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二的法學女生在寢室出庭告了國內知名電商平臺,這是全國首例「搜索服務」違約案

2020-08-18 錢江晚報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首席記者 肖菁 通訊員 杭互法

不知道你有沒有想過,自己在電商平臺購物搜索時,搜索結論和自己設想的不大一樣,這是為什麼。

今天杭州網際網路法院開庭審理了一起消費者訴某網絡平臺的服務合同糾紛案,消費者告的「點」很獨特,劍指「搜索」,她認為平臺刻意地調整算法權重,而這種調整「打擊、幹擾了特定平臺內商家的經營活動」,由此認為在一定程度上這也算一種違約,要求平臺支付違約金1元。

原告是上海交大一位在讀的法學研究生,開學就研二了。她沒有請律師,今天上午她在自己的寢室裡遠程出庭。

這是全國第一例消費者因檢索服務狀告電商平臺違約案。

我搜索「國美冰箱」為什麼出來的不全是國美冰箱

原告女生說,事發於她想在某知名網購平臺購買一臺「國美牌冰箱」。

她輸入「國美冰箱」詞條進行搜索,網頁搜索的結果顯示排名前三的均非國美牌冰箱,在排名前八的檢索結果中,國美牌冰箱僅佔四位。手機端搜索的結果顯示排名前十的產品中僅四件為國美牌冰箱,再次搜索的結果為排名前十的產品中僅三件為國美牌冰箱。

原告女生認為「平臺為了打擊、幹擾特定平臺內商家經營活動而調整算法權重,必然違背電子商務平臺與用戶之間的合同目的,系違約行為」。

通俗地來說,原告女生要表達的意思大致上就是,我搜索的是國美冰箱,為什麼出來的不全是國美冰箱。

你平臺特定的一種算法和權重的調整而導致呈現的搜索結果不那麼合理,而這種不合理「辜負」了消費者的信賴,應該認定為是一種用戶服務上的違約。

電商平臺說算法是基於相關性的模糊匹配,

為了更好地展現商品豐富性和匹配用戶需求

在這個官司之前,記者沒有聽說過國美牌冰箱,也試著搜索了一下「國美冰箱」。

發現通過百度搜索,沒有搜到這個國美牌冰箱,出現的都是其他品牌的冰箱,還有國美電器銷售的冰箱。

然後在作為此次官司的被告平臺上搜索,出現的結果確實如原告所說,前十裡面有三四家是國美冰箱,其他是其他品牌的冰箱,還有國美電器銷售的各品牌冰箱。

可以說,國美牌不是一個具有較高知名度和市場佔有率的冰箱品牌。

在法庭上,被告平臺說,他們檢索功能的基礎算法,是基於相關性的模糊匹配。具體到本案來講,搜索結果相關性包括:在商品標題、型號、詳情頁等信息中,涉及或包含如「國美」「冰箱」關鍵詞的商品;店鋪名中包含如「國美」關鍵詞的商品,比如「海爾國美專賣店」出售的冰箱;國美牌冰箱;其他比如與 「國美」、「冰箱」關鍵詞有關其他冰箱用品。

平臺基於檢索詞篩選出具有相關性的商品信息後,會實時綜合商品或店鋪相關的各方面因素對搜索結果進行排序。

目的是從消費者的角度出發,在向用戶展現儘可能豐富的商品信息的同時,將大多數用戶認為更好的商品展現在前面,幫助用戶更加高效地選擇。

而搜索基於這種「相關性的模糊匹配」也是在目前各大網站被廣泛採用的,所以沒違約。

而且搜索功能如何設定,法律也沒明文規定,平臺與消費者之間也沒明確約定,屬於平臺的自治。

最後,被告平臺還質疑了原告的訴訟資格。因為原告的意思是搜索出現的不全是國美,其實是對國美牌冰箱的不公平,那應該屬於商家利益,原告沒有訴訟資格。

法院總結了四大爭議焦點

法院經審理認為,此案的爭議焦點為:1.原告是否適格?2.被告提供的檢索服務是否符合交易習慣?3.被告提供的檢索服務是否符合合同目的?4.如果被告提供的檢索服務存在違約,應承擔何種法律責任及責任的大小?

原告堅持認為平臺的這種搜索的不符合消費者的普遍期待。

被告說,你要說我的搜索結果是為了「打擊、幹擾特定平臺內商家經營活動而調整算法權重」,是主觀臆斷。

該案系全國首例消費者狀告電商平臺提供的檢索服務違約案,該案涉及消費者用戶體驗與電商平臺營利性之間的平衡,涉及到檢索目的實現與時下人工智慧技術發展之間的匹配等問題,在推動電商平臺優化檢索服務方面具有重要意義。

