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 多了,我跟別人拼的不是速度,是韌性

2020-10-27 改變自己

 


張輝    改變自己主創

輝哥奇譚主創 | 布道師


我的真正轉變來源於35歲時的焦慮,在我突然意識到自己無法快速成功之後,我真正開始了「從長計議」,把人生規劃的視距拉長到30年。這個轉變最終改變了一切...

                                                   


30 多了,我跟別人拼的不是速度,是韌性

作者:Cici

來源:Cici的心靈花園(ID:Garden_of_Cici)


寫在前面:


Tina 是小酒館兒的第一名訪客,她是一名資深總監,也是一位努力平衡工作、自我、家庭的多面手。她研究生畢業後加入了某外企諮詢公司(下簡稱 P),至今近 11 年。


此外,她以志願者身份堅持了 9 年的公益事業,是公益諮詢機構 ABC 的前副社長及研究院發起人。她還是兩個孩子的媽媽,並保持著合唱、籃球等文體愛好。是什麼造就了這樣的多面人生?


聽了她的故事,我發現 Tina 也有苦惱、挫折、不甘,但難能可貴的是,她把所有挫折都當成了學習、自省的機會;而在這個過程中,她學會了放棄、學會了長情、學會了接納,學會了堅韌。


下面,我們來聽聽 Tina 的故事。


   01

童年與高考:第一次重大挫折


Cici:我想從你小時候開始聊。第一次遇到你,我就覺得你是個榜樣,因為你同時做很多事。我很好奇什麼樣的家庭能培養出這樣的人?


Tina:我受我媽的影響比較大,大部分時間是她在帶我。我媽特別要強,工作上很出色,當時在廠裡是為數不多的女處級幹部。她工作上對自己要求很高,對我要求也高,整體蠻爭強好勝的。但是情緒方面,我媽非常情緒化。我會提醒自己,不能像她這樣。


Cici:你會吸收他們好的地方,規避他們不好的地方。


Tina:差不多。


Cici:在你童年時代,除了父母,還有誰對你影響比較大嗎?


Tina:我上初中的時候,沒有認識到自己身上的學習潛力,因為一直成績不錯,不屬於特別刻苦的那種。但當時有個老師說,我是七分靠聰明,三分靠努力;每次考年級第一那個女孩,七分是努力,三分是聰明。他說你要是努力起來,比他們都好。我就努力了一下,果然當時成績有很大提高。


Cici:有什麼你覺得比較轉折點的事件嗎?


Tina:可能有一個轉折點,是高考。我從小比較穩,高考時候其實是個低谷。按平時成績,老師們對我的期待都是北大清華,我第一志願也是北大。但是後來有一個大題失誤,所以第二志願落到武大去。我在大學裡是有點不甘心的 — 我以後還是要上北大,所以我大學期間特別努力。


Cici:你還是挺自信的,它沒有影響你對自己的判斷和信任,沒有打垮你。


Tina:那時候還是能發現自己的一些優勢的,我當時面試學生會、文藝部、廣播臺都面上了。可能這也是一個起點,如果說大學頭三個面試都掛掉,對自信心可能會有傷害。


Cici:你本科畢業肯定能找到很好的工作,所以你當時要讀研……


Tina:還是有不甘心,我從來沒想過本科畢業工作。從上武大那天開始,我就是在為北大做準備。好多人上大學不學習,我沒有,我本科四年特別獨立特別勤奮。


Cici:我覺得你上北大應該非常順利。


Tina:其實也有挑戰。當時聯繫導師並不是特別順利。北大老師都會收到全國各種學生的推薦自薦,沒有哪個老師會給你打保票。


我印象特別深,我媽當時送我去北京面試,她要送我到火車站,我說不要,送到公交站就行。她說了一句,說女兒你看你現在大了,這些事情都靠你自己了,媽媽幫不上你了。我當時感覺眼淚就要下來了,她真正第一次宣告了我的獨立和我的成長。



  02

大學:激發潛能,發現自我,堅持與放棄


Cici:大學哪些人、社團、或哪些事情,對你影響比較大?


