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啟禮出獄之後,居然跑去寺廟出家為僧,他要學杜月笙以退為進

2020-12-18 吳學華講歷史

聲明:吳學華講歷史原創作品,未經許可不得轉載,轉載必究

1990年,行政院長郝柏村借當局掃黑行動之機,大肆抓捕黑幫分子,打擊黑幫勢力,臺灣幫會的活動一度轉為地下,但是幾個月後,那些被抓的黑幫分子陸續被釋放,查封的地下賭場和妓院也紛紛營業,黑幫活動漸漸又明目張胆起來,與往常不同的是,各幫會之間幾乎沒有衝突事件發生,所以臺灣全島的社會治安如幾個月以前那樣井然有序起來。這一切都與當局在獄中替這些幫會老大們「洗腦」有關的。

在各幫會的人被抓後,當局將各幫派的老大們集中起來,然後從政治學院抽調了幾名親信,以教化為名義用政治學院中教導學員的那一套,對這些幫會老大們施以政治性課程,一來可以讓這些黑幫老大們明白他的苦心,二來可以加深彼此之間的關係,讓這些黑幫老大們的「思想覺悟」有所提高,不再是下三濫的流氓個性。郝柏村的掃黑行動,倒幫了李X輝一個大忙,不及他成天考慮用什麼辦法來收伏幫會勢力這匹野馬。

在釋放完被關押的黑幫老大後,當局也考慮將關在綠島的陳啟禮和吳敦二人釋放出來。竹聯幫是臺灣眾多幫會的龍頭老大,而陳啟禮在竹聯幫內的聲望又無人能及。如果能讓陳啟禮重歸黑道的話,有益於在當局的控制下整頓臺灣的社會次序。

1991年,竹聯幫前總堂主陳啟禮和總護法吳敦出獄,陳啟禮和吳敦二人因「江南命案」被抓後,曾被臺灣當局判處無期徒刑,後一再減刑。一個因故意殺人罪被判無期徒刑的犯人,在關押了6年之後就刑滿釋放,這在臺灣的律法史上是絕無僅有的。

當然,這裡面有他律師陳X扁的功勞,陳X扁加入MJD後,利用某些勢力走動臺灣當局高層的關係,幫助陳啟禮減刑。(這些故事,在我的另一本書中有比較詳細的描述)

陳啟禮出獄的消息很快在黑道上傳開了,那些和竹聯幫勢同水火的幫會,也紛紛派人前來祝賀,四海幫也不例外。

執掌竹聯幫總務的「么么」黃少岑,為了顯示竹聯幫的實力,有意借這次陳啟禮出獄之機風光體面地大擺宴席。

但陳啟禮卻不同意這麼做,他只在自己家裡擺了一席酒,宴請了幾個竹聯幫內昔日的兄弟。他回到臺北的當晚,就和黃少岑單獨見了面,他很明確地告訴黃少岑,將不再回竹聯幫。

在陳啟禮出獄後的一個月,因「江南命案」在巴西被,後押遣回美國接受審判的原竹聯幫忠堂堂主董桂森,在獄中被同獄犯人刺死。

為什麼陳啟禮出獄,董桂森沒有事,而陳啟禮一出獄,董桂森就會死掉呢?

重兄弟情義的陳啟禮當然不會派人去做這件事,但是董桂森究竟死於何人之手,這也許是一個永遠也解不開的謎。

海明寺

1991年4月26日,陳啟禮在張安樂的陪同下到海明寺出家。

自從出獄後,在家中呆了3個多月的時間裡,除幾個昔日的兄弟外,其他人一概不見,終日念經頌佛,閒暇時信筆揮毫,畫上幾幅國畫。陳怡帆見陳啟禮變成這副樣子,苦口婆心不知勸過多少次,但沒用。

張安樂也不知勸過多少次,可陳啟禮似乎心硬如鐵,任憑怎麼勸都無所謂。

雖說陳啟禮閉門謝客,可是昔日一些白道和商界的朋友不時前來拜訪,有時有些朋友諸如《美華報導》的社長餘祥生,現任警官學校校長顏世錫等人,實在不好回絕。只得見個面寒暄一番。可是無論餘祥生還是顏世錫,寒喧之餘再三勸陳啟禮回幫,以至於後來,陳啟禮竟蒙出出家的念頭,他不止一次對張安樂說:「也許我出了家,就沒有人再來煩我了。」