案件沒有當庭宣判,仍在進一步審理中。

本文為錢江晚報原創作品,未經許可,禁止轉載、複製、摘編、改寫及進行網絡傳播等一切作品版權使用行為,否則本報將循司法途徑追究侵權人的法律責任。

相關焦點

  • 搜索結果「答非所問」95後女生狀告網購平臺 全國首例「電商平臺關鍵詞搜索案」在杭開庭
    杭州日報訊 8月18日,杭州網際網路法院開庭審理了一起「電商平臺關鍵詞搜索案」,被告為淘寶平臺,原告小趙是一名95後法學專業在校研究生,也是一名多年的淘寶用戶。 這場訴訟源自小趙在淘寶平臺上的一次購物體驗。
  • 全國首例消費者因檢索服務狀告電商平臺違約案開庭審理
    央廣網杭州8月20日消息(浙江臺記者汪婷)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導,通過電商平臺購物早已不是新鮮事,但您是否留心過,使用電商平臺檢索想要購買的商品時,網頁或手機端顯示的搜索結果是否符合您的預期或者匹配您的需要?這個平時很容易被大家忽略的用戶體驗細節,最近卻因為「首例消費者因檢索服務狀告電商平臺違約案」被熱議。
  • 全國首例檢索服務違約案開審 因用戶不滿網購平臺檢索結果
    趙小姐不高興了,她認為:雖然電子商務平臺可以根據經營經驗優化算法、調整權重,但最重要的還是向用戶提供所需要的有用信息;如果平臺為了打擊、幹擾特定平臺內商家經營活動而調整算法權重,採取搜索降重、屏蔽高銷量產品、屏蔽店鋪等行為,必然違背電子商務平臺與用戶之間的合同目的,系違約行為。隨後,趙小姐將網購平臺告到法院,請求確認該網購平臺提供的檢索服務違約,並支付違約金 1 元。
  • 全國首例消費者狀告電商平臺檢索服務違約案開庭
    8月18日上午,首例消費者因檢索服務狀告電商平臺違約案在杭州市網際網路法院開庭審理。因趙小姐打算網購一臺國美牌電冰箱,在pc端的某網購平臺購輸入「國美冰箱」詞條搜索後,卻發現排名前三位的都不是國美牌冰箱,而是其他品牌的冰箱信息。
  • 全國首例電商平臺訴「刷手」案警示作用
    近日,杭州市餘杭區法院對淘寶訴「刷手」李某一案作出判決,認定李某在淘寶的交易中,有24筆交易屬刷單行為,違反了淘寶規則,構成違約,支持了淘寶索賠一元的請求。這種「刷單」行為,不僅破壞了數據的真實性,而且也擾亂了網絡銷售的正常秩序,誤導消費者購買虛假好評的商品,不僅損害了網購平臺的聲譽和競爭力,也損害了消費者的權益。據報導,李某在淘寶的交易中,有24筆交易屬刷單行為,說輕一點是違反了淘寶的服務協議,構成違約;說重一點就是一種欺詐,是一種違反反不正當競爭法的行為。淘寶網對其作出限制登入處理顯然是十分必要的。
  • 【以案說法】檢索前三名都不是客戶想要的,網購平臺違約麼?
    隨後,趙小姐將網購平臺告到法院,請求確認該網購平臺提供的檢索服務違約,並支付違約金1元。8月18日上午,杭州網際網路法院開庭審理趙小姐訴某網購平臺網絡服務合同糾紛一案。這也是全國首例消費者因檢索服務狀告電商平臺違約案。現在開庭!!
  • 稱網購搜索涉嫌違約,消費者起訴淘寶網購平臺索賠1元案開庭
    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18日從杭州網際網路法院獲悉,本案中,原告趙某認為淘寶網購平臺未提供符合合同目的及交易習慣的檢索服務,涉嫌違約,故向該院起訴淘寶網購平臺,請求法院確認淘寶網購平臺提供的檢索服務違約,並支付違約金1元。該案系全國首例消費者因檢索服務狀告電商平臺違約案。
  • 全國首例電商平臺訴刷手案宣判:支持淘寶索賠1元
    原標題:全國首例電商平臺訴「刷手」案宣判,阿里打1元官司勝訴網購剁手無妨,刷單可要小心了。近日,浙江省杭州市餘杭區人民法院對淘寶訴「刷手」李某案作出判決,認定李某在淘寶的交易中,有24筆交易屬刷單行為,違反了淘寶規則,構成違約,支持了淘寶索賠1元的請求。據悉,這是全國首例電商平臺訴「刷手」案。2016年7月,淘寶發現李某的多筆交易存在刷單行為,對其帳號作了限制登錄處理。李某不服,去年5月一紙訴狀將淘寶告上法庭,要求解封帳號、道歉並賠償損失。
  • 搜索「國美冰箱」詞條後,排名前三位的商品卻不是國美冰箱,法學研究生狀告淘寶並索賠1元
    不少人在買買買時都遇到過這樣的情況:搜索出來的商品跟想要的不盡相同。趙小姐就是其中一位。趙小姐是上海某高校一名95後法學專業研究生。如果平臺為了打擊、幹擾特定平臺內商家經營活動而調整算法權重,採取搜索降重、屏蔽高銷量產品、屏蔽店鋪等行為,必然違背電子商務平臺與用戶之間的合同目的,是違約的。因此,趙小姐將淘寶告上法庭,要求淘寶支付違約金1元。
