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餵養有訣竅,掌握好這3點,母乳不少,奶粉不多

2020-12-22 墨仔媽媽育兒

很多媽媽都非常想實現純母乳餵養,但是由於各種原因,出現母乳不足的情況,必須進行混合餵養,其實混合餵養的難度係數確實比純母乳要高,因為不知道寶寶到底該吃多少,如果媽媽已經決定了要混合餵養,那麼需要注意這幾個操作細節:

1、餵養時先母乳親喂,再奶粉瓶餵

混合餵養的大部分原因是因為媽媽的奶水確實不足,寶寶餓得哇哇大哭,生長發育指標也不太理想,實屬媽媽的無奈之舉,但是儘管添加了奶粉,媽媽們依然想要保持一定量的母乳餵養,混合餵養最大的難度就是如何保證母乳的攝入,很多媽媽會發現,混合餵養以後,寶寶吃母乳的時候難度增加,要麼特別著急,要麼吃幾口就不吃了,所以混著混著最後就不知不覺斷奶了。

所以,為了保證母乳能夠持續分泌,至少保持達到寶寶每日攝入奶量的一半,媽媽需要做到先母乳親餵、再奶粉瓶喂。

這樣做的目的是保持對乳房的充足的、有效的吸吮刺激,只有寶寶下訂單,媽媽的乳房才會持續工作,即使現階段奶量不是很多,但也要保證奶量不會越來越少。

當寶寶先吃一部分的母乳之後,再補充一定量的奶粉,做到這樣的分配是比較合理的。

要實現這個操作需要把控一個細節,那就是:準確捕捉寶寶的飢餓信號,在寶寶剛開始表現出飢餓但情緒還比較穩定的時候就給寶寶親喂,此時,寶寶吃母乳的意願會更強,吸吮的效率也是最好的時候,如果總是在寶寶餓急了的情況下才給寶寶母乳,寶寶很可能是拒絕吃的,因為在飢餓的情況下,更想要吃奶瓶實現快速輕易的吃飽,這是寶寶的心理,對於家長來說,也會下意識地覺得反正母乳不多,就先吃奶粉吧,別把孩子餓著了。

本來母乳和奶粉都是正餐,比例是一半一半,但是由於錯誤的餵養時機造成寶寶先把奶粉吃飽了,然後吃母乳就是飯後甜點,隨便砸吧兩口過過癮。這樣一來,媽媽的乳汁分泌量就會越來越少。

如果確實出現了這種把寶寶餓急了才餵奶的情況,親餵時候發現寶寶哭鬧不好好吃奶,可以選擇先瓶餵再親喂,但是瓶餵的時候不要一下子餵太多,準備30毫升左右先應急,讓寶寶墊一下,當情緒平穩後再換成親喂。

2、控制瓶餵量,防止過度餵養

瓶餵的一個弊端就是很容易讓寶寶吃太多,因為用奶瓶吃奶更輕鬆、更容易,且吃奶的主動權掌握在拿奶瓶的人手裡,而不是寶寶主動控制的,寶寶已經吃飽了,但大人還在喂,寶寶只能繼續吃一點。

那麼母乳吃完以後還需要補多少奶粉呢?這裡可以通過兩個方法來判斷。

1)首先是參考不同月齡段寶寶的胃容量

每個月齡段的寶寶每次攝入的奶量是有限制的,但是胃是有彈性的,所以會出現寶寶吃完了以後還能再吃點,最後補餵的這一點究竟是寶寶的剛需還是多餘的?

所以,家長每次可以按照這個月齡段寶寶的胃容量最低標準量準備好奶粉,先給寶寶親餵以後,再進行瓶喂。

不同月齡段寶寶單次進食的胃容量參考值為:

1-2天:7-13ml3-6天:30-60ml7天-6個月:60-90ml6個月-12個月:90ml-480ml2)其次是要仔細觀察吃奶速度

每次瓶餵的時候餵一會歇一歇,在寶寶吃奶速度變慢以後嘗試撤出奶瓶,觀察寶寶是否還有吃奶的需求,如果沒有,就說明寶寶吃飽了,這個量是足夠的。

但是這個觀察的前提是:瓶餵的姿勢和角度是正確的,奶瓶不能豎得太高,避免流速過快,奶瓶和寶寶的面頰水平角度應該保持在30-45度,瓶身居中,不要左右偏移,寶寶的吃奶姿勢和親餵一樣,半躺著被家長承託在懷裡。

