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姐長期吃素食,幽門螺桿菌飆升,醫生:及時補充1「菌」或緩解

2021-01-15 大輝醫生談

在我國,胃癌疾病發生率高達 50%到60%;平均每20 分鐘就有一人因胃癌疾病而離開,15~69 歲作過胃鏡檢查的人群中,胃不好的人佔 40%,胃病屬於消化系統疾病,主要源於胃黏膜受損後引起的各種,而 80%以上的胃病都是由於我們吃了一些傷胃的東西引起的。普通的胃病存有率是已確診的胃癌疾病患者的 3~4 倍。

小敏從小樣貌出眾、亭亭玉立,高中英語學得特別好,數一數二的,但是其他的科目表現一般,所以班主任建議她報名空乘專業,很適合她,她自己也喜歡每天把自己打扮得漂漂亮亮的,為別人帶來最好的服務。經過層層選拔,小敏成功入職國航,成為了很多人羨慕的一名空姐。但是小敏自打小就是易胖體質,空乘對身材的要求很高,所以她直接戒肉了,乾脆只吃素,即使最近老是感覺頭暈暈乎乎的,渾身沒有力氣也沒在意,直到在一次起飛時,飛機一顛簸小敏頭一陣暈瞬間倒了下去,檢查結果顯示幽門螺桿菌629!

但是長時間吃素為什麼會讓幽門螺桿菌飆升呢?主要原因有以下2點:

1. 營養不均衡。小敏很納悶為什麼自己平時連肉都不吃,幽門螺桿菌怎麼這麼高呢,實際上沒有肉的攝入,身體的營養會不均衡,會導致身體代謝的降低,血液流通不暢,形成動脈粥樣硬化,進而讓胃循環變差,此外還會不斷的代謝體內的食物殘渣,最終誘發胃病,所以我們平時飲食上一定要注意均衡膳食,每周攝入的食物種類不少於20種,肉類要少吃但不要不吃。

2. 大量攝入油炸食品。小敏表示這個工作時間非常不規律,晚上飛是很正常的,所以經常熬夜,下了航班後經常是想要大吃一頓外賣才過癮,儘管剛開始自己不適應這種生活方式,但是也架不住時間長了就能適應了,油炸食品就是外賣之一,但是這種食物是很難消化的,長時間會加重胃病的患病機率,此外還容易生成幽門螺桿菌等細菌。

空姐長期吃素食,幽門螺桿菌飆升,醫生:及時補充1「菌」或緩解

1.及時補充1菌。這1菌就是知桿菌素,它是很溫和的一種養胃食物,它所含的繡球菌和猴頭菇都是經過了高度濃縮的,繡球菌中的多糖可以提高身體免疫力,激活人體巨唾細胞,抑制腫瘤的生長,因此或可一定程度上降低胃癌的機率,此外維生素C是我們身體所需的基本元素,不光可以美白,還能增強免疫力,抑制過氧化脂質的形成,單糖和多糖則有助於消化吸收,有潤腸通便的作用,因此可以減輕胃負擔,提高身體的新陳代謝。

