叫的士去八一路,的哥告訴我他剛從四美塘過來,武漢的數字地名還怪多的。仔細一查,竟然從一到十都能對上號。
不禁好奇這些數字地名背後的故事 背後的美食,就決定去一探究竟 公費從一吃到十 。
武漢數字地名背後的美食江湖給你整理好了,快快收藏起來。
一 元 路
///怪味燒餅///
地址:一元路4號 人均:4元
在一元路紅到發紫的怪味燒餅,就連工作日來買也得排個隊。
巴掌大的店面,一塊燒餅,為何開足17年還是經久不衰?
嘗過就知道,剛出爐的燒餅裹著一層芝麻,反覆刷滿紅油辣醬,再均勻撒上一層白糖,烤的外酥內軟,鹹辣中帶著一點甜。的確是「怪」,怪好吃的。
///車二泡菜///
地址:海壽街27號 人均:10元
從怪味燒餅拐個角走600米,有一家車二泡菜,也有11年的歷史了,專治各種食欲不振。
他們家的泡菜種類很多,除了常見的蘿蔔皮、包菜、蒜頭,萵筍,還有獨特的泡花菜、藕、西芹、刀豆。
第一次去買老闆推薦什錦泡菜,混合裝了很多種類,入口脆爽,有著原始的酸味,不辣不甜,食材新鮮。吃不下飯的時候,來開開胃吧!
更多美食:
僅憑味覺,我也能記住一元路
二 七 路
///榮華煎包///
地址:二七路新村招待所旁 人均:10元
煎包沒少吃,煎湯包倒是頭一回見。皮薄如紙,煎的金黃酥脆,餡足流湯。
二七拆遷倒計時,這家湯包也已經被圍,老闆在夾縫中開店。別等到搬遷後找不到它了,趕緊先來記住味道!
///四川樂山開心麻辣燙///
地址:二七北路黃埔人家小區對面 人均:75元
在二七路開了12年的開心麻辣燙,每晚6點半就開始有人等位。這裡所謂的麻辣燙就是串串,川味濃鬱,紅油飄香。
無論葷素都是一串7毛,食材種類豐富,像鴨掌筋、牛肝、四川臘肉這些,我確信你在別的串串店是吃不到的。
冬天吃串兒正合適,家人朋友圍爐而坐,禦寒暖身。
二七這條魔鬼美食街,二刷真的讓我跪了
二七拆遷倒計時,這些美食還能吃多久?
三 陽 路
///駝子小吃///
地址:三陽路解放大道1779號 人均:41元
駝子小吃也算是三陽路美食中的C位了。
皮薄而焦的鍋貼,加上老闆自己灌的紅腸,搞點小酒,酒麻木不要輕易嘗試,我怕你吃完明天就想搬來三陽路天天吃。
臨走前還不忘打包招牌肥腸,明天的午餐炸胡椒炒肥腸有了。
///胖子無名鍋仔///
地址:中山大道1065號 人均:78元
三陽路上這家無名勝有名的蒼蠅館子,天還沒黑就坐滿了人。
偶爾就是要多來這樣的大排檔沾點菸火氣。
大冬天,點個牛肉雞子鍋雙拼,用煤爐小火燉著,加上配菜熱乾麵和千張。
肉質軟爛,香辣入味,愜意之感不用我多說。
四 美 塘
///脆皮魚鮮羊肉鍋///
地址:四美塘路6513號 人均:45元
武漢獨一份的黃金脆皮魚,藏在四美塘,低調的小店,某團某眾都搜索不到。
慢慢油炸的草魚,皮焦肉嫩,鹹香酥脆,連尾骨也脆的可以嚼碎一口吞下,通身吃幹抹淨一點也不浪費。
美中不足的是肉裡小刺很多,吃魚時一定要注意。
///臺灣黃金脆骨///
地址:四美塘和平大道725號附1 人均:15元
四美塘路頭起第一家的炸炸店,每天排滿人。
脆而不膩,吃起來還掉渣,老闆做的很衛生,量足性價比高,很多婆婆姥姥也喜歡來買。
看到金燦燦的炸物食慾大增,管它油糖脂肪,偶爾就是要放縱一下。
五 裡 墩
///張胖子私房菜///
地址:墨水湖路25號 人均:65元
出了名的小破店張胖子家,在疫情期間進行了一番整修,內部環境已經煥然一新了。
他家基本上到了晚上9點食材就都賣完了,來晚了想吃也吃不到,武昌的朋友半個月就要特意開車來吃一次。火爆程度可想而知。
招牌椒麻豬蹄,滷過的肉回鍋燒制,堆滿花椒和辣椒,一入口滿嘴香麻,肉質軟爛入味。滿滿一大盤,特別實在。
///小四川酒家///
地址:墨水湖路145號 人均:40元
在武漢叫這個店名的可太多了,認準五裡墩墨水湖北路的這家準沒錯。
他家好吃的菜很多,獨獨推薦這份乾鍋麵筋。烤麵筋我們沒少吃,乾鍋麵筋是少見。
同乾鍋千葉豆腐一個做法,麵筋的口感更好,又軟又有嚼勁,小火慢慢加熱,覆蓋上洋蔥和香菜的奇香,香辣入味。
六 渡 橋
