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廣州日報華文報紙廣告獎專題

2020-12-14 手機鳳凰網

中國廣告業在90年代初期突飛猛進,廣州日報作為當時的一個廣告經營單位,也是本地企業投放廣告的主流媒體之一,在實踐中深切感受到提高廣告傳播水平的重要性和迫切性,由此創辦廣州日報廣告獎。主辦方代表、廣州日報社廣告處處長巫穗生表示:廣州日報作為全國報紙廣告收入第一的平面媒體,多年來一直在思考如何更好地推動中國報紙廣告的發展。廣州日報借廣告獎加強了與業界的溝通,密切了媒體、廣告公司與廣告客戶三者的關係。

20年來,這個更貼近中國市場的廣告獎項見證了平面創意、報業經濟的發展以及傳媒產業結構的轉變,代表了廣告行業的發展方向,獲獎作品勾勒出我國報紙廣告創意發展的脈絡軌跡。

賽制:因時而變引領業界潮流

如同流水一樣,變動,是廣告獎最大的特點和生命力。

為了促進廣告公司的良性競爭,增強評選的激烈程度和代表性。廣告獎於2002年首度設立全場大獎,2004年增設「最佳文案」和「最佳設計」,務求挑選出代表中國報紙廣告最高創作水平的作品。

而隨著經濟的蓬勃發展,越來越多行業選擇在報紙上投放廣告,廣告獎也因時制宜地按照行業對參選作品進行劃分。並順應報紙媒體廣告形式多樣化的發展趨勢,在2005年增設「特型廣告類」,開創國內報紙異型廣告評選的先河。

對於參賽的廣告公司和個人來說,廣告獎最大的魅力在於兩個「零」,「零參賽費「:與許多收取高額參賽費用的行業評比不同,廣州日報廣告獎是國內極少數不收取參賽費的廣告評選之一。「零成見」:作品來源從最初要求在廣州日報上刊登,到最後只限定在報紙上刊登。這一切,都為了鼓勵儘可能多的同行參與到活動中來。

大眾:鼓勵全民投身創意空間

沿襲廣州日報平民、大眾化的特色,廣告獎亦一直在專業與大眾中尋求平衡點。主辦方近幾年來致力提高市民的參與度,2003年開始設立官方網站,報網聯手尋求宣傳方式的多元化。2007年設立海選環節,由市民和高校學生等社會力量組成「評審團」,以現場或網絡等方式進行投票。同時舉辦作品展、創意講座、網絡創意接龍等活動,鼓勵全民投入到平面創意帶來的無限想像空間中。

評委:多元嚴謹確保權威專業

談及廣告獎吸引他們多年力挺的首要原因,所有廣告公司都回答:權威和專業。廣告獎不斷通過調整評委結構和評選模式以保持其權威性和專業性。

主辦方除了4A廣告協會的成員公司負責人外,在九十年代,就以領先於國內其他地方的沿海城市開放視角,積極邀請港臺的廣告界人士出任評委,使評委會構成更趨多元化和具前瞻性。

從2008年開始,主辦方首創國際評選尚未採用過的新型評選模式,評選由初選、複賽和決選三階段組成,並曾嘗試設立專家顧問團專門評審特別獎項。同時,為了令賽果更公正,組委會設立規定:評審團主席不連任,成員按比例更換。而在評審過程中,評委始終獨立工作,不受任何幹擾。從2005年開始,主辦方進一步加大對獲獎作品的審核力度,參賽作品必須提交「刊出證明」和「創作權屬證明」,否則,將取消該作品的獲獎資格,評選結果寧缺勿濫。

評委朱月昌憶述,第一屆評選的時候,組委會要求評委們對獲獎作品寫書面點評。眾評委為了一兩百字的點評反覆推敲。最後當所有初稿集中到兩位組長時任中國廣告協會副會長兼學術委員會主任洪一龍,以及暨南大學教授、曾任中國廣告協會學術委員會副主任、廣東省廣告協會學術委員會主任傅漢章手裡時,他們發現,不僅篇幅長短不一,「度」的把握上也存在不少問題。兩位組長花了整整兩個晚上、一個白天的時間,一篇篇修改調整。兩老樸實嚴謹的作風,奠定了廣告獎專業的評選態度及辦獎基調。

