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亞「洋蔥政治」威力有多大?美媒:能改變外交政策

2020-12-16 新華網客戶端

美國外交學者網站12月6日發表文章稱,印度的馬哈拉施特拉邦、卡納塔克邦、中央邦和其他生產洋蔥的邦遭遇的大量非季節性降水使得洋蔥價格飆升至2013年以來的最高點。

文章稱,洋蔥價格上漲對印度總理納倫德拉·莫迪來說是一個頭疼的新挑戰,他正承受著印度經濟持續下滑的影響。印度的經濟增長率已經達到6年來的最低點,許多人預測經濟還將進一步放緩。

文章介紹,洋蔥是大多數南亞菜的主要食材。考慮到國內的壓力和需求,印度政府9月底下令禁止出口洋蔥。此外,其還宣布將從阿富汗、土耳其、伊朗和埃及等國進口10萬噸洋蔥。

自土耳其總統雷傑普·塔伊普·埃爾多安在聯合國大會就印度宣布廢除執行憲法第370條、取消印控克什米爾地區的自治地位發表支持巴基斯坦的言論之後,印度與土耳其的關係急劇降溫。

埃爾多安10月在聯合國大會上說:「國際社會仍未對克什米爾衝突給予足夠的關注,這個問題等待解決已經等了72年。」

印度的回應則是莫迪推遲對安卡拉的訪問。此外,新德裡還禁止土耳其的阿納多盧造船廠在印度從事與防務有關的工作,並且取消了印度斯坦造船公司給予這家公司的23億美元投標項目。印度此後還就土耳其派兵進入敘利亞問題作出了針鋒相對的回應。

然而,迫在眉睫的洋蔥危機已經令現任政府重新與安卡拉修好。據印度「印刷」網站報導,印度價格穩定基金管理委員會11月22日提出了從土耳其進口1.1萬噸洋蔥的報價。

文章稱,印度的洋蔥出口禁令同樣顛覆了傳統外交政策的親和力。孟加拉國進口的洋蔥有近75%來自印度。印度的出口禁令令孟加拉國的洋蔥價格飆升至每公斤220孟加拉塔卡(約合2.5美元)。

孟加拉國總理謝赫·哈西娜10月訪問德裡時開玩笑說,「現在我們很難弄到洋蔥」,她說她已經要求廚師不製作含洋蔥的菜式。

文章提到,孟加拉國緊急從緬甸、土耳其、中國和埃及等國進口洋蔥。印度下達禁令之後,孟加拉國也決定從巴基斯坦進口。

據巴基斯坦最大的英文報紙《國際新聞》報導,這將是孟加拉國近15年來首次從巴基斯坦進口洋蔥。第一批洋蔥已經於11月20日乘飛機抵達達卡。(編譯/張琳)

