霹靂布袋戲新劇配音大換血,一頁書聲音男變女,梵天變性你怕了嗎

2020-12-13 蘭陵不笑生

看過我前面文章的人都知道我追霹靂布袋戲是從霹靂俠影之轟動武林國語版開始的,之後一部一部追到了古原爭霸。聽道友說不看閩南語版本的話是個大遺憾,於是倒回去看霹靂驚鴻之刀劍春秋閩南語版。

在這部劇裡我發現了閩南語的魅力:發現了書大的男高音,發現了黃大配女生時的嫵媚纏綿,發現了原來一個人配所有的角色並旁白原來是這樣有意思,發現口白毫無自己以為的錯亂感和違和感,發現了如何聽閩南語不費力的一些小辦法。

不過礙於我業務時間不多,平時看劇的時候還是以國語為主。我從轟動武林看,這個是內地配音,是標準普通話版本,之後的三轟:轟定幹戈、轟掣天下、轟霆劍海錄是臺灣團隊配的音,是典型的臺灣華視電視臺播劇的發音方式。我雖然不喜三轟的口音,但劇裡也不乏配音出眾者,比如說鷇音子和古陵逝煙,總體還是很出色的。

三轟之後的配音就換回了普通話,是麗音配音團隊配的。雖然很多人說沒有黃大的閩南語有感覺,但我很喜歡。普通話版一頁書的詩號:世事如棋 乾坤莫測 笑盡英雄啊裡的「啊」拉長音配得特別有感覺。

霹靂天命之戰禍邪神播完後,霹靂天命之戰禍邪神Ⅱ破邪傳出新劇搶先看的預告了,分國語版和閩南語版。

我興衝衝地跑去看國語版。不得了了,團隊又換回了臺配版,但這次的水平low到地心,氣息節奏都對不上,人物對話的尷尬都快飛出屏幕了!!全無三轟時的契合感。更讓人害怕是一頁書的配音是個的!……你沒看錯,配音是個女的,很明顯的女聲!!!我給你們看書大配音想起來的時候,彈幕吐槽的截圖。

下面是閩南語書大說「蓮華聖路開天光」時的洗耳朵彈幕截圖。大家抗議新劇的新配音,覺得這次的臺配簡直是在藐視布袋戲謎的智商!

因為內地大家都說普通話,所以國語版本的需求度很強。然而招呼不打就換配音團隊,出來的成果還這麼low。霹靂布袋戲的官博下面都炸了,大家一致要討說法。

等了一個下午,裝死的官博發聲了。聲明如圖!

官方說會換新的配音團隊。不過看措辭,已經配好的劇集應該是如期播放不會更改。

我不知道新劇我能忍受幾集書大的女聲音!!!

