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成為一個很厲害的人?

2021-12-26 北京彼得德魯克管理研修學院

作者:採銅

來源:筆記俠(ID:Notesman)

本文摘編自《精進》, 江蘇鳳凰文藝出版社

有的人忙著學習各種課程;

有的人忙著處理各種社交;

有的人忙著職場上的晉升;

.

在這追逐優秀的路上,我們是否有方法可循,讓自己少走彎路呢?《精進》這本書就從七個維度幫我們打開了「成為更好的自己」的大門,它們分別是:時間、選擇、行動、學習、思維、才能和成功。掌握這七個維度的妙招,我們也能成為「更好的自己」,逐漸地成長為很厲害的「高手」。時間對每一個人都是平等的,然而同樣的時間裡,總會有人產出更大的價值,而有的人產生不了什麼價值,對時間的合理利用也決定了我們能夠走多遠。因此,學會利用好屬於自己的時間,是成為高手的第一步,正如一句話所言:一個人如何對待他的時間,決定了他可以成為什麼樣的人。不敷衍、不遲疑、不搖擺,認真地聚焦於當下的事情,自覺而專注地投入。梁漱溟14歲時開始「好用心思」,有了奮力讀書、鑽研學問的自覺,他帶著多病體弱之軀,終日不敢懈怠,終於自學成才。24歲時只有中學學歷的他登上北大教壇,便是極好的示範。在分析一件事情值不值得去做、花多少精力去做的時候,可以從兩個角度來評估:一是這件事在當下將給「我」帶來的收益大小,這個收益可以是心智、情感層面的,也可以是身體、物質層面的,稱之為「收益值」;二是這項收益隨時間衰減的速度,稱之為「收益半衰期」,半衰期長的事件,其影響會持續較久。找到真愛;學會一種有效的思維技巧;與「大牛」進行一場意味深長的談話。買一件當季流行的衣服;玩一下午手機遊戲;以「扶牆進、扶牆出」的方式吃一頓自助餐。練一小時書法;背誦三首詩;讀懂哲學著作的一個章節;多重複一組技能練習;認真地回復一封友人的郵件。挑起或參與一次網絡掐架;漫無目的地刷微博;使用社交軟體窺視陌生人的隱私。然而同一件事情,發生在不同人的身上,其半衰期可能天差地別。有些人旅遊是走馬觀花、「到此一遊」式的,那么半衰期可能就很短;而另一些人旅遊前就會做足功課,對遊覽地的文化、歷史和地域特點做詳細了解,在遊覽過程中又細緻入微,仔細觀察當地的風物,並認真撰寫遊記,那麼對他們來說,旅遊的半衰期可能就會很長了。哈佛大學的李歐梵教授認為,我們應該從一味求快的心理慣性中跳出來,讓生活變得更有節奏感,也就是「有快有慢」才好。他讓自己慢下來的方法是,每天抽一點時間去「面壁」,也就是在一個私人的空間裡,靜靜地去聽自己內心的聲音,讓心中不同的「自我」參與對話和辯論。儘可能求快的事情:做家務等體力勞動,完成常規的事務性工作,完成簡單的執行性任務,常用商品的線上線下購買,註定無法達成共識的爭吵和爭論等。儘可能求慢的事情:與家人共度閒暇時光,欣賞藝術作品,自我反思,思考重大決策,創造性活動中的醞釀過程,為一個挑戰性任務做好準備等。決策心理學認為,人在面臨選擇時,通常會採用「滿意原則」,而不是「最優原則」。所謂滿意原則,就是人會從自己最熟悉的待選項開始逐一進行考察,如果考察到一個滿足內心標準的選項,就會採納這個選項。