3、使用手擠奶或者吸奶器補足親餵次數

如果媽媽每天的親餵次數達不到8次以上的話,混合餵養就會慢慢的變成全奶粉餵養,所以,在親餵次數不足的情況下,媽媽需要使用吸奶器或者手擠奶的方式繼續刺激乳房,模仿親喂,每次刺激的時長保持在10-15分鐘左右。

這個操作其實很考驗媽媽的毅力,因為通常混合餵養,最後的餵養趨勢大多是慢慢就斷了母乳,因為確實母乳不足的事實和媽媽以及家人的「奶不夠」的心理暗示,每次寶寶吃母乳都吃不飽,乾脆奶粉吧。

所以,如果媽媽有強烈的繼續母乳的意願,這個操作時必須得,有的媽媽甚至慢慢的追奶成功實現了純母乳,徹底脫離了奶粉。

當然,混合餵養的好處是能夠減輕媽媽的負擔,讓家人參與到餵養的這個過程中,不論是什麼餵養方式,都是媽媽和寶寶共同的選擇。

相關焦點

  • 關於奶粉餵養,母乳餵養和混合餵養,這裡有你需要注意的重點
    嬰兒餵養可不是一件簡單事,餵養方式不同,需要的技巧就不同,這需要新爸新媽根據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餵養方式。3-6月:每天餵5次,每隔四小時一次,每頓餵奶量為:三至五個月吃150~200毫升,五至六個月吃200~250毫升,應掌握吃奶總量,每天不超過1000毫升,每頓奶量不超過250毫升。
  • 關於奶粉餵養,母乳餵養和混合餵養,這裡有你需要注意的重點!
    寶寶餵養是嬰幼兒時期母乳餵養、人工餵養、混合餵養等各種餵養方式的統稱。嬰兒餵養可不是一件簡單事,餵養方式不同,需要的技巧就不同,這需要新爸新媽根據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餵養方式。3.不能頻繁更換奶粉4.用燒開的自來水(需冷卻至40—50℃)衝調奶粉。5.選擇一款合適的奶粉(寶寶吃的好、睡得好、便便性狀好)。
  • 母乳+奶粉,混合餵養行不行?
    母乳+奶粉,混合餵養行不行?混合餵養的3大原則1、母乳和奶粉不能一頓混餵混合餵養指有時母乳供應不足時,奶粉再上場,可不是讓你在一頓裡都給寶寶吃哦!加上寶貝現在正在吃輔食,餵養時不能太混搭了。2、不要放棄母乳母乳始終對寶寶發育有極大促進作用,還能增加寶貝安全感,可別放棄哦!3、奶粉添加依據如果寶貝一周體重增長低於200克,可能是母乳量不足了。
  • 新生兒母乳和奶粉混合餵養的方法及注意事項
    每位媽媽都想母乳餵養,但並不是每個人的母乳分泌情況都如自己想像樂觀。有些媽媽母乳分泌過少,不足以滿足寶寶一天進食需要,這時候就需要進行混合餵養。混合餵養是指以母乳餵養為主,用其它代乳品來補充餵養嬰兒。母乳和奶粉混合餵養是媽媽們常用的一種方法。
  • 都說純母乳餵養好,可我家寶寶3個月就混合餵養,也沒什麼不好的
    這起碼是我生活的圈子裡的現狀,大家都在神話母乳,妖魔化奶粉,所有好的都是母乳的功勞,身體有什麼不達標的都是因為吃了奶粉的緣故。這並沒有什麼衝突。最後,混合餵養也有不少好處。對於媽媽來說,能夠一定程度上讓媽媽的乳房按時接受寶寶的吸吮刺激,從而維持乳汁的正常分泌。對寶寶來說,每天能夠吃到2-3次母乳,也是對寶寶的健康有很大的好處。如果說要在純母乳和混合餵養中做一個比較的話。
  • 母乳和奶粉可以同餐進行嗎?注意混合餵養的細節,正確添加奶粉