相關焦點

  • 霹靂布袋戲三大臺柱你最愛誰?我站素還真一票!
    霹靂布袋戲叱吒布袋戲江湖三十載,從第一部布袋戲開始至今已經連續創作30多年,製作超過2000集,成功打造出了上千個角色。霹靂布袋戲雖有眾多不同魅力的人物角色,但從未出現面譜化,霹靂旗下的人物各有自己的獨特魅力,其中最為讓人喜愛的還數三大臺柱子——素還真、一頁書、葉小釵三人。
  • 最具漢族文藝的仙俠世界,霹靂布袋戲你聽說過嗎?
    最具漢族文藝的仙俠世界,霹靂布袋戲你聽說過嗎?出自臺灣的布袋戲,已有了三十多年的,已連載了數千集,一集為六十分鐘,是非常獨特的國產神劇,既已是存在了這麼久的東西,必然就有它存在的價值所在。主要是以霹靂布袋戲與金光布袋戲兩大為主;影響力是以霹靂為主,金光布袋戲近幾年來迅速崛起,影響力、傳播量再也不再是霹靂布袋戲一家獨大。
  • 愛不釋手的霹靂布袋戲,三大臺柱獲千萬道友喜愛
    霹靂布袋戲一經面世便引起巨大的市場追捧,從1984年首部作品《霹靂城》開始,至今已經連續創作30多年,製作超過2000集。該劇創作以來便以宏大的劇情世界聞名,霹靂布袋戲旗下眾多作品都可以串聯到一個主線上面,且每個故事都有自己獨立的故事發展,精美造型的人偶配合現代聲光電技術,充滿古韻的臺詞對白,以中華傳統文化為繪本,描繪出了一個栩栩如生、多彩絢麗的江湖世界。
  • 霹靂布袋戲2019跨年特輯,奉天逍遙挽著手,書大你冷靜點!
    霹靂布袋戲2019跨年特輯,奉天逍遙挽著手,書大你冷靜點!文|老郭哈嘍,各位道友大家好!霹靂布袋戲每年的跨年都會推出一部跨年特輯,用一兩分鐘的視頻通過霹靂人偶為大家送上新年祝福。2019的跨年特輯播出後,也是給大家帶來了無限的快樂。平常霹靂布袋戲裡那些正兒八經的人偶放到特輯裡都變的非常歡樂可愛,這期老郭就為大家分享一下特輯裡的祝福!
  • 霹靂布袋戲:傳統劇種也酷炫
    從造型酷炫的戲偶到大眼萌的公仔,再到或高冷或可愛的動漫周邊商品,這些竟都出自臺灣一家布袋戲的「百年老店」。去年在烏鎮大劇院,粉絲從四面八方雲集響應,為類似戲偶眾籌慶生,不少人當眾對其熱情表白,場面不輸影視明星見面會。這尊傳奇戲偶叫「清香白蓮素還真」,他是霹靂布袋戲第一男主角,背後那家老店如今是臺灣首家上市的文創企業,霹靂國際多媒體有限公司。
  • 霹靂布袋戲的困境:《霹靂靖玄錄》的價格是不是標錯了……
    天狼星和洋博士布袋戲發展到今天,數金光系列和霹靂系列布袋戲最為著名。其中,又數霹靂布袋戲商業化程度最高,流傳也最廣。但是因為歷經幾十年的發展,金光和霹靂系列布袋戲劇集繁多,對於新入坑的同學來說,沒有十年八載想要看完估計不太可能。所以上篇的時候本人詢問了一眾老粉應該從哪裡開始切入,不過眾說紛紜,也沒有什麼太一致性的答案。我總結了一下,總體來說就是追著新劇,回溫老劇。
  • 盤點《霹靂布袋戲》中,一頁書三大「壓箱底」的絕招,個個驚豔!
    眾所周知霹靂布袋戲有四大主角,都是不死系的,素還真是霹靂一哥,一頁書是中原第一人,葉小釵是素還真的第一基友,秦假仙是霹靂第一丑角!這四人堅持了千百集而不死,就算死了也能無限復活!其中我最喜歡的角色就是一頁書!
  • 霹靂布袋戲口白聽著太費力?教你3招,輕鬆聽懂閩南語
    霹靂布袋戲我前面介紹了很多,美型的角色、高能的操偶、永遠出乎意料的劇情。唯獨口白沒有詳情介紹。 口白簡單來講就是霹靂布袋戲的配音,這個並不是專業的解釋但是最淺顯易懂的介紹。我們看日本的動漫一般是沒有旁白或者只有開頭結尾有旁白,不同的角色不同的聲優來配。
  • 霹靂布袋戲的奇葩定律:布袋戲人設永不崩,條條死亡定律
    霹靂布袋戲的奇葩定律:布袋戲人設永不崩,大部分都是死亡定律。霹靂布袋戲劇集以及出場人物都很多,大部分劇情的發展也是出人意料,但也並非無跡可尋,有這麼些定律常常出現劇情中,不知你知道幾條?一、葉小釵的徒弟,一頁書的同修,素還真的前輩,霹靂三大高危身份。二、正劇多浪點,沒事別上片尾,上了片尾只有死亡人數的差別,情侶要麼一死一隱要麼仙山聚首。三、打歌提升死亡機率,男角色打歌死亡機率比女角色高几倍。
  • 道友請留步,霹靂布袋戲6首接地氣的詩號,讓人眼前一亮
    霹靂布袋戲是相對小眾的藝術,但是這麼多年下來,也積累了大量粉絲。大家喜歡霹靂的原因各有不同,其中有不少人是因為霹靂的詩號而入坑的。霹靂的詩號類型各種各樣,有詩號的化用自古人詩句,文採飛揚;有的詩號則是編劇原創,令人頗為驚豔。
