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下,談一談遵守規矩的概念缺失

2020-12-17 如何在職場如魚得水

規矩的由來來自於《孟子·離婁章句上》,離婁之明、公輸子之巧,不以規矩,不能成方圓。譯文意思是說即使有離婁那樣好的視力,公輸子那樣好的技巧, 如果不用圓規和曲尺,也不能準確地畫出方形和圓形。

《管子·法法》中提到「求必欲得,禁必欲止,令必欲行」,意思是說國家有要求的一定要做到,國家要禁止的一定要杜絕,國家頒布的法令一定要實行。

在2020年春節爆發的這場疫情,讓世界各國見到了中國的團結,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力,一聲令下全國進入疫情一級狀態,很多城市封城,而此時,剛好恰逢春節-這個中國人口流動最大的節日。

隨著疫情的發展,在大家的關注中,也見證了面對疫情不同的人心百態。首先,是第一波遵守規矩的,他們離開武漢之後馬上進行了自我防疫以及隔離,同時發現身體不適就立即前往當地醫院就診。這種遵守規矩的行為,立即讓他獲得了及時的治療,並順利康復出院。破壞指數:3星。

第二波,是得到封城消息後,著急慌忙駕駛私家車逃離的人。他們感覺逃出生天后就忘乎所以,各種炫耀各種網曬,然後被精明的網友挖出本人,同樣,該治病的治病,該隔離的隔離,破壞指數:4星。

最可惡的第三波,明知規矩的存在,卻視同虛設,隱瞞來往經歷,甚至在已經出現發熱症狀還繼續擺攤賣菜,結果就是連累一大片無辜的人。破壞指數:5星。

為啥古時候對規矩都有嚴苛的要求,到了現代反而對這種遵守規矩的概念越來越淡漠,甚至缺失了呢?是特權給了我們避開規矩的勇氣?還是無知讓我們勇敢地無視規矩的存在。

大亂之後必有大治,大治之後必有大興,天下大勢,治亂相替而已。

希望這次疫情早點結束,遵守規矩這一很簡單的為人處世的道理,也期望越來越得到重視與關注。

夫立法令者,以廢私也,法令行而私道廢。意思是說確立法令的目的是為了廢止私行,法令得以貫徹,私行就必被廢止。

中國加油!武漢加油!

