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那些「別人家的孩子​」

2021-01-20 正北方網

作者:朱美祿(貴州財經大學教授)

身為父母,在有意無意中總把自家孩子和別人家的孩子進行比較。由於「這山看到那山高」心理作祟,總覺得孩子是別人家的乖。於是「別人家的孩子」一詞悄然發生了語義增值,既是對人家孩子的充分肯定,也被賦予了優秀孩子的潛在含義。

在當下,「別人家的孩子」一詞常見於各類媒體,傳播廣泛;那麼古代有沒有「別人家的孩子」呢?有,不過表述與現在不同而已。

顏回是孔子最得意的弟子,孔子對顏回也多有稱讚。《論語》「雍也」篇中記載有孔子對顏回直言不諱的讚詞:「賢哉,回也!」在《周易》「繫辭下」中,也記載有一句孔子稱讚顏回的話:「顏氏之子,其殆庶幾乎?」意思是顏回修養真的差不多了,顏家後繼有人呀。這句話,可謂是「別人家的孩子」的最早表達形式。孔子為什麼要稱讚顏回呢?《論語》解釋說,顏回「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可見顏回因為安貧樂道,為孔子所激賞。《周易》中的說法是,顏回「有不善未嘗不知,知之未嘗復行也。」也就是說,顏回心懷仁德,善惡瞭然,對於何為不善異常警惕,因而就不會犯過錯了。

孫權,字仲謀,是三國時期的重要人物,比曹操晚一輩。建安十八年初,曹操與孫權在濡須會戰月餘,沒有佔到什麼便宜。裴松之在《三國志》注中說,曹操見孫權親自刺探軍情且軍伍整肅,曾感嘆:「生子當如孫仲謀!」這句話,也是曹操把孫權看成「別人家孩子」的證明。這段史實,後來被辛棄疾寫進了《南鄉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懷》一詞中:「天下英雄誰敵手,曹劉。生子當如孫仲謀。」這首詞對孫權給予高度評價,認為他是曹操和劉備的對手;而所引曹操的話語,從側面肯定了孫權的優秀。

說到孫權,有必要提一下他哥哥孫策。孫策平定江東,成了割據一方的梟雄。孫策在袁術眼裡,也是不折不扣的「別人家的孩子」。陳壽在《三國志》中記載,袁術經常感嘆:「使術有子如孫郎,死復何恨!」這句話也被羅貫中一字不改地寫進了《三國演義》中。這裡所謂的「孫郎」,指的就是孫策,可見不僅袁術認為孫策優秀,就連史學家陳壽和小說家羅貫中,也認為孫策很優秀。

柳宗元字子厚,小時候也是「別人家的孩子」。韓愈在《柳子厚墓志銘》中說,「子厚少精敏,無不通達。逮其父時,雖少年,已自成人,能取進士第,嶄然見頭角。眾謂柳氏有子矣。」柳宗元少年博學能文,21歲進士及第,26歲參加博學宏詞科考試中榜。在「三十老明經,五十少進士」的科舉角逐場上,柳宗元可謂春風得意,難怪成了「別人家的孩子」,被無限看好。當然,眾所周知,柳宗元詩文俱佳,造詣極深,成就非凡,被後世推崇為「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

據李濬《松窗雜錄》記載,唐中宗曾召見宰相蘇瓌、李嶠的兒子,問他們近來讀過什麼書,讓他們說來聽聽。蘇瓌的兒子蘇頲說:「木從繩則正,後從諫則聖。」李嶠的兒子則道:「斫朝涉之脛,剖賢人之心。」蘇瓌的兒子應對很切景,又充滿了正能量;李嶠的兒子以商紂王的典故應對,話語雖工,卻洋溢著負能量。因此唐中宗評價說:「蘇瓌有子,李嶠無兒。」儘管司馬光曾指斥這則故事虛妄不實,但是無損這則故事流播廣泛,也無損蘇頲完美詮釋了「別人家的孩子」的涵義。需要指出的是,蘇頲小時了了,大亦可嘉。蘇頲後來很有地位,被封為許國公;文章也寫得好,與燕國公張說齊名,被時人稱為「燕許大手筆」。

