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鮑惠銘教授放棄美國終身教職,全職加盟這所頂尖學府!創建國際同位素效應研究中心!

2021-03-01 深度學習工坊

點擊上方「深度學習工坊」,選擇「星標」或"置頂"

關鍵時刻,第一時間送達

來源:TOP大學來了 | 轉載自:雙一流高校

3月7日,美國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學鮑惠銘教授(千人計劃入選者)在《築金何啻舊燕臺》一文中宣布已提交辭職信,將於2021年8月底正式成為南京大學全職教授。從現在起到2021年8月,將是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學-南大的過渡期,在此期間將主要精力放在培養三位博士,過渡期間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學將不安排2020-2021學年的教學。

「TOP大學來了」小編從鮑惠銘處了解到,回國後鮑教授會在南京大學創建「國際同位素效應研究中心」(International Center for Isotope Effects Research or ICIER,英文簡稱「ICIER」),該中心的布局不像絕大多數研究中心那樣,聚焦在某個研究方向上,而是在同位素效應這個潛力無窮的研究工具上。國際同位素效應研究中心(英文簡稱「ICIER」)隸屬於被稱之為國內高校地質學"夢之隊"的南京大學地球科學與工程學院,中心研究人員來自於南京大學的不同院系,包括但不限於地球科學、行星科學、化學、環境科學、地理和海洋學、大氣科學、醫學和生命科學。國際同位素效應研究中心(英文簡稱「ICIER」)試行tenure track制度,擁有2000平米的超大空間實驗室,配備有最為先進的科研設施和實驗室設備,該實驗室將位於南京大學仙林校區的現代工程大樓內。鮑教授歡迎三觀一致的學者加盟,有興趣的學者可隨時和鮑教授聯繫。

去年12月,鮑惠銘教授團隊的核心成員曹曉斌與彭永波博士已全職加盟南京大學。LSU也接受了他們的辭呈,並為他們保留Email帳戶和辦公室一年(as gratis faculty members——不拿工資的教職人員)。

彭永波現任南京大學地球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鮑惠銘教授團隊核心成員。回國前任美國路易斯安娜州立大學助理教授。曾在路易斯安娜州立大學、馬裡蘭大學、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以及印第安納大學學習和工作。主要從事古海洋和環境的重建工作,在穩定同位素特別是三氧同位素和多硫同位素恢復前寒武紀古海洋環境和大氣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創新性突破成果。已發表SCI收錄論文40餘篇,他引200多次。以第一和/或通訊作者發表論文8篇,包括Nature Communications(1篇)、Geology(3篇)、EPSL(2篇)。合作發表論文32篇,包括Nature(1篇)、Science(1篇)、 Nature Communications(2篇)、GCA(3篇)等國際頂級科學雜誌。

曹曉斌現任南京大學地球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鮑惠銘教授團隊核心成員。回國前在美國路易斯安娜州立大學進行博士後研究,博士畢業於中科院地球化學研究所。致力於從水分子水平到行星過程全方位綜合理解穩定同位素的地球化學行為。

學者簡介

鮑惠銘教授,1986年於北京大學地質系獲學士學位,1998年於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獲地球化學博士學位,1998 至 2001年於美國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做博士後,從2001年起,在美國路易斯安娜州立大學歷任助理教授、副教授、正教授和Charles L. Jones教授。2011年當選為美國AAAS會士(Fellow)。

近年來,領導的團隊奠定了利用穩定同位素非質量分餾信號研究重大地質事件、地球環境變化等科學問題的國際地位,並榮獲美國環保總署2011年「年度科學技術成就獎」。

主要研究方向是高維度穩定同位素體系在地球化學、地球早期歷史(尤其是生物圈、水圈、大氣圈的相互作用),大氣科學和環境科學中的應用。主要貢獻有發展了氧-17高精度測量技術和方法,並發現了硫酸鹽的巨大氧-17負異常,為晚元古代「雪球地球」理論提供了最具說服力的證據;首次合作發現了硫-33異常, 成為23億年前大氧化事件的最直接的大氣證據。根據高維度氧硫同位素數據重建了古代火山噴發或現代人類活動所產生的含硫氣體的氧化途徑。在權威SCI期刊上發表論文50餘篇,Nature\Science10篇,其中以第一作者發表Nature論文4篇、Science論文2篇,並在多個權威SCI雜誌上發表特邀領域綜述;論文的單篇SCI引用次數最高達1200多次。近幾年受邀在耶魯大學、普林斯頓大學,華盛頓卡內基研究院、中科院、哈佛大學等多地做特邀講座,並多次在美國地球物理學會秋季大會、Goldschmidt大會作邀請報告和主題報告。