一個年輕人,進入一所不那麼優秀的高校,對自己的標準會不由自主地降低以適應這個環境,減少自身與環境的衝突,而這種做法對他們的人生也許是致命的。一個二三流大學的學生,能夠勇敢地以「985」高校學生中的中檔乃至高檔水準來要求自己才是更恰當的做法,他也一定會從中受益。認為人生就是一場漫長的比賽,項目是設定好的,而獲勝者寥寥無幾。他們容易陷入對競爭的焦慮和對失敗的恐懼中。他們可能由於害怕失敗而不敢嘗試、不敢試錯。人生的種種經歷之間相互獨立,不存在什麼關聯。比如很多人小時候學過畫畫,但是長大後就再也不畫了,而這些繪畫基礎對於在職場中運用視覺化思考很有幫助。用一種固定的眼光看待自己的能力,認為自己的天賦不夠,或者智商平平,於是在遇到一些挫折時就自怨自艾,失去了繼續努力的勇氣。在人與人的競爭中,更傾向於從別人那裡爭奪利益,而很少去構想雙贏的方案。、把你的目標停下來、放一放,但這個「放」不是放棄,只是懸置。比如你可以設定在一年中,拿十個月時間全身心工作,餘下兩個月時間來發展自己的愛好。當你處在才能無法發揮的境地時,試著為你的能力找到新的適用空間。美國物理學家羅伯特·朗從一位物理學家變成一名摺紙藝術家,成功地把兒時的愛好變成自己的職業。把對一件事情的「消費型興趣」升級為「生產型興趣」。有「遊戲禪師」美譽的著名遊戲設計師陳星漢,就是因為14歲時玩《仙劍奇俠傳》感動落淚,而立志成為一名優秀的遊戲設計師。一個最常用的方法就是維度分析法:把選擇的對象分解為不同的維度,然後分別就不同的維度做出評估。假設現在你拿到了A、B、C、D四個工作機會,該怎麼選擇?把原來的問題重新定義為一個更根源性的問題「我為什麼要工作」。在羅列的因素中進行篩選,按其重要性進行權重賦值(-5分到5分)。列出一個表格,依次對A、B、C、D四個工作機會職業價值的各個因素進行打分(0到5分),按照「加權分=得分×權重」將所有因素分數相加,得到每個工作機會的總分,取最高。一件看上去繁難的事,只要開始了,你就有機會把它做得更好。當你覺得不知道怎麼寫的時候,最好的辦法,就是直接開寫好了。哪怕只有一個字、一個詞、一個句子,哪怕寫得很糟糕,都沒有關係。只要開始了第一步,就會有第二步、第三步。只要你寫了出來,不管寫得有多差,你都還有機會把它改好。在老師們看來,傳授給學生知識、理論、技能是讓學生為今後做事「做好準備」,而不是「現在就做事」。由於我們一直在「做準備」,所以我們一直都沒有「完成」過什麼東西。我們很多人缺少「往前一步」的自覺,也就是把「未完成」的做事習慣往前一步,變成「已完成」的做事習慣。比如,從一篇短文到一篇長文,從一篇長文到一本書;從單幅的漫畫到多格漫畫,再從多格漫畫到長篇漫畫連載。如此一來,你的才能、聲譽、影響力和成就感都會慢慢培育出來。我們置身在這個世界中,目光所及,看到的只是一個個表象。在表象之上,是經由歸納抽象出來的經驗、假設和模型;在表象之下,是大量更加真實與繁密的細節性信息。比如一個拉麵師傅怎樣才能拉出很細的麵條,這些技巧蘊含在他的動作中,但要他說出來恐怕就沒那麼容易了,而書本中的知識屬於可用語言清晰表達的顯性知識。