年屆二十的廣州日報華文報紙廣告獎,由廣州日報於1991年發起,中國廣告協會報刊分會協辦,是中國國內最早、最具影響力的報紙廣告評選活動。和深受嶺南文化薰陶、敢為人先的廣州日報一樣,獎項一直秉持銳意創新、求變求進取的精神,創立了國內乃至亞太廣告評選的無數個「首次」,成為國內廣告獎的標杆,大力推動了中國報紙廣告營銷和創意的發展進程。

(本版撰文:倫瑩瑩 陳琳 謝昱■)

每年的獲獎作品代表著中國報紙廣告的最高水平

明星:星光匯聚傳遞智慧火光

廣告獎20年裡星光薈萃,不少國內外赫赫有名、甚至享譽全球的當紅廣告明星都曾擔任評委和高端論壇主講嘉賓,這些精神導師扶持廣告獎一路向前。

有「華文廣告四大教父」之稱的林俊明、莫康孫、蘇秋萍、孫大偉都曾在不同時期擔任廣告獎評委。時任《龍吟榜》雜誌總編輯、龍璽廣告獎的創辦人林俊明先生稱廣告獎「評選運作相當成熟,評比過程十分流暢。」曾被邀作坎城國際廣告節、中國艾菲獎等多項國際大獎評委的路盛章(時任北京廣播學院動畫學院院長、教授、國安廣告創意總監)、賈麗軍(時任卓越形象品牌傳播事業機構執行創意總監)都曾出現在評審名單中。而在2010年坎城國際廣告節上斬獲設計類金獅獎的創意新生代代表熊超,也被組委會挑選為2011年的評委。

在廣告獎鼎盛的評審陣容裡,還有流行文化的佼佼者。如中國臺灣最暢銷的廣告文案書籍《誠品副作用》的作者,有「文案天后」之稱的李欣頻,享譽國際的香港資深廣告設計大師靳埭強,都是廣告獎評審團和演講嘉賓的明星代表。

近年來,主辦方不斷花大力氣打造廣告獎高端論壇,每年都邀請業界舉足輕重的前沿人物擔任主講嘉賓,帶來含金量極高的廣告養分。2007年,廣告獎首次設立高端論壇便星光熠熠:時任群邑媒介董事總經理陳俊良,時任百迅達傳媒亞太區總裁胡德勵(Moritz Wuttke),中國香港資深廣告設計大師靳埭強,組成耀眼的嘉賓團。2008年,論壇邀請到時任北京電通廣告有限公司創意統括部本部長河西純一,中國臺灣創意生活家李欣頻,時任盛世長城東北亞及大中華區首席創意總監蘇秋萍等不同領域的人氣明星擔任主講嘉賓。2010年,主辦方重磅邀請到享譽全球的整合營銷創始人,「整合營銷之父」的唐·舒爾茨(Don E.Schultz)擔任論壇嘉賓,帶來最新最獨到的整合營銷理論。

影響力:聯動資源擴大輻射範圍

主辦方不斷跨區域整合各方優質資源,擴大獎項的影響範圍,使其成為更國際化的平臺。從2008年開始,組委會邀請了澳門廣告商會、星島日報、明報、中國時報、南洋商報等亞洲多個地區、國家的華文報紙機構、最具代表性的地區廣告協會加入,作為活動的協辦機構,成立「亞太智慧聯盟」。同時發揮華南地區第一報媒的優勢,聯合中國內地的專業雜誌和網站,搭建起推廣華文報紙廣告魅力的強大平臺。

2008年,主辦方首設「廣州日報創意基金」嘉獎獲獎者,並於第二年擴大獎勵範圍,各參賽類別的金獎作品可獲送選國際級廣告賽事的參賽資格。同時還與中國廣告協會合作,為獲得「全場大獎」等的公司或個人,提供出席國際級廣告賽事觀摩交流的機會,獎勵制度延續至今。

