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首例電商平臺起訴售假賣家案在龍崗開庭 索賠321萬

2021-01-09 東方網

&nbsp&nbsp&nbsp&nbsp昨日,一宗「淘寶」平臺起訴售賣假名牌賣家的民事訴訟在深圳市龍崗區人民法院開庭審理。兩家涉嫌售假的店鋪分別由該案兩名被告劉某均、王某怡註冊,其中一家還是經營了十多年的「老店」。

&nbsp&nbsp&nbsp&nbsp原標題:淘寶向售假店家 索賠321萬元

&nbsp&nbsp&nbsp&nbsp該案昨在龍崗法院開庭,系全國首例電商平臺起訴售假賣家案

&nbsp&nbsp&nbsp&nbsp深圳新聞網訊 昨日,一宗「淘寶」平臺起訴售賣假名牌賣家的民事訴訟在深圳市龍崗區人民法院開庭審理。原告浙江淘寶網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淘寶網」)訴三名被告售假行為違反網絡服務合同和損害原告商譽,索賠共計321萬元。

&nbsp&nbsp&nbsp&nbsp原告的委託代理人陳述,2016年6月,淘寶網通過大數據打假系統,發現兩家店鋪銷售的施華洛世奇手錶存在售假嫌疑,涉嫌侵犯權利人為施華洛世奇股份有限公司產品的「施華洛世奇swarovski」商標,遂以神秘購買的方式在疑似售假店鋪購買了一塊「施華洛世奇」女表。經品牌方鑑定,被告銷售的商品包裝與正品不符,做工粗糙,顏色異樣,權利人給出了「所涉商品為假貨」的鑑定結論。

&nbsp&nbsp&nbsp&nbsp兩家涉嫌售假的店鋪分別由該案兩名被告劉某均、王某怡註冊,其中一家還是經營了十多年的「老店」。由於涉嫌侵權貨值較高,已涉嫌觸犯刑法,淘寶網將線索移送至警方。2016年8月10日,淘寶網與權利人及羅湖公安分局黃貝派出所聯合行動,查處了王某怡位於布吉的經營及居住場所,當場將劉某均抓獲,劉承認王某怡的店鋪實際由其管理經營。

&nbsp&nbsp&nbsp&nbsp該案在羅湖分局立案。此後,警方發現涉案的店鋪實際由劉某均與其妻陳某華共同經營。羅湖區人民檢察院對劉、陳二人提起公訴,案件經羅湖法院審理,二人分別被羅湖法院判處有期徒刑三年,緩刑三年,以及有期徒刑一年,緩刑一年。

&nbsp&nbsp&nbsp&nbsp原告的委託代理人稱,劉某均、王某怡、陳某華售假的行為違反原被告雙方的網絡服務合同,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標法》相關規定,構成商標侵權,對申請人商譽造成損害,請求法院判令三被告各賠償原告損失48萬元、92萬元及157萬元,另請求法院判令三人各賠償原告合理支出6萬元、6萬元及12萬元。

&nbsp&nbsp&nbsp&nbsp記者了解到,該案是全國首例電商平臺起訴售假賣家的案例。案件審理後,法庭宣布擇日宣判。(記者包力 通訊員張建國)

