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人家的孩子,是什麼樣子

2020-10-04 閒庭梔子

如果能夠穿越時光

我想回到兒時

去看看那時的自己

是什麼樣的孩子

是否是自己喜歡的樣子

是不是真的別人家的孩子

如果媽媽會記日記

會把我描成什麼樣的孩子

不知道那時的老師

會如何地看待那時的自己

不知道那時的同學們

會怎樣議論那時的自己

……

最主要想看看那時的自己

是否會

和現在的孩子一樣

伶牙俐齒

是否會說出一堆自以為有道理的話

把自己的媽媽懟得沒有言語

我也想看看那時的自己

會不會喜歡現在自己這個樣子

會不會覺得這樣的媽媽不懂孩子

所以才不得不搬出一堆道理

……

別人家的孩子

或許是心裡想要的樣子

管他實際是什麼樣子

每個孩子

都是獨特的樣子

無需羨慕別人家的孩子

你的孩子

希望你滿心滿眼

都是你孩子的樣子

而不是別人家的孩子

孩子希望自己的樣子

就是你眼裡滿意的孩子

相關焦點

  • 別人家的男朋友能暖成什麼樣?剝石榴,柚子,網友:大豬蹄子你來
    別人家的男朋友能暖成什麼樣?剝石榴,柚子,網友:大豬蹄子你來 我們總是在羨慕別人的男朋友有多好,今天小編就帶大家來看一下別人的男朋友到底有多好,真的讓人看了感覺很羨慕,果然別人甜甜的愛情真的會讓自己感覺心酸呀。
  • 長大是什麼樣子
    小的時候我總是好奇,長大以後是什麼樣子的?現在我知道了,長大是一種認知的升級,是需要付出努力的,不是什麼也不去思考,什麼也不努力光等待時間流逝就可以長大的。這就解釋了為什麼很多人年齡不小,說出來的話卻有著孩子氣。
  • 古代那些「別人家的孩子」
    身為父母,在有意無意中總把自家孩子和別人家的孩子進行比較。由於「這山看到那山高」心理作祟,總覺得孩子是別人家的乖。於是「別人家的孩子」一詞悄然發生了語義增值,既是對人家孩子的充分肯定,也被賦予了優秀孩子的潛在含義。
  • 「別人家媽媽」
    做為家長,我們常常會喜歡「別人家孩子」,總是對自己的孩子諸多不滿。可是,你有沒有想過,孩子對你這個爸爸或者媽媽,是否滿意? 今天早上,我聽了這樣一個故事,想與各位家長分享: 昨天去公園跑步,偶遇學校中學部的棒球比賽結束,一對母子就走在我的前面,兒子一直在抱怨說「真喪!又輸了!我們都已經打了兩年了,從來就沒有贏過他們。」
  • 火腿腸+雞蛋,一起來看看別人家把它們組合成什麼樣子的吧
    火腿腸+雞蛋,一起來看看別人家把它們組合成什麼樣子的吧你們覺得自己足夠了解雞蛋嗎?雞蛋主要由三部分組成,蛋殼,蛋白和蛋黃了,這是一種含有大量維生素和礦物質及蛋白質的食品之一。所以很多人做美食都會用到它。不要說你家裡沒有模具就做不出好看的美食,只要有火腿腸和雞蛋,多好看的美食認你做!
  • 古代那些「別人家的孩子​」
    作者:朱美祿(貴州財經大學教授)身為父母,在有意無意中總把自家孩子和別人家的孩子進行比較。由於「這山看到那山高」心理作祟,總覺得孩子是別人家的乖。於是「別人家的孩子」一詞悄然發生了語義增值,既是對人家孩子的充分肯定,也被賦予了優秀孩子的潛在含義。
  • 羨慕別人家孩子,先做別人家父母
    「別人家孩子」這個特殊的物種,多少媽媽見了兩眼放光,而且羨慕的咬牙切齒,多少自家孩子活在你的陰影中,甚至懷疑自我。 他們曾多次對著你吶喊:別人家孩子,請別讓我媽認識你。 父母滿眼是別人家孩子的優點,卻只會盯著自家孩子的缺點;那你知不知道,在孩子眼裡你和別人家的父母,又是怎麼樣的存在?
  • 別人家孩子的背後,先有別人家的父母
    年年高考後,都湧出一批別人家的孩子。今年也不例外。但今年的高考榜上,出現了別樣的別人家的孩子,勵志的典範。前幾天,在潘幸知短知識分享群裡看到這則消息:安徽交通廣播一篇《安徽盲人考生高考635分!超一本線120分!》
  • 不要讓「別人家的孩子」毀了「自己家的孩子」
    我們常常從父母口中聽到「你看看別人家孩子XXX,多聽話懂事,學習成績好,畫畫也很棒……再看看你,什麼都不會,還不知道努力,怎麼也不給我爭口氣……」這樣類似的比較很常見,但是,我想說「別人家的孩子」再好,也是別人家的,為什麼不換個角度去看待問題呢
  • 想要「別人家的孩子」,先成為「別人家的父母」
    記得在一次培訓中,老師帶領我們做了一個很有意思的小遊戲,叫「跟我學」。遊戲規則是:老師說出五官的名稱,並用手指著相應的五官,我們也跟著做。遊戲過程中,老師說下巴,手故意去拍額頭,結果學的人幾乎都去拍額頭。說一千遍不如做一遍。
