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記憶術的有效性,我先說個案例。我曾經教過一個英語考試從沒有及格過的小學生,上一次課就讓他及格了,他媽媽高興得不得了。雖然已經是十幾年前的往事,但是我至今記得自己是怎麼教他的,比方說教school這個單詞,學生記不住讀音,我就說學校裡面每天讓你們吃「水果(慈谿方言發音)」,慈谿方言水果的發音和英語school是接近的,然後問題變成怎麼樣記住拼寫了,這6個字母對於這孩子來說無疑是六座大山,我就把字母形象化,我說,「s就是你們那個身材很好(s形)的女老師,c就是短香蕉,h就是學校的旗杆,o就是桔子,l就是長香蕉。你想想看,你們那個女老師走到教室裡面來,左手拿著個短香蕉,頭上插著個旗杆,右邊腋下夾著兩個桔子,右手拿著長香蕉,準備分給大家水果吃。」孩子就覺得很好笑,邊笑邊記,很快就把這個單詞記住了。如果讓他死記硬背,他不僅有心理障礙,還會過目既忘的。這樣的講解是有很多記憶術的原理在裡面的,在這裡,怎麼形象化,怎樣按序排列,其實都已經暗含其中,許多問題都隨之迎刃而解了。
記憶術有很多具體操作技巧,有一個基本的原則是要把記憶的新信息和原有記牢的老信息設法關聯起來,這個新老關聯的技術應該就是記憶術的核心。讓每一片樹葉都長在該長的地方,這是建構完整、穩定的知識體系的基本思路。
本文要重點介紹的記憶術是「口訣法」,在西方也有「頭文字法」比方說把讀書方法概括成「SQ3R」,把東尼.博贊的學習方法概括成「BOST」之類即是。
漢語和英語的情況是有所不同的,口訣法因為需要記憶的容量往往很小(7個左右),可以做到過目不忘,和經典的定位法想比,往往還有獨特的優勢。
口訣法一般的操作步驟是先確定每一種情形當中的記憶關鍵詞,然後再在這個關鍵詞中選定一個關鍵字,最後把這些關鍵字通過諧音等方式組合成有意義的口訣。
下面試舉幾個例子來加以說明如何運用口訣法,希望讀者能舉一反三,在實際學習過程中靈活應用。
例子一:依照離太陽由近到遠的順序記憶太陽系八大行星。
在東尼.博贊的《超級記憶》49頁到53頁,用的是聯想記憶法,足足編了幾頁的故事來記憶這幾個行星,效率極其低下!
在黃明延編著的《怎樣使您記憶超群》第183頁是用「水金地火木土天(冥)海」來記憶的,那時候冥王星還沒有被剔除成為矮行星,還是存在死記硬背的缺點。
我的思路是走中間道路,儘量把口訣本身組織成好記的方式,即有意義或者形象、生動的組合方式。我把「水金地火木土天(冥)海」當中的八大行星通過諧音轉換組合成「水晶(金)地火,木頭(土)填(天)海」,略加說明就是:水晶一樣透明的地火衝出地面,把木頭衝向大海,去填充海面。「水晶地火,木頭填海」好記又不容易忘記。
例子二:記憶英語語法是讓很多孩子頭痛的問題,比方一般現在時的用法,雖然動詞變化只有單、複數問題,表面上看來很簡單,但是由於一般現在時用於表示過去、將來、正在進行的動作的特殊情形很多,這個時態的知識點要完整記下來也並不好記。
很多英語語法書的情況不同,對於一般現在時有些可以提煉出八個關鍵詞,如:習慣、特徵、真理、正在、計劃、連詞、完成、說話,再把八個關鍵詞提煉成「慣、特、真、正、計、連、完、說」,最後通過諧音和順序調整組合成「記(計)得(特)真正連貫(慣)說完」,就是一般現在時的八種使用情形是「記得真正連貫說完」,這就足以提示記憶了。
例子三:記憶戰國七雄被秦統一的過程。
目前所見最好的是「喊趙薇出演齊秦」這個記憶口訣,解釋一下就是「喊(韓)趙薇(魏)出(楚)演(燕)齊秦」,用的是諧音,並且賦予了意義,對於70後來說,是最好記不過的,但是對於00後來說,還是沒啥用處,因為趙薇和齊秦他們都是不認識的,所以還是需要另想辦法!
例子四:記憶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富強、民主、文明、和諧;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愛國、敬業、誠信、友善。
說實話不太好記,因為編碼容量太大,已經有12個詞語,遠遠超過7個左右的一般記憶容量,中國傳統文化的核心八德:孝悌忠信禮義廉恥,記起來可能反倒比較方便一些。把十二個詞語的首字提取出來,編成「富民文和,自平公法,愛敬誠友」三句口訣,抓住民、法、友三個關鍵名詞,展開聯想來記或許會略好一些的,比方說「富強的民眾很溫(文)和,自己就能平衡公法的執行,喜愛尊敬誠實的朋友」,整體上看,並不是過目不忘的口號。看來,政治宣傳也是要考慮到記憶難易程度的。
例子五:記憶物質運動的五種基本形式:機械運動、物理運動、化學運動、生物運動、社會運動。
如果不考慮運動形式從低到高的排列順序,先可以把字頭提取出來「機物化生社」,先把「社」字放到最前面,用上諧音就成了「射(社)擊(機)吾(物)花(化)生」,射擊吾花生,也是使人覺得新奇的形象!這是齊高岱等主編《成人學習策略論》第110頁的例子。
因為每個人的經歷、個性、知識儲備不同,對於一個人起作用的記憶術,對於另一個人有時候並不起很好的作用。這就需要使用記憶術的人,隨機應變,靈活運用。
記憶術難就難在遷移上,並不是學幾天就能靈活掌握的技能,關鍵是要在實際的日常學習過程中不斷磨合和調適屬於自己的記憶技巧。
對於口訣法記憶術來說,沒有口訣要設法自編口訣,有口訣的儘量藉助現成口訣,這樣可以提高學習的效率,也可以提升提取信息的速度,這是一種對學習很有實用價值的好方法。
對於學生來說,交流記憶口訣是幫助彼此提升學習效率的好方法,但並沒有必要無償貢獻自己的智力成果,學習是需要互惠互利的,而不是一個人搞基礎研究,其他人拿去就用。如果是老師,那又是另一回事情,為了全體學生,好好研究教材,這是很有必要的。
很多領域的專業知識其實都是被有心人口訣化的,比方說太極拳,「掤、捋、擠、按、採、挒、肘、靠」是八個手法,「進、退、顧、盼、定」是五個步法,合稱「八門五步」,再概括起來就是太極十三勢,練太極就是練這十三個字。
再比如二十四節氣歌「春雨驚春清谷天,夏滿芒夏暑相連。秋處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是早就歸納好的,利用好古人的歌訣是我們掌握專門知識的好路子,對於學習來說,也忽視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