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幾類孩子,在社交圈中不太吃香,跟人交朋友時往往易屢屢碰壁

2020-10-01 母嬰參考


執筆:王豔微

編輯:劉一之

定稿:蘇子後

如今不少父母對於孩子的學習成績格外重視,但卻忽視了他們交朋友的能力,其實社交能力是一個人情商的體現,培養良好的社交能力,不僅能提升情商,更是健康成長的需要。

本文配圖均源於網絡,圖文均無關

社交缺乏經驗,女孩被同學「移出群聊」

當孩子有了屬於自己的手機後,也會像大人一樣建立屬於自己的線上朋友圈。君君就目睹了女兒朋友群裡的「愛恨情仇」。

女兒的這個群裡,其中一個小女孩L話比較多,在群裡一直訴說著自己的開心事,但群裡並沒有人回應。只有另一個女孩M回應了,可沒想到一來一往之間,也許是言多必失,兩人竟起了爭執,而女孩M又是群主,一氣之下,就把L移出了群聊。

最後,聽女兒說,由於這波操作,兩個女孩之間反目成仇了,原本兩個關係要好的朋友,現在在學校看到對方都是互不理睬。

雖然這些只是小女生的矛盾,但如果放大了看,也能看出孩子在社交過程中缺乏經驗。

交朋友是一件很平常卻很重要的事情,然而很多孩子在進入校園後,難以融入集體環境中,尤其是有些性格的孩子難以交到朋友。

這3類孩子,在社交圈中不太吃香

1、內向的孩子

有些孩子性格比較內向,不擅長與人交往,總是沉默寡言的,既不喜歡過分熱鬧的場面,也不喜歡被人注視的感覺,往往總是躲在一邊,顯得格格不入。

但其實這類孩子並非不願意交朋友,他們也需要朋友的溫暖,只是他們通常不敢主動邁出去。

然而一段美好的友誼都是相互的,你找我玩,那麼下次我也會找你玩,一來二去,友誼就建立起來了,但若是總是被動的等別人來邀請,又怎能交上朋友呢?

作為家長,還請有耐心一點,在日常生活中多帶孩子接觸接觸外面的世界,教會他們如何表達自己。

2、霸道的孩子

有些孩子在家裡時,一家人總是圍繞著他轉,所以到了學校依然想要享受被人捧著的感覺,總是以以自我為中心,只顧慮自己而不在乎別人的感受,這樣的孩子跟人交朋友時往往容易屢屢碰壁。

要知道,每個孩子都是家裡的心肝寶貝,誰也不會妥協著誰,若是在集體環境中,總是想要別人遷就自己,不把朋友放在平等的地位,試問哪個小朋友願意和這種不講理、霸道的孩子做朋友呢?

所以,在生活中,家長應該和孩子多溝通交流,讓其明白總是一副「霸道總裁」的樣子,在學校並不會受到歡迎。

3、自私、小氣的孩子

懂得分享在朋友相處時是很重要的,如果孩子不願意和別人分享自己的玩家、零食,只想著從別人那些獲取好處, 不能吃一點虧, 任何事都斤斤計較,那麼這種自私、小氣的性格恐怕會讓同學避之不及,所以也很難交到朋友。

父母若是從小培養孩子的社交能力,提高其情商,自然能學會如何與人相處,如何化解矛盾,正所謂「花若盛開,清風自來」。

父母做好這一點,幫助孩子學會社交

你的孩子是否也不懂得分享,不懂關愛?是否只考慮自己,不顧及他人的感受?是否不合群,見人總是躲避?是否喜歡嘲笑,欺辱其他小朋友?