2. 堅持體育鍛鍊。體育鍛鍊可以促進機體的新陳代謝,提高體內某些酶,尤其是脂蛋白酯酶的活性,有利於甘油三酯的運

相關焦點

  • 幽門螺桿菌應對"新路徑":益生菌和幽門螺桿菌卵黃抗體的實際對比
    ,以及兒童、哺乳期患者、肝腎功能障礙者這些無法開展四聯抗生素組合治療的人群,也需要一個非抗生素的途徑來應對幽門螺桿菌感染後出現的病症,也是必須要面對的,不能放任不管,或僅僅是患者只為了緩解已有病症,而不去對病菌進行根除,這是對感染者胃健康比較大的隱患。
  • 胃脹是幽門螺桿菌在作怪?飯前謹記:3喝、1不吃,預防幽門螺桿菌
    現在的人們,越來越重視胃的健康,但在保養胃的過程中會出現一些不良的小習慣,容易感染幽門螺桿菌,可能會導致胃脹反酸等問題出現,此刻別慌,每天飯前謹記以下3喝、1不吃,能夠預防幽門螺桿菌,適合養生。3喝:1、雞爪腐竹湯:雞爪性平味甘,其中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和蛋白質等營養元素,能夠軟化血管,加速血液循環再生,及時排出毒素,滋養細胞;腐竹是一種由大豆蛋白膜和脂肪結合成的食物,常和雞爪一起做成湯喝,有助於排出細胞內的毒素垃圾,抑制幽門螺桿菌,起到預防幽門螺桿菌的作用,緩解胃部脹氣,有益於胃部細胞的健康。
  • 幽門螺桿菌很「狡猾」 及時科學根治是關鍵
    12月11日至13日,由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消化內科主辦的第五屆中大論壇消化分論壇上,來自國內知名的消化學科專家圍繞幽門螺桿菌防治的最新進展廣泛討論。會上,中大醫院消化內科主任施瑞華指出,發現感染幽門螺桿菌後,患者需要及時做根除治療,專科醫生也要關注耐藥問題,精準打擊這一「狡猾」的細菌。
  • 幽門螺桿菌天敵不是抗生素,而是「它」,飯前來一杯,菌清精神好
    幽門螺桿菌是一種很頑固的細菌,它是一種微需氧菌,對生長的條件也十分的苛刻,2017年世衛組織將它列為了一類致癌物質,它可以和和我們的人體長期共存,但是一旦數量多了的情況下,胃癌也就會不請自來,所以它就是胃癌出現的關鍵性因素了,當然了,我們的胃癌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在經過了一系列的胃病演變過來的
  • 可怕的幽門螺桿菌,只需3步就能感染一家人!安利益生菌+維C+蛋白粉+香蒜片,幫你抑制幽門螺桿菌!
    幽門螺桿菌感染者患胃癌的可能性與正常人群相比,可增加65%左右!超過90%的十二指腸潰瘍和80%左右的胃潰瘍都是由幽門螺桿菌感染所導致的!根據《人民網》引用世界衛生組織報告,截止2017年,中國幽門螺桿菌感染率不降反升,達到了60%(也就是近8億人被感染!!)而且其有著一人得病,全家遭殃!一旦感染,自愈率幾乎為0等特點。同時世界衛生組織(WHO)將幽門螺桿菌定為Ⅰ類致癌原!
  • 幽門螺桿菌該不該「根除」?協和醫生告訴你
    即便是 1% 的感染者不加治療罹患胃癌,那麼將有 700 萬人是「胃癌候選人」。幽門螺桿菌感染如此普遍,還可能引發胃癌,應該如何應對?幽門螺桿菌,到底是好的還是壞的?②只要發現幽門螺桿菌就「殺」嗎?其實,幽門螺桿菌只是一種被研究得較多的生活在胃內的菌而已。目前有觀點認為,所謂幽門螺桿菌感染,其實就是胃腸道菌群紊亂的一個特例,提示的是人體內環境的紊亂,本質上應該調整機體內環境的平衡,而不是盯住一個幽門螺桿菌窮追猛打,更不應該為根除幽門螺桿菌而造成體內益生菌群體的生態失衡。
  • 幽門螺桿菌「清潔工」找到了,不是豬肚,衝走幽門螺桿菌,口臭沒有了
    1、幽門菌感染急性胃炎的早期信號  由幽門螺旋桿菌感染導致的急性胃炎還是比較常見的,患者主要表現為上腹部輕微的不舒服或者上腹部出現輕微隱隱作痛,而有的則是突然出現嘔鮮血或者解黑大便,但是在臨床上或者現實生活中,大部分患者出現的症狀都比較輕微或者壓根就沒有什麼症狀和體徵,而確診需要行急診胃鏡檢查,尤其出血患者需在出血後12~48小時之內做胃鏡檢查
  • 益生菌:幽門螺桿菌的感染率為59%,不小心就「中招」!
    前段時間有媒體報導,全球約有44億幽門螺桿菌感染者。 查資料發現,中華醫學會幽門螺桿菌學組進行的全國流行病學調查顯示,我國胃幽門螺桿菌的感染率為59%,有7億左右人感染了幽門螺桿菌!
  • 牙膏、大蒜能根治幽門螺桿菌?醫生:規範治療,不信偏方
    對此,福建省第三人民醫院脾胃病科的葉渟渟醫生說,幽門螺桿菌可根除,極少數感染者才會發展為胃癌。一旦確診陽性,要及時進行規範治療,不要相信偏方。 說法一 大蒜是個寶, 能抑菌還能抗癌?沒用的 朋友圈流傳說,民間認為,大蒜含有「大蒜素」,有消炎作用,吃大蒜不用吃藥就可根治幽門螺桿菌,還能抗癌。
  • 幽門螺桿菌消滅了,為什麼還是有口臭?聽聽醫生怎麼說!