張安樂已無力再勸,知道勸也沒有用,倒不如隨陳啟禮想做什麼就做什麼。

到海明寺後,陳啟禮找到了該寺主持明興禪師,明興禪師一聽陳啟禮說明來意後,著實也規勸了一番,但見陳啟禮出家意決,最後欣然收下。佛家普渡眾生,以慈悲為懷,大開方便之門。當日就為陳啟禮摩頂受戒,法名空仁。

沒幾天,接到陳啟禮出家的消息的竹聯幫元老和堂口大哥們找到海明寺,明興禪師才知陳啟禮原是黑幫的老大,後悔已經遲了。

黃少岑從陳功口中得知陳啟禮真的出家為僧的消息後,馬上趕到了海明寺。

從寺院的山門到大殿門口,齊刷刷站著兩排竹聯幫弟子,香客們一看這陣勢,害怕惹禍上身,早已溜得一個不剩。明興禪師見到這樣叫苦不迭,兩三天就有黑幫的人來騷擾,這樣下去,不知要鬧到什麼時候。不過每次黑幫的人來都會捐上一大筆香火錢,幾次下來,黑幫的人所捐的香火錢,足夠建一座寺廟的了。

這一天,吳伯雄來到了寺院,這已經是他第三次來這裡了,前兩次無功而返,這一次他帶來了「法寶」勸陳啟禮歸幫。

當他走到寺院的山門時,被兩個精壯的男人攔住。

這時,站在大殿門口的陳功跑了過來,推開兩個幫中弟子,剛叫出一個「吳」字,就被吳伯雄用眼神制止了,陳功知道憑吳伯雄這等身份的人來這裡,是絕對不能透露出去的。幸好香客們都已溜走,幫中的人又沒有幾個人認得對方,只要心知肚明就行。

在陳功的陪同下,吳伯雄來到大殿,見陳啟禮雙手合什,面對佛像,雙目微閉著,口中念念有詞,像一個正在虔誠祈禱的佛教弟子,另一個身披袈裟雙手合什站在一旁的是寺院的主持明興禪師。

等周圍的人都出去後,吳伯雄從口袋中拿出幾頁紙來,放在香案上,說道:「其實你的心思我很清楚,其實你大可不必那麼做。再過幾個月,就是各階層議會選舉每一屆議員的日子,這張紙上的內容就生效了,我拿來給你,目的只想打消你的顧慮。」

陳啟禮睜開了眼,眼角的餘光落在香案的那幾頁紙上。這是一份由李X輝籤署的文件,文件的其中一條是:為充分體現國民黨的民主實質,取消以前各階層議會議員競選的禁例,無論什麼身份的人,只要民意認可,皆可參加公務員的選舉。

吳伯雄見陳啟禮已睜開眼,知道被他說動,又說:「這可是難得的好機會,希望你不要錯過,我走了。」

「麻煩幫我叫黃少岑進來。」陳啟禮說。

吳伯雄大喜,知道事情已辦妥,難怪前兩次無功而回了,幸虧李X輝叫他帶這份文件來,否則這一趟又白跑了。看來對像陳啟禮這種人的了解程度,他比李X輝差遠了。

吳伯雄不辱使命,終於勸得陳啟禮還俗。

陳啟禮還俗後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金盆洗手,不管吳伯雄給他看的那份文件是真是假,金盆洗手對他來說,絕對有益無害。

當著眾多黑白兩道公證人和許多媒體記者的面,陳啟禮身穿一襲藍色的長大褂,高挽袖子,腳穿黑色布鞋,這副打扮頗有幾分「民族」特色,加上剃光了頭上還未長出頭髮,青光一遍,整個人乍一看上去,倒和電視劇中三四十年代上海灘的大亨杜月笙有幾分相似。

