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子程(Pascal Yang)
華附國際部2020屆畢業生,初中畢業於珠海紫荊中學,在19/20海外大學中獲美國聖路易斯華盛頓大學、北卡羅來納大學教堂山分校、里奇蒙大學,英國倫敦大學學院、倫敦大學國王學院等等院校錄取。
我:老師,我寫不出故事……
Yuki:沒關係,你文書不也普普通通寫出來的,這個照樣
我:[捂臉]
Yuki:[加油]
現在想起來,我就是一個單純想要被需要的人。或者簡單來說,我想被誇,我想別人對我豎起拇指說:「這事兒沒你真不行」。初中在學生會混了三年,幫著組織了不少活動,沒見得活幹得有多好,但卻樂在其中。說到底,就是為了感到「被他人需要」和聽到那一聲聲「辛苦了」「幹得不錯」。這種「虛榮心」確實顯得有點「膚淺」,但偏偏作為我的原動力一直到了現在,也讓我在高一吃了不少苦頭。
HFI學子的每日三省:這裡是哪?這哪來的大佬?我是怎麼考進來的?HFI是個飛禽走獸遍地跑的地兒,身邊的人大多會學又會玩,說話還好聽。這點在社團的入社申請上體現得淋漓盡致。一開學,在各大社團的入社面試中,比較匱乏的活動經驗和專業知識讓我在高一就提早品嘗了一手「全聚德」的滋味。(體育社團打不過啊,流淚貓頭.jpg)
一直有很想被誇被需要,一波「全聚德」卻印證了別人並不咋需要你。這打擊還是挺大的。
好在因為初中自學了一點點海報排版,再加上HFI各社團常年缺美編,我誤打誤撞地成了不少社團的美編。美編是個苦差,也沒什麼參與社團核心討論的機會,但對於自我瘋狂懷疑的我,這份工就像救命的稻草,虛偽但讓人安心。
而人終是騙不過自己。初中時,仗著小聰明,可以大膽地把學習時間放在活動上,但到了HFI,這顯然行不通了。明天就要考sum了你卻給我擱這兒整海報。這波啊,這波是GPA的菲律賓跳水。一邊是無處安放的虛榮心,一邊是水土不服,不適應住校,不會管理時間等因素,高一整年的生活一如漿糊。
還記得那應該是高一結束的一個傍晚,拿到了高一成績單,社團的交接不見我的名字,糟蹋了一年的身子稍微好了些,但還是虛得發慌。安於做一個簡單的「虛榮人」,那就去接受一樣簡單的快樂和難過,沒啥好抱怨的。傍晚的澡堂子沒什麼光亮,也沒人會想著透過簾縫子看個究竟,隔壁間放的是最大音量的薛之謙陳奕迅,混著一樣嘈雜的花灑聲,在這裡邊搓澡邊老淚縱橫一把的話也許自己都不會發現。
學生故事畢竟不是輕小說,那種打擊後奮發圖強走上人生巔峰的戲碼我是真就演不出來。「打不過我還跑不過嗎」,這樣的精神才比較適合我。自己哄哄自己還是不難的:那些得不到的東西,哼,我才不稀罕。像極了小時候羨慕極了堂哥家的熱火玩具槍,但還是要嘴硬說自己的橡皮筋彈起來可比塑料槍有意思多了。
高二的一整年自閉地像只傑尼龜,關掉了朋友圈,成為205的土著,退掉了不少社團,白天上課吃飯打球睡午覺,晚上搓澡自習宿舍吃雞。幹這些也不過是為了不再去接觸那些讓自己感受到「淦,我好菜啊」的信息,逃避可恥但有用嘛。
但千千萬萬個沒想到,這一自閉,居然閉出了點東西。
初中中二時期看過一篇漫畫,講的是一個精靈陪伴女主人等待出徵丈夫歸家的故事。當時還煞有見識地記下了一句話「當你等待新生時,要把過去的生活整理一遍,騰出空間,新的東西才能進來」。整理生活,Ohhhh,妙啊。我需要的也不是什麼「新生」,對我來說,能把拉垮的GPA趕回來,養好身子,有空拍拍照吃個雞,就足夠了。
現在看來,高二就是一個歪打正著把自己的生活徹底整理了一遍的過程。是自閉沒錯,但說好聽點,也是個把曾經生活中那些不必要的雜物給統統丟掉的過程(雖然自閉起來丟得有點過於徹底哈哈哈)。無法勝任的社團,丟;朋友圈太過檸檬,丟;學不會的滑板,丟。。。東西丟多了,時間精力突然間多得可怕。像205的書桌,不收拾一下都不知道還有這麼大的空間。
故事的女主人公接下來會靜靜等待新生悄然敲開家門。而我的新生活沒這樣的情調,不需要我去等,便敲鑼打鼓踹門進來了。那些落下的學業和生活,在我守著一屋子雜物廢料的一年裡,其實早已守在我的門口,等待著我騰出空間的那一天,衝進來找我清算前一年欠下的債務(FBI OPEN UP!)。