相關焦點

  • 新冠疫情期間,拉什福德致信球迷,疫情中保持樂觀
    由於近期英國受到變異新冠病毒的影響,英國首相鮑裡斯·詹森周一晚宣布,為了減少新冠病毒傳播途徑,減緩新冠病毒的傳播速度,英格蘭將採取嚴格封鎖措施。 「希望大家今天、明天和未來都能健康快樂,我們很快就會擊敗疫情。保持積極樂觀。」
  • 遵守規矩,樹立正確的人生觀
    如果科研人員集體跨界,那中國勢必會走下坡路,我們只看到明星榮光,卻忘記科研人員的規矩,兩者作比,只是凸顯出網友們無聊的淺薄。靜心研究才是科研事業的規矩,也正是這些,我們才會向那些科研人員致以最崇高的敬意。遵守規矩,是良好的從業態度。遵守規矩,是良好的社會風氣。如新加坡能成為「亞洲小龍」,便離不開「規矩」二字。
  •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但是怎麼才能教會孩子遵守規矩呢?
    家長是決定的因素,家長對培養孩子的人生觀念是孩子成功的重要基礎,成功的人都是從小養成了堅定的信念,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做父母的要讓孩子將來有大格局,那就要從小時候就養成能夠遵守信言,做事有規律的良好習慣
  • 因新冠疫情影響而浮出水面的日本性教育的缺失
    幾個月來由於新冠疫情的影響,大中小學生都度過了相當長一段時間轟轟烈烈居家網課的時光,即使到現在還是有很多地方的學生沒能返回學校與課堂。我作為一個已經畢業走向社會洪流中的「後浪」,很遺憾因為失去了學生身份所以不能再感受這別樣的課堂氛圍和學習經歷了,但我也感受過居家隔離以及居家辦公的日子,倒是令我懶散了不少。
  • 兩周900多醫護感染新冠!疫情陰影下的梅奧診所
    事實上,自今年3月份疫情以來,Mayo Clinic的員工感染新冠病毒總數已近3000例。 普拉姆博透露,病毒檢測呈陽性的員工中,約93%的人是通過「社區傳播」感染的。在院內,醫護人員通常都佩戴口罩,但在餐廳吃飯或公共場所活動中,可能防護就沒那麼嚴密了。 普拉姆博直言,上千員工因新冠病毒暴露與感染等相關問題而無法工作。
  • 新冠疫情下全球開學季一覽
    在今年疫情蔓延的特殊開學季,一些國家選擇在嚴格防控下慎重開學,一些國家則選擇遠程教學的方式開啟新學期。資料圖 新華社發(盧西奧·塔沃拉攝)重回課堂嚴格防控儘管日本東京都地區新冠疫情依然比較嚴重,但東京都23個區中13個區的中小學生8月底結束暑假,
  • 疫情下韓國新生調查:歸屬感缺失,缺乏鮮活友情,成績兩極分化
    與此同時,據韓國教育部教育統計服務中心的數據顯示,今年韓國小、初、高以及大學一年級新生的人數為194.7萬人,佔整體學生人數(830.2萬人)的23.5%,為了充分了解在新冠疫情下這批新生的學校生活狀態,《中央日報》於今年10月14日-11月5日期間,對227名小初高新生和121名大一新生實施了「新冠疫情下的新生學校生活狀態調查」。
  • 新冠疫情下國際貿易相關法律問題十五問
    1、因新冠疫情導致違約是否構成不可抗力?新冠疫情可被認定為不可抗力從不可抗力的構成要件看,所涉事件須具有不可預見性、不能避免且無法克服,不論是新冠疫情的爆發,還是政府因此進行交通管制、禁止提前復工等,都可能超出當事人在締約時的經驗和知識,無法預測和判斷,且新冠疫情已被列為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一級響應,如當事人不遵守,不僅危害自身及社會公共安全
  • 2020年諾貝爾獎頒獎儀式因新冠疫情改為線上舉行;英國首相:新冠...
    全球疫情持續蔓延,包括美國、巴西、印度、俄羅斯等國在內的至少29個國家單日新增確診病例數均超過千例。世衛組織稱正開展「新冠肺炎疫苗實施計劃」,預計將於2021年底前提供20億劑新冠疫苗。醫學專家警告美國可能陷入「世界末日般的秋天」;英國首相詹森表示,新冠疫情是有生以來世界面臨的最大危機;西班牙為如何支配從歐盟爭取到的1400億歐元新冠疫情援助資金髮愁;摩洛哥本土開始量產新冠核酸檢測試劑盒;日本發生多起新冠病毒聚集性感染事件1.2020年諾貝爾獎頒獎儀式因新冠疫情改為線上舉行諾貝爾基金會執行長拉爾斯
  • 疫情下仍舉行遊泳派對,美國阿肯色州出現一組新冠病毒感染病例
    【環球網報導 記者 張曉雅】新冠疫情仍在美國蔓延,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24日報導稱,在一次遊泳派對後,美國阿肯色州報告了一組新冠病毒感染病例。CNN報導稱,當地時間23日,阿肯色州州長哈欽森表示,參加該州一個高中遊泳派對的幾個人都感染了新冠病毒。