南京大學地球科學與工程學院為國內頂尖,下屬學科「地質學」在教育部評估中獲得「A+」,「全職院士人數」和中國科學院地學部「校友院士培養人數」雙雙位列全國第一。該學院師資隊伍中共有7名全職院士,分別是:陳顒、陳駿、沈樹忠、王德滋、薛禹群、許志琴、楊經綏。「TOP大學來了」小編統計後發現,南京大學和北京大學分別有19位校友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地學部院士,兩校並列高校首位;中國地質大學兩地校區共有16位校友當選,其中地大北京有14人、地大武漢有2人,院士校友人數位居高校第三;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和吉林大學均有7名校友入選,並列高校第四;緊隨其後的是西北大學,有6人當選,位居高校第六位;武漢大學以5人,排名本榜單第7位;地處西北、堪稱中國最低調大學的蘭州大學與清華大學各有4位校友入選,並列本榜單第8位;莫斯科大學、浙江大學各有3人入選,並列排名第10位;中國海洋大學、湖南師範大學、解放軍信息工程大學各有2位校友入選地學部院士。


推薦閱讀


2020年AI算法崗求職群來了(含準備攻略、面試經驗、內推和學習資料等)

217頁的斯坦福統計學習理論筆記(附下載)

強化學習最全資料集錦(含李宏毅等大佬視頻教程)


重磅!學術交流群已成立


掃碼可添加小助手微信,可申請加入大群和細分方向群,細分方向已涵蓋:目標檢測、圖像分割、目標跟蹤、人臉檢測&識別、OCR、姿態估計、超解析度、SLAM、醫療影像、Re-ID、GAN、NAS、深度估計、自動駕駛、強化學習、車道線檢測、模型剪枝&壓縮、去噪、去霧、去雨、風格遷移、遙感圖像、行為識別、視頻理解、圖像融合、圖像檢索等群。一定要備註:研究方向+地點+學校/公司+暱稱(如目標檢測+上海+上交+卡卡),根據格式備註,可更快被通過且邀請進群

▲長按加群

▲長按關注我們

歡迎給我"在看"!