一直以來,陳啟禮就把杜月笙當成自己的人生奮鬥目標,他一定要成為杜月笙第二。兩次入獄的確對他的打擊頗大,而他一度也想退出黑道,平平淡淡地過完這一生,但是他的潛意識裡面,卻極不甘心。剛出獄時,如果輕易重返竹聯幫,顯得太欠考慮。因為他清楚,不少堂口大哥早已另換他人,就算他重掌幫會,,不一定能像當年一樣令眾多兄弟信服,當真要與竹聯幫脫離關係,他做不到,竹聯幫是他的根基所在,沒有根基,他還怎麼混下去。

杜月笙除了有幫會的雄厚勢力外,還有一定的政治資本,所以他陳啟禮也要撈取政治資本。他原先的政治資本已隨6年的牢獄化為了烏有,得以從頭開始。

要想有政治資本,必須有社會影響力,在他出獄後呆在家裡的那段時間裡,雖裝出一副不理世事的樣子,卻密切地關注著外面的反應。可是,殘酷的事實令他失望,眾多新聞媒體的焦點只在政界或娛樂圈,只有幾家報紙在不起眼的地方報導了他這個幫會老大出獄的消息。(欲知陳啟禮還俗後,會有什麼樣的舉動,請看下一節)

相關焦點

  • 陳啟禮出獄後洗心革面,為了躲避兄弟的騷擾,他不得已出家做和尚
    儘管消息封閉得很嚴,但是沒多久,陳啟禮出家為僧的消息還是無法掩蓋地傳了出去。從寺院的山門到大殿門口,齊刷刷站著兩排竹聯幫弟子,香客們一看這陣勢,害怕惹禍上身,早已溜得一個不剩。明興禪師見到這樣叫苦不迭,兩三天就有黑幫的人來騷擾,這樣下去,不知要鬧到什麼時候。
  • 綠島監獄代替了淡江大學,陳啟禮在這裡,真正懂得如何成為杜月笙
    監獄真可謂是一所大學,在這裡面,陳啟禮學到了在外面學不到的知識,懂得如何更加充分地利用自己的聰明才智去制服別人,監獄代替了淡江大學成了陳啟禮高分畢業的唯一所大學。在這裡,陳啟禮真正獲得了日後成為杜月笙第二的資格。
  • 他們已不在江湖—— 黑幫教父陳啟禮
    圖 陳易辰    生於外省官宦之家,形成剛烈豪爽性格,他把竹聯幫帶上國際舞臺,成為「天下第一幫派」,卻因效命政治,製造舉世震驚的江南命案而入獄、出逃,最終客死他鄉。    他為黑幫賦予了政治人格,卻又捲入政治紛爭。他的一生,堪稱另一部杜月笙傳奇。
  • 他是北大保送生,卻放棄麻省理工,選擇出家為僧,氣病母親
    柳智宇在上小學的時候,數學成績永遠都是滿分,在家裡會追著父親吵著要學高中數學。柳智宇從小的天才光環預兆著他的未來註定和普通人的不一樣。柳智宇帶著對數學的興趣和自身的天賦升學到初中部,初中生柳智宇地數學成績依然是滿分,他在初三的時候參加了全國青少年信息學奧林匹克競賽,他以滿分的成績甩下同臺競爭者的分數幾條街,獲得了一等獎。
  • 北大才子柳智宇:寧願放棄麻省理工錄取,也要出家為僧,如今怎樣
    如今10年過去了,這個曾經不顧父母的哭訴和反對,執意要出家當和尚的北大數學天才,現在過的怎麼樣了呢?加入北大的禪學社之後,柳智宇就已經開始堅持吃素,而且好像找到了自己人生的另一個目標。他經常去北京的龍泉寺做義工,就這樣,在多次參加了龍泉寺的義工活動之後,他便下定決心出家。
  • 陳楚河首談黑幫父親陳啟禮: 他其實很寂寞
    某一天他掃地時發現了一張檢察官證件,恰好上面的名字也叫「陳鍾」,那時臺灣社會正亂,陳鍾老實不客氣地冒充了這位檢察官,他熟讀了六法全書,居然成為一個成功的檢察官,審理過著名的「火樓雙屍案」。當陳啟禮步入黑道後,這對父子的身份變得很反諷。來之不易的陳啟禮被寄予了太多期望,也被軍事化地管理。幼小的他早起要磨豆漿,為全家做早飯。床鋪要疊成豆腐乾,有一點不符就會挨踹。