作為媒體舉辦的廣告評選,主辦方一直非常注重自身宣傳,不斷擴大活動的影響力和輻射層面。每年廣州日報都會聯合大洋網、手機報等全媒體手段,今年更首度啟用官方微博,持續一年傾力傳播,同時在亞洲多個地區的華文報紙上刊登獲獎作品。此外,主辦方不斷加大對獎項的宣傳投入,2010年以價值近300萬的版面投入報導活動盛況。通過全方位的強勢宣傳,鞏固了活動的知名度。對獲獎者而言,大大增加了獎項的含金量。

唐·舒爾茨(Don E.Schultz)

一股20年堅持的廣告力量

獲獎公司:歷練成長晉身中堅力量

對於獲獎的廣告公司來說,廣告獎可看作他們的「成長史」。許多本土、二三線城市的廣告公司也在歷年的評選中,從看客變成獲獎常客,甚至在國際性賽事上摘取桂冠,成為中國廣告的中堅力量。分眾傳媒CEO江南春任職上海永怡傳播有限公司時,便經常率領創意團隊參賽。如Y&R揚羅必凱廣告廣州公司、藍道廣告、綿陽萊德廣告有限公司等廣告公司都在此平臺上獲取充足的養分而走向輝煌。

許多廣告人都對自己的第一次得獎記憶猶新,認為這是對創作人極大的激勵。廣州市旭日因賽廣告有限公司,是廣告獎的一個得獎「專業戶」。從第一年就參加評選,其第一個專業獎項就是在廣州日報廣告獎獲得。談及廣告獎對他們公司的影響,董事長李明首先提到「機會」,它為很多成長型的廣告公司以及年輕的廣告創意人提供了嶄露頭角的機會。其次,她說到「尊重」,「廣告獎每年都非常隆重地舉辦頒獎典禮,這是對廣告人的尊重,特別對廣東乃至中國廣告業健康發展是一個強有力的推動。」 近年在很多國際比賽中屢獲大獎,李明認為,「沒有廣州日報廣告獎這個起始,就沒有輝煌的後來。」令李明印象最深刻的是,2009年公司選送的《華為-防水手機系列廣告》獲選當屆新設的「最佳營銷實效獎」,該作品更獲2009年坎城銀獅獎,可見廣州日報廣告獎獲獎作品直逼國際水平。

歷年的參賽公司反映出中國廣告的的實力版圖擴張,選送地區從最初集中在廣告氛圍較濃厚的廣東、北京、上海、福建、浙江等地區,延伸到後起的新疆、甘肅、安徽、四川、西藏等中西部地區。深圳的廣告公司在近幾年的評選中異軍突起,深圳黑弧奧美廣告有限公司、及時溝通廣告(深圳)有限公司、深圳市風火廣告有限公司,都是送選和獲獎大戶。隨著「亞太賽區」的開設,評選也吸引到廣告創作實力強的港澳臺等地區的作品參與。

能在這種標誌性的賽事上獲獎,是一種實力的證明。從2000年開始,廣州日報廣告獎就成為安徽金鵑國際廣告有限公司每年必須參加的兩項全國性廣告作品評選活動之一。創意總監高潮表示,「廣州日報廣告獎有兩次改革令人耳目一新,一次是把單純的平面作品升級為創意和營銷兩大盛典,另一次是今年的創意盛典把行業獎項改革為專業獎項。現在的廣州日報廣告獎已日臻完善。期望廣州日報廣告獎成為全球華文平面廣告、營銷的頂級盛會,成為當之無愧的華文廣告標杆。」