相關焦點

  • 重磅 | 放棄美國終身教職,鮑惠銘教授全職加盟南京大學,將創建國際同位素效應研究中心!
    回國後,鮑教授會在南京大學創建「國際同位素效應研究中心」(International Center for Isotope Effects Research or ICIER,英文簡稱「ICIER」),該中心的布局不像絕大多數研究中心那樣,聚焦在某個研究方向上,而是在同位素效應這個潛力無窮的研究工具上。
  • 重磅!多位頂尖學者放棄海外教職,全職歸國
    本文來源:北京大學新聞網、浙藥之聲、南京大學人才招聘、澎湃新聞 近日,小募了解到,多位頂尖學者放棄海外優厚待遇、甚至終身教職,選擇全職回國。這對於我國高等教育的發展以及科學研究的推進來說,無疑是一個利好消息!
  • 一頂尖「大神」放棄美國終身教職,加盟清華
    一頂尖「大神」放棄美國終身教職,加盟清華很久以來,頂尖人才大量流失是無數中國人的心中的痛,尤其是清華北大,兩所高校聚集了我國各省份地區智商最高、最優秀的學霸,但是他們其中的大多數卻在畢業以後紛紛出國,或進入海外高校任教,或加入國外企業,我們辛辛苦苦的人才,最後都為美國等其他國家做了嫁衣!
  • 國際著名土壤化學專家馬奇英放棄美國終身教授,全職加盟浙大
    國際著名土壤化學專家馬奇英放棄美國終身教授,全職加盟浙大 澎湃新聞記者 鍾煜豪 2020-12-31 12:12 來源:澎湃新聞
  • 著名科學家許田放棄耶魯大學終身教職,全職加入西湖大學!
    近日,著名學者許田教授放棄耶魯大學終身教職,全職加入西湖大學,成為西湖大學講席教授。西湖大學校長(代)施一公評價:「十年之前,許田教授已經在國際學術領域達到一流水平,他對遺傳學尤其是生長調控領域作出了極為重要的貢獻。許田教授的全職加盟,是西湖大學發展歷程中的重要一步。
  • 同位素效應
    上購書網站搜索一下「同位素」,大家可能會看到許多標題為《××同位素原理xxx》《××同位素分析與應用》的書。長期關注我們公眾號的朋友可能會注意到,我們公眾號很少用過同位素「原理」「應用」或類似的詞。反覆提到的一個詞叫做「同位素效應(Isotope Effects)」。什麼是同位素效應? 同位素效應研究的是不同同位素體的熱力學性質的細微差別。
  • 南京大學三年引進頂尖人才25位,發力扭轉「人才流失」印象
    另外,美國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學終身教授鮑惠銘、中科院高能物理所技術部主任儲中明、美國芝加哥大學終身教授林安寧、美國愛荷華州立大學商學院終身教授姜正瑞等22位頂尖領軍人才也相繼「轉會」南大。在這些學術大咖的「撬動」下,38名青年人才紛紛加盟。這份引才數據,乍聽起來讓人感到有些驚訝。對此,南京大學人力資源處副處長劉公祥解釋到,高校人才流動是正常現象。
  • 段路明35歲成美國大學終身教職,用八年辭職,回國任清華全職教授
    2001年,段路明決定在自己的研究領域進行更進一步的深造,於是他到美國加州理工學院進行博士後研究,在美國,段路明經常將自己在量子研究方面的新想法發在報刊上。兩年後,段路明又在美國密西根大學做助理教授,四年後,獲得了密西根大學的終身教職,這等於說,他已經在美國獲得了「鐵飯碗」。
  • 潘軍、張春兩位教授領銜 高金開啟講席教授制度
    在加入高金之前,潘軍教授曾在世界頂級學府麻省理工學院(MIT)任教近二十年,獲MIT終身教職,並因其在金融學領域的卓越研究成果,榮膺MIT講席教授。,曾擔任明尼蘇達大學卡爾森管理學院金融學教授17年之久,他也是第一位放棄美國終身教職、全職回國任教的金融學華人學者。
  • 潘軍、張春兩位教授領銜 高金開啟講席教授制度|SAIF動態
    在加入高金之前,潘軍教授曾在世界頂級學府麻省理工學院(MIT)任教近二十年,獲MIT終身教職,並因其在金融學領域的卓越研究成果,榮膺MIT講席教授。張春教授是第一位從新中國到美國一流商學院執教金融學的大陸學者,曾擔任明尼蘇達大學卡爾森管理學院金融學教授17年之久,他也是第一位放棄美國終身教職、全職回國任教的金融學華人學者。
  • 同位素效應在材料科學中的應用 1: 用氧化鈰把CO2還原成CO
    來源:【高維度穩定同位素】公眾號(ID:HDStableIsotope)同位素效應的應用無疆無界,但我們這個公眾號還從來沒有發過一篇有關同位素效應在材料科學中的應用
  • 「全球牙科學教科書式的人物」託內特教授全職加盟上海第九人民醫院