Tina:我清楚地記得某幾個時刻,我認識到原來這件事兒我也能做。比如本科時帶我們院合唱團參加藝術節,跟北大的一二·九挺像的。北大資源多,會找外面專業的人來排練,但本科時候就是學院的人自己搞。我大二的時候,帶著整個團所有的聲樂練習,包括當指揮。比較驕傲的是有幾個時刻,我確實起到了很關鍵的作用。


當時團裡有一個男生,比較刺頭、對排練很多抱怨。我當時沒有訓他,有理有據有節地把他說服了,那個男生後來變成鐵桿,特別支持我們所有安排。那一次我發現自己在溝通方面比較擅長。整個活動組織下來,我確實也得到了鍛鍊。


Cici:所以你是主動,還是被動去做這個事情?


Tina:我是學生會文藝部的,這個事情我有責任,但是並沒有人說要我完全去控全場,慢慢地我就到那個角色上了。


Cici:這也算一個機會,也不是誰都能抓住的。


Tina:沒錯。也遇到過比較大的挫折,我大一大二搞很多課外活動,頭兩年成績都挺好,大三的時候就搞得比較兇,去做兼職,還做了好幾份家教。


Cici:真的很拼。


Tina:幹了好多事兒,自己也搞得挺累。那一年我最大的教訓就是成績下降了,沒有考第一名。當時我就覺得,我怎麼允許自己墮落成這樣。


有一個中午我記得特別清楚,我沒有去吃飯,到了一個空教室裡。我開始一件一件列,去年幹了什麼事兒,對我有什麼影響,然後一條一條劃掉,看哪個我是要放棄的。因為我要保研,名額就 1-2 個,基本上要考第一名才有把握。


所以就開始做選擇題,看哪些可以放掉,這一年一定要把學習搞上去。後來我推掉了好幾個家教,兼職也沒再做了,廣播臺一直做就保留下來了。那次算是一個挫折,但我還比較能夠自省,及時做一些調整,最後又回到軌道上。


Cici:這是一次很好的學習經歷,核心就是學會放棄。你當時選擇的原則有哪些?


Tina:看這件事我從裡面到底能獲得什麼。比如做家教,對我其實沒什麼價值,除了掙點錢。


Cici:不想幹純賺錢的事兒。


Tina:對。我很早就發現了,錢對我來說不是那麼重要。不管錢少錢多,我都沒有太關注過那個數字。


Tina:研究生那幾年,我感覺到我可能是有一些組織能力的。當時學院搞一個環境文化節,邀請全球的環境大學生,我負責半天的文化活動,帶大家參觀校園、包餃子、唐裝展示這種,要去串聯好多節目和部門。原來我從來沒帶過,包括學校這些部門我也沒接觸過。


但是挺神奇的,可能初生牛犢不怕虎。我在學院裡招了幾個人,大家分頭安排,你幹什麼他幹什麼,我怎麼去跟進進度。後來這個活動還挺成功的,那次我感覺好像我在安排事兒上還是有點天賦的,能夠分得清誰適合做什麼,整個進度怎麼來跟蹤。



   03

職場:幾番波折,最終學會長情


Cici:你當時是一門心思想做諮詢嗎?還是說有一些其他機會,怎麼考慮的?