相關焦點

  • 美大使冰水浴「理解俄羅斯」,俄媒不買帳:美外交政策不正常
    與他一同進行沐浴的還有10人,包括美駐俄使館部分工作人員。洪博培上岸後,其夫人趕緊給他披上外套,並遞上一杯熱茶。當被問及感受時,洪博培回答道:「對我來說這是一次全新的、無法忘懷的感受。」洪博培在活動中還表示,「相信這一『寒冷的』的傳統能將美俄關係推向溫暖。」俄羅斯360新聞臺稱,洪博培顯示了俄羅斯式膽量和美國式勇氣。
  • 美專家:美國對華「傳教士式」外交政策從開始便出錯
    【環球網綜合報導】據美媒4月19日報導稱,在華盛頓一場有關美中關係的研討會上,有美國學者指出美國對中國的外交政策目標從一開始就設定錯誤,使得美中關係在軟實力的競爭中逐漸失去優勢。在美國對外政策理事會舉行的關於中國改革的研討會上,這個機構的中國事務資深研究員馬佳士(Joshua Eisenman)指出,美國政府急需重新評估並調整對中國的外交政策,而當務之急是要改變對中國的基本態度,接受中國現有的模式。
  • 如何描述美國的外交政策?美媒:災難性
    美國《國家利益》雙月刊網站6月2日發表題為《理解美國外交政策的失敗——奧爾布賴特主義》的文章,作者為美國凱託學會高級研究員、裡根總統特別助理道格·班多。文章稱,如何描述近20年來美國的外交政策?首先想到的就是災難性這個詞。
  • 小英的新南向有老美的影子
    研討會的主題是 「轉型政治下的東南亞:共創以民為本的新議程」,蔡英文強調,臺灣最終想與東南亞及南亞達成的目標是互惠互利,共創雙贏,建立區域互信與 「共同體」意識。梅健華致詞時引述美國總統歐巴馬的話:「一個齊心協力的區域多邊架構是促成穩定、繁榮與和平的力量」,似有呼應小英主張的 「共同體」之意。    眼尖的陸媒與大陸網民立即點出關鍵詞「共同體」。
  • 日媒解讀:中國在美政治「空白期」發動外交攻勢
    參考消息網12月2日報導《日本經濟新聞》12月1日發表題為《中國利用美國政治「空白期」發動攻勢》的文章,全文摘編如下:確定贏得此次美國總統大選的拜登已經開始推行自己的外交政策,一向消極對抗多邊合作的川普總統的政策將會得到修正
  • 【美媒:川普已永久改變中美關係】美國《新聞周刊》網站11月11日...
    【美媒:川普已永久改變中美關係】美國《新聞周刊》網站11月11日發表題為《川普輸了大選,卻在中國問題上贏了——美國與北京關係已經永久改變》的文章,全文摘編如下:隨著當選總統喬·拜登準備於明年1月上任,他面臨的一個最重要外交政策問題是中國。如今,世界各國政府將要考慮如何以最佳方式應對拜登執政的4年。
  • 《外交政策》雜誌:美國的政治免疫系統對中國反應過度
    美國《外交政策》雜誌9月8日文章,原題:美國的政治免疫系統對中國反應過度川普政府將中國定義為戰略競爭對手,以及對美國霸主的核心挑戰。此外,這次疫情造成嚴重的全球社會政治危機。但中共沒讓這場危機成為中國的「車諾比時刻」,而是將傳統治理方法與高科技手段相結合,較快遏制住疫情。中國顯然已成抗疫贏家。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中國數據實驗室對中國城市居民進行的一系列在線調查表明,疫情增強了政府的合法性。
  • 洋蔥價格漲10倍苦了南亞民眾:嚴重影響一日三餐
    來源:環球時報(資料圖 東方IC)受印度洋蔥出口禁令的直接影響,南亞多國近來出現「為買洋蔥擠破頭」的市場亂象。首都達卡的蔬菜批發商莫門對記者說,他平日的洋蔥出貨量為6至7噸;但是在16日的早市開市前,他卻連一公斤都沒賣出去。零售商的日子也不好過:有當地菜販表示,平時他們每天能賣出60至70公斤,現今一天的銷量僅為之前的1/10左右。往日按公斤購入的顧客,現在只能100克、200克地「切開了買」。還有不少顧客以100塔卡的「抄底價」購入半腐爛的洋蔥。
  • 美媒:拜登上位雖會改變外交政策,但華的態度始終都取決於中國
    拜登不僅獲得了「總統每日情報」的閱讀權,同時還向外界公布了自己執政首批關鍵人員的名單,國務卿提名布林肯,白宮國家安全顧問沙利文都被外界廣泛關注,因為從某種程度上來說,他們代表著拜登團隊未來的對外政策,可美國相關媒體卻偏偏不是這麼想。11月24日,觀察網報導稱NBC當日發文,美國外交政策是由中國所決定,並不是由拜登所挑選的這些官員所決定。