蘇秋萍

靳埭強

李欣頻

胡德勵

廣告獎以作品展等形式貼近大眾

李桂芬

當年評委在艱苦環境下嚴謹評審

大獎獲獎代表赴坎城國際廣告節觀摩交流

河西純一

倫潔瑩

陳俊良

20屆評委名單

主要獲獎公司

陳俊良——華倫新睿傳媒CEO

陳鷺流——浙江省國際廣告公司總經理

陳耀福——Lowe China 睿獅廣告傳播中國首席創意長

陳 永——中國廣告協會互動網絡分會秘書長,《現代廣告》雜誌社社長兼主編

陳志明——香港勵富廣告公司創作總監

陳天成——斑馬傳播顧問公司首席顧問

叢選家——中國廣告協會報紙委員會副主任

崔德明——澳門設計師協會副主席

大川正信——北京電通廣告有限公司廣州分公司執行副總經理

鄧廣■——互動通控股集團總裁

鄧 柱——TBWA 李岱艾廣告公司行政創意總監

狄運昌——DDB China Group首席創意執行官

丁邦清——廣東省廣告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長兼執行創意總監

董 斌——科思世通廣告(北京)有限公司全國策劃總監

段永玲——上海聚勝萬合廣告有限公司副總裁

馮幗英——廣州市天進品牌管理機構董事長

傅漢章——暨南大學經濟學院副院長、廣東省廣告協會顧問

傅文俊——重慶正宗廣告有限公司總經理兼創意總監

甘永賢——達美高廣告公司南中國區創作總監

高 峻——上海梅高廣告有限公司董事長

何 濱——廣東省廣告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

洪一龍——中國廣告協會副會長兼學術委員會主任

胡柄榴——中國電影家協會主席團委員

胡川妮——廣州美術學院教授、學術委員

胡文超——北京新意互動廣告有限公司廣州分公司總經理

黃光銳——香港李奧貝納廣告公司創作總監

黃慧敏——實力傳播廣州分公司董事總經理

黃嘉敏——上海網邁廣告有限公司華南總公司總經理

黃清河——美格廣告公司總裁兼執行創意總監

黃升民——中國傳媒大學廣告學院院長

黃詩媛——北京世紀網點傳媒廣告有限公司副總經理

紀文鳳——香港精英廣告有限公司主席、香港明天更好基金行政總裁

賈麗軍——中國艾菲獎推廣委員會理事長

賈玉斌——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廣告監管司任助理巡視員

江紹雄——藍道廣告公司執行創意總監

蔣光宜——江城日報總編

金羽中——天極傳媒集團執行副總裁兼aFocus董事總經理

靳埭強——靳與劉設計顧問/創作總監、汕頭大學長江藝術與設計學院院長

勞雙恩——智威湯遜東北亞區執行總監

黎慧慧——電眾數碼(北京)廣告有限公司華南區總經理

黎 音——上海廣告公司副總經理、執行創意總監

李光鬥——華盛智業·李光鬥品牌營銷機構創始人

李 加——北京廣告公司創作總監

李嘉寶——廣州市廣告公司媒介部經理

李晉有——人民日報社副社長

李均安——盛世長城國際廣告公司創意總監

李 明——廣州市旭日因賽廣告有限公司董事長

李 謀——金長城國際廣告(廣州)公司總經理

李瑋陽——實力傳播廣州公司總經理

李欣頻——中國臺灣創意生活家

梁■意——凱絡(中國)華南區董事總經理

梁勤儉——中國廣告協會報刊分會主任

梁 泉——廣州傳媒控股有限公司副總經理

梁振鳴——廣州日報廣告處副處長、大洋網副總裁

林俊明——Clipper創意衝鋒總指揮、龍吟榜雜誌主編

凌 平——《廣告導報》雜誌社執行總編輯

劉立賓——中國商務部所屬中國商務廣告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國際品牌觀察》(原《國際廣告》)雜誌社社長兼總編輯