    確實有幽門螺桿菌感染引起的胃炎。醫生給開了殺幽門螺桿菌的藥物,一個療程,吃藥後一個月複查,胃沒有多大的問題,幽門螺桿菌也殺滅了。但是,小夥子的口臭症狀並沒有得到明顯的緩解。幽門螺桿菌能引起口臭?口臭氣體的產生,是由於口腔裡面的厭氧菌等細菌,作用於牙齒之間殘留的食物殘渣等物質,或者作用於舌頭後1/3背部的舌苔汙垢所引發的。口腔裡面的這些殘餘物質,為口腔裡面的細菌提供了豐富的營養。這些細菌主要包括一些革蘭氏陰性厭氧菌,一些革蘭氏陽性細菌等微生物,也可能參與口臭的產生。
  • 醫生提示:3種食物,胃不好的人多吃,或能讓幽門螺桿菌不來擾
    數據顯示我國超過一半的人口感染了幽門螺桿菌,這是一種特別頑固的細菌,而且感染性特別強,當感染幽門螺桿菌之後,需要及時進醫院進行治療,但是幽門螺桿菌很難根除,也非常容易導致胃潰瘍,胃炎等一系列腸胃疾病。幽門螺桿菌也在1994年被列入了一級致癌物質,那麼如何判斷自己有沒有感染幽門螺桿菌呢?
  • 體內感染了幽門螺桿菌,3個異常信號提醒你,該及時除菌了
    如果平時在飲食方面不注意,經常吃一些不乾淨的食物,也會讓幽門螺桿菌有機可乘,剛開始可能沒有明顯的不適,但是如果長期感染幽門螺桿菌就會就會導致一系列的胃部疾病出現。20歲的小李是一個特別嗜辣的人,平時也是辣條麻辣燙不斷,尤其剛上大學那會兒,脫離了父母的管轄還經常和朋友一起出去抽菸喝酒,還喜歡吃一些高熱量的食物,長期如此,導致它的腸胃功能慢慢的下降,在去年的一次體檢中,檢查結果顯示他感染了幽門螺桿菌,醫生讓他平時要及時注意養胃,一些辛辣和刺激性的食物也要忌口。
  • 身體若有「1臭、1疼」,多半是腸胃感染了幽門螺桿菌,別置之不理
    身體若有「1臭、1疼」,多半是腸胃感染了幽門螺桿菌,別置之不理1臭口臭:當腸胃感染幽門螺桿菌的時候,不但會損害到腸胃黏膜的健康,甚至也會影響到腸胃的消化和吸收能力,從而就會使腸胃中的細菌和病毒大量滋生,產生難聞的氣體
  • 幽門螺桿菌菌值異常怎麼辦?醫生建議:常吃3物,胃年輕10歲!
    什麼是幽門螺桿菌?首先我們來講一下幽門螺桿菌的定義是什麼,它是一種在1994年被世衛組織列為一級致癌物質的一種細菌,因為可以長時間與人體共存,並且傳播速度和方式極為特殊而臭名昭著,它可以在胃中產生一種叫尿素酶的東西,而這種東西可以水解尿素,中和胃酸,讓胃的PH值升高,利於其它細菌的生長。
  • 感染幽門螺桿菌,嘴巴或會有這3個表現,醫生建議:儘早去檢查
    發生這種情況的原因可能跟我們體內的幽門螺桿菌有關係,幽門螺桿菌一旦超標的話,那麼我們的腸胃肯定會受到影響,而且會出現胃酸分泌過多的情況,並且幽門螺桿菌的傳染性也是比較強的,所以大家要注意。一、感染幽門螺桿菌,嘴巴或會有這3個表現,醫生建議:儘早去檢查1、口臭平常不刷牙或者是口腔疾病的患者都會有口臭的情況,這是因為很多食物殘渣或者是口腔細菌殘留在嘴巴中,沒有辦法及時地排出,所以就會發酵變臭,影響我們的口腔健康。
  • 22歲女孩嘔吐物呈「糞便樣」,查出幽門螺桿菌2100,醫生:太晚了
    就在送來醫院的當天,苑苑突然在晚上吃完宵夜之後有了吐血的症狀,隨之還吐出了「糞便樣」的東西,醫生立即依照流程給她進行了全面的檢查,先測了出結果最快的幽門螺桿菌,結果發現苑苑竟感染非常嚴重,正常值100的閾值,苑苑已經超過了2100,醫生隨後給出結論:大機率是因為飲食的不健康不衛生,才感染的幽門螺桿菌,也是胃癌的主要原因。
  • 幽門螺桿菌的「對手」公布,隔三差五吃點,衝走病菌,口臭也沒了
    1、口臭 口腔內的菌斑是幽門螺桿菌的第二個溫床。它產生伴隨聲音傳播的有氣味的碳化物的連續流。一般的塗刷方法難以去除。 2、便秘 幽門螺桿菌影響胃腸道環境,所以感染後會出現異常排便,如便秘、腹瀉等,二者交替出現。使用傳統的止瀉藥物可能難以緩解病情,或者對幽門螺桿菌沒有耐藥性。
  • 幽門螺桿菌是吃出來的嗎?醫生提醒:若出現4個異常,需警惕
    2、經常外出聚餐現在很多年輕人下了班之後會和同事們一起聚餐,長期在外吃飯會增加感染幽門螺桿菌的機率,因為幽門螺桿菌的傳染性非常強,一旦有一個人感染在一起吃飯,就有被感染的風險,所以大家儘量減少外出就餐,而且在平時一定要注意使用公筷。
  • 幽門螺桿菌的「幫兇」公布,並非菸酒,而是它,別再傻傻忽視了
    我國是「胃癌」的高發國家,全世界一半以上的新發胃癌,在我國主要原因是一種菌的感染——幽門螺桿菌。科學家發現。幽門螺桿菌進入胃部運動,並穿過胃黏液層,到達上皮表面後,牢牢與上皮細胞粘附在一起,避免隨食物一起被胃部排空。
  • 我國超一半人感染幽門螺桿菌 做好預防是關鍵
    幽門螺桿菌是一種對生長條件很苛刻的細菌,一旦被感染了很容易出現胃炎、消化道潰病等疾病。這些幽門螺桿菌病最嚴重的後果就是發展成胃癌,這種癌症可是惡性腫瘤之一,日常生活中十分常見。在癌症死亡率排行榜中,高居第二位。所以說,日常要做好預防措施,避免被幽門螺桿菌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