規矩的由來來自於《孟子·離婁章句上》,離婁之明、公輸子之巧,不以規矩,不能成方圓。譯文意思是說即使有離婁那樣好的視力,公輸子那樣好的技巧, 如果不用圓規和曲尺,也不能準確地畫出方形和圓形。
《管子·法法》中提到「求必欲得,禁必欲止,令必欲行」,意思是說國家有要求的一定要做到,國家要禁止的一定要杜絕,國家頒布的法令一定要實行。
在2020年春節爆發的這場疫情,讓世界各國見到了中國的團結,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力,一聲令下全國進入疫情一級狀態,很多城市封城,而此時,剛好恰逢春節-這個中國人口流動最大的節日。
隨著疫情的發展,在大家的關注中,也見證了面對疫情不同的人心百態。首先,是第一波遵守規矩的,他們離開武漢之後馬上進行了自我防疫以及隔離,同時發現身體不適就立即前往當地醫院就診。這種遵守規矩的行為,立即讓他獲得了及時的治療,並順利康復出院。破壞指數:3星。
第二波,是得到封城消息後,著急慌忙駕駛私家車逃離的人。他們感覺逃出生天后就忘乎所以,各種炫耀各種網曬,然後被精明的網友挖出本人,同樣,該治病的治病,該隔離的隔離,破壞指數:4星。
最可惡的第三波,明知規矩的存在,卻視同虛設,隱瞞來往經歷,甚至在已經出現發熱症狀還繼續擺攤賣菜,結果就是連累一大片無辜的人。破壞指數:5星。
為啥古時候對規矩都有嚴苛的要求,到了現代反而對這種遵守規矩的概念越來越淡漠,甚至缺失了呢?是特權給了我們避開規矩的勇氣?還是無知讓我們勇敢地無視規矩的存在。
大亂之後必有大治,大治之後必有大興,天下大勢,治亂相替而已。
希望這次疫情早點結束,遵守規矩這一很簡單的為人處世的道理,也期望越來越得到重視與關注。
夫立法令者,以廢私也,法令行而私道廢。意思是說確立法令的目的是為了廢止私行,法令得以貫徹,私行就必被廢止。
中國加油!武漢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