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孩子10歲之前,一定要教給他這8件事

2020-08-27 索妮心理

有了孩子後,漸漸覺得自己身上的擔子重了許多。

養孩子這件事,和其他所有工作一樣,也講一分耕耘一分收穫,不同的地方是,這個對象具有太多的不可控因素,需要你時刻隨機應變,又要不斷學習提升,才能跟上孩子成長的腳步。

老師是孩子學習道路上的引路人,那父母呢,恰恰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

所以,在孩子年紀尚小,世界觀、價值觀和品格尚未建立之前的這些年裡,來自家長的教育就顯得尤為重要。

小時候接受到的觀念,耳濡目染到的行為,都會對孩子一生有著難以估量的作用。10歲之前,教給孩子這些事,他以後的路會越走越順。

01

孩子,你要學會尊重他人,

不管對方是男孩還是女孩

尊重別人是一個人最基本的教養

在很多家庭課堂裡,這堂課父母沒給孩子上好。

最近這幾年,兒童性侵事件屢見不鮮,我們也把越來越多的關注點集中到女孩如何保護自己身上,很多文章都在講女孩應該怎麼做,很少有說男孩應該怎麼尊重女孩,比如不要盯著女孩子的胸部和腿看,公眾場合要和女孩子保持一定距離等等。

有的父母注意到這一點了,教導兒子要尊重女孩,要保持男子漢風度,但也往往顧此失彼,忘記了提醒孩子尊重不分性別,對待其他男孩也一樣,不要因為對方弱小,就可以欺負他人。

02

孩子,不要害怕犯錯

一個小男孩在母親節給媽媽畫了一幅畫,用以表達自己的愛和感恩,滿心歡喜的遞到媽媽手上。

然而!媽媽看到卻一臉怒氣,指著那副畫說,「你都畫錯了,月亮不是這個形狀,花兒不是這個顏色,把我畫得難看死了,你根本沒有繪畫天賦!」可以想像,孩子這時是多麼悲傷和絕望。

每一個成功後面都伴隨著無數個錯誤和坎坷,成長就是一個不斷試錯的過程,沒有人生下來就會做所有事,也不可能一學就會。有些父母喜歡揪著孩子的錯誤不放,還站在聖人角度批評他為什麼這麼笨,這對一個心靈敏感脆弱的孩子來說,是一種致命的打擊,這會讓他失去學習的熱情和探索的欲望,還會養成膽小自卑的性格。

真正智慧的父母,會幫助孩子從錯誤中學習,找到解決問題的鑰匙。

03

孩子,知識比成績更重要

很多人自己從來不是完美的父母,卻總是要求孩子考試拿滿分。

長遠來看,成績單、分數這樣的硬性指標在孩子生命裡能佔據多少年呢,對他來說,難道學到新知識、掌握新技能不是更重要的嗎?死盯著分數的父母,根本不會考慮試題的難易程度,也不會關照孩子的學習狀態,考好了,他們就認為是理所應當,考壞了,就是失敗的證明。

知識比分數更重要,前者才是孩子在社會立足的最強有力的軟實力,能領悟到這一點的父母,會為孩子每一次小小的進步而鼓掌,陪孩子一同進步。

父母適時的肯定和鼓勵,對於孩子的意義非凡,讓他擁有了不斷前進的源源動力。

04

孩子,爸媽不是你的敵人,

有任何需要我們都在

生活中,你會聽到孩子說這樣的話「我要是告訴媽媽,她會……」,「千萬不能讓我爸爸知道,否則……」孩子雖然小,但是對父母的脾氣有時候比大人還了解,他會根據大人處理事情的態度,判斷自己下一步應該怎麼做。

回想一下,當你的小孩遇到了不開心或者困難,他會第一時間向你分享和求助嗎?

