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科是每個醫院必不可少的部門,然而其重要性卻常被忽略。Imaging Performance Partnership公司高級顧問萊亞·哈利姆(Lea Halim)認為,關於影像科的這五個問題,院長不得不知:
1.不要低估影像科
影像科連接了醫院內幾乎所有的科室和部門,包括住院部、門診部以及急救部,實際上,大約70%-75%的患者都會接受某種影像服務。因此,在臨床服務板塊,如心血管、腫瘤學中,也應增加對影像科的相關投資。
院長鬚知:
應將影像科整合進大的門診戰略計劃中,因為門診影像對於門診的成敗至關重要。
2.影像科是收入減少的主要部門
醫院的影像科對醫院的整體利潤率貢獻為35%-37%。然而,影像檢查的償付自有其目標。在過去幾年中,美國老年人醫療保險制度通過直接削減某些服務項目或捆綁服務的方式,再三削減了影像服務的專業費用和技術費用,一些私人付款方也開始效仿。
除了個人費用計劃變更,支付平衡也將導致影像科損失收入。為了實施2015年的國會授權委託,美國聯邦醫保與醫助服務中心(Centers for Medicare and Medicaid Services,CMS)提議,到2017年,將2015年11月1日以後建成或取得的門診設施、設備移交到醫生費用計劃之中。因為門診服務對影像科收入增長日趨重要,這種影響只可能隨著時間推移越發增強。
院長鬚知:
基於支付平衡的考慮,需要將影像科主任納入門診擴張的戰略對話中。
諮詢影像科主任,共同設定未來影像科收入的現實目標。
考慮全局性創新來助其管理影像科成本以及保持邊際收益。
3.影像成交數量易受用戶至上主義影響
付款方正積極地將患者從醫院影像科引向價格更低廉的獨立影像中心。隨著患者承擔的醫保費用越來越多,他們就會尋找能最大化自身醫療費用價值的供應商。諸如門診影像之類不太緊急的項目,消費者更容易「貨比三家」。
保持影像科就診量、保護醫療體系下遊利用率,關鍵在於從價格、途徑和患者體驗三方面與其他醫院的差異化。
院長鬚知:
應在影像科主任的幫助下,了解市場上價格透明度與敏感性水平。
投資具有價格競爭力的影像項目(例如優惠項目、獨立影像中心等)。
理解消費者對影像的消費偏好。
4.影像科可以改變成本曲線
隨著醫療系統重心轉向人口健康領域,影像的利用管理被認為十分簡單。這意味著影像科的就診量將受到很大衝擊,某些情況下,影像在風險承擔機構中的角色被弱化了。
然而,影像科主任在管理人口健康方面是關鍵同盟而非旁觀者,認識到這點非常重要。影像科主任多年來引領醫療利用管理,很多人正準備實施老年人醫療保險制度授權的臨床決策支持工具,以保證影像科的適當運行。除了減少不必要的檢查,影像科通過實施有效的篩查項目以及負責企業範圍的影像信息技術,能幫助改善人口健康的整體協調診療和治療效果。
院長鬚知:
應支持影像科主任識別和減少低價值的影像檢查。
讓影像科主任參與到院級人口健康決策的制定中。
5.對介入放射學投資不夠
介入放射療法(IR)是一種創傷程度最低的治療技術,用於支持涵蓋心血管科、腫瘤科、神經病學以及其他幾種科室不同情形的治療。由於很多影像導航過程較之傳統手術過程侵入性更小,介入放射療法療效更好、併發症更少、急診利用率更低,這些優勢在風險環境下尤為重要。
發展強勁的IR項目需要大量資源,這包括投資IR設備、優化臨床環境、僱傭介入放射學專家以及跟蹤報導臨床質量數據等。
院長鬚知:
應了解何種介入放射技術在市場上算成熟的(以及培育IR服務的相關合作商)。
與放射學主管共同謀劃IR成長策略。
原文來源:Advisory Board
原文標題:5 things CEOs need to know about imaging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