  • 盤點《霹靂布袋戲》中的,「三大不可超越」各個魅力爆表!
    盤點《霹靂布袋戲》中的,「三大不可超越」各個魅力爆表!看過《霹靂》的都知道,在霹靂世界存在著三大不可超越!分別是素還真、一頁書、葉小釵!三臺柱這三大臺柱可以說各有各的魅力,葉小釵的武力,素還真的智商,一頁書的天意,當然你也可以這麼說,素還真的顏值,一頁書的腹黑,葉小釵的智商。
  • 科普百科:風靡臺灣—霹靂布袋戲
    可以說布袋戲是地方戲,又兼備中國傳統戲曲特性,盛行閩南語地區。像布袋戲這樣的區域性戲曲在那個年代遍地都是,至今流傳下的仍有「崑曲」、「黃梅戲」等等。而相較這些已經成為高雅藝術的代名詞的戲曲,布袋戲走了一條截然不同的道路。它在臺灣毅然與商業傳播結合,運用新的演繹手法,使得布袋戲更生在電視連續劇的世界裡,並由此發展出包括霹靂布袋戲在內的一系列精彩作品。
  • 國外有漫威宇宙而天朝有霹靂布袋戲,我為霹靂布袋戲點個讚!
    ‖「相似之處一」霹靂布袋戲與漫威宇宙一樣也是由同一個公司製作、打造的作品。霹靂國際多媒體股份有限公司如同漫威影業一樣,它所有的資源都是為霹靂布袋戲服務的,從1984的《霹靂城》到2019年《霹靂靖玄錄》霹靂國際這個公司只打造霹靂布袋戲這麼一款作品,在無形當中霹靂布袋戲已經自成一派並且建立起了無法逾越的高牆,全世界唯霹靂國際獨有。
  • 霹靂布袋戲:素還真在新劇與老劇有何不同?看看紫龍天和麒麟星
    看過《霹靂布袋戲》的道友,一定對清香白蓮素還真印象深刻,在戲中諸多有魅力的角色中,也許你最喜歡並不一定是這位「霹靂一哥」,但素還真一定是你很期待並不可割捨的人物,因為素還真的才情在戲中是一流的,素還真的智謀在武林中是無雙的,素還真的武功在江湖中是深不可測的。
  • 與作品對話:30年成就霹靂布袋戲匠心之作
    要說起霹靂布袋戲的成功,就離不開黃氏兩兄弟。黃強華與黃文擇兄弟術業有專攻,大哥擅長企劃編劇,二弟擅長口白絕活,黃氏兄弟在霹靂發展歷程裡都奉獻出了各自所長。用堅持講述初心,黃氏兄弟的霹靂布袋戲大哥黃強華擁有「十車書」之稱,古有學富五車一詞,而他卻因豐富學識被道友稱為「十車書」。
  • 同宗同源,為什麼內地布袋戲落後臺灣霹靂這麼多?
    只因為他們是中國重要的文化遺產,所以才被當成珍惜動物保護起來,說一句不好聽的,如果任由市場來決定,皮影和布袋戲恐怕早就消失了。可奇怪的是,就在只隔一條海峽的臺灣,霹靂布袋戲這幾十年可謂是如日中天。老黃家父子兄弟開創的霹靂布袋戲和金光布袋戲,數千個角色、上萬小時的影像,不但風靡東南沿海,在內地也有大量的粉絲。
  • 人偶動漫霹靂布袋戲
    小編今天想說說布袋戲也就是手控操作木偶拍攝的人偶動漫,嚴格意義上說布袋戲不屬於動漫了,可是播放器是放在動漫系列裡的,這樣的人偶動漫很多人都不是很了解,知道這好片的人一般都是從小追到大了的。布袋戲起源福建廈漳現在被灣灣玩得很溜,臺灣省的一個布袋戲工作室,以布袋人偶為載體進行中原情節演變,充分展示了江湖冷暖,人情變故。也完美傳承布袋戲這個傳統文藝。這部霹靂戲系列人物最多,場景很多,臺詞最多,武打特效最多的一部片子。真的很佩服這些人,好多不帶重複的。
  • 起源於福建泉州,霹靂布袋戲前世今生
    每當迎神廟會的場合,走街串巷的操偶工人都會將肩擔上的戲箱與舞臺放下,在鄉親們期待的目光中搭好簡易木架舞臺,然後躲在布幃下,用靈巧的十指和惟妙惟肖的口白表演一出又一齣戲曲。「一語道出千古事,十指搬弄百萬兵」這便是最早期的傀儡戲。因演出的戲偶偶身極像「用布料所做的袋子「因此也就有了布袋戲之通稱。
  • 霹靂布袋戲,3個神操偶片段
    我是看了霹靂布袋戲衍生篇《東離劍遊紀》才知道原來霹靂偶只有一米多一點,是操偶師舉著胳膊操控拍攝的。我原先一直以為偶的比例和真人差不多大小,從電視上看真的和真人沒多少區別。說到操偶,在這裡給大家介紹3個在我心裡最牛的神操偶片段。
  • 並非殺戮,也非救贖:霹靂布袋戲反派篇(五)
    上期說道,在神州三部曲結束之後,霹靂布袋戲就算是進入了新劇時代,主要引發矛盾的對象不再是中原內部的野心家,而是來自於其他境界的侵略者。而他們侵略的目標口吻倒是沒什麼區別:苦境如此富饒,大好山河就應該分給我們一份。於是,以三教為首的正道組織就開始了行動,保衛這片永遠得不到安寧的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