只有最後能夠作用於現實的學習,才是唯一有效的學習。學習,應該以學習者心中的問題為中心,讓問題引導著我們去探求答案。史丹福大學的教育學教授琳達認為:提問的關鍵,是提出現實場景下的、可能具有開放性解答的問題,而非一個純理論性的、封閉性的問題。如果我們問「速讀是不是一種好的讀書方法」,那麼只有「好」和「不好」這兩種解答,問題很難被展開;而如果我們問「應如何選擇和調整閱讀的速度」,就可以深入開放地探究下去。對學習者來說,是否善於對信息材料進行解碼決定了對知識的掌握效果。比如對於跳傘這件事情,僅限於了解的人,固然可以頭頭是道地說出跳傘的標準操作步驟一二三四,而如果被問到一些非常規性的問題,可能就會茫然無措;而掌握知曉層次的人則可以基於對跳傘設備的內在原理的理解,通過一定的思考和推理後得出解答。你掌握了多少知識,並不取決於你記憶了多少知識以及知識的關聯,而是取決於你能調用多少知識以及知識關聯。求知分為三個層級:信息、知識和技能。技能是終點,前兩者是邁向這個終點的路與橋。比如心理學課本裡的很多理論,如果我們僅僅只是理解和背誦,那它們只是靜態的知識。但是,如果我們想到怎麼把它們用起來,它們就可能變成一種技能。知識的操練迫使我們對已有的知識進行更加深入的審視,對現實的情境和問題進行更加細微的觀察,並且致力於創造兩者之間的關聯。一個高水平的學習者非常善於在所學的知識之間創造關聯。《黑客與畫家》的作者保羅·格雷厄姆就將少時學畫的經驗遷移到了他學習編程的過程中:一幅畫是逐步完成的,先畫輪廓、草圖,然後填入細節,一步步臻於完美。在這一啟發下,保羅領悟到「程式語言的首要特點是允許動態擴展」。程式語言是用來幫助思考程序的,而不是用來表達你已經想好的程序。它應該是一支鉛筆,而不是一支鋼筆。簡化,是清晰思考的前提。我們既要簡化外界輸入的信息,也要簡化我們表達出來的信息,更要簡化我們一直思考著的信息。追求簡潔就像一個開放的拼圖遊戲,首先你得搞清楚自己手中有哪幾塊拼板,你還要構想出未來這幅圖可能的圖案,然後你要從周圍或者遠處的拼板中作出選擇,挑選出那些既能與你原有拼板相連接又符合你的構想的拼板。當這些新的拼板與舊拼板結合在一起並逐漸構成一個更完整的圖案時,你的世界不僅沒有更複雜,反而更簡單、清晰了。人的思維,特別容易限制在舊有的框架裡,被過去的經驗困住,很難跳脫出來想問題。而潛意識會幫助我們思考,即便在我們不主動去想一個問題時,它也會非常「勤奮」地為我們工作。比如我就經常在洗澡、坐車、散步的時候想問題,構思文章等,這時往往會有很多意外的收穫。甚而做家務的時候,也經常有靈感出現,因為我們的大腦也是處於比較放鬆的狀態。在日常的人際溝通中,我們往往會陷入這樣或那樣的誤區,一種人習慣認為「我知道的」應該「你也知道」,所以在談話中不會做太多的背景解釋,結果給對方的理解造成障礙;另一種人可能習慣認為「我知道的」應該「你都不知道」,於是會把談話變成單方面的灌輸甚至炫耀,結果給對方造成不快。而喬哈裡窗格則用一種簡單的2×2矩陣提醒人們,在交流時「我」和「你」之間的信息關係是複合式的。喬哈裡窗格使用了兩個維度:「我」的信息狀況和其他人的信息狀況。