相關焦點

  • 淘寶起訴售假賣家 霸氣索賠321萬元
    淘寶起訴售假賣家 霸氣索賠321萬元  3月29日下午,深圳龍崗區法院開庭審理了全國首例電商起訴售假賣家的案件。該案曾在社會上引起關注,去年1月9日正式立案。因為涉案店主同時面臨刑事起訴,根據先刑後民原則,所以該民事訴訟直到一年後的昨天才正式開庭。
  • 網店賣假施華洛世奇手錶 被淘寶網起訴索賠321萬
    (原標題:網店賣假冒施華洛世奇手錶,淘寶網起訴3人索賠321萬元)3月29日下午,一起電商平臺起訴售賣假名牌賣家的民事訴訟在深圳市龍崗區人民法院開庭。原告浙江淘寶網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淘寶網」)訴三名被告售假行為違反網絡服務合同、損害原告商譽,索賠共計321萬元。澎湃新聞發現,2017年5月,上述三名被告中的兩人已被深圳羅湖區法院判處犯銷售假冒註冊商標的商品罪,分別被判處有期徒刑三年,緩刑三年;有期徒刑一年,緩刑一年。
  • 網店賣假冒施華洛世奇手錶,淘寶網起訴3人索賠321萬元
    3月29日下午,一起電商平臺起訴售賣假名牌賣家的民事訴訟在深圳市龍崗區人民法院開庭。原告浙江淘寶網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淘寶網」)訴三名被告售假行為違反網絡服務合同、損害原告商譽,索賠共計321萬元。夫妻網售假名表,還有假冒施華洛世奇公章該案原告的代理律師告訴澎湃新聞,2016年6月,淘寶網通過大數據打假系統,發現兩家店鋪銷售的施華洛世奇手錶存在售假嫌疑,涉嫌侵犯施華洛世奇股份有限公司的「施華洛世奇Swarovski」商標。
  • 全國首例電商平臺訴刷手案宣判:支持淘寶索賠1元
    原標題:全國首例電商平臺訴「刷手」案宣判,阿里打1元官司勝訴網購剁手無妨,刷單可要小心了。近日,浙江省杭州市餘杭區人民法院對淘寶訴「刷手」李某案作出判決,認定李某在淘寶的交易中,有24筆交易屬刷單行為,違反了淘寶規則,構成違約,支持了淘寶索賠1元的請求。據悉,這是全國首例電商平臺訴「刷手」案。2016年7月,淘寶發現李某的多筆交易存在刷單行為,對其帳號作了限制登錄處理。李某不服,去年5月一紙訴狀將淘寶告上法庭,要求解封帳號、道歉並賠償損失。
  • 網店不服被罰起訴淘寶,首例電商平臺涉反通知義務案二審開庭
    今年8月18日,全國首例電商平臺涉「反通知義務」網絡侵權責任糾紛上訴案開庭。2019年,一家淘寶網店被供貨商投訴售假。隨後,淘寶公司以申訴超時、申訴內容不成立為由,對網店採取扣分、扣除網店保證金及刪除商品連結等措施。網店認為其無法繼續正常銷售,遂將淘寶公司及供貨商告上法庭。
  • 全國首例電商平臺訴「刷手」案警示作用
    近日,杭州市餘杭區法院對淘寶訴「刷手」李某一案作出判決,認定李某在淘寶的交易中,有24筆交易屬刷單行為,違反了淘寶規則,構成違約,支持了淘寶索賠一元的請求。「刷單」是指買家、賣家以虛假交易的形式增加產品的銷量,提高商品排名和信譽度,誤導其他購買者。一般是由賣家提供購買費用,由「刷手」幫指定的網店賣家購買商品提高銷量和信用度,並填寫虛假好評的行為。這種「刷單」行為,不僅破壞了數據的真實性,而且也擾亂了網絡銷售的正常秩序,誤導消費者購買虛假好評的商品,不僅損害了網購平臺的聲譽和競爭力,也損害了消費者的權益。
  • 全國首例電商平臺涉「反通知」責任案二審開庭
    本文轉載自中國智慧財產權資訊網網絡電商被投訴售假後申訴,電商平臺未恢復商品連結被訴網店被權利人投訴售假,電商平臺刪除商品後商家提起申訴,平臺以其申訴證據不足未恢復商品連結,電商平臺及及權利人因此均被訴至法院。
  • 全國首例電商平臺涉「反通知義務」案今二審開庭
    今天下午,上海一中院二審公開開庭審理了該起全國首例電商平臺涉「反通知義務」網絡侵權責任糾紛上訴案。網店認為,淘寶公司的不當處罰行為導致網店排名大幅下降、網店瀏覽量也大幅減少,同時還嚴重影響商品連結的發布和限制參加淘寶平臺活動等,銷售額也因此大幅減少,故起訴要求投訴方和淘寶公司承擔侵權賠償責任,分別登報撤銷投訴、處罰,淘寶公司恢復網店商品銷售連結
  • 店鋪售假要支付20萬違約金 淘寶持續打擊售假商家
    淘寶高級行業運營專家嬴正介紹,售假者一經發現將被立即清退,而淘寶方面也將以違約或侵權為由起訴售假商家。誠信建設是淘寶平臺發展壯大的基石。日前,淘寶公示《淘寶網「淘信用」與經營保障服務規範(徵求意見稿)》,擬通過經營歷史、違規記錄、買家關係、身份資質等維度,升級賣家的「淘信用」體系。這意味著,賣家們將擁有自己的「芝麻信用分」。「沒有信任就沒有電商。」
  • 淘寶網店狀告淘寶公司二審開庭,屬全國首例電商涉「反通知義務」案
    今天(8月18日)下午,上海一中院二審公開開庭審理了該起全國首例電商平臺涉「反通知義務」網絡侵權責任糾紛上訴案。網店認為,淘寶公司的不當處罰行為導致網店排名大幅下降、網店瀏覽量也大幅減少,同時還嚴重影響商品連結的發布和限制參加淘寶平臺活動等,銷售額也因此大幅減少,故起訴要求投訴方和淘寶公司承擔侵權賠償責任,分別登報撤銷投訴、處罰,淘寶公司恢復網店商品銷售連結,並與投訴方連帶賠償網店經濟損失120萬元。
