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回訪幼兒健康情況反饋:該幼兒因受涼引起發燒,目前在醫院打點滴。
稍後,又詢問了一些孩子發燒前兩天的情況,老師說:「前兩天孩子的父母才辦完離婚手續,昨天,由於媽媽想孩子,就把孩子接到自己家住了一晚。睡覺前給孩子洗了澡,換了衣服,估計是受涼了。」
奶奶心疼的抱著孩子說:「都是在他媽媽那,把孩子弄得發燒了,年輕人睡覺都是只顧自己......」
父母離婚,苦了孩子;孩子生病,想媽媽;奶奶掉眼淚:「除了我沒有人能把孩子照顧好」。
大人對離婚的認知,孕育著孩子的災禍和福祉
父母離婚,不管誰對誰錯,傷害最深的從來都是孩子。
如果真愛孩子,離婚後請給予孩子更多的愛與關注,讓孩子覺得父母雖然分開了,但他們依然沒有遠離自己,依然還愛著自己,讓孩子感覺到生活沒有變,每天還可以像以前一樣快樂的生活,更不會自卑的認為自己是多餘的。
成長的環境,決定一個人的性格,當離婚無法避免的時候,請儘量尊重孩子的選擇。
雖然離婚在法律上沒有了關係,但孩子始終是兩人共同養育的,大人之間的感情糾葛,不能轉嫁於孩子,讓孩子來承擔。比如:剝奪另一方的探視權,斷絕對方與孩子的來往;將愛恨發洩到孩子身上,把對對方的不滿和恨意的思想灌輸給孩子。
離婚後,夫妻關係解散,親子關係永存
孩子的心思其實是細膩的,容不下半點敷衍。
離婚不是罪,如果不能給孩子一個完整的家的時候,請儘量選擇保護好孩子。
據數據分析,再婚家庭中孩子的心理健康問題也成為了全社會共同關注的問題。所以,如果你正打算離婚,或者要再婚,請好好看看你的孩子,為了孩子的健康成長,彼此協商,雙方更要給予孩子充足的愛,讓孩子感到自己並沒有因為父母離婚而缺失任何一份愛,站在他的位置上去思考他內心的感受和需求。並認真地告訴他,即將發生什麼,最重要的是不管發生什麼,爸爸和媽媽依然還會愛他。同時,請備足耐心,做好心理準備迎接孩子的叛逆、牴觸等情緒和行為。孩子只有在健全的愛的成長下,心中才不會偏激與恨。
父母離婚後,孩子的心理教育不能放鬆;
對於不同年齡段的孩子,根據他們的認知水平和心理狀況,應該採取相應的措施分別對待。
最好的父母,是一別兩寬後,比在一起時更愛孩子
最後想說:
無論何種原因,夫妻之間選擇離婚,孩子都是無辜的。
影響孩子的,從來不是離婚,而是分開後,大人們如何做人。
每個孩子是天使的化身,不要因為父母的婚姻,而讓他們成為斷了翅膀的凡人。
請愛護你身邊的小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