柳 軍——藍色創意(中國)廣告公司董事長、執行創意總監

盧 勇——中國國際廣告公司策劃總監

盧志臻——星傳媒體Starcom 媒體策劃總監

倫潔瑩——Lowe China睿獅廣告傳播董事長、執行長

莫康孫——麥肯光明廣告SGM WORKS總經理、麥肯國際集團(中國)專業管理副總裁

穆 虹——《廣告人》雜誌社長兼總編輯

倪振東——上海熱線總經理

牛愛國——麥肯光明廣告公司總經理

任 毅——北京華揚聯眾廣告有限公司廣州分公司總經理

宋建武——中國人民大學傳播媒介管理研究所所長

蘇暉航——優盟廣告廣州分公司總經理

蘇秋萍——知名亞洲創意人

孫大偉——■太國際股份有限公司執行顧問

田 勇——中國寧波網總編

魏銘祥——中華全國新聞工作者協會副書記

吳天賦——靈智精實廣告(上海)創意合伙人

吳曉波——廣東平成廣告有限公司董事長

夏 松——Y&R揚羅必凱廣告廣州公司CEO

夏 躍——廣東省廣告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

筱 毅——南京市國際廣告有限公司藝術總監

謝 奕——廣州日報報業集團副總編輯、廣州日報社副總編輯

辛 梅——青島新聞網總經理

熊 超——DDB上海資深創意總監

徐 衡——上海突破傳播總經理

徐 健——北青網總經理

徐 鵬——上海傳漾網絡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及CEO

徐章燁——廣州傳立媒體董事總經理

閆家旭——重慶高戈廣告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創意總監

顏伯勤——中國臺灣著名資深廣告專家、臺灣輔仁大學教授

楊北金——靈獅中國廣告公司創意群總監(中國區)

楊耀淙——智威湯遜-中喬廣告上海分公司首席創意長

姚 林——央視市場研究股份有限公司資深研究顧問

尹定邦——廣州美術學院設計系主任、副教授,廣東省廣告協會顧問

於 揚——易觀國際董事長兼CEO

餘希洋——廣東省白馬廣告公司創作總監

虞志平——電通集團·上海東派廣告有限公司執行創意總監

張百清——上海智得廣告公司董事總經理

張惠辛——中國廣告雜誌社社長兼主編

張金海——武漢大學媒體發展研究中心主任

張如鋼——電揚偉門(廣州)創意總監

張小平——廣州黑馬廣告公司總經理

鄭海兒——智威湯遜-中喬廣告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資深創意總監

周建梅——北京郵政廣告公司創作總監

朱嘉華——奧美廣州董事總經理

朱俊美——愛德曼國際公關(中國)有限公司廣州分公司總經理

朱月昌——中國廣告協會學術委員會常委、廈門大學教授

祝為君——深圳黑弧廣告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執行創意總監

鄒 蕾——艾瑞諮詢集團聯合總裁

祖友義——人民美術出版社編審

(按姓氏拼音排序)

