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英國私校學什麼?我們熱追的Grit只是第一步

2020-12-12 芥末堆

從英國私校學什麼?我們熱追的Grit只是第一步

作者:李爽 發布時間:

從英國私校學什麼?我們熱追的Grit只是第一步

作者:李爽 發布時間:

英美教育重視體育,重視對堅毅(Grit)品質的培養,這種理念曾給了我們的家長很多啟示,但深入去看,以英國私校為例,他們對孩子眼界、藝術素養、知識寬度的培養同樣看重,甚至和體魄的鍛鍊互為表裡。旅居英國15年,且將兩個女兒都送入私立女校的李爽,基於自己對英國私立學校的觀察,給出自己的解讀。「窮養體、富養心」,這種強健體魄和開闊心靈並重的教育理念,可能才是教育真正的價值所在。

本文轉載自外灘教育,文 | 李爽,編輯 | 聞琛

很多人都看過一幅令人感動的照片: 雨天,父親為背著小書包的兒子撐起一把黑雨傘,而自己全身淋得溼透。

令人遺憾的是,如果場景換到倫敦街頭,看見這樣的背影,油然而生的感覺是:公立學校的移民家長吧。

並不是什麼偏見,而是一個基於常識的判斷。英國多雨,上下學期間最常見的是要麼孩子和家長自己各打各的傘,要麼家長打傘,孩子蹦蹦跳跳不在乎那點小雨。

甚至還看見過一個近1米9高的爸爸穿著長呢子大衣,左手皮質公文包,右手高舉一把紳士傘,順傘而下的雨水不時滴滴答答澆灌著旁邊穿著雨衣自己在走的小女兒頭頂,父女倆都視以為常。

好像在英國就是這特點,孩子都像原野裡的樹木一樣,肆意生長。

這一特點在英國私立學校的教育體系裡,愈發明顯。

如果路邊走過兩對家長和小孩子,一對是旁邊的母親背著書包,牽著拿了一個體育包的小學生的手;另一對則是孩子背著書包,左手拿著體育包,右手提著小提琴,媽媽手裡拿裡一杯咖啡,或者,右手牽著自己的狗。前者多半是公立學校的學生,而後者則活躍在私立教育環境裡。

私立教育的「窮養體」

說起來,現在英國私立學校的家長已經不是18到20世紀中那些非富即貴的「資產」階層,而更多的是中上收入的職業人士。

雖然他們放棄了免費的公立教育,每年花費稅後的1萬到4萬英鎊把孩子送入私立學校,但他們從來沒有希望這些私立學校提供「貴族」教育,最簡單的從孩子做起就是:自己的書包自己背,自己的事務自己打理。

來自英國校長協會的一則數據表明,目前英國私立學校學生每周平均運動時間長達5-6小時,是公立學校的一倍以上,而運動項目多達40種。

這些運動大多數是在體育場裡進行,不管颳風下雨還是霜凍;其中還有各種各樣的課前、課後體育俱樂部,周末的比賽,不說住校的私立學生早上6點起去跑馬拉松、打橄欖球,許多走讀學生也得在早上7點半到校參加足球、英式籃球的訓練,課後也許還有到5點半的曲棍球、板球、網球俱樂部。

周六早上,許多私立學校操場上從8點起就濟濟著或比賽或訓練的孩子們,家長則大衣圍巾,抱著熱咖啡在旁邊觀戰。如果趕上小雨或者微雪的天氣,孩子們到回家時基本與在草地裡滾完了的五花小狗無異,恨不能直接扔到花園裡拿水管從頭至腳衝個痛快。

這樣的體育訓練大概在孩子們6-7歲就開始了,所以私立學校的學生和家長們早習以為常,基本上體育制服都會買兩套以上替換,運動褲3-4條(膝蓋磨破洞簡直太平常不過),普通運動鞋一年最少3-4雙,還有專門的跑鞋、足球鞋、室內運動鞋、等等,不一而足。 