想必家長都為這些問題而感到苦惱,但其實,家長也不必心急,孩子的社交能力都是從小一點一點培養起來的,家長要幫助孩子學會應對社交問題,學會交往,使其成長之路更加順利。

這本兒童能力社交養成課是專門為兒童社交能力設計的能力培養手冊,書本不僅有俏皮可愛的圖畫和詼諧幽默的故事,還有孩子面對社交時的各種表現,幫助孩子學會懂禮貌、與人溝通,融入集體生活。

其次,書本也讓父母明白對於孩子發生人際問題時,先不要妄自菲薄下定論,也不要隨意幹預到孩子之間的衝突中,而是要學會適當放手,在必要時給出指導性建議,讓其學會化解衝突和矛盾。

另外,書本還有問答、測試互動的環節,家長不妨和孩子一起讀一讀,做一做,在親子閱讀中提高孩子的社交能力,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成為受歡迎的小朋友。

相關焦點

  • 女孩因名字太怪而無法保研,想要改名卻屢屢碰壁,父母急得落淚
    一個孩子的降生會給一個家庭帶來無限的歡樂,一家人都會沉浸在喜悅之中。當然,也有一個問題會困擾著大家,那就是給孩子起名字。名字代表著一個人的社交符號,一般父母在給孩子起名字的時候會寄託自己對孩子的期望。有些人認為孩子起一個簡簡單單,大大方方的名字就挺好。
  • 不看監控不知道,有3類孩子在幼兒園易被同學排擠,老師不一定管
    有的孩子就能在新環境裡如魚得水,段時間內適應得很好,有的孩子卻會碰壁,各種社交問題冒出來,家長一定要及時發現,及時引導。,這孩子確實一直不太合群。不願意多說話。」老師說:「嗯,您說的也只是一方面,其實我看得出來,很多時候小輝是很想跟大家接觸的,但他的性格內向並不是主要原因,有很多性格內向的孩子,照樣有朋友。可小輝不一樣,就拿那天的遊戲課來說,大家有點排擠他,說他是個愛哭鬼。
  • 《變形計》吳越屢屢碰壁 吳倩雯面對英語犯了難
    網易娛樂9月23日報導 吳越與吳倩雯的變形生活即將落下帷幕,本期節目中,吳越為了還錢拼命打工,卻屢屢碰壁,他的打工之路還會遇到哪些困難?吳倩雯去國際學校上學,全英文教學令她倍感焦慮。「賣花」是吳越想到的輕鬆又來錢快的活兒,然而,當信心滿滿的他拿著花來到廣場叫賣時,卻沒有一個人前來買他的花。無可奈何之下,吳越換了一個人流量多的地方去賣花,從白天到黑夜終於將花賣完了。賺了錢填了坑的吳越,卻錯過了回鎮上的班車,儘管是夏日,但夜晚氣溫很低,冷的瑟瑟發抖的吳越,四處轉悠了半天,才找到了一家銀行,在裡面將就了一晚。
  • 「畢業即失業」的幾類大學生,找工作往往容易碰壁,希望其中沒你
    文|幸孕姐(高級母嬰護理師,原創不易,請勿抄襲)不得不承認,相對於高中來說,大學可謂是「自由者的天堂」,在這裡不僅沒人嚴格管教你,而且能讓你感受到生活不一樣的魅力,一切看起來似乎都很美好。但是幸孕姐要說的,大學裡有三類學生在畢業後「最不值錢」,畢業即失業,找工作往往容易屢屢碰壁——
  • 碰壁30天計劃——逆商教育實戰版,給孩子的新年禮物
    從上千條留言和逾萬條分享和收藏中,我感受到很多人都有類似的痛點。其實這個視頻之所以引起我的關注和深刻反思,也是因為兒子有類似的痛點。因為害怕被拒絕,所以很少提什麼要求。受到批評時,容易自我否定。尤其是前陣子屢屢被班主任批評,兒子一度心情非常低落,仿佛跳不出這種消極的怪圈。
  • 碰壁30天計劃——逆商教育實戰版,送給孩子的新年禮物