    :昨天,全球牙科學領域頂級專家託內特(Maurizoi S.Tonetti)教授正式全職加盟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上海第九人民醫院。  託內特是上海第九人民醫院全職引進的首位「洋醫生科學家」,在中國口腔學界亦開創先河。  全球口腔醫學經典術式創始人,在九院上班了  按國際慣例,託內特此次全職聘期5年,出任九院新成立的種植中心主任、「國家口腔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落戶九院)名譽主任,以及第九人民醫院臨床研究中心的首席專家。
  • 在美國評終身教職:工科教授十大基本素質
    再之後經過系、學院、和校(教務長)三級評審,通過後即授予「終身教職」(tenure)。除非極特殊情況(比如違反校規或者整個系解散),期間教授的職位受到保護,不可隨意解僱。 儘管「終身教職」這一制度一直有所爭議,但這一制度施行多年來對於保護學術自由,保障學者能夠從事高風險、高收益的學術研究起到了非常積極的作用。
  • 周曉華辭去華盛頓大學教職,擔任北京大學全職教授
    近日,周曉華辭去在華盛頓大學的教職,開始擔任北京國際數學研究中心全職教授。與很多望之儼然、不苟言笑的學者不同,溫和可親是周曉華教授給人留下的第一印象。稍加交流,你便能感到他的話語樸實、嚴謹,但卻充滿親和力,流露著一種人情練達的智慧以及包容開放的氣度。周曉華說,要做好生物統計學,思維要嚴謹、眼光要敏銳、心態要開放。或許,他自己便是踐行這一信條的最佳典範。
  • 這15所美國頂尖大學堪比藤校!
    這裡誕生了「芝加哥經濟學派」(Chicago School of Economics)等以人文社科為主的眾多芝加哥學派,走出了世界超過35%的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是世界經濟學、法學、社會學等最重要的研究教學中心之一。 芝加哥大學一直都是「學術至上,party靠邊」,每個人都熱愛學習。很多學生為了保證學習質量,已經放棄了日常的娛樂活動,同學們在圖書館一直學習。
  • 全球牙科學教科書式頂尖醫生全職加盟市九...
    上海建設亞洲醫學中心的「平臺」效應已在顯現:今天(10月27日),全球當前牙科學領域頂級專家託內特(Maurizoi S.Tonetti)教授正式全職加盟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上海第九人民醫院
  • 院士加盟!這所頂尖985大學,兩年引進近50位資深學者!
    中國工程院張佳寶院士、馬奇英教授受聘浙江大學。另據《浙江日報》、浙江大學微信公號11月30日消息,今年以來,浙大卓越青年人才引育工作取得新突破:首位長聘教授、人文學院青年人才何歡歡成長為所在領域領軍人物,目前中國最年輕的中科院院士孫斌勇入職數學高等研究院。39歲的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教授顧臻全職加盟並擔任藥學院院長,標誌著卓越青年人才的引育取得新突破。
  • 美國大學教授收入排行榜|哪個大學的教授最掙錢?
    這個調查一共包括了1022所美國高等教育機構, 38萬多名教職工上交的數據。全職教員的工資在去年平均上升了2.6%。美國大學的全職教員平均工資為80,095美元,兼職教員的工資為20,508美元。其中,全職教授(Full Professor)的平均工資為102,402美元,副教授(Associate Professor)的平均工資為79,654美元,助理教授(Assistant Professor)的平均工資為69,204美元。
  • 重磅!兩位頂尖學者歸國,加盟北大、浙大任院長
    9月24日,北京大學和浙江大學兩所頂尖高校都對外公布了國際頂尖學者加盟的消息。 根據北京大學官網消息,頂級 AI 華人學者、UCLA 教授朱松純受聘擔任北京大學人工智慧研究院院長; 根據浙江大學「浙藥之聲」公眾號消息,藥物製劑及生物材料領域的國際知名學者顧臻教授作為講席教授全職加盟浙江大學,受聘為藥學院院長。
  • 知名建築師王興田教授全職加盟青島理工大學
    知名建築師加盟 助力雙一流建設在學校深入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的重要節點,在全力推進特色鮮明的高水平應用研究性大學的關鍵時期,11月6日,學校在濱海人居環境學術創新中心舉行隆重的籤約儀式校長譚秀森與王興田教授籤約籤約儀式合影高偉俊院士簡要介紹了王興田教授的基本情況和引進過程。王興田長期從事建築設計及其理論的實踐與研究,實踐創作水平、理論著述能力、行業地位和國際影響力等方面,均處於國內前沿。