  • 【誠信建設萬裡行】把誠信作為電商平臺「壓艙石」
    淘寶高級行業運營專家嬴正介紹,售假者一經發現將被立即清退,而淘寶方面也將以違約或侵權為由起訴售假商家。  誠信建設是淘寶平臺發展壯大的基石。日前,淘寶公示《淘寶網「淘信用」與經營保障服務規範(徵求意見稿)》,擬通過經營歷史、違規記錄、買家關係、身份資質等維度,升級賣家的「淘信用」體系。這意味著,賣家們將擁有自己的「芝麻信用分」。  「沒有信任就沒有電商。」
  • 稱網購搜索涉嫌違約,消費者起訴淘寶網購平臺索賠1元案開庭
    澎湃新聞記者 張劉濤庭審現場 本文圖片均為法院提供8月18日,杭州網際網路法院遠程開庭審理1起起訴淘寶網購平臺的網絡服務合同糾紛案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18日從杭州網際網路法院獲悉,本案中,原告趙某認為淘寶網購平臺未提供符合合同目的及交易習慣的檢索服務,涉嫌違約,故向該院起訴淘寶網購平臺,請求法院確認淘寶網購平臺提供的檢索服務違約,並支付違約金1元。該案系全國首例消費者因檢索服務狀告電商平臺違約案。
  • 淘寶售假賣家冒充品牌方惡意投訴正版賣家,被判賠210萬
    淘寶賣家惡意投訴案網絡開庭宣判現場。 法院供圖賣山寨貨的淘寶賣家為抹黑正版賣家,竟私刻公章冒充品牌權利人,騙過電商平臺,把同平臺上賣真貨的賣家投訴至商品下架、搜索降權,造成巨大經營損失。1月24日,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從杭州鐵路運輸法院獲悉,原告王某起訴被告江某惡意投訴致其巨額損失,索賠經營損失等800萬元一案,該院於24日上午作出一審判決,惡意投訴正版賣家王某的被告江某承擔賠償責任,賠償原告王某經濟損失共計210萬元。
  • 拼多多商家售假被封號,卻起訴淘寶索賠,網友:這個鍋淘寶不背
    拼多多商家售假被封號,卻起訴淘寶索賠,網友:這個鍋淘寶不背拼多多自誕生以來,存在著很多的爭議,特別是前些天拼多多被指售假一事,讓用戶擔憂。為此拼多多為了能把控好平臺上商家的產品質量,就特意組建了稽查小組。
  • 全國首例消費者因檢索服務狀告電商平臺違約案開庭審理
    央廣網杭州8月20日消息(浙江臺記者汪婷)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導,通過電商平臺購物早已不是新鮮事,但您是否留心過,使用電商平臺檢索想要購買的商品時,網頁或手機端顯示的搜索結果是否符合您的預期或者匹配您的需要?這個平時很容易被大家忽略的用戶體驗細節,最近卻因為「首例消費者因檢索服務狀告電商平臺違約案」被熱議。
  • 淘寶網售假者被判在主頁刊登致歉聲明 系全國首例
    原標題:淘寶網售假者被判在主頁刊登致歉聲明 系全國首例據中國之聲《央廣新聞》報導,5月22日,淘寶網首頁公告欄一則致歉聲明引發關注,「我們的售假行為損害了消費者的利益和淘寶網的商譽,在此我們向平臺的消費者、其他誠信經營的商家、淘寶網致歉。」這也是全國首例法院判決售假者上淘寶說「對不起」的案件。
  • 全國首例消費者狀告電商平臺檢索服務違約案開庭
    8月18日上午,首例消費者因檢索服務狀告電商平臺違約案在杭州市網際網路法院開庭審理。因趙小姐打算網購一臺國美牌電冰箱,在pc端的某網購平臺購輸入「國美冰箱」詞條搜索後,卻發現排名前三位的都不是國美牌冰箱,而是其他品牌的冰箱信息。
  • 清華大學起訴網課擅用清華商標!3被告卻各執一詞,索賠300萬開庭
    清華大學起訴網課擅用清華商標!3被告卻各執一詞,索賠300萬開庭在我們身邊,有越來越多的商家、學校設立,他們都有著自己的「商標」或是品牌,商標不但代表註冊者有著專用權,更受到了法律保護,而某些商家或是其他機構的商標,在註冊後被人「盜用」的現象也存在著。近日,清華大學起訴網課一事已經開庭,這也受到了眾多關注。具體情況我們一起來看看。
  • 全國首例證券糾紛代表人訴訟案開庭
    新華社上海9月5日電(記者 朱琳娜)《上海證券報》5日刊發題為《全國首例證券糾紛代表人訴訟案開庭》的報導。文章稱,4日上午,全國首例證券糾紛代表人訴訟案在杭州市中級人民法院(下稱「杭州中院」)公開開庭審理。
  • 日本那家起訴了,索賠321萬!
    但是最近,這家店鋪的經營者和店鋪內產品的生產者被日本「無印良品」品牌的所有人一起告上了法庭,索賠321萬元。日前,餘杭法院開庭審理。原告:要求賠償經濟損失及合理費用321萬元原告起訴稱,其為第4471277號「無印良品」商標在第35類商品上的註冊商標專用權人,在中國經營有250餘家「無印良品」「MUJI」門店,在全球擁有上千家門店,銷售的產品涵蓋服裝、家具、家居生活用品等,具有很高的知名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