Tina:我一直學的環境,當時一個方向是本專業就業,去研究院所。另一條路就是進企業,能源、化工行業比較多。進諮詢是個意外。我本科時候完全沒接觸過,後來我去芬蘭交流,跟我一起去的北大光華的女生覺得我特別適合做諮詢。她給我評價之後,我就好奇,了解了一下諮詢是什麼。後來參加諮詢公司的宣講會,覺得這些人還真是挺聰明、挺有意思的,然後投了三四個諮詢公司,拿到了 P 的 offer,就已經 11 月了。


當時 P 公司說有個項目需要實習生,問我願不願意去。當時我其實不知道諮詢是什麼樣的,就想去感受一下。結果那個項目對我人生影響挺大的,認識了後來一直帶我的一個前輩。他的理想是成為中國本土的管理學大師,這對我還挺有鼓舞的。人生中第一份工作,包括第一個領導,對人影響挺大的。他當時也給了我很多自信。


Cici:我覺得諮詢公司待這麼長時間的人不太多,一般的路徑是工作幾年之後去讀 MBA。你有沒有特別想走的時刻?


Tina:在公司這些年有幾次特別想走,比如說升職沒升上去,包括公司組織調整,以前帶我的領導走了,也會想要離開。但每次都會發生一些事情或者有新的工作安排,讓我決定再留下來試試。


Cici:怎麼會沒升職呢?你能力上我覺得大家都能看到,而且合作上也非常好。


Tina:我覺得我那兩年確實有點問題。工作上比較順利,得到了上級的認可,但沒有特別注意跟同事特別是平級之間的關係。從那以後就知道,不能只是事情做得好就好了,人際敏感度還是蠻重要的。這件事也提醒我,當受到一些關照或認可的時候,不要太把自己當回事兒。



   04

公益:我把它當作創業,

研究院是可以做一輩子的事業


Cici:你是怎麼遇到 ABC 的(註:ABC 是一個主要由志願者構成的公益諮詢機構)?


Tina:我剛工作頭一兩年,成長曲線很陡,沒參加什麼業餘活動。到 11 年上半年,進公司快兩年,工作上軌道了,就開始參加一些公司的活動。當時正好有次接到公司通知說周末有個公益組織在公司搞活動,讓我去看場子。當時是 ABC 訓練營的第一天,我代表公司去做開場的分享。


Cici:當時我在現場,是學員。我對你印象很深,首先長得很好看,然後感覺思想和待人處事很成熟,後來才知道你那時候也才工作兩年,我以為你至少是個項目經理。


Tina:我年齡比較大(笑)。也是一個很巧妙的機緣,誰能想到那一個上午改變我後面這麼多年。我分享完之後,錢洋(註:ABC 創始人)特別興奮地把我拉出去,問我願不願意加入 ABC,各種「忽悠」我。後來 ABC 要搞 ISO 流程,我在公司搞過,慢慢加入進來。


Cici:你為什麼能夠在 ABC 堅持這麼多年?


Tina:我覺得跟我在 P 堅持差不多,這麼說起來我是一個很長情的人是吧?好多人說你為什麼有這麼多精力,能幹那麼多事兒,其實回過頭來看,我真正幹的事兒也不多,只是每個事兒幹得比較深入,讓人感覺我幹了很多事兒。


Cici:你遇到過 ABC 和工作有衝突的時候嗎?這種時候你怎麼處理呢?


Tina:前幾年沒有,後來工作越來越忙,我也調整了在 ABC 的角色。我當副社長那會兒,搞得自己挺累的,整個人狀態都不太好。後來辭了副社長,離開了一段時間,回來之後做研究院。我覺得這個是我可以一輩子做下去的事業,而且時間精力投入是可以把控的。因為不需要跟上客戶的節奏或者有很大壓力,反而有機會實現一些自己的想法,而且它是一個很重要的知識沉澱工作。


Cici:這麼長時間,ABC 對你來說最大的價值是什麼?


