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我們又見面了。
告訴大家一個好消息,從昨天開始,中國國家博物館(以下簡稱「國博」)展出了600餘件文物,時間從9月17-11月17日,在國博的北2、北3展廳展出,有在北京,或打算去北京的朋友,記得抓緊時間去看哦,機會難得,千載難逢。
其中,包括廣受關注的圓明園鼠首和兔首,這次也和牛首、虎首、猴首、豬首一起展出,從四散流離,到今天相逢重聚,可謂過程艱辛。生長在和平年代的我們,不應該忘記歷史,而應該時常回顧過去。除了圖像影片之外,文物就是最好的佐證者,是時光之旅最深刻的見證者和親歷者。
回顧歷史,我們可以知曉,從清末開始,中華大地就一直戰亂連年,落後貧弱,直至新中國的成立,我們才重新挺起腰杆,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新中國成立以來,通過執法合作、司法訴訟、協商捐贈、搶救徵集等多種方式,中國文物部門成功促成15萬件流失文物回歸,顯示了中國綜合國力和國際交往能力的提升。
除了圓明園6件青銅獸首,還有《伯遠帖》、《五牛圖》、秦公晉侯青銅器、「方罍之王」皿方罍、青銅虎鎣、王處直墓彩繪浮雕武士石刻、龍門石窟佛像和曾伯克父青銅組器等值得一看。基本資料,大家可以先上國博的官網查詢,可以加深我們參觀展覽時的印象。
目前,國博的「回歸之路——新中國成立70周年流失文物回歸成果展」已經在網絡掀起議論熱潮,我們來看看微博上大家的評論。
如果您感興趣,可以在網上預約或者攜程等各平臺訂票,不過,您也知道,地方小而人流多,為了確保安全,提升觀展體驗,國博是有名額限制的哦,限額人數為3萬人,而且還分時段,採用實名制預約參觀,提前做好時間計劃安排,是出門旅遊不二之選。
沒有網上預約的朋友也不用擔心,貼心的國博為大家提供了便利,可以進行現場預約,驗證身份後便可入館參觀啦。不過這裡,要提醒下大家,預約和未預約的朋友,是分兩個入口進去的。預約的朋友,從國博北門西側入口,憑有效證件核錄後進入。未網上預約的朋友,則要經天安門安檢後,由國博西北通道過去,進行現場預約。記住啦,可千萬別搞錯了,不要到時候影響了自己出遊的心情,也增加了國博工作人員的工作壓力。
國博開館的時間是早上的9點,到下午5點閉館,這裡還有個時間要注意,下午4點之後就不再接受觀眾進入,而下午4點30分,觀眾就需要陸續退場了。一般情況下,周一閉館,所以還是那句話,要點要記牢,不要空跑,影響行程安排。
國博的位置在北京東城區東長安街16號 天安門廣場東側,過去可以坐公交或搭地鐵,線路我們已經幫您截圖啦,需要的收藏吧。當然,綠色出行更提倡,歡迎有體力的朋友踩單車或步行。
好了,今天就先聊到這兒,如果您喜歡,歡迎點讚分享收藏留言。
記得關注我們哦,下期見,白白┏(^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