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音樂內測播客功能,小眾領域再迎巨頭參賽

2020-12-22 三易在線

多年前,電臺的出現解除了用戶獲取信息時需要使用雙手與眼睛的限制,使得僅用耳朵就能「知曉」新聞或路況等訊息。而在進入網際網路時代後,為了進一步實現「電臺自由」,播客的出現則帶來了不受限於時間和地點的特性。由於相比於電臺節目的定時收聽,在收聽播客節目時,聽眾自由程度更高,無需顯示器、無需等待,幾乎隨時隨地就可以進行。

隨著用戶需求的增加,如今各式各樣的播客內容也開始在網際網路中出現,而這種上傳與下載之間形成的供需關係也得以成功搭建。縱觀國內市場播客行業的發展史,其實已有不少平臺在這一領域深耕已久,事實上早在2015年網際網路電臺類應用處於鼎盛階段時,騰訊方面就啟用「企鵝FM」開展了有聲小說與播客等內容服務。

這一產品的問世,在當時也被外界認為是騰訊遏制同類產品,起到戰略防禦性的動作。而其順帶推出的播客內容,也成為了這場戰略防禦中的「附屬品」。儘管此前在播客領域的表現並沒有那麼美好,但隨著時代的變化,播客再次展現出了出相應的潛力,並成功又一次地吸引了騰訊的注意。

據日前的相關爆料信息顯示,新版QQ音樂首頁正在進行大幅更新,其頂部標籤欄在 「推薦」、「音樂館」,以及 「電臺」等固有項目外,將新增 「播客」入口,用來推薦播客的相關內容,並且這一新版也已經開啟灰度測試。因此外界認為,這或也意味著播客在QQ音樂中的地位將得到極大提升。不過眼下騰訊方面的這種重視,會讓播客這一賽道成為新的藍海嗎?

音樂巨頭看中「耳朵經濟」

作為「耳朵經濟」中的一類,播客(Podcasting)服務於耳朵,卻其實與音頻播放器之間存在著密不可分的淵源。事實上,播客這一概念是源自蘋果數字音頻播放器品牌名「iPod」與「廣播」(broadcast)的合成詞,是指一種在網際網路上發布文件,並允許用戶訂閱feed(指廣播地址)以自動接收新文件的方法,或用此方法來製作的電臺節目。

基於此,其實播客也可以被理解為是電臺的衍生產品。而自蘋果方面於2004年正式推出「 iPodder」應用後,這一領域內的技術也得到了較為明顯的提高,並且各式各樣的播客內容開始紮根網際網路。

除了個人電臺,播客往往還會稱之為「有聲博客」,而播客與博客(Blog)兩者之間,除了中文音譯上的類似外,其在分發模式上也有著諸多相似之處。相對比來看,博客與播客均是個人用戶通過網際網路平臺發布信息的方式。但兩者最大的不同,則在於其內容創作形式上。

博客主要是以文字和圖片信息為主,播客則以音頻或視頻信息為主。隨著博客2002年傳入國內市場後,這一分發模式也被廣大用戶所熟知。而2004年底,國內第一個播客網站「土豆網」上線,隨後各式各樣播客網站也開始陸續出現。

與博客的發展方向不同,播客因其音頻文件的本質,開始被「內置」在許多音樂平臺或音頻分享平臺上。其中音樂平臺為了豐富內容的多樣性,對於播客內容的看中也是理所當然。不過在這一領域的巨頭,對於「耳朵經濟」的重視顯然並不是什麼新鮮事。就在今年9月,海外音樂巨頭Spotify就宣布將斥資10億美元收購播客創企,並籤下更多的播客主持人。而從布局到忽視,再到重視,騰訊方面對於播客業務的態度也同樣隨著時間的推移在不斷變化。

而騰訊此時跟隨Spotify的腳步,也被外界認為其中的意味相當深長,其對於播客內容的重視,或也成為了發力長音頻戰略的有意布局。外界還有傳言稱,QQ音樂已將「播客」納入長音頻戰略的重點方向並將投入更大的流量支持。