  • 「第一神童」寧鉑出家為僧是悲劇嗎?
    1988年結婚之後,他練習氣功,與常見的生活習慣漸行漸遠。2003年,當年家喻戶曉的「少年班第一神童」寧鉑出家為僧了。焦點問題1:出家是一種悲劇嗎?觀點紛呈: 神童出家本非悲劇,而是一個社會現象而已。是悲是喜?如人飲水,冷暖自知!
  • 揭秘「臺灣教父」陳啟禮的傳奇一生
    在他離去之後,這段歷史變得更加清晰:曾經千夫所指的案犯,不過是一個政治的犧牲品,是一個時代的悲劇  ★ 本刊記者/劉婉媛  本刊特約撰稿/黃平(發自臺北)  10月4日晚,陳啟禮在香港病故,走完65年的坎坷人生。  陳啟禮,臺灣第一大幫會「竹聯幫」前幫主,如今依然被奉為該幫的精神領袖。
  • 歷史上竹聯幫陳啟禮的兒子究竟是誰?他是否繼承了他爸的幫派哪!
    (竹聯幫)1976年,出獄後的陳啟禮一度縱橫商場,並成立承安消防、美華報導、名商俱樂部等5家公司;但是,不久之後陳啟禮仍為中央情報局吸收,藉此政治力在背後的支撐,再度復出改革竹聯幫,與周榕形成兩股勢力派系互相對抗。後來周榕的大將們紛紛投靠陳啟禮的勢力,也導致周榕派系勢力急速衰退。最後陳啟禮實質的統一竹聯幫,成為實質的初任幫主。
  • 臺灣黑幫教父陳啟禮之子憶述:君子有三變(圖)
    中新網12月7日電 「勝者為王敗者為寇」是千古不變的法則,對臺灣的陳啟禮家族來說,這更是「行走江湖」的宿命。  偶像劇明星陳楚河日前接受臺灣《中國時報》專訪時透露,他的父親、「竹聯幫」精神領袖陳啟禮生前曾拿著族譜告訴他,陳家是元末戰將陳友諒的後代,據傳陳友諒是因為穿耳洞破相,才會敗給朱元璋,因此陳啟禮嚴格規定陳家男丁不準穿耳洞。
  • 中國又一名「學霸」寺廟崛起放棄高薪工作,30名研究生組成僧團
    ,現在也有些寺廟已經變成了著名的旅遊景點,這也是能夠吸引很多遊客過來參觀,並且還可以宣傳很多佛教有關的文化,但是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過過,在中國有一個寺廟是由「學霸」崛起的,在這座寺廟當中總共有30名研究生組成的「學霸僧團」,根據了解這30名都是重點大學畢業的,甚至還放棄了高薪的工作,來到寺廟出家。
  • 臺黑幫教父陳啟禮曾為情報人員 成政治犧牲品
    1968年,「竹聯幫」於陽明山召開會議,重新編組,陳啟禮開始擔任「總堂主」。  1970年, 「竹聯幫」成員陳仁盜領「幫款」逃逸,在尋求警方庇護的情況下,仍遭到「竹聯幫」暗殺,被指為幕後指使者的陳啟禮在1972年被捕入獄。經歷四年牢獄生活之後,陳啟禮大刀闊斧地統合內部混亂的「竹聯幫」。一段時間後,陳啟禮順利統一了「竹聯幫」。
  • 可與少林寺齊名的寺廟,4大高僧都是博士學歷,他們為何出家
    說到寺廟,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少林寺。少林寺是我國最有名的佛教寺廟,他已經有1500多年的歷史。而除了少林寺之外,還有一個寺廟能夠與它齊名,這個寺廟就叫做龍泉寺。然而,因為他在科研上一直沒有進展,覺得自己的人生失去了目標,於是在深思熟慮之下,他決定出家。二、賢威法師賢威法師是中科院的生物物理博士,由於他的專業,他一直在研究各種生命,對生命的了解越多,他對生命的敬畏之心就越重,於是他選擇從中科院離開,加入了龍泉寺中。