 

努力不是一場意志力的較量,而是一種需要學習的策略。發現和識別自己的獨特優勢是很有價值的一件事,它幫助人更好地認識自己,揚長避短,也可以讓人關注到自己優勢的一面,更加自信。仔細考察自己的優勢和劣勢。利用自己的優勢努力工作,通過與人合作來平衡自己的劣勢。迴避在很多不同方向上空耗精力。保持專注,把自己能做的做到最好,並保持留意新的機會。

齊白石的一絲不苟,是把幾年的時間都傾注在了一套畫譜上;

羅爾綱的不苟且,是在太平天國史領域一以貫之的耕耘;

德魯克的追求完美,是每三四年自學一門學科,一次只準自己學一門;

村上春樹為了專心寫小說,關閉了自己苦心經營、收入頗豐的爵士樂酒吧。

一方面我們要照看好自己的主業,以儘量高的標準要求自己,力求在這個領域能培養出非常高的才能;另一方面,對於其他事物我們也要保持開放、包容的態度,用相對少量的時間廣泛涉獵,以捕捉和發展未曾預料的資源和機會,從而實現個人才能的最大化。一是放棄對「興趣」的執念,不把「興趣」作為做事的先決條件。寧可傻一點、笨一點,去做一些並不特別喜歡但看上去又富有挑戰的事,或者去做一些少有人做但又看上去很有意義的事,多堅持一段時間,就能把死循環的閉環打破,開啟新的良性循環。儘量讓自己全身心地投入到所做的事情裡面,不只用冰冷的理性,更用溫暖的情感和良好的心理體驗來激發興趣。比如李清照就把讀書的樂趣融入到生活的苦辣酸甜之中,融入到夫妻間的濃濃愛意之中。變單向的信息流動為雙向的信息演繹,或者變純粹的知識獲取為技能上的操練。比如馮唐讀史書,一點都不覺得辛苦,反倒興味盎然,訣竅就是把史書當作練習題來讀。如果你總是在某個專業的壁壘裡打轉,視野就會變得越來越狹窄,即便本領域的提升也會越來越艱難,很容易就碰觸到天花板。以需求層次理論而聞名於世的美國心理學家馬斯洛,沒有任何門戶之見,總是不斷地去接觸和了解心理學的不同分支以及與心理學關係密切的學科。所以他一生中從事過多個領域的研究,包括靈長類動物的比較心理學研究、性心理學研究、精神分析、格式塔心理學、人類學、管理學、存在主義哲學和禪宗思想,也正是這樣多方面的涉獵,他的人本主義心理學思想才逐漸成型,並發展成一個重要的心理學流派。讓自己專注在一個領域精益求精是培養才能的必經之路。凡是他交往過的人,他都會悉心觀察,像讀一本書一樣去讀他們,特別是那些看上去有些奇奇怪怪的人,更是會引發他強烈的「閱讀」興趣。把他遇見的所有人當成了一個巨大的素材庫,通過分析、解碼、變異,再融合到他的電影中,去把電影中的人物給異常真實地塑造出來。當你把紛繁複雜的現實和眼花繚亂的理論進行思考、交叉和整合以後,它們就成了你心智的一部分,這種逐漸打磨出來的獨一無二的智識,就可能幫助你成為一個很厲害的人。獨特意味著你的形象、個性、知識、經驗、經歷中的一項或者幾項是別人無法複製、無法模仿的,意味著你為這個多元的世界又增加了一種新的可能性和價值。48歲的蘇格蘭人蘇珊·波伊爾於2009年在選秀節目《英國達人秀》演唱《我曾有夢》的視頻在全世界的網絡上競相傳播,幾個月後她的專輯拿到了當年全球銷量冠軍。幾乎每個人都喜歡蘇珊大媽,因為你再也找不到這樣一位胖胖的、萌萌的、堅持夢想又有一副好嗓子的大媽了。任何對蘇珊大媽的模仿都必然無法再次創造出這種獨特性。當我們避開了追求社會認同的陷阱,我們便走上了因獨特而成功的道路。願我們都能掌握這人生七個維度的妙招,事半功倍地去做我們想做的事情,在「成為更好的自己」的路上可以越走越遠,最終成為那個「很厲害的高手」。