如果你是喜歡以大人自居,高高在上的姿態,你對孩子來說,就不是一個可以信賴依靠的朋友,他很難會主動找你幫忙,有什麼事往往憋在心裡。

如果你是一個友好,平易近人,懂得聆聽的父母,那你在孩子心裡,就是一個隨時能分享秘密,分擔悲傷的朋友,你們的親子關係也會更美好和諧。

05

孩子,必要時要為自己挺身而出

我們經常告訴孩子,要尊重老師,尊重同學,卻很少說到尊重你自己。尊重是相互的,不是一個人的孤勇奮戰,當別人不尊重你時,要學會保護自己,為自己挺身而出,不要讓別人的無禮有機會傷害到你的自尊。

在家庭裡,父母也要懂得尊重孩子,不要用大人的權威來壓制孩子,得到了別人的尊重,孩子才能從內心認同這種價值觀。如果只強調孩子尊重父母這樣的單方義務的話,尊重這種品格對孩子只能形同虛設,起不到實質性作用。

06

孩子,不明白就要問,

學東西永遠不丟人

其實,每個孩子一開始都是好奇寶寶,對什麼都興致勃勃。比如,很小的時候,他會問父母很多幼稚的問題,快速的吸收著周圍的一切知識。

但是有的父母很容易丟掉耐心,會甩出一句,「你怎麼這個都不懂」,「哎呀,別人都知道就你不會」,這樣的話最容易把孩子的探索心、好奇心給關閉,導致孩子不敢問問題,以後在學習上,遇到不懂的難題,也不敢開口,怕別人也像父母一樣嘲笑他笨,笑他傻。

聰明的父母,會給孩子在家營造一種輕鬆愉悅的氛圍,對於孩子的每個問題,都耐心解答,讓孩子體會到問問題,學到知識是一件值得驕傲的事兒,沒什麼丟臉的。父母有不明白的,也可以跟孩子一起尋找答案。

07

孩子,當你感到不舒服時,

要快點說出來

之前看過一則新聞,一個男孩犯錯被老師罰站,當時烈日灼灼,又曬又熱,這個孩子就在旗杆下乖乖的站著,這個老師粗心大意,放學之後忘了這個被罰站的孩子。最後孩子身體扛不住,陷入暈厥狀態,如果被發現的再晚一會,可能都有生命危險。

要告訴孩子,照顧好自己的身體,生命永遠第一位。如果感到不舒服,就要快點告訴你身邊的老師或父母,千萬不要為了「面子」硬撐,不要怕和別人不一樣,誰都有脆弱的時候,你的感受才是最要緊的。

08

孩子,要學會說「不」

我們跟孩子說了太多這樣的話,「對別人要有禮貌」,「要和朋友好好相處」,「在學校要聽老師的話」等等,孩子從這些教導裡,學會了順從,學會了遵命。

但很少有父母會教孩子如何反抗,如何拒絕。生活不是簡單的你好我好大家好,比如我們對別人好,如果對方蠻橫無理呢?要聽話,如果對方做的是錯的呢?有時候,學會說NO,比說YES更加重要。