    月子裡,在得知我母乳不足之後,老公冷冷地丟給我這樣一句話。我回答他:「我不想斷奶,我們可以混合餵養,母乳和奶粉一起喂。」「寶寶本來腸胃就不太好,還要混合餵養,也不知道奶粉和母乳一起餵到底好不好,你還是斷奶吧。」
  • 混合餵養之母乳能不能用來衝奶粉?
    為了讓寶寶吃得好、長得壯,相信不少媽媽都費勁了心思。小編最近發現,有媽媽在網上問能不能用母乳代替溫水來衝奶粉呢?咦?難道這是嫌配方奶粉的營養不足嗎?可能有小夥伴就想到,營養過剩而已,那我減少奶粉的份量,用母乳衝調,這個法子可好?親,你又何必定要用母乳衝調奶粉呢?試問這個增減的份量,咱們得如何去把握呢?少了,寶寶容易餓,多了,寶寶腸胃很受傷。
  • 奶粉還是母乳,混合咋餵?追奶怎麼追,小兒餵養的答案都在這了
    那麼奶粉中是否有勝出母乳的成分呢?還真有,那就是維生素D,大家都知道,維生素D是預防佝僂病的,孩子一定要補充好。但是嬰兒差不多在出生半個月的時候,就已經在醫生的建議和指導下服用維生素D了,因此奶粉的這一項營養成分優勢並不明顯。
  • 奶粉哪種好?混合餵養必看!
    當媽媽都知道母乳餵養有多好,但是很多時候還是力不從心。就拿我自己來說吧,二寶出生的時候一心想母乳,但是因為產後氣血不足,不管怎麼追奶都不夠吃。寶寶因為吃不飽就一直哭鬧,他越哭鬧我情緒越不好,每天睡也睡不好,吃也吃不好,奶水變得越來越少,我整個人都近乎崩潰了。
  • 如何讓混合餵養的寶寶,母乳、奶粉都愛吃
    大部分媽媽應該都想自己的寶寶純母乳餵養長大,但是總有一些客觀原因,讓寶寶不得不添加奶粉。比如媽媽的奶水不夠,或者產假結束需要回到工作崗位中,無法保證純母乳的供給。這個時候混合餵養就是最佳選擇了。不過混合餵養的寶寶,媽媽們一般都會遇到這樣的難題:要麼寶寶只吃母乳,不肯吃奶粉,要麼寶寶只肯吃奶粉,不肯吃母乳。還有一些口味挑剔的寶寶,由於奶粉、母乳的切換,誘發厭奶期提前到來。
  • 混合餵養=母乳+奶粉,頓頓混著喂?混合餵養寶媽要知道的6件事
    但是母乳這件事並不是想就夠了的,有的寶媽母乳不夠,為了不影響寶寶發育,只能進行混合餵養。混合餵養=母乳+奶粉,頓頓混著喂?每次寶寶吃奶吃一會就哭鬧,吃不飽經常餓,媛媛也被寶寶吸的很疼。為了不影響孩子,沒辦法選擇了添加奶粉,從此過上了混合餵養的生活。有一天,身為寶媽的閨蜜來看望媛媛,發現媛媛給孩子是母乳+奶粉一起喂,問了媛媛說每次都是這樣餵得。朋友趕緊制止了媛媛,如果繼續這樣餵下去容易讓寶寶奶瓶和乳頭混亂,導致厭奶的情況出現。
  • 母乳餵養比奶粉餵養好?六大配方奶粉的挑選技巧
    對新生兒來說,母乳就是最好的營養物質,其富含的營養足以滿足寶寶出生六個月之前的一切營養需求。但是母乳餵養是比奶粉餵養來得好,這一說法似乎是確切的。而混合餵養有其存在的意義嗎?在挑選配方奶粉時人們又應該如何挑選呢?母乳餵養比奶粉餵養好?
  • 母乳餵養如何判斷寶寶飽不飽?若要混合餵養,怎麼添加奶粉
    另外,何時添加、怎樣添加奶粉,也是件難事,新手寶媽必須有一定知識儲備才行。母乳餵養如何判斷寶寶飽不飽?首先我們要了解母乳不足的五個假象,別被其迷惑,太早添加奶粉。其實有的寶寶根本就不需要,也白白浪費了營養更好的母乳。
  • 母乳不夠奶粉來湊,混合餵養前,媽媽應該知道這些