小眾市場何以吸引巨頭入場

Spotify斥巨資加碼播客領域,無疑是看中其在海外市場的發展潛力。畢竟在汽車文化相對濃鬱的海外市場,播客早已是極為熱門的內容形式,自2014年起,海外播客市場上就不斷湧現「爆款」節目。在這些種種因素的影響下,播客在海外市場已經達到了全新高度。

反觀國內市場,播客則被歸類於音頻內容,但卻又難以與其他「同門」相提並論,例如有聲讀物、音樂、音頻課程等內容的火爆,就將播客遠遠的甩在身後,這也造成如今主流音頻APP中,播客往往會被藏在「角落」中。根據播客搜尋引擎Listen Notes的統計數據顯示,截止到2020年5月,中文播客的數量僅有1萬個左右,而作為對比,英文播客則有著多達83萬個。在這巨大的差距下,是國內播客創作者幾近「熄滅」的動力,並且在此前平臺不支持、消費者需求相對稀缺的環境中,播客也成為了不溫不火的小眾市場。

但伴隨著近年來有聲讀物等「耳朵經濟」的崛起,播客這一小眾市場又展現出了新的潛力。根據「國內在線音頻第一股」荔枝的最新財報顯示,其2020年第三季度平均累計上傳播客內容數量達到2.34億,同比增長46%,其中該季度新增播客數量超過1900萬。事實上不止是荔枝,純播客應用Apple Podcast裡中文優質播客內容的展出,也為這一市場的擴大塑造了良好的環境。因此在業界大佬珠玉在前的情況下,顯然也很難讓不引起行業巨頭的注重。

長音頻的戰火愈燒愈熱

從有聲讀物到播客,長音頻領域內巨頭不斷入局,也使得競爭日益激烈。作為長音頻的一類,有聲讀物在經歷了2015年的起勢,到2020年國內市場行業第一股的赴美上市,這一細分領域也不斷發展壯大,並逐步成為諸多網際網路巨頭爭搶的「香餑餑」。為了滿足消費者的需求,內容形式也在不斷豐富,如今不僅包含了休閒娛樂類的小說、相聲,更有著幫助用戶臨時「充電」的付費音頻課程,而在知識付費的流行趨勢下,也被外界認為其市場前景一片大好。

現階段,有聲讀物領域內的諸多巨頭紛紛下場。今年6月,字節跳動方面曾推出了一款名為「番茄暢聽」的App,入局長音頻市場。隨著字節跳動的下場和「微信聽書」的蓄勢待發,這一市場暫無BAT入局的形勢也已被打破。而早已深耕這一市場多年的喜馬拉雅、荔枝、蜻蜓FM,則還已然保持著高月活的體量。

隨著長音頻市場的「戰火蔓延」,播客領域也順利迎來了諸多巨頭的關注。今年9月就有消息顯示,快手方面正在秘密內測一款播客類產品「皮艇」。不僅如此,喜馬拉雅、荔枝、蜻蜓FM、蘋果播客等平臺的博客內容,也同樣在持續發展中。因此在長音頻行業的火熱趨勢下,播客也開始逐步完成從角落到主舞臺的角色變更,並且開始陸續成為音頻內容生態建設中不可或缺的一環。因此對於騰訊來說,長音頻戰略的推進,也使得布局播客領域成為了必然的一步。

藏在角落裡的播客如何「入世」

此前不溫不火,到現在眾多巨頭相繼入局,雖然讓播客已經逐步開始從角落中走出來,但其面前依舊面臨這重重困難。從音樂付費,再到視頻課程付費,再到如今各式各樣的音頻內容都在試圖進行商業化的道路上,播客內容商業化不足的問題,也已經成為了其所面臨的一大難題。