所以,父母的教育不能是偷懶式的教給孩子你這樣做就對了,還要教給他們有些事堅決不能做,要守住自己的底線和原則,要有明確的是非觀和自己獨立的判斷能力。

只要孩子擁有了這種決斷力,面對外界的兇險和誘惑,相信他就不會隨波逐流,被人牽著鼻子走。

生活是一個變幻莫測的舞臺,如果想讓孩子在未來不慌不忙,遊刃有餘,就要把這些寶貴的經驗和提煉出的精華早早教給他們。

父母不能保護孩子一輩子,但這些有用的知識和能力卻可以成為他們一生的護身符。

相關焦點

  • 孩子三歲之前,父母一定要以身作則教會孩子這三件事
    第一件事:做人需要誠實對於孩子來說,他們眼中的社會是十分美好的,這時候父母需要要教育孩子做個人的基本道理,那就是必須誠實,可以說這是一種十分寶貴的品質,如果孩子擁有這個品質,會受益終生,建議父母從自身做起,給孩子樹立一個好的榜樣,這樣孩子才可以更快的效仿,擁有這個寶貴的品質。
  • 8歲之前,爸爸一定要陪孩子做的50件事,你家爸爸做了幾件?
    孩子需要的不只是爸爸的經濟餵養,更需要的是來自爸爸的精神力量。例如一個月陪孩子做一件事。6、與孩子一起「異想天開」7、和孩子多做一-些益智遊戲8、帶孩子一起鍛鍊身體飯後和孩子一起散步;10、陪孩子去動物園
  • 10歲之前,孩子不宜過早學三件事,父母必知
    所以,在適合的年齡做利於孩子身體發育的事才是正確的。下面這3件事,你一定要知道,10歲之前孩子少做為妙。於是家長在孩子剛上幼兒園就開始教他寫字。但是,這種學習是壞處多於好處的。所以,對於不到6周歲的幼兒來說,要正確完成這一複雜的過程,是有困難的。
  • 18歲前,父母一定要捨得讓孩子,做這三件能讓他受益一生的事
    不管什麼關係,什麼人,什麼事,都是有有效期的,父母和孩子的有效期,最多在孩子18歲前。所以18歲前,父母一定要捨得讓孩子,做這三件能讓他受益一生的事。一,去兼職。兼職不僅能鍛鍊孩子的社會交往能力和適應能力,還有語言能力外。更能讓孩子了解金錢,懂得理財,測試能力,提升自信,獨立自主,擁有最簡單的價值觀。
  • 這件事一定要上幼兒園之前就做,等到後悔就晚了
    送孩子上幼兒園之前,也許我們會收到各式各樣的溫馨提示:「一定要讓孩子自己學會穿衣服,去幼兒園之後老師都讓自己穿」「一定要讓他自己大小便」「可千萬別再餵飯了,都得自己吃」......諸如此類的生活習慣,就算上幼兒園之前還沒學會,短時間內想要學會也並不是一件難事。
  • 李玫瑾:孩子青春期太重要,這8件事家長一定要做
    當孩子進入青春期,家長要做到8件事8為他的善良、成功、負責表現出驕傲我們誇孩子不能只是以學習多好作為評判,而是看孩子是否懂事,我生病的時候他怎麼照顧我,孩子在班裡是不是做了一件對別人有幫助的事。我孩子跟我說,媽媽,我們班上有一個孩子大家都不理他,但我知道他父母離婚了,我以後要跟他做朋友。
  • 李玫瑾:孩子青春期太重要,這8件事家長一定要做!
    青春期對於一個孩子有多重要?家長的教育如果處理不好,會帶來多麼嚴重的後果?老師家長們,這個話題,一定要認真看看,這段時間用對了力氣,可謂是事半功倍;這段時間出了問題,真的會讓人追悔莫及!今天向大家分享一個關於家庭教育的優質講座,講的就是這個事兒。
  • 12歲之前,一定要告訴孩子這幾件事,孩子早晚會感激你
    很多父母認為把孩子送到學校中就萬事大吉了,其實並不然,許多生活當中的事情,老師並不能教給他。在12歲之前,一定要告訴孩子這幾件事......你可能因為一個人成績不好而不願跟他做朋友,那別人也有可能因為你太高傲而不喜歡你。但是,那又怎樣呢?不喜歡你的人,就算你偽裝成親和的樣子,他也會認為你虛偽,何必呢?
  • 孩子青春期出問題就糟了!這8件事家長一定要做
    ,家長要做到 8 件事當你的孩子進入青春期:孩子青春期時,你一定要注意,不要嘮叨,你的嘮叨只會讓他離你越來越遠,話要說,一兩句足夠了。選擇大的時間節點,比如 10 歲、14 歲、16 歲,你告訴孩子,這個生日和別的生日有什麼不同:例如,10 歲有民事權利,16 歲就要承擔全部刑事責任。
  • 幼兒園老師建議:孩子上幼兒園之前,一定要教會孩子這3件事
    而一位幼兒園老師,則對孩子們上幼兒園之前家長需要做的準備工作進行了總結歸納,主要有3件事。 家長如果想培養孩子的自理能力,那一方面要讓孩子多鍛鍊,在生活中不要對孩子的生活大加包攬,不給孩子鍛鍊獨立生活的能力;另一方面也要有體系、有意識地鍛鍊孩子的自理能力,讓孩子在進入幼兒園之前可以做到基本獨立