Tina:我一直把它當成我自己創業的一個事業在做。我做副社長的時候,好多事情是我自己發起然後實施出來的,這個過程還蠻過癮的。在我本職工作裡,沒有勇氣辭職出來創業。


Cici:這是一個比較安全的創業環境。


Tina:我還蠻珍惜這塊兒的,覺得是一個自留地吧。在 ABC 做研究院我最大的感受是,人就是靠堅持、靠熬。五年前開始做的時候,大家都不太看好,不知道能做出什麼名堂。但就是一件很簡單的事情,你重複做、堅持做,做個五年真的就把好多人拋在背後了。


Cici:而且它真的是時間的朋友。


Tina:我覺得這也是公益圈的一個優點,它不是那麼快,而是注重長期,沒有那麼浮躁。



   05

孩子:感受到自然的力量,

讓我沒有年齡焦慮


Cici:你當時生孩子的時候,覺得已經準備好了嗎?


Tina:我其實也經歷過一些變化。中學那會兒特別不想結婚生小孩,後來到 24、5 歲,突然發現身體裡的母性基因,那會兒看誰家小孩都喜歡。


Cici:所以你心態上已經準備好了。


Tina:對,真正到有小孩的時候,沒太糾結。生了孩子不代表你就承諾她一輩子怎麼樣了,一定要她多麼完美。好多人都對生孩子有恐懼,覺得我不能給她最好的。其實她以後是一個獨立的人,你能給到她什麼就是什麼,為人父母也只是一段歷程。


生孩子這個過程,對我來說影響挺大的,讓我感覺到自然的力量。一方面是,相信你的身體,它會有一些信號,會自己去處理。還有一點,我沒有年齡恐懼了,我覺得這點挺重要的。記得 30 歲那年生日,我專門約了朋友去泰國拜佛,因為感覺 30 歲是一個坎兒,覺得自己要變老了。


但我生完孩子之後完全不恐慌了,因為看到生命延續了,尤其是從我父母那輩到孩子這輩,這就是生命的自然輪迴。它讓我對生命的意義有更深刻的體驗。


Cici:下一個問題是我自己很困惑,也會是很多媽媽都非常困惑的問題 — 工作和生活,工作和孩子到底怎麼平衡?


Tina:這個問題我不敢說有一個最好的答案,只能說在你的條件下,儘量做到一些平衡。比如說我看到我們公司女領導有兩個孩子,事業又成功,但其實她背後有一個大的支持系統,老公、父母、保姆、司機等等。所以這樣一個成功女性背後,有很多人在為她付出。


Cici:你遇到過工作和孩子衝突的情況嗎?


Tina:我們這行比較大的一個挑戰,就是出差。我曾經連續出差三、四個月,最開始孩子還會每天跟我視頻,後來不願意視頻,周末回來也不太搭理我。我能明顯感覺到她在刻意迴避跟我的接觸,小孩是很敏感的。


有一回真的是受不了,我當時要走了,跟寶寶拜拜。她在樂園裡面玩兒,一直背過身不理我,後來我媽悄悄過來跟我說寶寶在哭。我當時心難受得不行,趕緊過去把她抱住。


後來我也在想各種辦法,比如說當時她沒上幼兒園,時間比較靈活,我就隔兩周把她帶到我出差的地方去,讓我爸媽也過去,至少平時晚上和周末能見面。她是我們生命的延續,是我們生命質量的一種反映,所以還是努力想辦法去創造一些機會陪伴她。


Cici:我感覺一個孩子已經衝突挺大,為什麼還會說想再生一個?


Tina:沒想那麼多,我是覺得生下來了自然會有辦法。


Cici:你平時怎麼教育女兒?


Tina:其實沒有刻意,但是我希望她不要過多被女孩這個性別限制住。我現在比較擔心她太女孩了,特別愛打扮,出門都要穿裙子、戴首飾項鍊。她會說粉色的玩具是女孩玩的,黑色的是男孩玩的。她會說我以後要當醫生,不當太空人,那是男孩做的。


Cici:小孩都有這樣一個階段,因為她要去尋找自我認同。


Tina:我一直告訴她,沒有什麼事兒女孩不能幹,你想玩兒這個黑色的玩具也完全可以。當然你要注意保護好自己,但我希望她不要受到太多性別限制。


Cici:孩子都會有一個階段,特別強調自己的性別,過了就好了。但我也很同意不要用性別這個標籤去預設,因為每個女生都不一樣,男生也很不一樣。



   06

尾聲:誰笑到最後,誰就笑得最美


Cici:最後一個問題,你有沒有自己的座右銘?