    母乳是寶寶最好的食物,每位媽媽都想在自己有條件的情況下給寶寶最好的母乳餵養。但是有一些媽媽出於自身或外界原因,往往難以做到完全母乳餵養。這不,最近寶寶智庫小紅書上一位粉絲寶媽就和我們聊到:「最近面臨著回歸工作,在糾結斷母乳還是混合餵養,斷母乳吧有點遺憾,繼續母乳吧,又面臨著混合餵養,這個混合餵養到底好不好呢?」
  • 母乳不足沒關係,但混合餵養一定要做對
    母乳不足是混合餵養的先決條件在母乳餵養過程中,新生寶寶一般2個小時餵一次奶,1~2個月的寶寶3個小時餵一次,3~6個月的寶寶4個小時餵一次。如果寶寶把奶頭吐出來哭鬧或睡覺不踏實,醒來哭鬧,猛吸乳頭,說明上一頓沒有吃飽。
  • 母乳餵養並非唯一!注意這幾點,混合餵養的寶寶也能長得好
    混合餵養主要就是在寶媽的母乳量不足的情況下,選擇一種代乳品來幫助補充寶寶餵養需求!>寶寶每日的尿量不夠6次,而且尿液很濃寶寶每月的體重增長不足500克寶寶兩餐的間隔時間能不足2小時,而且吃完奶之後會哭鬧如果有出現以上這些情況的話,就說明寶媽的母乳是不足的,需要混合餵養了,我們要通過添加配方奶粉來補充寶寶的餵養需求
  • 母乳餵養和奶粉餵養,奶粉正確餵養孩子一樣健康成長!
    雖然在奶粉的包裝說明中都詳細列出了不同月齡寶寶的餵奶次數和奶粉的用量,但僅適合大多數寶寶,總會有個體的差異,所以數據僅供參考,具體餵養還是要根據情況而選擇的。2.奶嘴孔大小要適宜!新生寶寶吸吮的奶嘴孔不宜過大,一般把一次餵奶時間控制在15~20分鐘最好,這是因為新生寶寶常常吃吃睡睡,食量比較小。如果奶嘴孔過小,吸起來費力,寶寶就不願意吸奶瓶了;奶嘴孔過大,容易吃嗆。
  • 這6種情況是母乳不足的表現,追奶不成功的話,就混合餵養吧
    相信有很多朋友都有相同的經歷,有的一直熬著,每天使勁兒喝湯卻不盡如意;有的熬不住就直接給寶寶斷奶了;有的早早就添加了輔食;還有些添加了奶粉,母乳奶粉混合餵養。也就是白天奶粉餵養,晚上母乳餵養,同時媽媽要準備好吸奶器,以及儲奶瓶、儲奶袋、冰包、藍冰或冰袋、防溢乳墊和消毒紙巾等等,每隔3小時左右吸一次,吸完以後儲存好,下再班帶回家放在冰箱儲存,等第2天加熱後用奶瓶餵給寶寶。不過需要注意,媽媽既然白天不能陪伴寶寶,那麼晚上儘量母乳餵養,不僅能夠刺激催乳素的分泌,還能夠跟寶寶互動,讓母子關係更親密。
  • 不能全母乳餵養也彆氣餒,給你10個混合餵養的好建議!
    兩種混合餵養方法:1、補授法。先讓寶寶吸空媽媽的乳房,不足的量再用配方奶粉補足。寶寶頻繁吮吸,能讓乳房持續接受刺激,利於母乳量的保障。2、代授法。母乳與配方奶粉交替餵養,全天有一次或數次完全使用配方奶粉代替母乳。
  • 混合餵養、奶粉的調配方法和加熱配方奶粉
    混合餵養是在採用母乳餵養的同時也使用代乳品如牛奶、奶粉等來餵養嬰兒,可以在每次母乳餵養後通過代乳品來補充母乳的不足部分,以維持嬰兒的正常生長發育。混合餵養比人工餵養更利於寶寶的健康成長。混合餵養要充分利用有限的母乳,儘量多餵母乳,另外母乳餵養的次數要均勻分開,不要很長一段時間都不餵母乳,千萬不要因母乳不足從而放棄母乳餵養,至少應堅持母乳餵養到寶寶6個月後再完全使用代乳品。另外母乳是越吸越多的,多多讓寶寶吸食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促進乳汁的分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