其實,十個指頭有長短,人世間的孩子,有芝蘭玉樹,也有朽木糞牆。芝蘭玉樹廣受讚譽,朽木糞牆則備受鄙夷。上面「李嶠無兒」之說,就是鄙夷之一端。至於劉表的兒子被曹操蔑稱為「若豚犬耳」,則更為不堪了。

「別人家的孩子」,讓人羨慕有加,但是把自己的孩子培養好,實乃當務之急。自己的孩子培養好了,那麼在他人看來,自然也就成了「別人家的孩子」。有道是「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強則國強」,當中國社會所有的孩子都很優秀,那麼國家強盛不是指日可待嗎?

《光明日報》( 2021年01月04日 16版)

[責任編輯:孫麗榮]

相關焦點

  • 古代那些「別人家的孩子」
    身為父母,在有意無意中總把自家孩子和別人家的孩子進行比較。由於「這山看到那山高」心理作祟,總覺得孩子是別人家的乖。於是「別人家的孩子」一詞悄然發生了語義增值,既是對人家孩子的充分肯定,也被賦予了優秀孩子的潛在含義。
  • 《學霸是怎樣煉成的》:扒一扒古代別人家孩子的那點事
    相信不少家長會不由的感嘆,為啥好孩子都是別人家的呢?學霸不是一天兩天就能夠養成的,自家娃的學習成績也不是一下子就能夠突飛猛進的,與其成天為這事愁眉苦臉,憂心忡忡,不如換個輕鬆的角度來思考一下有關於「別人家孩子」的那點事。如果有人認為這本《學霸是怎樣煉成的》一書,是幫助焦慮的家長解決自家孩子學習問題的親子育兒類書籍。
  • 「別人家的父母」教出「別人家的孩子」
    那些耳邊總是縈繞著「看看你們班小美、張阿姨家小寶、8號樓那飛飛、你涵涵哥哥、媽媽朋友圈看到的 Angela……」的小夥伴們,恭喜你們找到了組織!中國的孩子從小到大,不管願不願意,總會聽到關於別人家孩子的光榮事跡,那些孩子仿佛永遠散發著人性的光輝。談及他們,自己的父母總是一副「恨鐵不成鋼」的架勢,對雙方的差距滔滔不絕。
  • 你的孩子與「別人家的孩子」差距在哪裡?
    中國大部分學生上學期間都被「別人家的孩子」得陰影籠罩過,那些所謂的「別人家的孩子」是如何練成的?下面我們就看一下這些孩子的共同特徵是什麼。從疫情期間說起。所以我們能看出來,那些「別人家的孩子」們,一定都是非常自律的同學。疫情期間很多家長要上班,孩子又不得不上網課或者完成作業,所以很多家長會留給孩子一部手機。這樣就出了一個很嚴重的問題,很多同學開始沉迷遊戲無法自拔,甚至開學後也組隊玩遊戲。所以,不自律,自己控制不住自己,大部分都會誤入歧途。
  • 別人家的孩子,別人家的學校,別人家的男朋友等等,別人家的真的就...
    別人家的孩子,別人家的學校,別人家的男朋友等等,別人家的真的就那麼好? 好像也是的哈。 畢竟別人家的孩子那麼優秀,別人家的學校那麼豪華,別人家的男朋友那麼善解人意......
  • 【如何讓你的孩子,成為別人口中別人家的孩子】
    難道孩子除了讀經典就不學別的技藝了嗎?他以後上學能跟上別人嗎?孩子這麼小,讀這些古文,我們讀著都那麼拗口,他能理解嗎?……家長們聽說、焦慮、擔憂、不解,都是因為自己對於教育的不了解,面對各種說辭的教育理念,難以選擇。
  • 荔枝說:《最強大腦》腦王花落南京少年陳智強 那些南京別人家的孩子
    南京那些別人家的孩紙,跟小編一起羨慕起來吧——   【南外雙胞胎姐妹花:一起上復旦一起上哈佛】   前些天刷屏的南外雙胞胎姐妹花,大家還記得嘛?   這對顏值逆天的學霸從小就一直是別人家的孩紙——   2006年小升初時一同考上了南外;   初一時,一同主持年級裡的文藝匯演;   高中一同參加學校的健美操隊,並雙雙獲得「健美操二級運動員