Tina:這個不難,我很早就有座右銘了。但當時不理解這句話,越到後面才越懂 — 誰笑到最後,誰笑得最美。現在我跟別人拼的不是速度,拼的是韌性。


Cici:你確實韌性非常好。這個座右銘非常點到你說的很多經歷,長期也好,堅持也好,是你比較底層的信仰。


Tina:尤其現在沒有年齡焦慮之後,我就跟你耗著唄。相信到我們老的時候,人壽命會長很多,我估計能活到 120 歲,70 歲還可以重新開始呢。


本文獲授權轉載。作者:Cici,北京大學心理學本科,前管理諮詢顧問,現網際網路戰略分析。關注心理建設、終身成長,人生下半場希望用管理諮詢武裝頭腦,用心理諮詢滋養靈魂。出於對個人本質與內在的好奇,Cici 開啟了「小酒館兒」寫作系列,希望採訪 100 個有趣的人,探尋他們成長蛻變的密碼和能量來源。本文初版來自:Cici的心靈花園。



相關焦點

  • 別人家的孩子到底有多拼?今天杭州兩位學生實力刷屏
    「女生田徑隊的速度,不太適合我,我就跟著男生田徑隊一起跑,練習強度很大,但也很快樂。」蔡晨宇說。進入高中後,學習節奏加快,還有時間跑步嗎?「練啊!」蔡晨宇說,學校操場在整修,她下午先進行20-30分鐘腹肌、背肌的訓練,做做伏地挺身、自重深蹲等。等晚自修結束後,再和同學一起夜跑,繞著學校跑20-30分鐘。
  • 《黑暗之魂3》1.33常見戰技韌性測試 1.33哪個武器韌性強
    很多玩家不了解,下面小編就為大家帶來《黑暗之魂3》1.33常見戰技韌性測試,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 《黑暗之魂3》1.33版本可以說是平衡性改動比較大的版本,那麼在這個版本中哪個武器戰技的韌性加的多?
  • 白菜價網紅小家電,我跟你「拼」了!
    白菜價網紅小家電,我跟你「拼」了!我是花果山保潔阿姨我在會議室外聽到獨家消息一般人我不告訴他:廣州臺花城FM「雙節買買買」粉絲團購節來了!02.摩飛多功能鍋一鍋多用,煎、炸、燉、蒸、燜……最適合識食的廣東人!1400W大功率,精準控溫。
  • 雲會議|田野政治學:小農韌性與韌性國家
    因此我認為應該從一個所有類型國家都會共同面臨的國家治理問題入手來研究政治問題,而不是只關注政體類型。因此我在2009年就提出了國家治理的一個觀察方式。這裡我們講韌性國家應該與美國專家提出的威權主義的韌性的觀點區分開了。我們在這裡所說的韌性國家的概念應該是為了解答什麼問題的呢?我認為韌性國家概念應該有不同的理論視角。比如在國家治理的層面上國家的韌性來自於哪些特徵?
  • 職場上,韌性「犯錯」才是對待犯錯正確的方式
    電影《穿普拉達的女王》中有這樣一段劇情:助理安德麗婭桑切絲一直努力地在雜誌社工作,一次因為工作上犯了小錯,被雜誌主編米蘭達普雷斯麗毫不留情面地批評:「原以為你會跟其他女孩不一樣,我還以為僱傭了一個聰明的女孩,但你現在卻變得越來越愚蠢,這些讓我感到失望。」
  • 愛拼才會贏,多拼就會死
