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學生訂閱華文報刊電子版 提升華文水平

2020-12-22 中國僑網

新加坡學生訂閱華文報刊電子版 提升華文水平

    華僑中學去年起讓學生訂閱《聯合早報》多合一綜合配套,電子版的早報為學習帶來諸多便利。(新加坡《聯合早報》/周柏榮 攝)

  中國僑網4月20日電 據新加坡《聯合早報》報導,善用科技學習,可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新加坡華僑中學自去年起,讓中學部的學生訂閱《聯合早報》多合一綜合配套,學生能隨時隨地通過智慧型手機掌握最新時事。

  每個星期三的升旗禮過後,郭曉斌(16歲)和戴楷臻(14歲)就會在課堂上拿出手機,利用30分鐘的閱讀時間翻閱早報,了解當天的最新新聞,並藉此提高語文水平。

  華僑中學教育諮詢黃嘉慧老師(33歲)透露,學校向來都有訂閱印刷版早報,去年起試行讓中二生訂閱多合一綜合配套,獲得良好反應。學校因此在今年也讓中三的學生訂閱這項配套。

  多合一綜合配套包含早報印刷版、早報網、早報智慧型手機應用軟體及早報平板電腦應用軟體,讀者可隨時隨地獲取最新的本地及國際新聞,還可閱讀PDF電子報。

  有了電子版早報,無疑提高學生閱讀報紙的便利。郭曉斌說:「電子版早報方便許多,因為我們不太可能將印刷版隨身帶著,但電子版能通過手機閱讀,小小一個手機放在口袋就可以了。」

  課堂上,不少學生也使用早報的平臺,查詢各種輔助學習的資料。郭曉斌說:「我們有一堂課叫『中國通史』,需要把中國最近發生的新聞呈現出來,所以很多時候用到的都是早報網上的新聞。又譬如我們有個網上論壇,每星期針對一些本地新聞如建國總理李光耀逝世一周年進行討論,這些都要用到早報的資料,所以早報是個很大的學習資料來源。」

  戴楷臻透露,最喜歡通過手機或電腦閱讀《早報·現在》和其中的《爆米花》版。他說:「早報副刊有比較多適合中學生的內容,例如《文藝城》,可以參考其他學生的作文,同時提高自己的華文水平。《爆米花》也有初級學院和大學生的投稿,一些專題報導精彩、值得閱讀。」

  黃嘉慧觀察到,利用手機閱讀早報已成為學生的日常生活習慣。她也希望未來在早報手機應用軟體中,看到更多專題式的報導。

  她說:「校方去年讓第一批學生訂閱電子和印刷版早報,學生的反應非常不錯,他們說手機上時不時會收到即時新聞,就像『被逼』要看新聞。後來他們習慣了,反而覺得如果沒有收到信息,好像少了些什麼。」

  一些華文教師也向她反映,學生寫時事評論時,能善用早報網的內容。(鄧華貴)

