫。
  • 荔枝古道將申請世遺 傳專為楊貴妃運荔枝修建
    58歲的達州市文史資料研究員高洪銀表示,荔枝道從重慶到西安,全程上千公裡,在達州境內約有400多公裡的距離,現在已經有些路段已被公路、鐵路所覆蓋,有些路段被水淹沒,有些路段又人跡罕至等,保留下來的基本為約1米多寬的石板路。  為吃鮮荔枝 專修「荔枝高速」?
  • 讓楊貴妃嘴饞的,是哪裡的荔枝?
    圖自《中國國家地理》2008年09期福建有觀點認為福建,可能是楊貴妃所嗜荔枝的貢地八閩大地自古盛產荔枝北宋書法家蔡襄是福建人莆田有一道傳統名菜——荔枝肉,因烹調後因外型形似荔枝而得名。佔世界荔枝產量的三分之一蘿崗桂味、增城掛綠…品種之盛,令人眩目而其中最知名的品種——妃子笑自然是化用自楊貴妃的典故「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
  • 閒話「荔枝貢」重慶是荔枝原產地
    □ 作者 蘇祖斌無事閒翻書,道光年間撰成的江北廳志上《物產》章居然有「荔枝」一節,說明重慶江北一帶也曾經是荔枝產地。志書上《果譜》:「荔枝以林檎為兄,石榴為弟,龍眼為奴。」《群芳譜》:「初出嶺南及巴中渝涪,閩為第一,蜀次之,嶺南為下。」
  • 重慶周邊這些地方荔枝熟了,讓我們一起去摘摘摘
    來源:華龍網據有關史料及地方文獻記載,唐玄宗為滿足楊貴妃吃荔枝的願望,頒旨在涪州興建荔枝園(古稱妃子園),並從涪陵修建專供運輸荔枝的驛道直達長安,全程1000多公裡,現在我們稱之位「荔枝古道」。來源:重慶地理地圖所以,讓楊貴妃開懷一笑的荔枝,並不是來自嶺南之地,而是我們重慶的涪陵一帶。這麼一說,大家是不是想立馬嘗嘗咱們重慶的荔枝呢?
  • 一騎紅塵妃子笑,楊貴妃所食荔枝產地原來是重慶
    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楊貴妃喜食荔枝,因這種水果不易儲存,所以唐玄宗命人快馬運輸,不知累死多少良馬才能換來妃子一笑。蘇軾有詩云,「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所以人們很容易認為楊貴妃所食荔枝也是來自嶺南。其實從當時的運輸條件看,荔枝是否來自嶺南還大有可商榷之處。
  • 荔枝來、妃子笑,楊貴妃吃的荔枝是從哪運來的?
    「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道出了唐玄宗對楊貴妃的寵愛,和楊貴妃對荔枝的喜歡。正史之中並沒有明確的記載,歷來關於楊貴妃所吃的荔枝產地有三種說法,分別是嶺南、福建、巴蜀(四川)三個地方。2、巴蜀(四川)當時的四川也能盛產荔枝,主要集中在涪州、巴州(今四川巴中)、通州(今四川達州)一帶,楊貴妃喜歡吃荔枝也是因為故鄉盛產荔枝,從小就愛吃荔枝的緣故。從古籍中的「荔枝道」(子午道)可知,通過「荔枝道」(子午道),能夠在2日之內把荔枝運達長安,保證荔枝的新鮮。
  • 「妃子笑」尋蹤 解密楊貴妃所食荔枝產地之謎
    相傳唐玄宗為了討得楊貴妃的歡心,不惜千裡迢迢,從遙遠的南方為她運來新鮮荔枝,為此,杜牧留下了千年傳誦的古詩「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長安及其附近皆不產荔枝,荔枝必然來自長安以南的地方。這盛產荔枝的南方,不外乎以下幾處:其一,福建;其二,兩廣;其三,四川。多年以來,幾乎每個盛產荔枝的地方,都試圖把自己和楊貴妃聯繫在一起。
  • 唐玄宗楊貴妃之荔枝道沿革再考
    在諸多的蜀道中,荔枝道是唯一以植物命名的道路。因唐代天寶年間北運楊貴妃所嗜荔枝而極具盛名,並在這一時期達到鼎盛。歷史上由關中翻越巴山去巴蜀主要有三條道路:西為金牛道,中為米倉道,東為荔枝道。三道目的地各有不同:金牛道通往成都;米倉道通往巴中,沿巴江可至川東南諸地;荔枝道則是通往萬源、涪陵,進而聯繫重慶諸地。
  • 【科普閱讀】楊貴妃吃的荔枝產自哪兒?
    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這首杜牧的《過華清宮絕句》家喻戶曉。但由於正史沒有明確記載,致使楊貴妃所吃的荔枝產自何處竟然成為一段歷史公案。  從唐朝末年至今,楊貴妃所吃荔枝來自哪裡一直莫衷一是,總的來講有三種說法,分別是嶺南(兩廣)、福建、蜀(川渝)三個產地。關於這三種觀點,許多學者都進行了激烈的論證。但是他們都忽視了一個重要因素——氣候變化曾經致使荔枝分布地域發生了很大變化。
  • 唐代送給楊貴妃的荔枝,究竟來自廣東還是四川?