    我們以前常聽到的一句話,愛拼才會贏,年輕人多打拼不是壞事,要想出人頭地就要付出更多的努力。但、這不是無限外延的,到底可以付出到什麼程度,人可以壓榨自己多少極限,身體素質和基因各不相同。有的人讓多做一點事,就覺得自己吃了天大的虧,各種資本家無良,各種階級剝削,這種我覺得挺沒出息的;但換過來說,也確實有為了工作,為了事業,拼的太過,年紀輕輕身體垮掉的,說來也挺讓人唏噓的。很多時候,我們認為什麼是對,什麼是錯,是涇渭分明的,是天然的對立,但其實也許,所謂對錯,只是同一個事情,同一種風格,在程度上的區別而已。
  • 看別人為了上岸多拼
    考研大軍規模越來越大,每年的考研難度也在增加,為了考研上岸究竟需要多努力?其實這沒有可以量化的答案,每個人的情況都不一樣。但是,毫無疑問,考研不是一件很輕易的事,上岸的小夥伴們們都是拼盡了全力,用無數個日日夜夜的俯首換來今天的雲淡風輕。
  • 為什麼電波的速度跟光的速度一樣?
    那麼,為什麼電磁波的速度跟光速一樣呢?住在上海的小朋友,當他打開收音機,聽到中央人民廣播電臺廣播「……剛才最後一響,是北京時間9點正」的時候,看看桌上的鐘,剛好也正指著9點。他想:北京到上海,乘飛機也得一個多鐘頭,怎麼北京9點的廣播,在上海9點鐘也聽到了呢?原來,廣播電臺都是用電磁波來播送聲音的,不過,各電臺播送廣播所用的電磁波的頻率是不相同的。
  • 孩子,不是你不去跟別人比,這世上就沒了競爭
    「老拿我跟別人比,有意思麼?」你怒氣衝衝地問。「不比怎麼知道你在同學中間的位次?」你媽被氣得一下子聲音提高了八度。你頓時無語,可臉上依舊透著憤怒與不甘。這是期末考試之後,你媽看到你的成績後和你爭執的場景。我是在出差回來之後,從你媽嘴裡知道這一切的。我覺得我有必要就這件事跟你好好聊一聊。
  • 這樣拼積木,比娃盲拼效率高多了
    叮噹之前有在小區見過橢圓機,但我一直沒有跟他特別說過這個器械,所以在做之前,帶他認識一下。我們先聽了課程中的導入小故事:社區廣場沒有健身的運動器材,蜂小鳥想要設計一個健身的橢圓機,你能和它一起設計完成嗎?叮噹聽完有點懵:「媽媽,橢圓機是什麼啊?」然後我翻出一張圖片給他看。
  • 這個「別人家的孩子」,很拼!
    這個「別人家的孩子」,很拼! 「這三個孩子特別好,我的紅棗大小參差不齊,別的加工廠就按照最低等級收,他們不會,機子分選出來後,還是按照相應的等級收,讓我多賺了好幾千塊。」團場職工張具栓說。
  • 面對孩子在物質上跟別人攀比,我不是迴避,而是選擇正確引導
    一次在商場裡,看到一個小男孩,大聲哭鬧,要大型的玩具汽車,因為孩子班裡的男孩有,媽媽怎麼哄都沒有哄住,就大聲喊,誰讓你沒有一個能掙錢的爸爸,沒錢,你沒有資格跟別人比。孩子瞬間被嚇到了,停止了哭鬧,我在想,孩子得有多難受,爸爸偉大的形象瞬間就被抹殺了,孩子的內心在想,我的爸爸真的這麼無能嗎?我怎麼會有這麼沒用的爸爸,孩子也會懷疑自己。
  • 【已解決】聚投訴網友投訴拼多多:拼多多領紅包,別人助力後我的...
    截止發稿前,拼多多有效投訴12919次。 李先生向公益性消費投訴平臺21CN聚投訴反映:「自從差5毛多的時候20多個人給我助力,剩餘金額沒變過」 2020年02月24日 21:16,拼多多回覆:「您好,您反饋的是天天領現金活動問題。若系統檢測到您的好友帳號存在異常會導致拆開紅包無法記錄。