  • 淘寶網售假者被判在主頁刊登致歉聲明 系全國首例
    原標題:淘寶網售假者被判在主頁刊登致歉聲明 系全國首例據中國之聲《央廣新聞》報導,5月22日,淘寶網首頁公告欄一則致歉聲明引發關注,「我們的售假行為損害了消費者的利益和淘寶網的商譽,在此我們向平臺的消費者、其他誠信經營的商家、淘寶網致歉。」這也是全國首例法院判決售假者上淘寶說「對不起」的案件。
  • 明明搜索的這個品牌,為何跳出別的品牌?有人為此狀告網購平臺,索賠1元
    本報記者 張宇洲 通訊員 杭互法 李娜   本報訊 8月18日上午,杭州網際網路法院開庭審理趙某訴某網購平臺網絡服務合同糾紛一案。趙某認為某網購平臺未提供符合合同目的及交易習慣的檢索服務,涉嫌違約。此案是全國首例消費者因檢索服務狀告電商平臺違約案。
  • 全國首例電商平臺起訴售假賣家案在龍崗開庭 索賠321萬
    &nbsp&nbsp&nbsp&nbsp原標題:淘寶向售假店家 索賠321萬元&nbsp&nbsp&nbsp&nbsp該案昨在龍崗法院開庭,系全國首例電商平臺起訴售假賣家案&nbsp&
  • 全國首例電商平臺涉「反通知義務」案今二審開庭
    網店認為其無法繼續正常銷售,遂將淘寶公司及供貨商告上法庭。一審法院判決支持網店部分請求後,網店和淘寶公司均不服,相繼向上海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以下簡稱「上海一中院」)提起上訴。今天下午,上海一中院二審公開開庭審理了該起全國首例電商平臺涉「反通知義務」網絡侵權責任糾紛上訴案。
  • 全國首例電商平臺涉「反通知」責任案二審開庭
    本文轉載自中國智慧財產權資訊網網絡電商被投訴售假後申訴,電商平臺未恢復商品連結被訴網店被權利人投訴售假,電商平臺刪除商品後商家提起申訴,平臺以其申訴證據不足未恢復商品連結,電商平臺及及權利人因此均被訴至法院。
  • 北京首例網店售假被判賠平臺百萬元違約金
    隨後,京東公司又提起反訴,認為該商戶售假構成違約,請求法院判令其支付違約金。經過公開審理,北京市大興區人民法院一審判決商戶賠償京東公司違約金100萬元。近日,該案作出二審判決,駁回上訴,維持原判。截至記者發稿時,該案判決已生效。據悉,這是北京法院對商家網上售假判處懲罰性違約金的首例案件。
  • 網店不服被罰起訴淘寶,首例電商平臺涉反通知義務案二審開庭
    今年8月18日,全國首例電商平臺涉「反通知義務」網絡侵權責任糾紛上訴案開庭。2019年,一家淘寶網店被供貨商投訴售假。隨後,淘寶公司以申訴超時、申訴內容不成立為由,對網店採取扣分、扣除網店保證金及刪除商品連結等措施。網店認為其無法繼續正常銷售,遂將淘寶公司及供貨商告上法庭。
  • 淘寶網店狀告淘寶公司二審開庭,屬全國首例電商涉「反通知義務」案
    網店認為其無法繼續正常銷售,遂將淘寶公司及供貨商告上法庭。一審法院判決支持網店部分請求後,網店和淘寶公司均不服,相繼向上海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以下簡稱「上海一中院」)提起上訴。今天(8月18日)下午,上海一中院二審公開開庭審理了該起全國首例電商平臺涉「反通知義務」網絡侵權責任糾紛上訴案。
  • 【誠信建設萬裡行】把誠信作為電商平臺「壓艙石」
    淘寶高級行業運營專家嬴正介紹,售假者一經發現將被立即清退,而淘寶方面也將以違約或侵權為由起訴售假商家。  誠信建設是淘寶平臺發展壯大的基石。日前,淘寶公示《淘寶網「淘信用」與經營保障服務規範(徵求意見稿)》,擬通過經營歷史、違規記錄、買家關係、身份資質等維度,升級賣家的「淘信用」體系。這意味著,賣家們將擁有自己的「芝麻信用分」。  「沒有信任就沒有電商。」
  • 湘潭大學法學院·智慧財產權學院兩個女生寢室成員全部讀研
    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6月1日訊(通訊員 王惟郅)2020年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錄取工作還未落下帷幕,近日,湘大法學院·智慧財產權學院不斷傳來好消息,法學專業和智慧財產權專業分別湧現出一個「學霸寢室」,寢室成員全部成功保研或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