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素食,且做到營養均衡,就一定會瘦?未必!

2020-12-23 217健身窩

今天有粉絲私信問,自己是素食主義者,但是體重卻高達81kg,一直吃素食,且做到營養均衡,但為什麼減脂不理想?通過溝通發現,她的飲食中有很多深加工的「素肉」。

我以前介紹過,發胖的原因其實就是脂肪吃多了,或者碳水化合物吃多了,而碳水化合物會比較脂肪類食物更容易胖,解決方法就是「糖」和「油」分開吃,還有提高蛋白質攝入量。

而素食者也有很多蛋白質食物,我們叫植物蛋白質。而近年來全球吹起一股吃素風潮,連知名的連鎖咖啡店都推出「植物肉」或「未來肉」系列餐點。

有些人吃素是因為宗教信仰、有些是愛護動物和環境而選擇吃素。當然,還有許多人吃素是為了健康,減少身體的負擔。

而素食中的蛋白質是大都來自於穀物或者豆製品類中,如果是吃這些未加工的粗糧、豆類攝入植物蛋白質,是可以補充身體必須的蛋白質。

但是對於不習慣吃素的葷食者或肉食主義者來說,也有素食料理中常見的素肉可以選擇。

然而,市面上很多植物肉或是素肉並不是真的肉,而是經過加工製成的人造肉,這樣看經過加工的食物,不見得健康,更不見得會輔助減脂瘦身。

植物肉或素肉是怎麼做的?

很多地方很多人因為宗教等一些因素必須吃素,而身體必須的蛋白質攝入,還需要照顧味覺感官,所以出現了素肉、素雞,素鴨和素魚等各種素食人造肉。

這些素食「人造肉」是怎麼做的?首先我們先來認識素肉的組成原料。大部分素肉的主要原料是從「豆粕」萃取出的「大豆分離蛋白」再經過調味重組加工,形成市面上常見的各種素肉產品。

在外國,因為多數人不喜歡黃豆的味道,因此素肉的蛋白質的原料,常取自豌豆、糙米或是馬鈴薯等食材。

以素漢堡肉來說,常見的成分包含豌豆蛋白或大豆蛋白、馬鈴薯澱粉、糙米蛋白、椰子油、芥花油等,有些漢堡肉會添加甜菜汁著色,看起來更像真的肉,有些則會添加來自某些豆科植物中所含的血基質(Heme,又稱原血紅素)這種含鐵化合物來增添漢堡的肉味。

而為了要製成凝固這些原料製成塊狀的人造肉,需要使用甲基纖維素作為黏合劑,它是一種常用於調味醬或是雪糕中,增加黏稠度的植物性成分。

素肉和真肉的成分比較、素肉比動物肉健康?

素肉漢堡和牛肉漢堡中,假設有同等蛋白質含量和卡路裡含量的情況下,植物肉的飽和脂肪酸、膽固醇更少,且纖維更豐富,似乎更有利於健康,利於減肥。

但是比起真正的漢堡肉,植物肉的鈉含量高很多。以一塊生的約113克的牛肉餅來說,其鈉含量約為75毫克。然而,素漢堡中光漢堡肉的鈉含量就有390毫克及370毫克。

素肉比動物肉健康?

美國哈佛陳曾熙公共衛生學院(Harvard TH Chan School of Public Health)的胡教授(Frank Hu)表示,用堅果、豆類和其他植物性食品代替紅肉可以降低死亡率和慢性病風險,但並不能因此推論,吃純大豆或豌豆蛋白製成的加工漢堡一樣可以對健康有同樣的正面效果。

素肉和動物肉對人體的健康影響,還是取決於我們怎麼吃。胡教授表示,如果將一般漢堡換成純素漢堡,但卻照樣搭配薯條和含糖汽水,還是不健康的飲食內容。

素肉適量注意鐵質補充

由於素肉或植物肉的鈉含量比真的肉高,所以在飲食分量上需要控制。不僅如此,研究還發現,約25%純素者的血液中鐵質含量極低。相較於男性,女性有更高的缺鐵比例,因此女性素食主義者尤其要特別注意鐵質攝取。

肉類普遍都含鐵,而素肉或植物肉卻不含鐵。雖然許多植物的鐵含量很高,如全穀物、豆類和菠菜,但是這些植物所含的鐵質為非血基質鐵(Non-Heme Iron),比起動物來源的鐵質更難吸收,所以不注意飲食均衡的話,容易缺鐵。

為了幫助鐵吸收,英國倫敦國王學院(King's College London)的營養學家梅根·羅西(Megan Rossi)表示,某些食物的化學物質的特性,可提高其他化學物質的吸收率。建議攝取植物的鐵質時,搭配富含維生素C的食物,可以提升吸收力。例如富含鐵質的小扁豆可以添加富含維他命C的番茄醬來調味。