與此同時同時有觀點認為,付費音頻課程、有聲讀物,以及音樂等等內容的進一步壓縮下,音頻市場中留給播客的空間或許並沒有那麼多。不僅如此,以現階段UCG內容為主的國內播客市場中,PUGC內容的發育相對遲緩,而優質內容「難產」所導致的變現模式「發育不良」,在這一惡性循環之下,也使得播客難以「入世」的現狀。

對於播客這一行業來說,諸多巨頭的入場,在一定程度上對其困境或有所緩解,但單單依靠平臺的扶持顯然還遠遠不夠。創作者的優質內容產出、平臺的大力扶持,以及更多資本的助力,可能才會使得這一領域有著崛起的希望。而此次騰訊方面的加碼,或將成為播客崛起的契機,但其要真正從角落中走出,成功在長音頻市場「入世」,可能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

相關焦點

  • 小眾領域迎來巨頭,QQ 音樂開始內測播客功能
    對於大部分國內用戶來說,播客一詞顯得那麼遙遠,甚至國內市場做播客的網際網路公司並沒有太大聲音。據品玩消息,國內最大的音樂應用 QQ 音樂正在測試一個包含播客內容的全新版本。  報導指出,新版本的 QQ 音樂首頁進行了大幅度更新,頂部標籤欄在 「推薦」、「音樂館」和 「電臺」固有頁面外,將新增一個 「播客」入口,用來推薦中文播客內容,新版本計劃於今日開啟灰度測試。
  • 焦點分析|網易雲音樂、QQ音樂試水播客,大平臺能破解小眾市場的...
    2020年,騰訊音樂娛樂集團(TME)推出播客App酷我暢聽、閱文集團推出閱文聽書、字節跳動推出番茄暢聽、快手則孵化出皮艇,巨頭入局讓一向平靜的播客市場迎來前所未有的熱鬧。隨著QQ音樂與網易雲音樂在近期試水播客功能,兩大音樂平臺的入局更是為今年熱鬧的播客市場增添了新的看點。
  • 網易雲音樂、QQ音樂試水播客,大平臺能破解小眾市場的變現難題嗎?
    2020年,騰訊音樂娛樂集團(TME)推出播客App酷我暢聽、閱文集團推出閱文聽書、字節跳動推出番茄暢聽、快手則孵化出皮艇,巨頭入局讓一向平靜的播客市場迎來前所未有的熱鬧。隨著QQ音樂與網易雲音樂在近期試水播客功能,兩大音樂平臺的入局更是為今年熱鬧的播客市場增添了新的看點。
  • 巨頭盯上了播客?
    微信聽書而在所謂的「長音頻」領域,或者說更具體到播客這條細分賽道,今年以來幾乎各大網際網路巨頭都已經做出卡位的姿態。騰訊音樂上半年發布了長音頻產品「酷我暢聽」。隨後,字節跳動也上線了同類型產品「番茄暢聽」,緊隨其後的,則是快手幾乎是一比一高仿小宇宙的播客客戶端「皮艇」。網易雲音樂也在上一版更新中為播客設置了獨立入口,再來就是最新的微信聽書獨立客戶端。
  • 騰訊進入播客領域 壟斷與資本的力量真的無所不能?
    播客是音頻領域的小眾領域,本來是喜馬拉雅、蜻蜓等音頻APP的範圍,現在引來了巨頭覬覦。QQ音樂正在研發測試一個新版本,該版本最大的變化在於其將突出播客內容。QQ音樂將對「寸土寸金」的「首頁」界面進行更新,頂部tab在「推薦」、「音樂館」和「電臺」之外,會新增一個「播客」入口,用來推薦中文播客內容。而「播客」板塊的內容推薦,QQ音樂將與小宇宙app深度合作、共同運營,小宇宙也會在該板塊有品牌露出。此版本計劃於周一開啟灰度測試。
  • 小宇宙攜手QQ音樂,中文播客市場迎來巨頭 | BAI Portfolio