— THE END —

本號致力於「好文」推送,並對文中觀點保持中立,所發內容僅供學習、交流之目的。版權歸原作者或機構所有,若涉及版權問題,煩請留言聯繫。

----

相關焦點

  • 如何成為一個很厲害的人
    今天,某人(嘿,當然就是我)的老爸興致勃勃地拿著一個電容和萬用表朝我走來,讓我幫他檢查一下好壞。接著就進入我們今天的主題:如何成為一個很厲害的人?在網際網路高速發展的今天,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經常有種被「拋棄」的感覺:某某同學參加了某比賽獲得了全國競賽一等獎;某某同學出版了某書籍成為了某社籤約作者;某某同學創作公眾號月薪上k+已經可以自給自足;某某同學英語口語水平可以無障礙和老外交流:......
  • 精進自己,如何成為一個厲害的人.
    知乎提供了一個百家爭言的平臺,不管你贊同還是否定,只要你能自圓其說,你都可以發表你的看法。同樣的,你也會接受不同方向傳來的反對聲音,你可以在一個問題下面看到不一樣的思維和看法,事無絕對這件事在知乎這個平臺上得到很好的驗證。
  • 如何成為一個厲害的人
    >今天有席讀書為大家分享一本好書:《精進》如何成為一個厲害的人當然等你讀完也就成為一個厲害的人,決定了他可成為什麼樣的人。04— 怎樣學習,才能夠直面現實:如何成為一個高段位的學習者對於一個善於學習的人,他尤其要在交流中關注盲區,這樣能在交流中獲得新知識。
  • 《精進:如何成為一個很厲害的人》解讀4:如何努力成為一個成功者
    今天為您解讀的這本書叫做《精進:如何成為一個很厲害的人》,本書中文版約「18.8萬」字,我會用「4」期內容為您講解本書的精髓,本期是講解的第4期。上一期我們講到了如何像Photoshop一樣分解任務,從工作的核心區開始工作,以及如何有效學習,這一期我們重點講如何努力,才能成為一個成功者。
  • 如何成為一名英語很厲害的人?
    我,想不想成為一個英語很厲害的人?想。
  • 三屆好講師冠軍導師教你如何成為一個很厲害的培訓師
    在這個知識付費的時代,很多人都想斜槓成為培訓師,但卻不知如何下手。那如何快速成為培訓師?什麼樣的培訓課程才能賺錢?好的課程該如何設計?……《如何成為一名很厲害的培訓師》這本書名字雖然看上去有點雞湯,但內容比較適合想進入培訓行業的新人。
  • 讀《精進:如何成為一個很厲害的人》的3點心得|豆瓣評分9.4
    最近讀了知乎大神「採銅」的高分力作《精進:如何成為一個很厲害的人》,引發了筆者較多的思考,在此簡述一下,歡迎探討!1. 木桶原理木桶原理想必大家都聽說過,是指一個木桶上最短的那塊木板限定了木桶的最大容量。
  • 做好這六個方面,你才能成為一個厲害的人
    怎樣成為一個厲害的人厲害的人,都有什麼特徵? 很多人希望,自己能夠變得更加強大,在人生中獲得主控權。然而他們卻總是毫無頭緒,連一個具體的操作方向都沒有。 誠然,想要讓自己變得厲害,並非一朝一夕的事,也不是那麼容易就能做到。 但是當你有一個具體的前進方向,至少你會知道,做些什麼事才能夠讓自己更接近這個目標。
  • 心理學博士、知乎大神告訴你,怎麼成為一個厲害的人
    你是否對現狀不滿,而又找不到出路,flag立了一個又一個,還是沒有改變,間接性努力,持續性混吃混喝,反倒是身邊的一些朋友在悄悄地改變。 前同事小王裸辭後成為自由撰稿人,時間自由,經濟獨立,隨時可以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 初中同學小張原來是個體重數比身高數還大的小胖妞,再次看見她時,已然成為一個擁有馬甲線和螞蟻腰的健身達人。
  • 成為真正厲害的人,你要具備這個條件!
    前段時間和朋友聊到「如何避免跳槽成跳坑」,當時就想到了一句老話,樹挪死,人挪活。但是不是所有的人都適合?答案肯定不是的,因為如果適用所有人就不會有開始的這句話了,首先大家要明白一點,只有優秀的人挪窩才叫跳槽,不然就只能是跳坑,因為你只能越來越差,甚至到最後一事無成。如何成為真正厲害的人?
  • 缺少這些思維,付出雙倍努力你也不會成為一個厲害的人!
    根本的原因其實是沒有辦法清楚地認識自己,無法確認自己到底具有了什麼能力,是不是一個優秀的人。下面我總結了厲害的人擁有的8種思維。不妨先來對照一下自己,看看自己是不是一個厲害的人,未來如何修煉成一個厲害的人吧!