  • 高齡、基礎病外的重症原因:幹擾素缺失或致13%的新冠重症
    顯然,有更多因素影響了新冠病情的發展。 2020年9月24日,《科學》(Science)發表的兩項研究指出,I型幹擾素缺失或可解釋13%的新冠重症 [4,5]。這兩項研究由同一個國際團隊完成,分別從異常的自身抗體、遺傳缺陷這兩個角度討論了I型幹擾素缺失的影響。
  • 老年人的地獄——新冠疫情下的加拿大
    新冠疫情爆發後,消毒、隔離、檢測以及救護等需求猛增,工作量陡然間翻倍,本已忙碌不堪的護工更是忙得不亦樂乎。在超強高壓下工作,無疑加大了忙中出錯的機率。另外,醫護人員缺少防護物資,感染後不得不停止工作接受治療。特別是出現大面積感染的養老院,很多員工因居家隔離無法工作,公司又不能及時僱用新人頂替。
  • 新冠疫情下商法學習模式改變的利弊分析
    新冠疫情下商法學習模式改變的利弊分析眾所周知,2020除夕前,新冠疫情開始大面積在武漢爆發,從開始預防到實施緊急措施在到封城,每個城市開始緊急應援武漢,同時自身也做好相應準備。社區也開始防範管理,比如量體溫,出入記錄等。
  • 新冠疫情二次爆發,油價會暴跌?
    01與二次爆發的新冠疫情做抗爭有人擔心,如果經濟再次陷入停滯,需求大幅下滑,油價回調可能會引發新一輪價格暴跌。事實上,OPEC+本身已經承認,如果新冠疫情二次爆發,重新平衡市場這項任務可能艱巨不堪。目前,美國新冠確診病例已超過350萬例,死亡人數近14萬人。人們擔心,印度和巴西等其他大型石油消費國也可能會出現類似的增長趨勢。然而,對於為什麼油價不太可能跌至4月份的水平,我們有以下分析:首先,在許多國家,健康危機起初似乎處於合理的控制之下,中國為應對新冠疫情二次爆發提供了行動方案。
  • 疫情下的消費心理調研——新冠疫情消費情況和非典消費情況對比
    同:1、在非典和新冠期間,中國的消費、交通等行業受到的衝擊最大。在疫情最高峰時,消費品零售增速出現明顯下滑,但疫情減輕後因需求變大而反彈回升。 在非典和新冠期間,人們對衛生防疫用品的需求變大。 異:1、對第三產業衝擊程度不同。非典較為嚴重的時期在2003年4、5月份;而本次疫情較為嚴重的時期是春節消費旺季,對第三產業衝擊最大。
  • 「新冠疫情下的肝炎診療現狀調查」在京啟動
    近日,由中聯肝健康促進中心、中華醫學會肝病學分會聯合主辦的「新冠疫情下的肝炎診療現狀調查」在北京啟動。中聯肝健康促進中心、北京大學感染病研究中心、中華醫學會肝病學分會、世界衛生組織駐華代表處的項目牽頭單位負責人、技術支持專家,以及全國協作醫院專家代表出席啟動儀式。
  • 斯託茨談新冠疫情:我們需要在新賽季保持隔離園區的責任感
    斯託茨談新冠疫情:我們需要在新賽季保持隔離園區的責任感
  • 紀律規矩面前人人平等
    而作為紀檢監察幹部,根據職業習慣,憑藉職業嗅覺,看到更多的是事件背後存在的紀律規矩意識淡化、原則性黨性觀念不強等問題。事件當中的王主任、「盧書記」既是當地黨員幹部,又是疫情防控工作人員,兩者間屬於上下級關係,然而在事件當中,身為上級的王主任在當地疫情防控形勢如此嚴峻的大背景下,思想覺悟、黨性觀念、規矩意識等與黨員幹部身份嚴重脫節,身為疫情防控「守門員」,卻說不符身份的話,辦違反紀律的事,開闢違反規矩的蹊徑,直接造成了嚴重不良社會影響,究其根源就是在耍特權、搞特殊和違反紀律規矩。
  • 是什麼導致新冠患者發展成重症?這種幹擾素缺失可能是原因之一
    顯然,有更多因素影響了新冠病情的發展。 2020年9月24日,《科學》(Science)發表的兩項研究指出,I型幹擾素缺失或可解釋13%的新冠重症 [4,5]。這兩項研究由同一個國際團隊完成,分別從異常的自身抗體、遺傳缺陷這兩個角度討論了I型幹擾素缺失的影響。
  • 歐洲疫情再度告急 與民眾「新冠疲勞症」密切相關
    僅在過去7天時間裡,歐洲各國新增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就多達63萬例,因感染新冠病毒死亡5839人。  從疫情發展曲線不難看出,歐洲新增新冠肺炎確診病例數量自今年7月中旬以來持續上升,特別是入秋之後增長迅猛,疫情擴散勢頭甚至已經超過今年4月初的第一輪暴發期。  為應對來勢洶洶的疫情二次衝擊,歐洲各國被迫再次收緊防疫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