    BAI是即刻的A輪領投方,一路見證並持續關注即刻的回歸和成長,並期待中文播客市場未來的發展。BAI近期也在小宇宙上線了自己的播客節目「創業BAI家談」,每期講述一個我們關注領域的思考或靈感。 2020年對於播客來說有些特別。
  • 音樂巨頭為何紛紛入局播客市場?
    作為時下最熱門的內容媒體之一,播客領域吸引著多方參與,音樂行業也不例外。在剛剛過去的上半年,巨頭們接二連三地展開了一系列大動作。作為流媒體平臺,音樂絕非拓展的邊界,獨家內容才是Spotify的競爭核心。今年6月,他們還跟歐巴馬籤訂合約為其製作一檔Spotify獨家的播客節目。對於環球音樂和索尼音樂來講,播客首先可以作為一種新的推廣旗下藝人、作品和廠牌的手段,然後才是其他功能。
  • 播客們的2021 : 從「路邊攤」到巨頭「盤中餐」
    微信聽書而在所謂的「長音頻」領域,或者說更具體到播客這條細分賽道,今年以來幾乎各大網際網路巨頭都已經做出卡位的姿態。騰訊音樂上半年發布了長音頻產品「酷我暢聽」。隨後,字節跳動也上線了同類型產品「番茄暢聽」,緊隨其後的,則是快手幾乎是一比一高仿小宇宙的播客客戶端「皮艇」。網易雲音樂也在上一版更新中為播客設置了獨立入口,再來就是最新的微信聽書獨立客戶端。
  • 播客們的2021:從「路邊攤」到巨頭「盤中餐」
    事實上,不少播客主播在上月月底就收到了微信聽書通過第三方發出的入駐邀請。微信聽書而在所謂的「長音頻」領域,或者說更具體到播客這條細分賽道,今年以來幾乎各大網際網路巨頭都已經做出卡位的姿態。騰訊音樂上半年發布了長音頻產品「酷我暢聽」。
  • 荔枝正式推出「荔枝播客」App 打造專業中文播客平臺
    從官方披露的介紹上看,「荔枝播客是專注於音頻領域的荔枝公司打造的垂直類播客內容平臺,致力於為用戶提供海量的海內外精品播客內容、豐富的交流互動場景、以及純粹的播客收聽體驗。」上線當日,荔枝播客還聯合了洪晃、谷大白話等各領域名人大咖打造超級播客IP,致力於在站內打造更多元化的高品質播客內容。
  • 荔枝正式推出「荔枝播客」App ,打造專業中文播客平臺
    從官方披露的介紹上看,「荔枝播客是專注於音頻領域的荔枝公司打造的垂直類播客內容平臺,致力於為用戶提供海量的海內外精品播客內容、豐富的交流互動場景、以及純粹的播客收聽體驗。」上線當日,荔枝播客還聯合了洪晃、谷大白話等各領域名人大咖打造超級播客 IP,致力於在站內打造更多元化的高品質播客內容。
  • 音樂巨頭紛紛入駐「播客」誰將獨佔鰲頭?
    隨著網際網路的不斷革新,各大廠商也緊隨其後進行大改版,如近日的音樂類型APP。近日,QQ音樂在1月4號發布了全新的版本,再最新的UI界面新增了「播客功能」QQ音樂同時緊隨其後的網易也不甘落後對旗下應用APP網易雲音樂做出了類似的改版,添加了「播客」這一功能
  • 播客戰爭進入下半場
    其實早在2014年網絡電颱風起之時,百度當時就在內測一款播客產品「百度樂播」, 內容類型從脫口秀、笑話段子、音樂、情感、聽書、新聞均有覆蓋。只不過,當時播客內容大多以「補充媒介」的角色出現,最終因為市場聲量不足無疾而終,倒是走出了喜馬拉雅、蜻蜓FM、荔枝三家以網絡電臺起家的「音頻三巨頭」。
  • 荔枝播客橫空出世 音頻戰事的下半場怎麼打
