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年的五月,已經完全是夏天的節奏,短袖短褲涼鞋走起,然而,今年卻有點不一樣……
發幾張圖給你們感受下:大風、大雨、大降溫,鬼知道廈門群眾在這個五月經歷了什麼!
天氣在作妖,小桃也跟著湊熱鬧。
這一個月裡,從「五一」到「六一」,經歷了長牙、發燒、黏人、並覺、學走路、拉肚子、脾氣大……從那個樂呵呵的小乖乖,變成了動不動亂喊亂叫、撒潑打滾、超級黏人的小妖怪。
五一四天假期,先從拉肚子開始,每天4-5次,嚴重的時候水樣便便,還幾次弄髒了衣褲,但精神狀態依舊很好,吃喝如常。我依據知識儲備,多給水,沒幹預,觀察為主。
但依舊阻擋不了帶著她到處浪,親子遊、和閨蜜吃飯、睡眠群娃友面基、去溼地公園、中山公園……
玩起來倒是還正常,但在回家路上總是時不時開始耍點小脾氣:死活不坐安全座椅和推車,一定要老母親抱著,不滿意就哭唧唧地亂推亂扭……
比如在中山公園,走路還不太穩的她,硬要我們拉著手在拱橋走來走去,一遍又一遍。
在回來路上,23斤的重擔讓我幾度崩潰,後面只能讓桃爸扛著她,我飛奔到前面躲起來,這傢伙嚎了一陣發現抗議無效,就只能收起眼淚接受現實了。
五一期間,我還準備把中午這頓奶斷了。假期裡中午在外面玩耍吃飯,小桃自己就把午餐奶給忘了,一般午飯後回家已經充分放電,倒頭就睡。
但假期結束的上班日,就沒那麼好糊弄了。之前午覺一般在我餵奶之後,由我桃姥姥負責哄睡。現在直接少了這段餵奶親暱的時光少了,最開始幾天小桃又氣又急,嚎啕大哭。
只能繼續採取親媽躲避政策,一吃完午飯就由桃姥姥抱走,做遊戲講故事分散注意力,再開啟《凱叔聲律啟蒙》作為背景音,塞上奶嘴,拍拍哄睡。
這個階段,桃媽我基本上進入「見不得人」的模式,不能出聲、不能出現、不能出力。
曾經為了拿放在房裡的手機,我在她迷糊狀態時赤腳進去背著身拿完就走,結果這個小傢伙立刻蹭地站了起來,精準度靈敏度堪比雷達!
這樣的狀態持續了一周左右,才有所好轉,但黏兮兮哭唧唧的小鼻涕蟲直到第五、六顆牙萌出後才略有緩解。
看了飛躍期的解釋才發現,最近又是進入心智發展的新的飛躍期。從嬰兒時期邁入真正的幼兒階段,他們的共處方式將更多種多樣:
有時除了媽媽之外沒有人可以抱他,甚至包括爸爸;無論媽媽去哪裡,他都如影隨形;上一刻可能很開心,下一刻就突然哭起來;在你關注其他孩子時,表現出嫉妒;寶寶開始熟悉規則、建立規則、理解歸屬概念、甚至會開始討價還價。
在我們熬過第一波攻勢之後,沒想到第二波考驗接踵而來。
從小桃大概7、8個月開始,一直維持著白天兩覺的習慣(9點左右早覺+13點左右午覺),但進入五月份以來,早覺哄睡越來越困難,有時甚至躺了一個多小時翻來覆去都沒睡著。
根據小土《嬰幼兒睡眠全書》裡的知識,這是難度最高的一個並覺——2覺並1覺的苗頭。
五月中旬剛好遇到要出遊的周末,乾脆也就一鼓作氣把覺給並了,上午7點左右起床後,玩到吃完午飯,直接午覺。
據書中的經驗,這需要看娃的適應情況,靈活應變,過程快的幾天,慢的甚至會長達一個月。
也許是我們發現要並覺的信號有點晚了(之前午覺越來越難哄、越來越晚睡),小傢伙的適應性還是挺不錯的,基本在12:30-13:00間吃完午飯洗完臉,一放床滾幾下就能睡著,省心了不少。
這個月也是小桃大運動飛速發展的時期。
她雖然胖乎乎肉墩墩的,但可能拜親子遊所賜,坐、爬、站這幾個大運動都發展得挺順利的,唯獨「走」來得略晚一些。
但兒科醫生、我自己的健身教練都說,多爬,很好,對四肢協調發育都有促進作用,不要盲目著急拉著學走,要等孩子自己準備好再開始。
道理我都懂,但睡眠群中同月齡小朋友(尤其是男娃大運動發育會更快一些)已經健步如飛,老母親心裡難免還是有一丟丟著急。
終於,從4月底,小桃「愛不釋腳」地穿上了第一雙鞋子後,開始了新的考驗。
在學走這方面,平時的「桃大膽」顯得格外小心,一開始總要牽著雙手,心急想快,偏偏腳又跟不上,動不動就要低頭往前衝。
看了《養育的選擇》這本書才知道,學走路的時候,拉著雙手,手臂的力量往上,這樣就過多地依賴別人的力量,而不會自己來體會平衡。當一個人自然走路擺動雙臂的時候,雙肘的位置是在腹部左右。應該輕扶手肘,而不要向上拉手臂。
此時,雙十一囤的學步帶又派上了用場,在長時間的學走階段,極好地拯救了我們的老腰。這個五月微涼的天氣也幫了忙,省了我們不少汗水呢!
練了一個月後,現在小桃已經越走越穩,基本上只是心裡安慰地扶著手,能獨走上一段路了。尤其喜歡逛超市掃貨,拿上就不捨得放,這剁手的節奏也來得太早了些吧!
進入五月尾聲的這一周,在我熱切期盼六一到來之際,沒想到又來了個下馬威——迎來了首次發燒!
本周二早上,早飯後覺得她全身熱烘烘的,耳溫槍一量接近38度,人也有點蔫了,趴在床上吃手想睡覺。
趕著上班的我,只能交待父母多觀察、多給水、多量體溫,並買上美林、泰諾林備用藥,儘早奔回家來。補睡了早覺後的小桃,吃完午飯又生龍活虎起來,體溫維持在37.5上下,並沒有其他異樣。
看過不少兒科知識的我,對於首燒還是難免有點緊張,但基本上還是能輕鬆對待:發燒是她身體免疫系統升級的一次過程,只要精神狀態尚可,能吃能睡,就不必急著看診、用藥。到了當天晚上,已經退到37度,我還跟著捏脊方法由上往下捏了幾輪,很快把她哄睡了。
第二天白天依舊維持在37度左右,恢復精力充沛的小魔怪角色,完全看不出曾經發燒的樣子了。到了晚上,有點反覆到37.5度,但其他均很正常。
到了第三天,基本就全部恢復了,完成了屬於她的這次系統升級。
這個冷熱難測的五月,這些瑣碎的小事,寫出來居然也有兩千餘字。昨天晚上本應該就寫完此文,結果她突然暴哭半個多小時,一定要老母親抱著到大廳走圈,24斤啊!
看來,考驗永遠不會停止,驚喜永遠值得期待。
就像牽著手學走路一樣,她邁出的每個步子,學會的每個音節,經歷的每次升級,都是她的成長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