【編輯:梁異】

相關焦點

  • 新加坡華媒出版兒童報刊 助低齡學子提升華文興趣
    中新網3月22日電 據新加坡《聯合早報》消息,為回應新加坡教育部2011年母語教育檢討報告有關實現母語「樂學善用」的願景,新加坡《聯合早報》將從3月22日起,出版一份適合小一小二學生閱讀的兒童雙周刊《小拇指》(Thumbs Up Junior),讓學生覺得好看又好玩,豐富學生的課外閱讀體驗,提高他們學習華文的興趣。
  • 域外華文應用-新加坡 | 新加坡中學華文新教材之遐思
    袁忠作者是中國廣東廣州市華南理工大學文化傳播系教授曾在新加坡的中學執教【原載新加坡聯合早報2021年2月23日言論版】教育課題中學華文教材10年一次的改版,應該是新加坡華族文化與華文教育的一件大事,但社會似已淡然,《聯合早報》言論版迄今只有
  • 致力華文教育 新加坡10名教師獲頒傑出華文教師獎
    中新網9月17日電 據新加坡《聯合早報》報導,憑著對教育工作的熱忱,新加坡10名教師在華文教學的道路上努力不懈,展現卓越的專業精神,獲頒「全國傑出華文教師獎」。據悉,新加坡全國傑出華文教師獎(前稱「全國模範華文教師獎」)設立於1998年,目的是為了肯定新加坡華文教師對語文與文化教育所做的貢獻。
  • 新加坡教師:電腦教學激發學生學華文興趣
    新加坡教師:電腦教學激發學生學華文興趣 >         華聲報訊:新加坡維多利亞初級學院華文級主任陳安德日前獲頒本年度模範華文教師獎。
  • 新加坡教育特色-雙語教育:華文特選學校
    特別輔助計劃(Special Assistance Plan; 簡稱SAP)是新加坡政府自1979年起,為學術成績優異、精通母語及英語的學生設立的中學教育課程,讓學生除了英文之外可使用母語為第一語文。這項課程由指定學府推行,即稱為「特選」學校。
  • 新加坡首屆趣味華文比賽 760中學生齊聚大比拼
    ,760名參賽學生如同參加考試般認真作答。   中新網7月13日電 據新加坡《聯合早報》13日報導,新加坡760名中學生12日上午齊聚南洋女子中學,參加首次由《聯合早報》和南洋女中聯辦的趣味華文比賽「華文大比拼」。參賽者絞盡腦汁作答,其中30題「看圖猜成語」更是考倒不少學生。
  • 馬來西亞華文報刊概況
    目前大馬華文報呈「二虎相爭,眾星爭輝」之勢,《星洲日報》板塊與《南洋商報》報系互為楚漢。《星洲日報》板塊由常青集團在大馬掌控媒體組成,其大者有《星洲日報》、《光明日報》、《星洲互動》《工商雜誌》等。由於常青集團老總張曉卿志在「建成世界中文報網絡」,大手筆包括收購香港《明報》,整個《星洲日報》板塊也人氣鼎盛,頗有執大馬華文報業牛耳之勢。
  • 新加坡這些小學華文題,我居然答不上來
    @趙先生:別看我們是成年人,華文水平還不如小學生,哎!@齊同學:為什麼他們的華文不僅溜,而且還了解那麼多中國文化,我現在華文都說不好......這些引發熱議的華文題目到底長啥樣子?這些別具新加坡特色的華文題目,你能答出幾道題呢?正確率怎麼樣?新加坡的華人網友看完節目後調侃,自家孩子一道也沒答對,感慨著節目中別人家的孩子都是怎麼學的華文?
  • 馬來西亞華文水平下滑嚴重 廣告牌常見錯別字
    【環球網綜合報導】據新加坡聯合早報網1月20日報導,馬來西亞華文教育工作者認為,當地中小學華文教育的發展由於受到師資缺乏等因素的限制,造成華文水平下滑的情況日益嚴重。據報導,馬來西亞民眾的華文水平,與規範化的標準存在著一定距離。
  • 華文熱在印尼升溫 新加坡華文教師赴印教授漢語
    中新網3月26日電 據新加坡《聯合早報》報導,新加坡教師到外國當義工教書司空見慣,不過多數是教英文、數學或科學,教華文的可說鳳毛麟角。  因此,當新加坡華文教師33歲的蕭芳輝在2004年申請到國外當義工時,雖已在初級學院教了7年華文,卻以為到國外教的必是英文或數學,因此做好了各種準備。
  • 中國媽媽哭訴:在新加坡逼孩子學華文,說多了都是淚~