    文 / 魔斯媽媽前陣子發了一篇文章,講一個中國小夥蔣甲憑「碰壁100天實驗」北美逆襲的故事,引起很多網友的共鳴。從上千條留言和逾萬條分享和收藏中,我感受到很多人都有類似的痛點。其實這個視頻之所以引起我的關注和深刻反思,也是因為兒子有類似的痛點。因為害怕被拒絕,所以很少提什麼要求。受到批評時,容易自我否定。尤其是前陣子屢屢被班主任批評,兒子一度心情非常低落,仿佛跳不出這種消極的怪圈。剛好看到這個「碰壁實驗」的視頻,兒子很受觸動,還和我說自己也想試試。
  • 情商低的孩子,背後往往是這幾種父母!家長不改變孩子很難有出息
    另一個叫天天的孩子是最令她頭疼的,天天是班裡的小霸王,經常與同學鬧矛盾,吵著吵著還會動手,老師一問就是對方的錯。閨蜜說,她深感孩子的性格跟家庭教育息息相關,昊昊的父母客氣有禮貌,孩子也懂事。而天天每次與其他小朋友鬧矛盾後,家長總是不問清事情原由就指責對方,這讓老師的溝通工作很難做。
  • 孩子社交能力差?父母的過度幹涉,會讓TA的交友圈越來越窄
    她覺得鄰居家染了頭髮的小姑娘太臭美了,心思不在學習上,不能讓囡囡和她一起玩。一起上興趣班的幾個小男孩又太調皮搗蛋了,總是搶走囡囡的玩具,王媽媽覺得這是在欺負囡囡,堅決不允許女兒跟他們一起玩。親戚家的小孩很喜歡炫耀,張揚的不得了,王媽媽一向看不上,也不讓孩子跟她玩。就這樣,囡囡的社交圈子越來越窄,因為大家都知道她有個很嚴厲的媽媽,於是就慢慢的疏遠了她。囡囡也因為媽媽的過度管控,越來越膽怯、內向。
  • 改善親子關係、輕鬆融入6-10歲孩子社交圈的小妙招
    改善親子關係、輕鬆融入6-10歲孩子社交圈的小妙招老同學對我的親和力感到難以置信,因為她家孩子一向被認為很害羞也不容易跟大人交流她家孩子跟她夫婦的感情也不深,親子關係有時不太融洽。6-10歲的小學生社交圈中,極為熱門的話題和課間最受歡迎的書是「腦筋急轉彎」以及「笑話大全」——畢竟智慧與幽默並重的人到哪裡都是受歡迎的!老同學家孩子個性文靜,智商很高,但顯然也是腦筋急轉彎高手,我只能拿出難度級別高些的題出來。以下10題考考你,能回答6個以上完全可以輕鬆融入孩子社交圈。
  • 心理學:擁有社交恐懼症的人,往往有不好的童年
    01你身邊有害怕社交的人嗎?無法融入到新的群體生活,喜歡宅在家裡,寧願整天躺著,也不願意出去跟別人說話,交流。寧願宅在家裡,也不願意出門。她曾留過學,家裡是非常的有錢。當時,我很好奇,為什麼她的家境如此優渥,會怕社交呢?我朋友說,「我表姐的媽媽把她管得太嚴了,對她的控制欲非常的強,從小的時候,她做了一點讓她不如意的事,就會打她。
  • 孩子社交能力差?父母的過度幹涉,只會讓TA的交友圈越來越窄
    一起上興趣班的幾個小男孩又太調皮搗蛋了,總是搶走囡囡的玩具,王媽媽覺得這是在欺負囡囡,堅決不允許女兒跟他們一起玩 親戚家的小孩很喜歡炫耀,張揚的不得了,王媽媽一向看不上,也不讓孩子跟她玩。 就這樣,囡囡的社交圈子越來越窄,因為大家都知道她有個很嚴厲的媽媽,於是就慢慢的疏遠了她。囡囡也因為媽媽的過度管控,越來越膽怯、內向。
  • 「怎麼沒人通知我」?畢業聚餐顯露社交能力,三種孩子往往被落下
    「文/萌主媽咪育兒經(原創,歡迎個人轉載分享)」在信息網絡發達的現代社會,人們溝通都是通過手機、電腦等虛擬界面,社交能力逐步退化。而那些社交能力突出的人,往往在工作生活中更加順風順水。而最能體現社交能力的場所不是學校、不是辦公室,而是「畢業聚餐」。人一生終會有很多群同學團體,小學、初中、高中等等,甚至中途轉學會更多,而參加畢業聚餐的機會越多,就代表這個孩子的人緣更好、社交能力更強。「怎麼沒人通知我」?
  • 小小寰球 有幾個蒼蠅碰壁!