智威湯遜-中喬廣告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

麥肯光明廣告有限公司

TBWA\CHINA 上海邁騰廣告有限公司

天聯廣告有限公司

北京李奧貝納維傳凱普廣告有限公司

北京電通廣告有限公司

DDB China Group

睿獅廣告傳播

上海斐思態廣告

廣州達彼思(達華)廣告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

奧美廣告股份有限公司

盛世長城國際廣告

上海恆威廣告有限公司

葛瑞廣告香港有限公司

電通東派廣告

靈智精實廣告有限公司

Y&R揚羅必凱廣告公司

陽獅廣告有限公司

上海李奧貝納廣告有限公司

廣東省廣告股份有限公司

廣州市旭日因賽廣告有限公司

廣州市藍色火焰廣告有限公司

廣州市白羊廣告有限公司

廣州市先創廣告有限公司

廣東金長城國際廣告有限公司

黑弧奧美廣告傳媒公司

上海卓越形象廣告傳播有限公司

及時溝通廣告(深圳)有限公司

深圳市風火廣告有限公司

深圳市自在廣告有限公司

重慶高戈廣告有限責任公司

藍道廣告

安徽金鵑國際廣告有限公司

……

相關焦點

  • 廣州4A聯合主辦:倫敦國際廣告獎華文創意廣州沙龍
    廣州4A聯合主辦:倫敦國際廣告獎華文創意廣州沙龍 來源:南方網      編輯:吳欽崎
  • 2009龍璽環球華文廣告獎11月將於復旦大學舉行
    創意不蕭條,2009龍璽環球華文廣告獎11月將於復旦大學隆重舉行  一年一度的廣告盛事,龍璽環球華文廣告獎將於11月28日至30日在上海復旦大學新聞學院隆重舉行. 2009龍璽獲得了利樂包裝、Corbis的合作支持,復旦大學場地提供,惠普公司的列印支持。
  • 「廣州日報杯」揭曉 「獅子星號」郵輪見證盛事
    廣州日報杯」頒獎典禮昨在亞洲最大國際郵輪「獅子星號」上隆重舉行   本報訊 (記者 黃丹彤)2002年全國報紙優秀廣告獎「廣州日報杯」頒獎典禮昨在亞洲最大國際郵輪「獅子星號」上隆重舉行(左圖,邱敏攝)。
  • 美國華文報紙供不應求 發行量可比英文大報(圖)
    休斯敦街頭的華文報紙供不應求  由於經濟不景氣及廣告收入下降等原因,美國很多主流報紙發行量近年出現下跌趨勢。而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中文報紙的經營狀況卻穩步上升,不僅報紙種類越來越多,發行量也越來越大。
  • 馬來西亞華文報刊概況
    復刊後,《星洲日報》如鳳凰涅槃,發行量節節上升,很快達到40萬份,逐步拉開與大馬其它華文報的距離,穎脫而成「大馬第一報」。據2004年8月18日尼爾森媒體調查公司所發報告,《星洲日報》每日讀者人數為111.3萬人,為馬來西亞第一大報(含各語種)。  《光明日報》於1987年12月28日由大馬一些新聞工作者創辦,最初旨在為北馬華人社會服務。
  • One Show 廣告獎簡介
    One Show 廣告獎是由美國One Club於1975年創立和主辦的廣告大獎,One Show廣告獎的評委都是在國際享有盛譽的精英創意總監,他們組成的強大評審團陣容,決定了這個廣告獎項在廣告設計、文案等方面的權威地位,它賦予廣告人非凡創意的最高榮譽。
  • 有助推廣華文 新加坡首份免費中文報紙六月發行
    華聲報新加坡消息:新加坡最大的報業集團新加坡報業控股集團8日宣布,在媒體發展局核發執照後,將從6月1日起發行一份免費的中文早報,這也將是新加坡第一份免費中文報紙。新加坡原本有2份免費英文報紙,但其中1份已經停刊。
  • 薛之謙登上馬來西亞華文報紙
    目前就有謙友發現薛之謙登上了馬來西亞華文報紙了,文章分享了謙謙新歌《別》,並將歌曲意境和感情描繪的十分到位,果然是以歌服人的薛之謙老大!我不知道為什麼喜歡上薛之謙的,聽他的第一首歌是《演員》,聲音獨特,慢慢的喜歡上了這個真實的歌手。
  • 泰國華文傳媒業的「百年滄桑」
    其後,《美南日報》(後易名《湄南日報》)、《啟南日報》(後改組為《中華民報》)、《華暹新報》、《同僑報》等8家日報相繼面世,其中《華暹新報》1907年創刊,同一報各出中、泰文版面,開啟了中國資產階級民主革命派在泰公開鼓吹革命、與保皇派論戰的局面,成為當時曼谷很有影響的一份報紙。  二是發育階段(1912年-1925年)。
  • 2010克裡奧廣告獎—金獎作品