  • 【軟實力研究】楊悅:中國對美文化外交:政策、實踐與挑戰
    下文將分別結合彼時的兩國國內政治、中美關係與國際形勢,闡述對美文化外交政策的目標與原則、執行機構以及內容與特點。(一)停滯階段(1949—1971年)新中國成立至1971年間,中國對美文化外交受到雙方國內政治及對外政策影響,處於停滯階段。新中國成立之初,中國領導人提出了「另起爐灶」「打掃乾淨屋子再請客」和「一邊倒」的外交方針。
  • 【外交政策】約瑟夫·奈:道德在外交政策中為什麼重要?
    在網際網路上搜索一下就會令人驚訝地發現,關於美國總統的道德觀如何影響其外交政策的書少之又少。正如著名政治理論家麥可·沃爾澤描述1945年以後美國對國際關係畢業生的培養:「道德論證與學科規則的牴觸是司空見慣的」。這種懷疑的理由顯而易見。
  • 美媒:美國的優勢不意味其可對中國發號施令
    原標題:美媒:美國不是可憐的巨人 軍力讓中國相形見絀 美國《外交政策》雙月刊網站4月27日文章,原題:我們應將制衡中國的界限劃在哪? 美國是時候認真制衡中國了?在政策權威學者羅伯特·布萊克威爾和阿什利·特裡斯看來,答案毫無疑問是肯定的。
  • 二戰後日本政治與外交策略演變
    吉田茂籤訂媾和條約,為日本爭得獨立;鳩山一郎籤訂日蘇聯合宣言,與蘇聯建立外交關係,從而取得蘇聯的支持,進入聯合國,進而回歸國際社會;岸信介完成修改日美安全條約,與美國建立新的安全體制。在新的日美安保條約籤訂之後,岸信介內閣離開了日本政治舞臺,隨後的池田勇人上臺組成新內閣。
  • 美媒:川普政府離任在即 為留政治遺產忙推新政
    據美媒報導,白宮在近期落實了一系列「最後時刻」的政策和任命,很多高官為此忙碌起來,為的是給川普以及自己留下政治遺產。《華盛頓郵報》指出,川普政府希望,這些政策和任命帶來的影響能夠延續至拜登上臺以後,以鞏固政治遺產。
  • 印度出錢又出力,拉攏多個南亞鄰國
    印度出動多位高級官員對這些南亞國家進行訪問,並且還出錢又出力的拉攏這些國家,印度究竟意欲何為?據媒體分析,印度這一次瞄準的還是中國。印度官員們的「修復之旅」印度政府這一次派出這些官員前往南亞諸國進行外交訪問,最主要的目的就是要修復與這些國家的關係,緩解因為一些政策造成的與這些國家關係緊張,從而恢復自己在這一地區的影響力。
  • 美媒:是希拉蕊第一任期
    拜登的首選名單中,有不少人都是"白宮老人",有在歐巴馬政府內任職的經歷。美國媒體稱拜登選人的標準是"經驗"與"專業"相結合,光是在這一點就打敗了川普。 但同時也有聲音質疑,拜登是在組建"第三屆歐巴馬政府"。
  • 美媒列出3個基本點:拜登註定走向失敗
    目前,美國大選已經基本落下帷幕,不過,拜登入主白宮的道路並不算十順暢,日前,美媒站隊川普,列出2點原因,稱"拜登當選美國總統實際上不佔優勢,所以註定會走向失敗"。
  • 道義理想主義:中國外交的政治邏輯
    〔2〕到1968年,內政運行困難,國家陷入自顧不暇的境地,就此完全無力深思熟慮地處理外交事務。在國家體制上,被文革動亂癱瘓掉的國家權力,以「革命委員會」的形式重建。在國際社會上,則乏善可陳,除了對抗美蘇的慣有國際姿態外,就是對第三世界國家的一些國際事務的政治表態。〔3〕可以說,較多且擅長與落後國家打交道,是建國以來的一個突出特徵。
  • 英國外交大臣在美媒刊文「表忠心」,充斥著對華盛頓的卑躬屈膝
    他高調宣稱,英國現在必須「擁抱作為一個獨立國家所能得到的所有機會。」英國外交大臣多米尼克·拉布在《紐約時報》和《華盛頓郵報》等美國媒體上,歡呼英國脫歐,「迎來了真正的獨立自主」。他寫道,「該協議預示著一個新的時代,作為一個自信、獨立的國家,一個充滿活力的全球英國將迎來一個新的時代。」「隨著英國進入了新的篇章,我們重申我們的承諾,我們將是一個良好的全球力量」。
  • 1克重的原子彈,爆炸的威力會有多大呢?美科學家模擬實驗!
    1克重的原子彈,爆炸的威力會有多大呢?美科學家模擬實驗!對於當今的世界來說,我們處於一個和平的年代,戰爭變得越來越少,武器的使用率逐步的降低,但是對於一個國家來說武器還是必備的,原子彈就是目前世界上威力最大的武器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