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僑中學去年起讓學生訂閱《聯合早報》多合一綜合配套,電子版的早報為學習帶來諸多便利。(新加坡《聯合早報》/周柏榮 攝)
中國僑網4月20日電 據新加坡《聯合早報》報導,善用科技學習,可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新加坡華僑中學自去年起,讓中學部的學生訂閱《聯合早報》多合一綜合配套,學生能隨時隨地通過智慧型手機掌握最新時事。
每個星期三的升旗禮過後,郭曉斌(16歲)和戴楷臻(14歲)就會在課堂上拿出手機,利用30分鐘的閱讀時間翻閱早報,了解當天的最新新聞,並藉此提高語文水平。
華僑中學教育諮詢黃嘉慧老師(33歲)透露,學校向來都有訂閱印刷版早報,去年起試行讓中二生訂閱多合一綜合配套,獲得良好反應。學校因此在今年也讓中三的學生訂閱這項配套。
多合一綜合配套包含早報印刷版、早報網、早報智慧型手機應用軟體及早報平板電腦應用軟體,讀者可隨時隨地獲取最新的本地及國際新聞,還可閱讀PDF電子報。
有了電子版早報,無疑提高學生閱讀報紙的便利。郭曉斌說:「電子版早報方便許多,因為我們不太可能將印刷版隨身帶著,但電子版能通過手機閱讀,小小一個手機放在口袋就可以了。」
課堂上,不少學生也使用早報的平臺,查詢各種輔助學習的資料。郭曉斌說:「我們有一堂課叫『中國通史』,需要把中國最近發生的新聞呈現出來,所以很多時候用到的都是早報網上的新聞。又譬如我們有個網上論壇,每星期針對一些本地新聞如建國總理李光耀逝世一周年進行討論,這些都要用到早報的資料,所以早報是個很大的學習資料來源。」
戴楷臻透露,最喜歡通過手機或電腦閱讀《早報·現在》和其中的《爆米花》版。他說:「早報副刊有比較多適合中學生的內容,例如《文藝城》,可以參考其他學生的作文,同時提高自己的華文水平。《爆米花》也有初級學院和大學生的投稿,一些專題報導精彩、值得閱讀。」
黃嘉慧觀察到,利用手機閱讀早報已成為學生的日常生活習慣。她也希望未來在早報手機應用軟體中,看到更多專題式的報導。
她說:「校方去年讓第一批學生訂閱電子和印刷版早報,學生的反應非常不錯,他們說手機上時不時會收到即時新聞,就像『被逼』要看新聞。後來他們習慣了,反而覺得如果沒有收到信息,好像少了些什麼。」
一些華文教師也向她反映,學生寫時事評論時,能善用早報網的內容。(鄧華貴)
【編輯:梁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