  • 5分鐘讀懂《精進:如何成為一個很厲害的人》,快速改變自己
    《精進》這本書的副標題叫做「如何成為一個很厲害的人」,作者也的確在書裡告訴我們很多「變厲害」的方法。作為一名老師,我覺得其中有很多不僅能改善自己的日常生活,也可以用來反思我們的教育。因此容易陷入對競爭的焦慮和對失敗的恐懼中,不敢嘗試,戰戰兢兢在一個被外界固化的軌道上不停地跑。● 低關聯假設:認為人生的種種經歷相互獨立,毫無關聯。比如小時候畫畫,長大認為畫畫沒用,不畫了,其實在工作中運用視覺化思考是很有幫助的。人生是一個連點成線的過程,所有的經歷都有它的意義所在。
  • 精進思維:想成為一個很厲害的人,朝這7個方向努力就夠了
    他的記憶力超強,他可以做那麼多事情,他居然能取得5個博士學位,他才用了三五年時間就東山再起……其實他們也是人,也很平凡,只是我們總是在慣性中生活,在教導下學習,在勸解中決定,在無助的結果中自責。如果你對現狀還心有不甘,就著實需要朝這7個方向努力,你也可以成為一個很厲害的人。
  • 稻盛和夫:如何成為一個厲害的人,請學會六個要點,持續精進自己
    文/唐若 唐若心學原創作品,違者必究 如何成為一個厲害的人 真正厲害的人,往往是將自己的心投入自己的工作,用全部的激情去成就自己的事業。 路遙曾說,只有初戀般的熱情和意志才能真正成就某種事業。
  • 你想變成一個真正厲害的人嗎?請先學會成為一個安靜的人!
    相反我們所看到的那些人緣非常好,交際能力也非常強的人,卻很難取得人們所嚮往的那種成功。那麼這到底為什麼呢?1.真正厲害的人都是非常安靜的人真正厲害的人其實都是非常安靜的人!毫無疑問,如果郭德綱是一個非常安靜的人,也正是因為如此他才能夠成為中國當代相聲的拯救者,才能夠給觀眾帶來如此諸多的歡樂。試想一下,如果郭德綱不是這樣的一個人,是一個非常喜歡熱鬧的人,同時也是一個喜歡結交不同朋友的人,那麼毫無疑問,郭德綱的相聲功力必然很難達到今天的這個程度。
  • 如何通過學習成為一個很厲害的人?淺談多元思維模型學習方法
    文 | 職場小九前言前陣子和幾個朋友聊天,其中聊到一個我們都認識的前同事,現在已經做到了某集團公司的總助,很厲害。然後有人就說,她其實也挺難的,整天要應付很難搞的上司,沒日沒夜的加班。前兩天見到她,都滿臉痘痘。然後另外一個人評價道,她是一個事業心很強的人,可以忍受高強度的工作和長期熬夜加班。我們就沒辦法那麼拼,還是穩定清閒一點的工作好。
  • 如何從一個文筆差的人成為一個作家?
    一個字:寫。 就如同張愛玲,她就是一個靠作品說話的作家。 即便她已經去世20多年了,她還是因為作品的經典,而一直被大家當成中國近代文學史上最厲害的女作家。 因為我很關注演員,所以我感覺那些能長久的一直紅的演員,就是一直在默默的拍戲,默默的用作品說話的人。
  • 職場厚黑學:教你如何成為厲害的「領導」
    書中分析出的道理以及總結的要點,希望能夠幫助讀者在職場中最大限度的發揮自己,成為合格的領導,甚至成為能夠創造出巨大價值的厲害領導。一個公司的領導有兩種方式晉級,第一種是空降,從別的公司僱來的領導,這種領導對員工的了解程度以及對業務的熟悉程度都是極低的。
  • 心理學博士採銅:要想成為一個很厲害的人,需要用好三大「法寶」
    隨著信息化時代的到來,大量碎片化知識通過手機和網絡鋪面而來,在有限的精力和無限的選擇面前,很多人變得越來越迷茫,行動的步伐越來越重,焦慮和無力感不斷蔓延。為了給自己的人生找到方向,不妨和我一起閱讀《精進:如何成為一個很厲害的人》這本書。作者採銅是浙江大學的心理學博士,學習、思維方法研究者。書中作者重點提出時間管理、即刻行動和解碼信息三大法寶,幫我們找到有效的精進之路。
  • 如何成為一個自律的人?
    但是現實是殘酷的,想要成為一個自律的人,就意味著你要逼自己去做那些不喜歡、不願意做的事情。例如你是個吃貨,要減肥,在減肥的過程中你必須要逼自己不能吃這樣那樣的美味食物;例如你是個晚期,你必須要逼自己去做事情,必能拖沓;例如你是個夜貓,常常晚上凌晨2點都還在刷著朋友圈或者玩遊戲,你必須得逼自己早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