事實上,很多素食加工食品中,會添加鹽作為防腐劑。在純素的料理中,像素肉這些食物會加入較多的鹽,以塑造出和真的肉一樣吸引人,想一吃再吃的口感。

所以吃素肉的時候,記得控制好分量避免攝取過多的鈉,並補充較缺乏的營養及維他命,才能真正離健康更進一步。

所以,如果你想減脂瘦身的素食主義者,這一類的「素肉」儘可能少食,以為深加工的蛋白質食物為主、或者想法減少鈉攝入為宜。比如通過焯水減少鈉的攝入。

相關焦點

  • 孕期吃素食的媽媽如何均衡胎兒營養
    作者:寶寶知道 銘熙麻麻孕期吃素食的媽媽如何均衡胎兒營養如今有不少人選擇吃素,哪怕是在懷孕期間,也是比較青睞吃素食,但是準媽又擔心吃素食會影響寶寶發育,素食準媽媽在孕期該如何均衡營養素食準媽媽易缺乏哪些營養元素專家表示,孕婦處於代謝旺盛
  • 吃素造成身體崩潰 長期吃素食危害大
    之前一直崇尚吃素食,也堅持了很多年,但是發現自己的身體發生了一些變化,出現了慢性疲勞、經常盜汗等症狀,而且,因為常年的素食導致了她內分泌紊亂,並且出現了停經。這才引起她的重視,之後去看了西醫和中醫,確定是因為營養不均衡引起的,於是,她開始吃一些肉食,吃了肉食之後這些症狀消失了,停的月經也恢復正常了。
  • 經常吃肉的人和長期吃素食的人相比,哪個更健康?很多人想錯了
    堅持吃素食,真的對身體好嗎?奉行素食主義確實對身體有好處,身材不會過於發胖,就能規避一些慢性疾病,對預防心腦血管等方面的問題有著好處。素食中所含有的膳食纖維也更為豐富,能潤腸通便,提高自身的消化能力。其中的豆類、十字花科類蔬菜、紅薯等薯類食材,所含有的養分也較為均衡,可以彌補不吃肉所缺失的營養物質。不過,長期吃素食,只有在遵循種類豐富的原則下,才能維持養分的均衡攝入,而大部分中國人的飲食並不均衡,選擇的蔬菜瓜果類食物並不全面,便會造成營養不良的結果。
  • 產後想減肥,Donna營養瘦得勤餵母奶瘦的更快!
    許多產後媽媽都會為身材大走樣困擾,一方面覺得帶小孩都這麼累了沒力氣健身,另一方面認為哺乳必須「補足營養」而拼命吃。身為營養師且曾是母乳媽媽的陳怡序(Donna),在產後在沒有刻意減肥下,半年竟瘦了15 公斤,回到163 公分48 公斤的窈窕身材。她不斷強調﹕其實只要勤餵母奶、飲食健康,不用遵循任何飲食法就能瘦很快!
  • 產後想減肥,Donna營養瘦得勤餵母奶瘦的更快
    許多產後媽媽都會為身材大走樣困擾,一方面覺得帶小孩都這麼累了沒力氣健身,另一方面認為哺乳必須「補足營養」而拼命吃。身為營養師且曾是母乳媽媽的陳怡序(Donna),在產後在沒有刻意減肥下,半年竟瘦了15 公斤,回到163 公分48 公斤的窈窕身材。她不斷強調﹕其實只要勤餵母奶、飲食健康,不用遵循任何飲食法就能瘦很快!
  • 怎樣做到孕期營養均衡,又不會胖成球?
    準媽咪懷孕後,不管是去產檢建卡還是日常的生活中,聽到最多的一句話就是:一定要注意營養均衡。可是如何做到營養均衡?確實是一件讓人摸不到頭腦的事情。 貌似各家有各家的講究:婆婆說懷孕了要多吃豬肝補血養胎;媽媽說懷孕了不能吃西瓜否則會導致流產;身邊的朋友和同事說,孕期得喝孕婦奶粉,這樣才能營養充足……
  • 怎樣做到孕期營養均衡,又不會」胖成球」?
    準媽咪懷孕後,不管是去產檢建卡還是日常的生活中,聽到最多的一句話就是:一定要注意營養均衡。可是如何做到營養均衡?確實是一件讓人摸不到頭腦的事情。貌似各家有各家的講究:婆婆說懷孕了要多吃豬肝補血養胎;媽媽說懷孕了不能吃西瓜否則會導致流產;身邊的朋友和同事說,孕期得喝孕婦奶粉,這樣才能營養充足……
  • 人人都在追求均衡營養,你做到了多少?
    營養到底是什麼? 目前,所有的營養學家一致提倡:均衡的營養 可見,均衡有多重要! 怎麼樣才算均衡營養?
  • 營養不均衡、代謝失調瘦人也會患上脂肪肝
    說到脂肪肝,人們首先想到的就是肥胖,覺得只有肥胖之人才會堆積脂肪,患上脂肪肝,其實脂肪肝不是胖人的專利,瘦人也會患病。  病例:10天瘦12斤居然患上了脂肪肝  今年27歲的王小姐在每年例行體檢的報告單上,赫然發現「脂肪肝」的體檢結果,這令王小姐很吃驚,「我體重才94斤,也不是肥胖的人群,怎麼能患上脂肪肝呢,這應該是胖人才能患的病吧。」
  • 孩子的飲食怎樣搭配才能做到營養均衡?