而與之對比的是,雖然很多學校校服看起來高大上,但一般備一套足矣,而唯一的一所不穿校服的在倫敦最著名的走讀女校,學生們基本上穿的黑灰藍中性色,下面仔褲配運動鞋,完全是私立學校十幾歲女生的標配。

也許這些女孩子們周末會去英國鄉村的花園大房騎馬,或者飛瑞士滑雪過周末,但起碼在她們上學時,她們的書包、裝扮,比任何一個年輕的十幾歲女孩都要平凡樸素。

再說在英國私立中學裡流行兩項全國性課外活動: 世界性挑戰(World Challenge)和愛丁堡公爵獎勵計劃(The Duke of Edinburgh's Award),都是類似美國童子軍訓練的綜合項目。其中最具挑戰性的部分是戶外野營,14歲到16歲的學生需要自己背著2-4天的食物、帳篷、日常換洗衣物不少於12公斤,分小組在野外爬山、遠足,全程沒有任何成人或者老師協助。

這樣的遠足也許在盛夏的摩洛哥,也許在早春多寒雨的蘇格蘭,無疑是對體力和毅力極大的挑戰。但即使是在女校,從銅獎能堅持到金獎的學生們都能多達4成。

從4歲多開始自己背書包到7歲後堅持風雨裡參與運動,再到14、15歲遠足野營,這些私校學生對自己的挑戰頗與我們傳統的「勞其筋骨」、「苦其心志」有異曲同工之妙。

英國教育中的「富養心」

如果從中學畢業考試(GCSE)可考的項目來看,除了英語、英語文學、數學、物理、化學、生物這幾門必考課,還有眾多的選修課,比如38門外語(從法語到梵語)、27門人文科學(從歷史到公民教育)、18門藝術類(從音樂到電影研究)、23門科技類(從營養學到系統控制),以及19門其他(從統計到賽車),可以說現代社會林林總總,都在學校學習視野內。

就學校的課程設計而言,除了多方面保證孩子們的興趣發展,私立學校的必修課都差不多,比起公立學校主要是英語、數理化、外語、體育的必修課外,私立教育視野裡更增加了音樂、美術、設計、戲劇、公共演講、心理教育等。這些課程從兒童4歲踏進校門開始,一直持續到中考選科之前的14歲。

《每日電訊報》曾在一篇名為《私立學校——建立21世紀的特徵》中寫到,當倫敦西部15歲的男孩在飯桌上跟父母談論移民、經濟和慈善機構支出時;當某校推出「世界觀」的課程時;當漢普郡某校設立全部由學生經營的內部麵包店時,越來越多的私立學校把性格培養、職業技能、創新和獨立提高到比學術成績更重要的位置。

隨便點開一家英國私立學校的網站,首頁都會有4-6個詞彙形容他們在培養什麼樣的學生。出色的學術成績、獨立、自信、個性發展、激發同儕、創造力和激情、責任感和尊重,等等。這些聽起來似乎空洞的形容詞其實是真正地被貫徹到了學校的教育中。

比如從小學起,各學校都有的至少每周一次的全校(年級)集會,一般都是由校長主持,分享並簡單評論一周內的國際、國內新聞,進入4-5年級,各校每年最少有一學期必修「公共演講」課,題目從政治、經濟、宗教到電影、化妝和個人愛好,每個學生自選一個感興趣的題目準備5-10分鐘的內容,而最後的演講在全班或者全年級進行,等於對目前的各種社會狀況進行了一次全面的梳理。

學生們在這樣的課程裡,不僅學到如何搜索、甄別信息,如何建立邏輯思考和辯論的技巧,更重要的是一起建立著他們共同的價值觀。是為大道。

當然,就個人修養而言,也有小道。比如來自英國私立學校監察委員會2016年的報告顯示,平均8成的私立學校的學生能演奏一門樂器,4-5成演奏兩門樂器,而學校每年大小音樂會平均為10-30個,給這些小音樂家和音樂愛好者提供了廣泛的空間。