  • 30歲以後減肥,還能那麼自信嗎?你應該有點跟別人不一樣的方法了
    過了30歲,你遇到跟想到的事都不一樣了,所以說方法也應該不一樣了。30歲以後如果想減肥一個前提就是必須運動如果你不打算運動的話,那就不要考慮減肥這個事了。20歲的時候隨便管住嘴,就可以輕鬆減。下面就具體來分析一下,30歲以後的減肥有什麼不一樣的對策。不同的年齡段會關注不同的問題,尤其是健康這個事,都是到了一定的年齡才會逐步有健康的意識,雖然30歲也並不大,但是一樣可以感覺到跟二歲的時候各方面會有區別了,防衰老就是一個很現實的問題,這個時候沒有做準備,等以後再想起來就會後悔。
  • 這樣拼積木,比娃盲拼效率高多了
    叮噹之前有在小區見過橢圓機,但我一直沒有跟他特別說過這個器械,所以在做之前,帶他認識一下。社區廣場沒有健身的運動器材,蜂小鳥想要設計一個健身的橢圓機,你能和它一起設計完成嗎?我:你看,橢圓機長這樣,眼熟嗎?咱們在小區見過哦。
  • 光的速度達到了30萬公裡每秒,那「黑暗」有速度嗎?有多快?
    提到光,不得不說它的一個強大本領,即傳播速度非常快,快到超乎想像。光的傳播速度簡稱光速,是人類目前認知中最快的速度,數值約為30萬公裡每秒(真空中),自然界中任何有質量的物體的運動速度都不可能超過光速。世間萬物,很多東西都有與之對立的一面,光亦如此,與光相對立的是「黑暗」,這應該很好理解,因為有光的地方是「光明」,無光的地方則為「黑暗」。
  • 跟拼多多相比 淘寶的軟肋在哪裡?
    路右邊有個停車場,裡面一片空地,長滿了雜草,我毫不猶豫地把車拐進了右邊。經營網店很多年,從拼多多誕生,我就持不屑一顧的態度。網上購物阿里的模式已經很成熟,還有京東的補充,拼多多要找到電商市場縫隙很難。但是三年來,拼多多的表現令人刮目相看。
  • [德魯伊]告訴你問什麼「我是熊T我拒絕韌性」
    最近關於熊T韌性的爭論又出現了不少。實際上,我要告訴你們,我是熊T,我拒絕韌性。而為什麼如此,我會在下面的文章中用數據告訴你為什麼熊T需要拒絕韌性。 首先我要為韌性具體說一說。首先有種說法是「韌性在PVE中無用」。這種說法實際上可以說是對的,又可以說是錯的。
  • 老外研製的輪滑鞋:跟自行車輪一樣,速度30千米每小時
    雖然我們看到很多人穿著它去買飯,上樓等,但是那些都是大神啊,技術不好還是少去人多的地方。正是因為看到了這個缺點,國外發明了一種輪滑鞋,名為Chariot Skates,可以輕鬆應對各種地形。它有一個很大的優點,那就是在輪子的設計上與傳統輪滑鞋有很大不同,可以說是完全顛覆傳統。
  • ...航天創始人徐鳴:衛星網際網路是一場科創革命 商業落地不是拼速度
    在他看來,衛星網際網路是一場科創革命,而在未來具體的商業落地過程中,並非速度比拼,而更考驗在整個賽道的執行力和長期的耐力。徐鳴給出的一組數據顯示,在Starlink Beta公開測試中,下載速度是102Mbps,上傳速度是40Mbps;銀河航天內部開放測試中,下載速度是382Mbps,上傳速度是91Mb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