    新加坡MOE認證的  專業師資力量  學而通的華文教師,經過新加坡MOE的認證,作為一家新加坡領先的教育品牌 , 擁有豐富的教學 經驗,懂得如何用國際化的方式與方法與學生互動。    從激發興趣,保證成績,點燃學生的熱情, 緊跟新加坡教育體系教學大綱, 互動式課堂體驗,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聽說讀寫全方位覆蓋,以讀帶說,以說帶寫,啟發思考,拓展思維讓學生能自主學習的同時,華文成績也能穩步提升~
  • 旅居新加坡的美國人愛學華文 將華文文學譯成英文
    旅居新加坡的美國人愛學華文 將華文文學譯成英文
  • 新加坡是如何教授孩子華文的?
    新加坡政府在學生華文教育上也格外用心,在新加坡,華語學習不僅僅只是在課堂上聽老師教華語,下課後做華語作業那麼簡單。新加坡學生學習華文,學的是聆聽、口語表達、識字、輔助性閱讀等等。那麼,新加坡的華語課堂究竟是怎樣的呢?
  • 李光耀關閉新加坡南洋大學、壓制華文教育是不可原諒的
    幾年之後,南洋大學又做出了改變,由於外界的許多聲音都劍指南大使用華文授課,學校委員會決定改授課語言為英文,既可以讓各民族學生就讀,也可以讓華人學生有一個良好的學習英語的環境。、南洋大學在這樣的幾次變動下,向著一個看似美好的地方發展,但實際上,它已經漸漸脫離了原本建校時的初心。
  • ...中一華文新教材將加入貼近生活活動單元,華文華語的重要性不容...
    從2021年開始,新加坡教育部將採用新的中學華文教材《華文伴我行》,與舊教材相比,新教材更注重文化與文學元素,以及新聞時事內容,包括邀請新加坡新加坡作家為學生創作分級讀物,讓學生可以更有效地「樂學善用」華文。
  •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抵制華文?校內食堂禁用中文標識?
    一兩年前雖聽聞NTU有可能要求攤主拆除華文招牌,但後來不了了之,沒想到如今要續約時,再次被「提醒」只能用英文招牌。他們可能要花上600新幣才能完成這一「規定」。「這不只是錢的問題,我們是華人,招牌上為什麼不能有雙語?更何況我們的招牌不僅有華文,還有英文說明。」有的攤主對校方的舉動完全不能理解。不少NTU的學生表示改不改純英文對他們吃飯影響不大,多此一舉。
  • 暨大華文學院:華文教育助推「一帶一路」事業發展
    在暨南大學110周年校慶來臨之際,暨大華文學院院長邵宜教授近日接受中新網專訪時稱,在中國推行「一帶一路」倡議框架下,該學院進一步強化華文教育,不僅有利於華人華僑社會的健康發展,也將助推中國「一帶一路」相關事業發展。  據了解,暨大華文學院長期以來致力於華文教育和對外漢語教學,現有來自世界98個國家和地區學生近3000名。
  • 有助推廣華文 新加坡首份免費中文報紙六月發行
    華聲報新加坡消息:新加坡最大的報業集團新加坡報業控股集團8日宣布,在媒體發展局核發執照後,將從6月1日起發行一份免費的中文早報,這也將是新加坡第一份免費中文報紙。新加坡原本有2份免費英文報紙,但其中1份已經停刊。
  • 華文教育
    2、審時度勢,「商業實用性」在今日的華文教學中應佔有一席        眾所周知,隨著90年代世界政治、經濟格局及中國國情等的變化發展,曾一度被嘆日趨式微的華文教學又顯示出勃勃生機。原因何在?有人撰文指出:「華文華語越來越具有實用經濟價值,是華文教育地位獲得提升的直接動因和發展前景被看好的主要依據。」特點如何?
  • 因材施教,讓學華文變得快樂
    《聯合早報》近日刊登署名文章,作者以女兒學習華文從不快樂到快樂的經驗引申到新加坡華文教育改革的問題。  降低要求未必帶來快樂  新加坡內閣資政李光耀日前在談及該國的華文教育時,提出「引起學生對華文的興趣是當務之急」。我注意到他的一些談話,是針對家庭用語為英語的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