  • 孩子上幼兒園之前,一定做完這100件事
    孩子的成長是不可逆的。雖然剛生完寶寶會有些不適應,很快還是會進入父母的角色,希望把全世界最好的都給寶寶。相信各位家長都知道,3歲前孩子的智力開發尤為重要,各種敏感期接替進行,這時候培養孩子好的生活習慣尤為重要。
  • 孩子青春期出問題就糟了!這8件事家長一定要做(小心追悔莫及)
    ,家長要做到8件事當你的孩子進入青春期:首先,父母要改變你所有的教育模式。第七,要給孩子信任,減少不必要的嘮叨。孩子青春期時,你一定要注意,不要嘮叨,你的嘮叨只會讓他離你越來越遠,話要說,一兩句足夠了。第八,為他的善良、成功、負責表現出驕傲。我們誇孩子不能只是以學習多好作為評判,而是看孩子是否懂事,我生病的時候他怎麼照顧我,孩子在班裡是不是做了一件對別人有幫助的事。
  • 孩子青春期太重要,這8件事家長值得做,父母一定要知道
    老師家長們,這個話題,一定要認真看看,這段時間用對了力氣,可謂是事半功倍;這段時間出了問題,真的會讓人追悔莫及!02、當孩子進入青春期,家長要做到8件事當你的孩子進入青春期,首先,父母要改變你所有的教育模式。早年你可以說「快寫作業去」「走我們上學去」。但到這個階段不要這樣了。
  • 楓林講堂】孩子青春期太重要,這8件事家長一定要做
    青春期對於一個孩子有多重要?家長的教育如果處理不好,會帶來多麼嚴重的後果?老師家長們,這個話題,一定要認真看看,這段時間用對了力氣,可謂是事半功倍;這段時間出了問題,真的會讓人追悔莫及!當孩子進入青春期,家長要改變你的教育模式,做到8件事當你的孩子進入青春期:首先,父母要改變你所有的教育模式。早年你可以說快寫作業去,走我們上學去。到這個階段不要這樣了。告訴孩子,你現在長大了,有一些事要自己做,需要幫助時你就說話,你如果不說的話,我不管,你要自己管自己。
  • 帶孩子看病,這6件事家長一定要知道
    這位老鄉告訴王女士,自己的孩子也有過類似的毛病,這不是「中邪」,而是生病了,要帶孩子去正規的醫院就診。於是,王女士帶著九歲的女兒青青找到了上海的一家正規醫院。10歲男孩痛失蛋蛋,只因父親這樣做一位急診科醫生曾講過這樣一個真實的故事。深夜,一位父親帶著10歲的兒子來掛急診,說孩子睡著覺突然驚醒喊蛋蛋疼。
  • 10歲前,孩子不宜過早學的9件事,父母千萬要注意!
    ,但是有些事對於孩子來說不宜太早做。在適合的年齡做利於孩子身體發育的事才是正確的。以下9件事為人父母的你們一定要知道!不宜過早學寫字其實,寫字是一種極為精細的技能。不宜過早學鋼琴之前,市民小張(化名)帶著5歲的兒子斌斌(化名)到廈門大學附屬廈門眼科中心就診,剛聽到醫生的診斷結論時,他很不滿,聽醫生解釋後才重視起來。醫生指出,根據斌斌現在遠視度數減少的情況來看,他在五年級之前肯定會出現近視。
  • 李玫瑾:孩子青春期太重要,這8件事家長一定要做!別讓自己追悔
    青春期對於一個孩子有多重要?家長的教育如果處理不好,會帶來多麼嚴重的後果?老師家長們,這個話題,一定要認真看看,這段時間用對了力氣,可謂是事半功倍;這段時間出了問題,真的會讓人追悔莫及!最近聽說了一個關於家庭教育的優質講座,講的就是這個事兒。
  • 在孩子6歲之前一定學會這一招
    這一次,媽媽決定要給他點顏色看看,在齊齊去廁所之前,媽媽對他說:「記得掀馬桶墊,不然弄髒了就由你來清洗馬桶墊。」調皮的孩子認為媽媽是說說而已,因為每次都是媽媽去洗的。這次,他又習慣性地尿溼了馬桶墊,然後對媽媽說:「媽媽,很對不起,我又來不及了……」媽媽溫和而嚴肅地說:「在你去廁所之前,我已經跟你說得很清楚了。你這次必須要受到懲罰。」
  • 寶寶自己的事都要自己做?不,6歲之前,這件事還是交給家長吧!
    作為一位寶媽,我能體會到這位朋友為孩子的進步和獨立而驕傲的心情,寶寶自己的事自己做也確實是一件好事,但是,在寶寶刷牙這件事上,她做得卻不是那么正確,這是因為:1、寶寶六七歲之前自己刷牙的效果很有限我們先來看看一些家長關於孩子刷牙這件事的留言
  • 李玫瑾:孩子青春期太重要,這8件事家長一定要做(別讓自己追悔莫及)
    為什麼孩子到了青春期家長一定要注意 如果把人的心理年齡進行階段劃分的話,18歲之內,心理年齡可以劃分為很多個時期。時期越多意味著變化越多,也就意味著可塑性越強。那麼,18歲內,哪個階段變化最多呢?排在第一位的是6歲以前,第二位的是青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