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之島的育嬰室裝飾得格外溫馨。
演員馬伊琍發表的長微博《潘芸寫給每一位職場背奶媽媽》引發熱議,記者調查發現,南寧企事業單位鮮見獨立的哺乳室
背奶媽媽尷尬多 盼單位有哺乳室
廣西新聞網-南國早報記者 張文卉 文/圖
馬伊琍主演的電視劇《北上廣不相信眼淚》最近熱播,網友們更關注其發表的長微博《潘芸寫給每一位職場背奶媽媽》,因為這篇描述馬伊琍親身經歷的文章,再次道出了職場背奶媽媽的各種艱辛。近日,記者採訪南寧市一些職場媽媽了解到,她們利用單位的衛生間、更衣室,甚至桌子底下等一切隱蔽空間,把珍貴的乳汁保存起來,其間遭遇諸多「尷尬」,甚至被迫提前斷奶。隨著二孩政策放開,職場媽媽們更是發出「有沒有可能給我一個哺乳空間」的呼籲
1
來不及擠奶導致乳腺發炎
生育後因工作不能在家做全職媽媽,利用工作間隙存儲母乳,晚上背回家給寶寶當第二天的「口糧」的職業女性,被稱為「背奶媽媽」。廣西某高校教師李妮(化名)就是其中一員。作為一個新手媽媽,她也堅信母乳是嬰兒最好的食物,而吸奶器、冰包、儲奶瓶,是她背包裡必備的「三大件」。
對於李妮而言,3個月的背奶生涯,讓她覺得終身難忘。因為學校裡沒有單獨的哺乳室,她只能在辦公室用柜子隔了一個小間,關起門來擠奶。下課了,胸部也開始脹了,她便小跑回辦公室。然而學生們來來往往,有時也不好意思擠,漸漸地出現腫塊。背奶的第3個月,乳汁開始淤結導致發炎,最後通過手術進行清除。同時,原本可以母乳餵養至1歲多的寶寶,6個月時也被迫提前斷奶。隨之而來的是婆婆的抱怨和內心的愧疚,她心理和生理上同時遭受煎熬。
世界衛生組織等機構建議,在嬰兒6個月以前純母乳餵養,此後添加輔食並堅持母乳餵養至2歲。但在通常為期三四個月的產假結束後,許多中國女性重返職場,不能全天陪伴孩子,只能選擇靈活的方式,保證孩子的母乳餵養。
隨著母乳餵養的社會認知程度越來越高,越來越多的媽媽選擇了這條「辛苦但快樂的路」。在採訪中,一些背奶媽媽告訴記者,多數單位沒有母嬰室,在吸奶時需要「東躲西藏」。記者隨機採訪了10位媽媽,她們均表示「最怕被別人撞見」。南寧市婦幼保健院婦女保健科主任楊梅表示,很多媽媽不能及時擠奶,而導致乳腺出現問題,「平均每個月有五六個媽媽,因出現乳腺發炎而到我們醫院進行手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