體育是另一個重中之重,不管男校、女校,走讀還是寄宿,每所私立學校每學期的體育都是必修課,3個學期根據不同的氣候條件提供包括足球、橄欖球、划船、棒球、籃球、英式籃球、曲棍球、體操、遊泳、羽毛球、網球、擊劍、壁球、排球、高爾夫、騎馬等在內的12-30種體育運動,可以說基本每個學生都能找到一項自己喜歡或者擅長的運動。因此私校出身的奧運選手一直是英國體壇一支不可忽視的力量,前兩屆奧運會的獎牌得主分別有36%和33%來自私立學校。

美術、戲劇和外語也一直是私立教育中用來培養「小道」的課程。雖然一直有批評意見說英國人是最不擅長外語的民族,但在私立教育中,外語學習一直是和該國的文化相關聯,所以義大利語、法語、西班牙語、俄語、中文、德語等的流行,也在一定程度上開闊了學生們的國際眼界。

同時,大多數進入私立學校的學生家庭經濟條件比較寬裕,因此學校也提供各種與學業相關的假期旅遊。

比如學拉丁語時有義大利的佛羅倫斯博物館之旅,學西班牙語去巴塞隆納寄宿家庭遊學,地理課可以在短假去冰島看極光,學音樂到聖彼得堡去參與俄羅斯管弦樂團,學戲劇的去紐約百老匯,物理愛好者去美國航空航天局,等等。這些學校老師帶隊的短期遊學無疑在相關專業上讓學生們更具國際化視野。

私立比公立更嚴格

因此,2016年在一項由AQR主持的英國私立學校軟技能發展和心理韌性研究結果表明,英國的私立學生們除了有優良的成績,具有幸福感和良好的行為舉止,還能更有彈性地處理挫折,對學習的態度也更開放。這個結果是基於對39所私立學校9000名學生的定量研究得出的。其中4C(控制、承諾、自信、挑戰)一項與公立學校(取樣自32,000名公立學校學生)對比結果如下表:

4C的具體指向

>>控制

>>承諾

>>挑戰

>>自信

教育的本質是什麼

不止一位教育工作者提起過,英國的私立教育不是「貴族教育」,也不是「精英教育」。在14世紀開始成立第一所私立學校時,其實是當地教會按照軍事訓練的原則,把小男孩們聚集起來,脫離他們父母和家庭,為英國的軍隊培養後備軍。

後來慢慢發展到給所有不能負擔私立家庭教師的中產階級提供基本的國立教育,到現在,私立教育體系內的工作者以培養全面的社會公民為己任,這才有了目前英國私立教育的理念和體系,或者說歸根結底是英國的私立教育哲學。

那麼以他國為鏡,我們用來正衣冠還是明得失呢?

本文轉載自外灘教育,作者李爽,定居倫敦15年,目前兩個女兒就讀於倫敦私立女校,英國傳媒學博士,自由研究員。現今關注點是教育和國際傳播。目前在寫《英國私立教育行走錄》一書。

1、本文是

芥末堆網

轉載文章,原文:

外灘教育;

2、芥末堆不接受通過公關費、車馬費等任何形式發布失實文章,只呈現有價值的內容給讀者;