  • 枯榮大師命保定帝出家為僧,一個是為了退敵,一個卻是在權衡利弊
    作為段家子弟,天龍寺又是大理的護國寺廟,段正明自然有義務,也有責任也應對此次危機。本因道:「正明,你是大理國一國之主,改裝易服,雖是一時的權宜之計,但若給對方瞧出了破綻,頗損大理國威名。利害相參,盼你自決。」保定帝雙手合十,說道:「護法護寺,義無反顧。」本因道:「很好。
  • 當年不顧父母苦苦哀求,出家當和尚的北大天才柳智宇,他現狀如何
    能夠考上清北對很多人來說是一件夢寐以求的事情,對學生和家長都是如此,因為在我們中國人眼中,上一所好大學就意味著能夠有一個好的工作,這樣前途就會一片光明,曾經有一個北大的高材生,進入北大之後本以為之後會有一番作為,結果他卻不顧父母的苦苦哀求,毅然決然的出家當了一個和尚,如今他怎麼樣了?
  • 30名研究生放棄百萬年薪,組團出家當和尚,後來怎麼樣了?
    他的公司做的紅火,但是他本人卻不喜歡商業應酬,當年他在學校裡算是"才子",多少有些傲氣,想做一番大事業,可是出了社會之後,雖然很成功,他卻覺得心累,整天忙忙碌碌,不缺錢,可是心裡空落落的,沒有依託。
  • 一家3代,6人出家為僧!他們前世竟也是出家人……
    對人生充滿疑惑……16歲,他第一次接觸佛法!那時,他上學很調皮,經常跳牆去網吧,網上搜索一些關於人生意義、生命的話題。偶然間,他看到一個《釋迦摩尼佛傳》,從佛陀出生到涅槃,他看完之後,整整哭了一夜,決定一定要出家!
  • 他十歲出家為僧,曾在芭蕉葉上練字,李白說他的草書獨步天下!
    懷素十歲出家為僧,後來成為書壇的草書大家,他的草書被後人稱為範本,經過1200多年的傳承,鮮有出其右者,但是你知道懷素練習書法有多用功嗎?懷素在十歲的時候,忽然產生了出家之意,家人苦勸不住,出家之後,懷素痴迷於書法,由於自己買不起紙張,他發明了漆盤練字,因為這樣既節省紙張,又可以達到練字的效果,他也是樂此不疲。
  • 985女大學生因佛祖託夢,毅然退學出家,一年就為寺廟增收2000萬
    清朝順治帝潛心修佛,願自己能夠擺脫世俗,出家為僧,六祖惠能曾云:「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佛性常清淨,何處有塵埃。」對佛教有所了解的人都知道,佛教的發源地在印度,距今已有兩千五百多年的歷史。佛教更是在傳入中國之後被發揚光大,因此在中國的土地上有很多佛教的信徒,他們都潛心禮佛,廣積善德,解除自己心中的煩惱。在這些信徒中有一人的故事被大家熟知,她本是一個就讀於985大學的女學生,卻因為佛祖的託夢,毅然退學出家,並在一年之中為自己所在的寺廟增收了2000萬的收入。這個女生叫做釋正孝,河南人,出生於1989年。
  • 他在人生最輝煌之際隱退,出家為僧,寫下兩個字,如今賣了471萬
    陳洪標 | 文他在人生最輝煌之際隱退,出家為僧,寫下兩個字,如今賣了471萬!寫這兩個字的人,不是書法家卻勝似書法家,他是用自己一生的言行在書寫。但是正如網友所說,「放下」這兩個字,說說容易,寫寫簡單,但要真正做起來,要做到,卻是比登天還難。沒錯,這需要放下浮名虛利的灑脫,還需要看破紅塵的智慧,即便這樣還是不夠,因為最關鍵的是,必須要有與當下訣別,這需要壯士斷腕的勇氣和決絕,但幾乎很少有人能夠狠下心來做到這一點。不過,他做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