    一年一度的克裡奧(CLIO)廣告獎剛落下帷幕,本年度又給大家帶來了什麼樣的創意驚喜呢?本篇重點介紹本屆的金獎作品。   作為全球四大廣告創意獎項之一,克裡奧廣告獎是世界上歷史最悠久、規模最大的世界性廣告大獎,匯集了來自全球各地的廣告公司和專業製作工作室提交的一流創意作品。
  • 新加坡學生訂閱華文報刊電子版 提升華文水平
    新加坡學生訂閱華文報刊電子版 提升華文水平
  • 根植在大馬的土地上: 馬來西亞華文媒體人的口述故事
    該國每天發行16 份日報,銷量超過100 萬份。在西馬,據統計,《星洲日報》《中國報》《光明日報》《東方日報》四份華文報每日的總發行量為866917份,已超過當地英文報的發行量813994份;如果加上《南洋商報》《光華日報》,華文報的發行量與當地馬來文報2171761份的發行量雖有差距但相去甚微。在東馬的沙撈越州、沙巴州,華文報的發行量則已經超過當地英文報、馬來文報的發行量。
  • 首屆兩岸華文教師論壇在廣州舉行
    中新社廣州8月16日電 (廖麗麗)由臺灣世界華語文教育學會和暨南大學聯合舉行的首屆兩岸華文教師論壇16日在廣州召開。來自兩岸60多所高校的100多名華文教育專家參加了本次論壇,共同探討海外華文教育發展大計。中國國務院僑辦副主任趙陽出席開幕式並表示,海外華文教育是廣大華僑華人尤其是華裔青少年學習漢語、傳承中華文化、保持民族特性的「留根工程」和「希望工程」。
  • 《斐濟日報》總編輯楊鴻濂:「每次參加論壇都像是燃料補給」
    第十屆世界華文傳媒論壇即將在河北省石家莊市拉開帷幕。論壇參會代表、《斐濟日報》總編輯楊鴻濂接受中新社記者專訪,分享在海外辦報的酸甜苦辣,講述自己與論壇近10年的「不解之緣」。2017年春節,楊鴻濂與時任斐濟總統孔羅特在春節招待會上合影留念。(圖片來自受訪者)  自2011年第六屆世界華文傳媒論壇起,楊鴻濂每屆論壇都如約而至。
  • 第十五屆時報世界華文廣告獎得獎名單公布
    作品編號作品名稱產品/服務名稱參賽公司年度最大獎年度最佳平面廣告獎P04-027語言篇馬自達維修廠中國臺灣智威湯遜廣告公司年度最佳影片廣告獎C01-004父女篇惠康超級市場麥肯(中國香港)影片(電視)類公共服務項金像獎C01-004父女篇惠康超級市場麥肯(中國香港)銀像獎C01-045沒用篇/笨篇公益倡導中國臺灣電通股份有限公司佳作C01-042聯合勸募危機家庭男孩篇中國臺灣智威湯遜廣告公司佳作C01
  • 高郵收藏達人舉辦體育專題報紙巡展百年舊報再現精彩賽事
    第十九屆省運會即將在揚州開幕,為迎接盛會,高郵收藏達人朱軍華自費組織體育專題報紙巡迴展,昨天上午9時許,首展在高郵體育館舉行,展出不同時期體育類的報紙展品150多份,從1896年報導第一屆奧運會在雅典舉行的法國《小日報》,到發布揚州承辦第十九屆省運會消息的《揚州日報》,報紙時間跨度長達
  • 學文案|曾經的不良少年,已是華文廣告教父
    上世紀80年代,林俊明作為香港廣告的創意明星,被邀請到新加坡評審4A廣告獎的華文廣告。評審完後,林俊明好奇獲獎的文案是何許人也,他把金獎作品翻過來,嗯,是個叫Peter Soh的;再翻銀獎,咦?交通協管員阿姨(站在原地嘀咕):怎麼那麼快……在臺灣奧美待了9年又9個月之後,孫大偉在1993年離開奧美創業,媒體紛紛報導,報紙大標題:奧美王國要崩潰了嗎?1998年,馬英九競選臺北市長,孫大偉操盤文宣,為其製作競選廣告「馬之內在」,轟動臺灣,一系列宣傳幫助馬英九打贏了和陳水扁的選戰。
  • 泰國華文傳媒悄然變革 華報推出簡體中文版面
    ,市場的新需求還是帶動了泰國華文傳媒業一絲悄然的變革。泰國《中華日報》十四日開始再次推出了簡體中文版面。  今天,翻開《中華日報》的讀者會在不經意間發現該報擴版了:兩小張對開四版共八個版面的報紙隨報附送,全部採用簡體字印刷和橫排印刷。這是該報在首創簡體中文報《中華青年報》後推出的又一改革新舉措。
  • 報紙哪個好 國內十大報紙品牌 中國最好的報紙(2018)
    報紙哪個好 報紙十大榜單 十大名牌報紙榜中榜,十大報紙品牌,中國最好的報紙(2018) 1.人民日報 1948年創刊於河北省平山縣,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機關報,被稱為"中國第一大報",權威/嚴肅的綜合性日報 2.參考消息創刊於1931年,由新華通訊社主辦,參考消息報社編輯出版,主要摘登外國以及港澳臺的通訊社和報刊的文章與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