3、如果你也從事教育,並希望被芥末堆報導,請您

填寫信息

告訴我們。

來源: 外灘教育

推廣: 芥末堆商務合作:010-5726 9867

相關焦點

  • 【英國私校】2021英國西南&威爾斯最佳私校是這些……
  • 英國私校怎麼選?2020年英國私校最新、最有影響力的排名公布了!
    每年都有大批中國家長,千裡迢迢把孩子送來英國讀私校, 花費數百萬...  想給孩子買一個更好的未來。  然而,有些讀私校的孩子...  最後連QS Top100的大學都沒考上!?
  • 英國留學:私校的鼻祖英國or美國?
    今天就為大家詳細解讀私校的鼻祖問題。   私校的優勢   說道私校鼻祖的問題,我們先看下私校的優勢。英美兩國中學、大學都有私立和公立之分,不同中國的私立大學、中學,英國的私立中學和大學,有很好的教學質量與師資隊伍,外加上優秀的管理制度和便利的服務,這都使得私立學校有著高於公立學校的聲譽。
  • 【霍蘭德小講堂】 第一期:英國私校的英語課都在學什麼?
    霍蘭德教育諮詢公司2004年成立於英國倫敦,公司主要業務分布於倫敦、杜拜、香港和上海。
  • 2021年英國私校排名發布 | 全英國最好的私校都在這了
    近日,英國《泰晤士報》最新發布了《Parent Power 2021》。其中在英國10年最佳私校(『Independent Secondary School of the Decade』)名單中,英國頂尖私校Brighton College被評為英國10年最佳私校。
  • 【英國中學】英國頂尖私校之申請流程
    根據英國媒體統計的數據顯示,英國私校入學需求猛增30%。從ISC最新的《英國私立學校報告》中,主要體現以下幾個變化趨勢,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中國留學生增長2020年,新增的留學生共有13,416名,其中3,865名就來自中國大陸地區。
  • 2020年英國私校最新、最有影響力的排名公布了!
    每年都有大批中國家長,千裡迢迢把孩子送來英國讀私校,花費數百萬... 想給孩子買一個更好的未來。 然而,有些讀私校的孩子...
  • 英國私校這一切說白了,都是「考家長」和「拼爹」
    什麼是好的教育?如果精英教育簡化為身份的符號,成為另一種成功學,是否和初衷背道而馳?私校每年一兩萬鎊的學費(還不包括課外活動費用或者寄宿費用),對於大多數英國家庭也是不菲的支出。精英教育畢竟針對的只是金字塔尖的一小部分家長、一小部分孩子。一道私校的大門,隔開了兩個世界。高昂的學費已經把大部分孩子拒之門外。據說父母讀過私校的家庭,其子女讀私校的概率也很大。
  • 想去英國私校?這些時間節點千萬不能錯過!
    英國的私立教育,因為歷史悠久,質量一流,是很多家長,尤其是中小學階段留學的首選。但是也因為私校數量眾多,申請的流程和難度不小,讓很多家長頭疼。其中很重要的就是入學節點!其一,因為英國私校很少有「插班」一說,所有孩子包括國際生和英國本土學生,都得要在確定的某個時間入學;其二,並不是趕在入學節點申請就可以,還有註冊、預測試、入學考試、面試、Common Entrance這些環節,有的學校採用CEM或GL等考試局的統一考試,有的學校自己命題。這些都需要大量的精力和時間提前至少2-3年準備!
  • 乾貨丨2020英國私校排名!全英國最好的私校都在這裡
    英國的私校數量眾多,應該如何選擇?儘管不同家庭和個人對教育有著不同的訴求,但在擇校時,仍有一些必不可少的因素是需要考慮的。這份榜單綜合考慮了學費、名氣及英國中考(GCSE)和高考(A-Level)的成績來進行排名。為了方便大家為子女選擇私立學校,我們一起來參考一下2020年的這份排名吧!
  • 英國中學異常火爆!幫您抓住孩子入學英國私校黃金年齡!