託這些債主的福,高二的一年過得忙碌且平淡(甚至無聊?)。起床掛著耳機去後門全家買個飯糰加一杯雀巢小綠罐;學一早上,下課跑去飯堂吃飯,留時間爆睡一個中午;下午沒p8就打球,有p8就在GE課上偷偷點個外賣到校門口;澡堂要去靠窗的那間,搓完回來還能和周師傅扯扯皮彈彈琴;7點開始在205學到10點半,這裡奶茶酸奶要滿上;晚上回到宿舍,今晚雨林跳傘誰慫誰兒子。
說是又累又無聊,但其實我自己也清楚,我過得很快樂。人還是那個」虛榮」到死的人,那些得不到的讚賞還是鬧得心痒痒,但既然做不到,也只能慢慢去磨,去和解。再說,被需要被讚賞,也不過是為了自己愉快,那倒不如在行動上直接一點,把生活的重心放在自己身上,多讓自己開心開心。
趕在成年的前一年,生活終於還是回到了自己的手上。
申請季,Yuki總會說我從人到文書都是個三觀挺正常的中國男國際高中生。其實這句話用來形容整個申請季也適用,挺正常就過去了。
申請季就像小學排隊打疫苗,越緊張就越想探頭看前面的人,還要問,疼不疼?疼不疼?但大部分人也只能模稜兩可地和我說一個字,疼!也沒別的什麼細節。所以我就怕,越靠近我越怕,直到皮筋紮緊了手臂,酒精擦上,啪啪兩巴掌拍出血管,針頭明晃晃那麼一戳,還沒來得及嚎,糖丸就已經塞嘴裡了。後面的同學好緊張,問我,疼不疼?疼不疼?我好像也只能說,疼!
我的申請季也是這樣,記憶最清晰的反而是那些沒開始前的緊張和恐懼,到了身處其中,每天算著ddl度日,抬起頭,一切早就結束了。
但申請季還是留下了點東西。單是窩在那裡幹害怕卻不幹事的操作,現在知道很沒必要,以後也要儘量少做了。像Yuki經常說,錄都沒錄,想那麼多幹嘛?還有便是申請季成了我難得的反思機會。對於我,一個文書寫不出花,也不怎麼經常反思的人,申請季便是逼著我把過去17年經歷的亂麻擰成一股線。擰著擰著,才發現從那些自己都快忘掉還發生過的事情中,反而最能看出自己是個什麼樣的人。無論你的經歷再無趣,文書你總不能不寫吧。再說,如果真覺得自己生活無趣,不是在賣弱就是沒反思夠。這樣一來,文書居然也成了個接納自我的過程。
老媽子經常說,什麼年齡就幹什麼樣的事,有些事情走一遭才清楚,應該是這個意思。
然後!我要整個超長的感謝list!Ohhhh這個我等了好久好久哈哈哈哈哈。
生命中這三年走下來,若少了身邊的任何一個人,我也不知道我會歪去哪裡。
首先感謝我的父母和家人,教會我去熱愛與被愛。這三年比較少回家,但他們每一刻都讓我感受到家在何處,我來自哪裡,陪著我前行。天塌下來家還在,不是一句玩笑話。
感謝這三年各種意義上教我做人的老師們,做過的瑪麗卷,嚎過的做八成對八成,珍妮BC坐了一年的飛機位,Ford辦公室喝的茶,以及,不嫌棄我拖延,奪命催文書,關鍵時刻博一手單車變摩託,陪我把這三年的雜亂理成一線寫入文書的申請季後媽Yuki。感謝他們的每一份耐心和責任心。
感謝不嫌棄我菜,一直陪我打籃球羽毛球的兄弟。丁丁的噸位下盤,顯哥的怪物核心,安德魯的神仙球,還有方老闆的無情扣殺。你們無時無刻在瘋狂踩踏我對運動的熱情,但每次你們對我說,打球!我知道今天會是開心的一天。
感謝我的雨林兄弟兼羅德島戰術參謀周師傅,超大瓶冰紅茶+特辣西門總能讓自閉的我覺得生活其實快樂得一批;感謝G8的這群沙雕,文書寫累了隨時能一起跳影流之主,聽一般男性,呼吸vtb,小館下棋,感謝你們陪我走過這段日子。
感謝205,讓我在迷茫之時找到歸屬感。感謝斯嘉麗吐槽過的那些Lang Essay和選校,方老闆催命鬼般的」學啊」,天天強佔我領地的丁丁和顯哥,當然還少不掉那些鐵打的一點點coo喜茶酸奶烤奶水果茶。。。
謝孤寡三人組和老姐,陪伴我從前至後走到現在,和我一起成長,兩座城市能這麼明亮是因為你們。
感謝好狗,大智若魚,鬥志昂羊,為我生活帶來的色彩。當然還有最濃的那一筆,梨,帶我走出灰色的自閉生活,曾與將陪我走過無數的路。
文字 | HFI Y12 楊子程
圖 | HFI 天宇 / Eric
版權歸華附國際部 | 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