  • 說說養娃Ⅰ孩子不是別人家的孩子,媽媽也不是別人家的媽媽
    為什麼我看到別人孩子的媽媽都充滿耐心、溫柔、包容、有方法?而我卻時常不耐煩、發火、焦躁、抱怨、笨拙呢?我難道是一個少有的會跟小寶寶鬥氣的媽媽嗎?我安慰自己,人無完人,我不應該跟別人家的朋友圈對比,甚至都沒有比較的必要。
  • 別人家的都是最好的
    小的時候,媽媽經常在耳邊念的一句話就是:「你看,別人家的孩子,怎麼什麼都會,別人家的孩子怎麼那麼聰明那麼懂事,你看看你………」。「你看別人家的孩子,交的男朋友多好,多優秀,你看看你………」。唉,這句「別人家的孩子」,可以說是伴我長大的。結了婚,生了孩子,自己對這句「別人家的孩子」也是感觸頗深。「別人家老公好溫柔好體貼,別人家的孩子好聽話好懂事啊………」,這句話在面對老公的粗枝大葉,孩子的調皮搗蛋時,被我也發揮到了極致。
  • 心理測試:別人眼中的你是什麼樣子的?
    你眼中的自己,通常是自己以為的樣子;你想過在別人眼中,你是什麼樣子的嗎?通常別人眼中的你才是最真實的你哦。做個測試看看吧!我脾氣不好,經常和別人「吵架」→到第15題曾經有過,但只是偶爾→C沒有,我不知道該怎麼和別人「吵架」→D沒有,我不喜歡「
  • 歐陽娜娜期中考試滿分,對著試卷傻笑2小時,網友:別人家的孩子
    歐陽娜娜期中考試滿分,對著試卷傻笑2小時,網友:別人家的孩子你考試拿了滿分的時候是什麼樣子的?你爸媽又會是什麼樣子的?這讓不少網友都紛紛表示:別人家的孩子,果斷是傳說中別人家的孩子,長得好,成績還好,還多才多藝。太優秀了!而事實上,對於歐陽娜娜到底是怎麼火起來的,大家好像都是一頭霧水。就是某一天在網上突然多了這樣一個小妹妹,長相甜美可愛,多才多藝,還獲得過大提琴比賽的冠軍。然後就開始在各種大咖雲集的影視劇裡串演。在14年的時候,她憑藉著《北京愛情故事》開始在影視圈露出頭角。
  • 別讓「別人家孩子」傷了自己孩子
    網上曾流行這樣一句話:我們小時候都有一個共同的敵人,那就是別人家的孩子。我們小時候可能都曾被這個別人家的孩子傷害過,而等我們長大了成了父母,也變得喜歡拿自己的孩子與別人家的孩子進行比較。爸爸媽媽,你們知道這樣的比較會給自己的孩子帶來什麼樣的傷害嗎?傷害一:打擊孩子自信心當父母拿別的孩子與自家孩子比較時,孩子的第一感覺是自己不夠好,父母不喜歡自己,更喜歡鄰居家的小孩。因此,他可能會鬱悶會自卑,自我價值感降低,不再自我肯定,變得越來越不自信。
  • 「別人家的孩子」,後來居然變成這樣……
    這不是別人家的孩子,是家族之光了。——@豚豚湫讓一讓,這題我會!我小時候就是別人家的孩子,初中年級第一,高中前五十,考了個985,但是現在,在校外機構當老師,拿著三千塊錢一個月的工資,被我媽說不如農民工。
  • 假設我是別人家的孩子
    別人家孩子什麼都好,學習好,懂禮貌,琴棋書畫樣樣好,證書獎狀滿天飛,演講比賽不打稿(最後一句為了押韻硬湊的)。別人家孩子就是中年老母親心中的寶貝,夢中的天使。怎麼樣才能擁有一個別人家孩子同款呢?我發現,自從我把自己家孩子當成別人家孩子,我就真的收穫了一個別人家孩子。把自己家孩子當成別人家孩子,就能戒吼了。不吼娃,整個人都變得溫柔了,散發著母性的光輝。
  • 生活在家庭暴力中的孩子,是什麼樣子的?
    生活在家庭暴力中的孩子,是什麼樣子的?當夫妻之間產生家庭暴力時,雖然沒有直接作用於孩子身上,但卻無形中傳達了錯誤的婚姻價值觀,使孩子產生心理上的傷害。比如;丈夫當著孩子的面,用家庭暴力對待妻子,孩子就在一旁躲著哭泣不止,嘴裡還會說;爸爸不要打了?
  • 「羅森塔爾效應」你把孩子看成什麼樣子,那麼他就會變成什麼樣子
    這是心理學家羅森塔爾做的實驗,羅森塔爾教授通過暗示的方式,告訴老師這幾個孩子智商高、聰明,老師就會注意這幾個孩子,這幾個孩子曾經可能成績差,但是通過老師的注意和培養,孩子的成就就會突飛猛進,這就是「羅森塔爾效應」。
  • 別人家的孩子,別人家的學校,別人家的男朋友等等,別人家的真的就...
    別人家的孩子,別人家的學校,別人家的男朋友等等,別人家的真的就那麼好? 好像也是的哈。 畢竟別人家的孩子那麼優秀,別人家的學校那麼豪華,別人家的男朋友那麼善解人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