  • 新書|大語文那些事兒:別人家的孩子,培養的秘密原來是這個!
    這才是真真正正的別人家的孩子吧?16歲在《中國詩詞大會》奪冠,18歲考入清華大學理科實驗班,這種學習能力超強的孩子,到底是怎麼培養出來的?在一次採訪中她媽媽說:「從1歲半就開始培養她閱讀,從神話故事到唐詩三百首,從不間歇。」大多數的父母認為學習數理化最重要,而她從小就注重語文的學習。原來,武亦姝各科的優秀,源於她語文的學習。
  • 假設我是別人家的孩子
    別人家孩子什麼都好,學習好,懂禮貌,琴棋書畫樣樣好,證書獎狀滿天飛,演講比賽不打稿(最後一句為了押韻硬湊的)。別人家孩子就是中年老母親心中的寶貝,夢中的天使。怎麼樣才能擁有一個別人家孩子同款呢?我發現,自從我把自己家孩子當成別人家孩子,我就真的收穫了一個別人家孩子。把自己家孩子當成別人家孩子,就能戒吼了。不吼娃,整個人都變得溫柔了,散發著母性的光輝。
  • 別總羨慕別人家的孩子,多看看別人家父母是怎麼做的
    前言:不知道有多少家長都在羨慕別人家的孩子,是不是很多家長都在羨慕別人家的孩子,說別人家的孩子那麼聰明懂事乖巧伶俐,其實我們在羨慕別人家的孩子的同時,也應該多考慮一下自己,我們要先想一下自己的孩子是不是真的那麼差勁,你的孩子就真的比別人差嗎我們要先想一下自己的孩子是不是真的那麼差勁,你的孩子就真的比別人差嗎?
  • 別人家的孩子和別人家的家長
    因為每個孩子自學能力、自我管控能力不一樣就導致學生成績最後兩極分化比較嚴重。很多家庭錯失了今年疫情期間是陪伴孩子的最佳時期、修復親子關係的最佳時期,因為這段時間家長孩子難得的有大把時間在一起,聰明的家長會好好利用這段難得的時光去好好陪陪孩子。而有些家庭就恰恰相反,網上比較流行的說法就是「不上網課父慈子孝,一上網課雞飛狗跳」,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情況發生呢?
  • 孩子被別人打了,家長要怎麼做?
    ​我們以三位媽媽的的不同回應來看這件事:1、樂樂被小朋友打了,回到家告訴媽媽,媽媽劈頭蓋臉就是一頓數落:「別人打你你不會打回去啊?你還好意思回來告狀?​三位媽媽,你覺得哪位媽媽的做飯符合你的想法呢?小孩子打架,其實是很正常的一件事情,通常他們單純的認為,和小朋友打架是因為他先打了我,或者他搶了我的東西,往往這些行為都是無意識的攻擊,並沒有傷害別人的意思。但是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大人必須要讓孩子意識到,有些不正當的行為是會對別人造成傷害的,需要引導孩子遇到這種情況應該怎麼做。
  • 莫總拿「別人家的孩子」說事
    孩子的學習成績不夠理想、不夠聽話,許多家長習慣拿「別人家的孩子」來作對比,試圖以此來激勵和鞭策孩子。然而,簡單、生硬的所謂鞭策,不僅難以起到應有的育人功能,反而可能適得其反;既損傷了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也會破壞親子關係。教育關乎社會流動,關係到一個家庭的希望。為了爭上遊,許多家長不斷給孩子壓擔子。
  • 真的要讓你家的孩子成為「別人家的孩子」嗎?