    值得注意的是,荔枝播客繼續重視在內容安全、版權上的審核,領先的AI智能技術賦能播客創作與分發,也投入人工審核,確保播客內容的總體質量。 同時,以音頻社區見長的荔枝公司在新產品上還注重在互動上的建設,特意設置了熱門評論外顯、時間戳功能、聽友互動功能等,用戶沉浸在播客世界的同時能滿足社交需求。
  • 播客們的2021 : 從「路邊攤」到巨頭「盤中餐」
    微信聽書而在所謂的「長音頻」領域,或者說更具體到播客這條細分賽道,今年以來幾乎各大網際網路巨頭都已經做出卡位的姿態。騰訊音樂上半年發布了長音頻產品「酷我暢聽」。隨後,字節跳動也上線了同類型產品「番茄暢聽」,緊隨其後的,則是快手幾乎是一比一高仿小宇宙的播客客戶端「皮艇」。網易雲音樂也在上一版更新中為播客設置了獨立入口,再來就是最新的微信聽書獨立客戶端。儘管國內的播客市場更多時候還依附在長音頻之下,但隨著巨頭們投注更多資源,一個關於耳朵經濟的「新戰場」又將吹響戰鬥的號角。
  • 中文播客迷思:小眾烏託邦還是新的流量窪地?
    播客本身的製作、上傳、分發形式,就註定了它在中國是小眾的。通常來說,一檔播客節目的製作要經歷以下流程,選擇一家服務商上傳、託管音頻文件,生成RSS連結之後,再分發到Spotify、Podcast等泛用型播客平臺。「這是播客的一個重要特點,上傳、收聽的渠道是分開的」,播客行業媒體「播客一下」的主編楊一介紹道。
  • 下血本搶播客資源,巨頭的併購之路奏效了嗎?
    除了對於用戶需求的預判,不可否認的是,亞馬遜音樂公司收購Wondery背後存在一定跟風行為。 在過去的兩年裡,各大音樂流媒體巨頭大張旗鼓殺入播客領域。Spotify已經在播客領域花費了超過8億美元,這種揮霍的收購行為使Spotify的股價和市值在過去十個月裡翻了三倍。
  • 荔枝播客AB面:初心與野心
    1月6日,音頻平臺荔枝正式對外公布上線了一款中文播客App產品「荔枝播客」,這也是繼即刻的「小宇宙」、快手的「皮艇」後,第三個獨立中文播客產品。 有內部人士透露,2020年底,荔枝播客已經在部分主播和用戶間進行了多輪內測,並不斷改良、升級,最終在新年第一天在各大應用市場正式發布1.0版本。
  • 中文播客何以走向春天?
    通常來說,一檔播客節目的製作首先要選擇一家服務商上傳、託管音頻文件,生成RSS連結之後,再分發到泛用型播客平臺。就是這樣一個小眾的領域,在小宇宙之後突然被推到大眾的目光下。今年10月,快手推出了播客節目收聽客戶端皮艇App;音頻巨頭喜馬拉雅上線喜馬播客頻道、雲剪輯工具;網易雲音樂也在最新版本中將播客入口提到了更顯眼的位置;緊接著,QQ音樂宣布與小宇宙達成合作,並給予播客權重最高的一級入口。儘管在動輒幾億幾十億流量的短視頻面前,播客仍如同一個呱呱墜地的嬰兒,但顯然巨頭和音頻平臺已將其視為未來的天之驕子。
  • 荔枝播客App正式上線,國內播客市場的競爭進入全新階段
    「2020年網際網路巨頭紛紛布局播客市場。」作者:Stone Jin編輯:tuya出品:財經塗鴉據公司情報專家《財經塗鴉》消息,在線音頻平臺荔枝(NASDAQ:LIZI)於2021年1月6日正式對外推出名為「荔枝播客」的中文播客App產品。事實上,這一產品在2020年12月即開始在部分主播與用戶間進行內測,在經過數次迭代升級後終於2021年第一天問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