    下面,我就從荔枝產地、荔枝品質、史書記載和荔枝運輸等四個方面和大家進行具體分析,當時楊貴妃所吃的荔枝究竟來自哪裡?01荔枝產地說到荔枝的產地,大家首先想到的肯定是廣東,然後是隔壁的廣西,但說四川產荔枝,可能很多人還是第一次聽說!
  • 荔枝採摘攻略:讓你實現荔枝「自由」
    又是一年荔枝到,古有貴妃翹首盼,今有美人口口笑對於我這個饞貓,每年這個季節,是最開心的,畢竟荔枝是真愛!今天就給大家整理出來了重慶周邊的荔枝採摘地011、江津塘河鎮這裡估計很多小夥伴知道,因為這裡種植荔枝歷史比較悠久,百餘年的荔枝樹就有近30
  • 楊貴妃喜歡吃的荔枝來自哪?中國六大荔枝之鄉,有你的家鄉嗎?
    夏天,也是吃荔枝的季節,荔枝肉厚,質爽脆,味清甜,連楊貴妃都喜歡的不得了。所謂」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能博楊貴妃一笑的荔枝它來自哪裡呢?中國名副其實的荔枝之鄉都有哪些?下面請和小編走進荔枝的世界。
  • 楊貴妃吃的荔枝從何而來
    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  杜牧這首詩,吟述了當年唐明皇詔令地方,為唐朝貴妃楊玉環飛馬進貢她最喜愛食的果品——荔枝的情景。荔枝,又名丹荔,屬無患子科。其果味甘甜濃鬱,營養豐富,能止渴通神,益智健氣,一向為歷代騷人墨客所青睞,留下許多讚美的詩文。那麼唐朝楊貴妃吃的荔枝來自何地?
  • 為什麼重慶也產荔枝和龍眼?
    筆者生活在重慶,每到夏天,街頭都會出現荔枝或龍眼這種時令水果。這些荔枝大多是從廣東、福建等南部沿海省份運來的。在小的時候,可能是由於當時的運輸方式不完善,街頭的荔枝雖然是一種新奇的水果,但是它的味道卻被一些人詬病,說是像爛紅薯。
  • 從楊貴妃鍾愛荔枝出發,淺析「荔枝道」的開闢及歷史意義
    荔枝味甘甜氣香馥,自在中國栽種之後,向來是歷代文人墨客所青睞的水果之一。根據考證,整個古代和荔枝相關的詩篇有上百首之多,或寓情於景,或借景抒情。對荔枝最為熱愛且被後世熟知的,當屬四大美人中有"羞花"之稱的楊貴妃。所謂"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當甘甜的荔枝與傾國傾城的美人相遇,雖不能產生化學作用,卻產生了很多故事。
  • 再談荔枝道:楊貴妃所吃荔枝來自何方
    而敦煌、吐魯番文書等民間文書中的技術表述又往往囿於缺乏統一的技術交流平臺而陷入自說自話的境地。因此技術問題的研究難上加難。本文的問題就是唐代有無可能遠距離運輸新鮮荔枝,以及唐代嶺南、巴蜀交通效率究竟如何?荔枝產地:巴蜀vs嶺南vs福建?
  • 楊貴妃沒有荔枝時吃的什麼水果?
    楊貴妃是中國古代四大美女之一,姿質豐豔,善歌舞,通音律,為唐代宮廷音樂家、舞蹈家。和大家提起楊貴妃的時候,大家都會在腦子中想到幾個描述她的詞:胖、愛吃荔枝,還有別的嗎?當年楊貴妃想吃荔枝,自然是唐玄宗一句話的事,儘管路途遙遠,困難重重,這都不在話下。況且,皇上的姨太太要吃幾個荔枝,對出產荔枝的地方而言,簡直是極大的信任。大文學家蘇軾有一首《荔枝嘆》,描述的就是當時楊貴妃吃荔枝的情景,詩中嘆道:「飛車跨山鶻橫海,風枝露葉如新採。
  • 楊貴妃吃荔枝為何被千古詬病?專家:看看荔枝怎麼運輸的
    歷史不應該僅有消除偏見,它還應該孕育熱情。妃子乘紅塵笑,無人知荔枝來。」有讀者提出疑問,古代宮廷達官貴人吃荔枝不是很正常嗎?千百年來,楊貴妃吃荔枝為何挨罵?據史料記載,早在漢代,就有荔枝北遷的先例。漢武帝第一次品嘗荔枝大約是建元元年(前140年),南越王趙佗獻上一些貢品,其中就包括荔枝。漢武帝吃了荔枝後,非常喜歡。他還命人在上林苑修建福禮宮,用來移植荔枝樹。
  • 用油炸著吃的荔枝?楊貴妃知道了會怎麼想?
    大家都知道在古代交通非常不發達,很多水果是不會被所有人吃到的。只有皇族、達官貴族才能夠吃到進貢來的奇異水果,這其中就包含了荔枝。荔枝果實飽滿香甜,營養豐富,深受楊貴妃喜愛,所以大家都叫荔枝為「貴妃笑」。那麼楊貴妃到底有多愛吃荔枝呢?據史料記載,楊貴妃吃荔枝吃到中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