    有一種孩子叫「別人家的孩子」。在寶媽的交際圈裡,很流行一句話就是「別人家的孩子」。很多寶媽們看到別的孩子不僅學習成績好、各種才藝也很不錯,心裡不免感嘆「好孩子都是別人家的」。父母拿別人孩子自己的孩子跟自己的孩子比較,目的可能是想激勵孩子,想讓自家的孩子跟別人家的孩子一樣優秀,即使孩子的成績也不錯,但是父母還是想讓他可以變得更好。父母初心看似好的,但父母的這種」攀比「行為,其實是源自父母自己內心的欲望,看到別人家的孩子那麼優秀,就期待自家的孩子也要做到,否則就意味著自己教育失敗。相比自己的期待,父母根本沒有真正地關心過孩子的內心感受。
  • 初中生手繪西遊記路線圖,那些別人家的孩子,都離不開這樣的父母
    面對暑假作業,有的孩子會匆匆忙忙潦草地寫完,然後再盡情去玩耍;而那些拖延症的孩子則將作業留到最後幾天才寫,更有甚者直接帶回學校抄同學的答案。為何有的孩子面對暑假作業表現得十分不耐煩,隨便應付過去,而這個走紅的初中生卻能夠充滿耐心認認真真高質量地完成?其實這要歸功於他的父母。
  • 「別人家的孩子」,後來居然變成這樣……
    曾經「別人家的小孩子」早已不復存在,一切皆為過往,而我也只能在自己的期待下等待逆風翻盤的那一天。希望過去那個「別人家的孩子」能再次成為「別人家的孩子」!——@9cm在小學時,別人家的孩子是別人家成績特別好的好孩子。
  • 羨慕別人家的孩子,但你是別人家的父母嗎?
    每個人小時候都有一個敵人,那就是別人家的孩子,別人家的孩子長的好看,學習好,又懂事,仿佛我們再用功再努力也無法與別人家的孩子相比較,這個時候就想問一句,羨慕別人家的孩子,但你是別人家的父母嗎?不同家庭會教育出不同的孩子,希望我們不要再用別人家的孩子來進行激勵。
  • 有人說,不要羨慕別人孩子,先成為被別人羨慕的父母,你同意不?
    ​古語有云,「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這足可以說明家長對於孩子的重要性,一個負責任的家長對孩子來說,非常重要。在今年這樣一個特殊時期,我認為家長更應該承擔起相關的責任,其實很多時候孩子的行為就是在模仿家長的行為。因此題主這句話「不要羨慕別人家的孩子,先讓自己成為被別人羨慕的父母」這句話非常的對!
  • 為什麼別人家的孩子能成為學霸?教育專家:孩子具備這兩點很重要
    每個父母眼中的孩子都是別人家的孩子,羨慕別人家的孩子學習好,懂事,羨慕的同時說自己也付出努力了,努力想培養孩子,但是結果往往不盡如人意。​有的父母讓孩子學習時習慣說:別再玩了,趕快給我寫作業。孩子會認為讀書是為了父母,寫作業也是為了父母。有的孩子還會說:媽媽,這一次我一定要給你考個100分回來。這是習慣性錯誤,孩子認為讀書是為了父母,沒把讀書當成自己的事兒,學習讀書就會很不自覺,並且感到會很累。
  • 一個是別人家孩子,一位是別人家老師,我不是檸檬精但也酸溜溜
    一個是別人家孩子,一位是別人家老師,我不是檸檬精但也酸溜溜!近日,一個別人家的5歲小男孩成功的帶著一位別人家的教授衝上了熱搜。到底是怎麼回事呢?下面小吧老師就來講述一下這件事的來龍去脈。別人家孩子原來,在四川通江朝陽村有一座叫雞子頂的山,雞子頂山對面山上有一塊巨大石板,石板上有一些凹坑,當地人把那些凹坑叫「雞腳印」,但從來沒人想到這是恐龍留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