    營養均衡與食材多樣是合理飲食的兩大要素,也是保障孩子身體健康的基本方式。不良的飲食行為會降低孩子身體的免疫力,增加孩子患病的概率。比如孩子不愛吃蔬菜與水果,可能會導致身體的維生素攝取不足,進而會影響孩子牙齒、牙齦的健康,以及出現身體感染等;喜歡高油、高糖食物的孩子容易出現肥胖、齲齒以及營養缺乏等症狀,對孩子的成長會產生不良的影響。孩子的年齡小,免疫力不強,因此,保證孩子的均衡飲食以提高免疫力是家長應當加以重視的。
  • 原來吃素食的好處這麼多!
    很多人都覺得,素食者一般都會因為飲食的限制而導致營養不良,臉色發白,渾身無力,病懨懨的樣子。事情並非如此。小編有一個朋友,她已經吃素一年多了,她的臉色從暗黃色變成現在的紅潤光澤,人也比以前更加精神抖擻。您一定很好奇為什麼小編的朋友會有這樣的變化,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吃素的好處吧!
  • 備孕媽媽:偏瘦或偏胖各應該吃什麼?這些建議可採納!
    【偏瘦的備孕媽媽飲食調理】偏瘦的備孕媽媽往往是營養不良,缺乏營養會導致卵子質量下降或者是月經不規律,對受孕不利,而且孕期更容易勞累。有說法是身材偏瘦的孕媽媽在前3個月的流產概率比正常身材的孕媽媽概率高。
  • 空姐長期吃素食,幽門螺桿菌飆升,醫生:及時補充1「菌」或緩解
    但是長時間吃素為什麼會讓幽門螺桿菌飆升呢?主要原因有以下2點:1. 營養不均衡。小敏很納悶為什麼自己平時連肉都不吃,幽門螺桿菌怎麼這麼高呢,實際上沒有肉的攝入,身體的營養會不均衡,會導致身體代謝的降低,血液流通不暢,形成動脈粥樣硬化,進而讓胃循環變差,此外還會不斷的代謝體內的食物殘渣,最終誘發胃病,所以我們平時飲食上一定要注意均衡膳食,每周攝入的食物種類不少於20種,肉類要少吃但不要不吃。2. 大量攝入油炸食品。
  • 孩子營養不均衡 會出現5個信號
    (原標題:孩子營養不均衡 會出現5個信號) 育兒百科>
  • 寶寶營養不均衡要補?錯了,小心越補越弱!
    要解答這些問題,先要了解營養性疾病的發病原因。營養失衡營養不均衡是導致營養失衡的最大原因。營養失衡可出現兩個極端:其一是偏胖,其二是偏瘦。有些小孩脾胃功能弱的就吸收不好導致營養缺乏,有些小兒則吃什麼就吸收什麼,成了胖小孩。也許家長不認為有什麼不好,可胖會出現高脂血症、心血管疾病等。
  • 拒絕「口號式減肥」,做到這2點,讓你輕鬆瘦10斤
    也有一部分人的確是下定決定減肥了,也做到了「管住嘴,邁開腿」但是因為對自己過度的嚴格,導致最後自己無法堅持,然後就會找各種理由來說服自己放棄。 1,健康飲食,營養均衡。
  • 老人越瘦越長壽?醫生:別一味追求瘦,4個結果你未必接受
    因此,60歲以上的老年人並非「越瘦越好」,有適當的超重反而能說明身體是健康的。另外,60歲以上的老年人罹患各類疾病的風險更大,體重稍微超重的老年人說明營養狀態比較好,一旦遇到疾病也更容易對抗疾病帶來的傷害。體重可以說是老年人是否患病的「風向標」,所以,每當體重出現變化時,老年人都要保持警惕,不要片面追求「千金難買老來瘦」。
  • 國際素食日, 這份創意素食譜提醒你營養均衡
    21506ddace5942ab87c223f6bd9d9087.shtml   明天(11月25日)是國際素食日,南京財經大學國際經貿學院的大學生用不同材料製作了創意素食食譜,呼籲大家在天冷吃火鍋的同時,也要注意營養均衡
  • 一定要均衡均衡均衡飲食,任何時候,都儘量避免只吃一種單一食品
    副作用嘛,大概是情緒低落,不過這個跟西蘭花沒關係,節食的話多多少少會有影響吧。另外就是睡眠淺,容易醒。哪怕睡前西蘭花吃到撐,還是有種餓的睡不著的那種感覺。靠著西蘭花+黑咖啡,晚上夜跑,我一個多星期瘦了20斤,掉到96斤了。但是!畢業後又馬上都長回來了。會營養不良,會免疫力下降,會無精打採,會注意力不集中,一切你能想到的身體、心理上的問題就來了。
  • 長期素食主義會不會造成營養不良?
    長期吃素會營養不良嗎?長期吃素對身體好嗎?那就趕緊跟著小編往下看看吧!長期吃素會營養不良嗎?吃素會不會導致營養不良,這恐怕是很多想嘗試吃素的人都會關心的問題。專家表示,只要搭配合理得當,吃素不僅不會導致營養不良,而且對身體特別有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