///袁森泰鮮湯///
地址:三民路25號 人均:22元
六渡橋這家湯館子,是傳承多年的老武漢味道,經過多次搬遷也沒有讓顧客流失,無論什麼時候去都是座無虛席,拼桌、搭小凳坐門頭吃是常態。
一隻土雞四個罐,用料實在,再加上幾十年不變的鮮香美味,受到了大批爹爹婆婆的青睞。
///雞架子老萬///
地址:民權街街道統一街202號 人均:42元
這家店不用更多贅述,老漢口人的兒時回憶了,招牌雞架子,雖是炸物,卻不覺油膩。灑上孜然和辣椒粉兒香氣撲鼻。
老萬家的炸雞排也很有特色,用鮮嫩的雞肉裹上麵包糠,然後用力壓扁,再進油鍋裡炸。
炸好以後也是刷自製的調料,跟大部分靠粉末調味的雞排略有不同。
六渡橋的美食,夠寫本書了。
七 裡 廟
///曾氏兄弟拉麵///
地址:漢陽大道617號 人均:15元
開了幾十年的漢派改良版拉麵。麵條稍粗一些非常勁道。
湯底與回族拉麵的白色湯底不同,深紅的湯汁看著就很有食慾,還帶著一種藥草香。
滷過的牛肉切成薄片,又嫩又有嚼勁,辣中帶著一絲甜,份量感人。
///欣興美食店///
地址:漢陽大道416號第五棟 人均:35元
這家開在七裡廟地鐵C口旁巷子裡的小店,每年老闆都會在門頭貼上有趣的對聯。雖然是做些家常小菜,但是味道一絕。
原本只有附近的居民知道他們店,口口相傳在七裡廟也小有名氣了,一到飯點就擠滿了人。
武昌魚是店裡的招牌,事實上拿起菜單,隨手一點都很美味,價格實惠,100塊錢三個人吃飽。
八 一 路
///味美香豆皮///
地址:廣八路92號附二 人均:11元
味美香豆皮的老闆接的是祖傳手藝,在八一路這帶無人不知無人不曉,還是電視採訪的常客。
豆皮的配料非常豐富,有肉丁、筍丁、香菇、腐竹,香軟不膩
點一份味道濃鬱、口感軟糯的豆皮,再配一碗清香的糊米酒,完美。
///頂屋咖喱///
地址:武昌區東湖村25附104號 人均:32元
在日本動漫裡看到的咖喱,在武漢也能吃到。
這家網紅店,紅了十年經久不衰。了解這家店的人都知道,創始人是一位日本老爺爺。
慢慢熬製雞肉和土豆,使得咖喱的味道十分香醇,大口吃也不會覺得膩。
頂屋憑藉乾淨舒適的就餐環境和好吃性價比又高的菜品,一直受到周邊學生們的好評。
從早餐到宵夜,廣八路和廣埠屯包攬了這3所武漢名校學生的胃。
九 萬 方
///我家獨特風味///
地址:江大路37附13號 人均:15元
過早的牛肉麵沒少吃,滑肉麵還是第一回嘗,九萬方路的這家小店,光店名就很吸引人,一進門能看到牆上掛滿的各類獎章,全是來自這碗面。
大塊大塊的肉片,如其名,滑嫩無比,夾起來就溜走。精心熬製的紅湯,裹上麵條,鮮辣爽滑,吃完就決定和牛肉麵分手幾個早晨。
///豆花香豆漿///
地址:九萬方路67號 人均:3元
這家豆漿專門店,老闆爹爹直言已經開了二十年,兒子繼承他的手藝分店開到了西藏。
濃稠的現磨豆漿,改變了我對豆漿的固有看法,這才是豆漿,以前喝的頂多就是個粉衝飲料。
除了常規款,還有銀耳豆漿、紅棗豆漿,將紅棗磨碎後打進豆漿裡充分融合,清甜無比、健康實惠,美中不足的是每天限量,去晚了就買不到了。
十 裡 鋪
///鐵板魷魚///
地址:漢陽大道712號 人均:64元
這家紅遍武漢三鎮的鐵板魷魚,從小攤做成小店,老闆花了二十年時間。
滿大街的鐵板魷魚,卻只有這家被口口相傳人人稱讚。
選用新鮮的食材,這是老闆多年的堅持,通過醃製後的魷魚消除了它的腥味,烤好後,口感脆爽Q彈,很有嚼勁,獨一無二秘制的燒烤醬也是這家店的制勝法寶。
很多人一來就是100串起點,吃魷魚吃到飽。
圖源來自大眾點評@鍋鍋陳
朋友說數字地名還應該有百步亭、千家街、萬松園......
勒緊褲腰帶,看看所剩無幾的公費已無力支撐我繼續探索,所以急需吃貨們來提供情報,除了這些還有哪些數字地名背後的美食,評論區告訴我。
你知道還有哪些隱藏在數字地名背後的美食嗎?
編輯 / 宋憶
攝影 / Laylow
源自:武漢吃貨
出品:十點半文化傳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