    蠅類概述本文題目有標題黨之嫌。其實,小小寰球,有蒼蠅無數,它們處處滋生,到處碰壁。
  • 不送她禮物她就不跟我玩了!孩子的這些社交難題怎麼辦?
    孩子越大,與同齡小朋友的交往問題就越發複雜和有挑戰性。我們總結了5-8歲孩子最難應對的同齡交往問題,希望我們的解答能為家長們幫助孩子解決類似問題提供一些思路。媽媽,她不跟我玩了怎麼辦?孩子為什麼沒朋友?這個問題比較複雜,就不在這裡展開討論了,只提示兩個方向:第一,要多觀察孩子在與同齡小夥伴玩耍時的狀態,看看是否在社交技能方面有所欠缺,然後再想辦法提供針對性的幫助。第二,在社交方面,父母要扮演橋梁的角色,幫助孩子打開局面。比如主動邀請小朋友來家裡玩,平日抽時間帶幾個孩子一起遊戲等等。
  • 孩子的社交圈,怎麼跟我想的不一樣呢?一本書告訴你答案
    「我的孩子合群不合群?」「他怎麼又跟朋友鬧矛盾了?」「為什麼他會為了朋友頂撞我?」提到兒童社交,家長總有很多的憂慮和疑問。兒童及青少年的社交生活和家長想像得完全一樣嗎?與成人社交又有什麼不同?孩子成長到一定階段,為什麼會做出一些令人不可思議的行為?而家長又可以為他們做些什麼呢?
  • 一個優質的社交圈,12-18人就足夠了
    大部分成功學書籍都說社交圈子很重要,但事實通常並非如此。我們發現,有些人雖然認識很多人,但卻並未因此取得傑出的成就,他們的精力往往被過於分散了。同樣,那些愛搞政治、認識許多企業領導者的人,也不見得一定會成功。無可否認,認識一些有權勢的人固然重要,但是如果你的社交圈子中有太多這樣的人的話,同事和下屬往往就會覺得你過於利己主義,從而使你失去他們的支持。
  • 高中生輪毆初中女生拍裸照判刑,有這幾類特徵的孩子最易被欺凌
    網友們紛紛譴責這兩個高中女生的行為,並表示判刑判的太輕了,應該多判幾年。電影中有三處都展現了校園欺凌,電影剛開始時那個因為校園欺凌跳樓自殺的女生;曾經參與校園欺凌的人成為被欺凌者;因為目睹了跳樓自殺女生被欺凌的場景,又幫助過被欺凌者的女主角最終也成為了被欺凌的對象,被群毆,並且被逼剃頭髮、脫衣服拍裸照。
  • 家庭教育:父母和老師要有意識幫助孩子建立他的社交圈
    父母和老師要有幫助孩子建立社交圈的意識,該出手時就出手。第一、給孩子創造良好的社交環境。一定要多帶孩子出門去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如果孩子總是呆在家裡,接觸的人很少,他與人交往的能力肯定強不了。經常帶孩子到小區裡玩,給他發展一些固定的玩伴,也可以邀請小朋友到家裡來玩。
  • 窩裡橫,外面慫的孩子,多半是爸爸帶出來的,不改正早晚碰壁
    文|文兒三字經有云:養不教,父之過。孩子沒有教育好,那是身為父親的責任。但是到了如今這個現代社會,很多人卻理所當然的把教育孩子的責任推到媽媽身上,孩子出現什麼問題,那都是媽媽沒有教育好,沒有管教好,簡直太冤了。
  • 「我能跟你們一起玩嗎?」孩子教科書式的禮貌,為何總被拒絕?
    不難發現,許多孩子非常有禮貌,他們想跟別的小朋友玩時,會乖巧地問&34;,然而效果卻似乎不盡人意。孩子教科書式的禮貌,為何總被拒絕?倩倩家有個3歲的女寶,寶寶在家長的教育下十分有禮貌,很是乖巧。當女兒問其他小朋友&34;,對方如果只有一個人,多半會同意;但如果對面是幾個小朋友,女兒往往會被拒絕。這句教科書式的社交金句,為何卻屢屢在小朋友這裡碰壁?倩倩看著眼泛淚花、委屈得不行的女兒,陷入了疑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