    英國現有 2500 多所私立學校,擁有 62 萬多名學生,該人數佔英國在校中小學生人數的 7% ,但在 A-Level 階段,私校的學生人數佔全英學生的比例則達到了 23% 。簡單地說,英國教育系統中的獨立學校,就是要繳學費才能讀的學校,也就是私校的意思,國立學校則是免費的。英國大約有 2,500 所獨立學校,在獨立學校就讀的學生大約有 62 萬人,只佔英格蘭整體學齡人口的 7% ,在蘇格蘭和威爾斯地區比例更低。
  • 英國小升初 - (2) 私校篇 Wimbledon High
    接下來是準備私校的入學考試。我們一共報了四所學校,以女校為主。有的學校有幾輪考試,最早是在十一月中。首先參加的是Wimbledon High的第一輪筆試。訪校及報名我們一共參加了兩次Wimbledon High的開放日活動,都是在孩子四年級的時候。頭一回在10月,我帶著孩子參加;第二回是接下來的3月,全家一起。
  • 寫給妞妞的悄悄話 (4):Grit是什麼?
    這些故事除了帶給我們溫馨的回憶,是否也會讓你心中充滿疑問:這些公主最終能夠過上美好幸福的生活,靠的是美麗,善良,老天的眷顧,還是grit? 其次,grit包含了勇於嘗試,在不斷試錯中摸索成長路徑的包容和開放的心態。
  • 父母們真的了解英國私校設置興趣活動背後的意義嗎?
    在英國私校或者英式的國際學校,除了基礎的課程之外,體育、音樂等活動佔校園生活的很大比例。但為孩子選了馬術、擊劍、管風琴這樣的興趣,就真的Get英國教育的精髓嗎?父母們真的了解私校設置這些興趣活動背後的意義嗎?
  • 疫情之下,英國私校需求暴漲三成,大批家長拋棄公校
    根據英國私校協會(Independent Schools Association)發布的最新調查數據,多所英國私立學校稱自己近期收到的入學申請比疫情之前增加了約30%。,是促使他們想從公校轉為私校的重要因素之一。
  • 從王室到明星,英國家長為什麼擠破頭也要送孩子上私校?
    牛劍第一步,上私校中國家長牟足了勁要買學區房,這一方面英國家長也毫不示弱。它們不僅是G5高校的敲門磚,也是孩子接受正統英國貴族教育,進入所謂「精英階層」的最要一步。在英國,私校佔據了牛津劍橋每年50%以上的錄取名額。
  • 私校屆的奧斯卡獎 | 教育同行來評議,哪些英國私校脫穎而出?
    在挑選英國私校時,大部分家長都會關注《電訊報》的英國私立中學排名、《星期天泰晤士報》的英國私立中學排名和《Best Schools》英國私立中學排名。但這三大排名的評分依據主要是學術表現。因此,今天特意介紹由英國Independent School Parent雜誌舉辦的私立學校獎。如同奧斯卡獎有最佳影片、最佳男女主演、最佳導演等細分領域獎項一樣,私立學校獎也表彰了在不同領域有突出表現的私校。
  • 李嘉誠買下半個英國後,中國投資者把英國私校買下來了
    不知道那十萬多的學生上著上著學突然發現大學沒了是什麼感受…… 顯而易見,由於新冠疫情的影響,全球的經濟都在遭受一次重創。 所以,在伊頓公學都自降身價的當下,英國私校倒閉應該也不算什麼大新聞……吧?
  • 李嘉誠買下半個英國後,中國投資者把英國私校買下來了
    所以,在伊頓公學都自降身價的當下,英國私校倒閉應該也不算什麼大新聞……吧?30所私校也面臨著同樣的困難。 英國私立學校委員會(ISC)主席、哈羅公學前校長Barnaby Lenon最近表示,近年來,尤其是脫歐公投之後中國公司收購或投資英國私校的趨勢「非常鼓舞人心」,對那些財政瀕臨崩潰的中小規模私校,無疑是一場「救贖」。
  • 英高留學|又有英國頂尖私校要來中國開分校了!
    又有英國頂尖私校要來中國開分校了!這不是第一所來國內落地的英國頂尖私校了,早在2003年歷史悠久的德威公學就已經在國內開設了私校。這所皇室長公主的頂尖女校到底什麼來頭?目前有哪些英國私校在中國大陸開設了分校?跟著主頁君一起來盤點一下吧~博耐頓女校,全英最好的女校之一,也是英國唯一一所全寄宿女校(2021開始,Year9和Year12將有少數走讀),位置在有「英格蘭花園」之稱的肯特,風景和環境優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